長城影視實控人趙銳勇併購後遺症:旗下3家上市公司均虧損 股權遭...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沈 溦 每經編輯:陳俊傑

剛入12月,杭州極速降溫,走在西溪創意產業園內,許多樹木葉子已泛黃,寒風中這個以影視文化為特色的產業園顯得有些蕭瑟,幾乎看不到人。

和這寒冬天氣對應的是入駐在園區內的長城影視文化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由於資金問題,公司持有的旗下三家上市公司股權遭到多輪輪候凍結,實控人趙銳勇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三家上市公司也集體出現虧損,還涉及被大股東違規擔保、違規佔用等風險。

趙銳勇:我已經不管事了

西溪創意產業園1號,就是長城集團的所在地,門外依然停放著不少車輛,大門的左右兩側則掛有長城集團、長城影視以及另一家浙江新長城文旅集團有限公司的牌子,此前曾有傳聞,在連續拿下長城影視、長城動漫及天目藥業的控制權後,公司實控人趙銳勇家族仍有設想將旅遊板塊進一步運作上市。

不過,在如今的現狀下,長城系是否能繼續保有上市公司仍是未知數。走進公司內部,走廊上人員走動較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詢問了多名辦公室人員並提出採訪要求,均被以需要提前預約採訪人為由拒絕。

在進門左手的一處大廳內,幾名工作人員正在鋪設陳列架,這裡將作為集團新的陳列館,安放長城集團及下屬公司出品的影視劇和紀錄片作品。記者還在走廊邊一處臨時陳列架上看到不少獎盃。工作人員表示,由於原有部分辦公區域要退租,陳列的物品暫時先要放置在這裡。

這情形似乎與長城集團的資金危機相契合。

有些突然,記者在找尋長城影視相關部門時與公司實控人趙銳勇偶遇。一身黑色的棉服,腳下是一雙運動鞋,相比三家上市公司實控人、長城集團董事長的頭銜,眼前的趙銳勇中等身高偏瘦的身材有些不起眼,面色也顯得有些凝重。

聽明記者來意後,趙銳勇有些警惕,頭也不回地加快了行走的腳步,口中說著,「我已經不管事了,公司的事情不要問我,我也不清楚」。伴隨著記者的追問,趙銳勇在河岸邊自己的辦公室外繞了一個圈,又請了一名工作人員進行協調,再次表示公司現在遇到一些困難,希望媒體朋友「手下留情」,隨後便快步走回自己的辦公室。

在臨走時,趙銳勇突然停頓了一下,說了一句,「我自己就是媒體出身,知道現在媒體來找我是怎麼回事」。似乎是在自言自語又似乎在對記者說話。

事實上,在旗下公司相繼爆雷前,現年65歲的趙銳勇經歷可謂勵志。1954年趙銳勇出生在浙江諸暨的一個小鄉村,小學四年級輟學,憑著自學成才寫過小說,做過廣播站記者,主持過諸暨電視臺工作,主編了浙江省文聯主辦的《東海》雜誌。36歲那年被破格評為國家一級作家。

1997年,浙江省文聯創辦浙江影視創作所。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公司轉型戰略,三年後浙江影視創作所改制並組建長城影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有限),趙銳勇擔任長城有限董事長並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2007年,長城有限改制成一家民營企業,其後在趙銳勇的操盤下,設立長城集團控股長城影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當時或許誰也沒想到,就在短短5年後,憑藉一波電視劇熱潮的紅利,趙銳勇和他的長城系開啟登陸資本市場的徵途。

有一個故事在諸多報導中流傳,2008年,趙銳勇押上全部身家投拍了第一部電視劇《紅日》,然而電視劇沒拍攝完,劇組經費就花完了,公司正改制,帳戶上也沒有錢,一些演員害怕拿不到薪酬,以停拍相要挾,催著趙銳勇給錢。趙銳勇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去借錢,最後連父親20萬元積蓄也拿來了,又爭取電視臺預付了部分購買播放權的款項,才勉強拍下去。

一名深耕浙江資本圈的人士對記者表示,諸暨是浙江民營資本相當活躍的地區,這裡人做事「執拗」,同鄉之間樂於抱團往往容易成功,但也容易一條路走到底。而出身諸暨的趙銳勇便是這種很典型的性格。

「老闆(趙銳勇)其實一直都有影視劇的情懷,這幾年上市公司儘管添加了許多其他業務,但拍好電視劇是他一貫的堅持,即使現在遇到一定的困難,老闆一直都在努力協調,說到底還是在幹實事,這是我們佩服他的一點。」不久之前,長城集團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是說。

由於電視劇《紅日》的成功,趙銳勇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利潤達2000萬元,並憑藉此片收穫2億元的創投。2009年之後,長城影視發展進入高潮期,2009年僅拍攝電視劇40集。到2014年,這一數據翻了17倍達700集。

多起併購留後患

這次成功讓趙銳勇有了更大的藍圖,在2012年申請IPO未果後,2013年8月趙銳勇和他的長城影視火速轉向,欲通過資產置換借殼江蘇宏寶。

2014年,併購重組終獲證監會批准同意,長城影視成為影視行業借殼登陸主板的第一股。也是繼華策影視、華錄百納、新文化之後,又一家以電視劇製作為核心的A股上市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於當時影視資產受熱捧,江蘇宏寶股票在復牌後連續走出12個漲停,暴漲215.59%。重組之後成為實控人的趙銳勇及兒子趙非凡通過長城集團間接持有公司34.4%的股權,身家一度飆升。不過,上述股權尚未捂熱就被質押換取現金。當年底,長城集團共進行了4次合計9930萬股的股權質押,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8.90%。

隨之趙銳勇也提出了自己更大的願景,希望將長城影視打造成一個「全內容,全產業鏈」綜合性影視傳媒集團。在一則《杭州日報》的報導中,趙銳勇彼時曾表示,旗下企業未來要打造「邵氏電影」這樣的集團。

帶著這個夢想,在長城影視借殼完成後的短短兩個月,2014年7月,四川聖達宣布原第一大股東聖達集團將其持有的公司11.81%股權中8.54%的股份作價3億元轉讓給長城集團,股權轉讓完成後,長城集團將持有上市公司8.54%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為趙銳勇。

趙銳勇拿下四川聖達控股權後,一方面火速改組董事會和管理層。新任董事會成員中,包括浙江富潤(600070,SH)董事長趙林中,祥生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陳國祥,上峰水泥(600070,SH)董事長俞鋒,太子龍控股董事長王培火等。上述人員及其旗下企業均出自浙江諸暨,和趙銳勇是老鄉,不少人同樣出現在長城影視早期的股東名單中。

「諸暨企業家願意抱團,從長城系企業的合作夥伴中明顯能夠看到趙銳勇的『朋友圈』。」上述浙江資本圈人士表示,諸暨企業家擅長資本運作,對於早期的長城系和趙銳勇來說,朋友圈「運籌帷幄」應該幫了不少忙。

另一方面,公司立即開啟籌劃重大重組事項,推出了10.16億元收購7家公司的全現金收購方案和21.34億元的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後縮水為1.2億元),遠超當時公司資產規模(僅4.75億元)及停牌時市值(19.27億元)的體量。

有意思的是,這次收購中7家標的有5家是關聯方,其中長城集團全資持有的杭州長城就作價1.4億元,另外通過子公司持有的滁州創意園4.48%股權和宣誠科技30%股權作價0.3億元。也就是說趙銳勇父子花3億元買下公司實控權,又將旗下資產以超1.7億元的價格賣給了上市公司,左手倒右手的方式相當順手。

兩家上市公司在手,影視和動漫布局完成,但趙銳勇的資本版圖還在擴張,2015年10月到2016年1月,趙銳勇又通過股權轉讓、二級市場交易等方式持有天目藥業30%股份,成為天目藥業實控人。

相關資本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跨界收購和外延併購都需要一定的整合能力,長城系的快速成型說明了趙銳勇在資本運作方面足夠出色,但過快的收購步伐顯然已對後續的資產運營消化能力埋下隱患。

2014年以後,長城影視開始不斷收購廣告行業及文旅行業資產,包括以1.4億元、1.84億元收購上海勝盟100%股權、浙江光線80%股權,切入電影院線廣告和電視臺廣告代理業務。2015年,長城影視通過支付現金的形式收購了廣告公司東方龍輝60%股權、上海微距60%股權、上海玖明51%股權、浙江中影51%股權,以及影視旅遊文化創意園運營公司諸暨創意園100%股權。5筆股權收購耗資共計12.21億元,均為公司自籌資金。

2016年,長城影視再次拿出4.51億元資金收購收購東方龍輝30%股權、上海微距30%股權、上海玖明25%股權。

2017年5月,公司收購南京鳳凰假期旅遊等9家旅行社51%股權,9月收購4A級景區安徽馬仁奇峰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64.5%股權,12月收購了淄博新齊長城影視城有限公司83.34%股權,耗資共計9.2億元。

2018年上半年,又拿出1880萬元收購浙江光線剩餘20%股權,以現金方式出資5100萬元,與公司控股股東長城集團旗下長城御田投資共同出資設立金寨長城紅色教育基地有限公司。

然而伴隨著大手筆收購不斷加碼,長城影視業績卻越來越陷入滯漲的泥潭,股價一步步下跌,高比例質押的風險加大。2018年,長城系旗下三家公司全面陷入虧損,合計虧損8.7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虧損擴大至9.15億元。

長城系身陷困境

「在資本市場,很多時候性格決定了成敗,說白了趙銳勇在連拿3家上市公司控制權後有些『飄』,其後的實際運作能力也體現了長城集團並沒有一手操盤3家上市公司的實力和能力。」上述資本圈人士說。

今年11月9日,長城影視、長城動漫等連續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趙銳勇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事實上,近一年以來,曾經風光無限的趙銳勇和他的「長城系」似乎已難挽敗局。同花順數據顯示,長城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被大比例質押,截至三季度末,長城影視的質押比例為89.93%;長城動漫的質押比例為99.33%。因股權質押、借款、擔保等,長城集團及其實控人趙銳勇、趙非凡所持有的天目藥業、長城影視、長城動漫股權已被大面積司法凍結和輪候凍結。

在資金問題下,長城集團甚至一度以上市公司名義違規借款和擔保,而倒黴的則是一直沒人疼愛的天目藥業。浙江證監局對天目藥業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顯示,此前長城集團通過天目藥業子公司和孫公司帳戶借款,合計2000萬元通過委託付款方式,轉入了長城集團實際控制的長城西雙版納長城大健康產業園有限公司帳戶。

上述2000萬元借款均未經過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且未在黃山天目、黃山薄荷(天目藥業子公司和孫公司)及公司財務帳目體現,長城集團佔用上述款項至今未歸還且公司未披露。

今年3月15日、4月17日、6月19日,永新華、科諾森、桓萍醫科等多家企業一度與長城集團籤署《合作協議》,欲以增資擴股方式進入長城集團,不過時至今日,上述協議未見下文。

「以長城集團的資金問題來看,一起脫手3家上市公司才有希望真正『上岸』,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各家投資者顯然對標的的價格和資質未能達成一致。」相關知情人士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坐擁三家上市公司的影視大佬被懸賞千萬追債
    趙銳勇是長城影視文化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實控人,趙非凡為趙銳勇之子。2013年至2015年,長城集團在短短3年內通過借殼、收購等方式連續拿下江蘇宏寶(002071.SZ)、四川聖達(000835.SZ)、天目藥業(600671.SH)3家A股上市公司,業務涉及影視、動漫、醫藥等領域。
  • 實控人遭法院千萬懸賞追債,市值蒸發234億!「長城系」崩塌?
    作為「長城系」旗下上市公司,長城影視(002071.SZ)頂著A股「影視借殼第一股」的光環,實控人趙銳勇父子此前的小目標是做「邵氏電影」,如今企業虧損、高負債、被起訴、股權被凍結等糾紛……就在最近,長城影視因為信披違規,被立案調查。此外,除了即將帶帽ST,還有退市的風險。壹近日,「長城系」長城影視步履維艱、劫難重重!
  • ...夢斷"東方迪士尼"|長城集團|長城影視|長城動漫|天目藥業|...
    長城動漫正陷入借款訴訟中,而天目藥業最新公告顯示,將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拍賣控股股東長城集團持有的2500萬股無限售流通股。失效的「提款機」2013年至2015年,趙銳勇帶領「長城系」,通過借殼、股權收購等方式拿下了3家A股上市公司平臺。不過記者梳理發現,三家公司上市以來,融資之路可謂坎坷。
  • 這家影視公司老闆逼得銀行懸賞千萬討債!馬思純、蔣雯麗險些入坑
    在先後攬下長城動漫、天目藥業的控制權之後,趙銳勇僅用3年時間便通過長城影視文化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集團」)控股了3家A股公司,打造「長城系」,成為一代資本大佬。 業內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趙銳勇對3家上市公司的操作手法大體一致——先拿殼,再併購講故事,抬高股價後高位質押回流資金。
  • 長城動漫等遭起訴欠款 被懸賞千萬追債的影視大佬赫然在列
    A股上市公司長城動漫又捲入一起訴訟。據長城動漫20日晚間公告,因公司未按時還款被浙江東宇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東宇資管」)起訴,要求歸還借款360萬元及利息等。公告截圖  長城動漫被起訴  公告顯示,長城動漫20日獲悉公司捲入一起訴訟,原告方為東宇資管,被告方為長城動漫、趙銳勇、長城影視文化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長城影視」),趙銳勇正是長城動漫和長城影視兩家公司的實控人
  • 長城影視董事長趙銳均擬減持90萬股,今年已套現500萬元
    長城影視董事長趙銳均因個人資金需求擬減持90萬股股份。12月30日晚間,長城影視股份有限公司(長城影視,002071)公告稱,持長城影視股份3612208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0.69%)的公司董事長趙銳均計劃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903052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0.17%)。
  • 被千萬元懸賞的離奇老闆趙銳勇
    發布者為杭州中院,要求是提供趙銳勇和趙非凡父子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 趙銳勇和趙非凡父子來自浙江諸暨,是長城影視文化企業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公司旗下一共四家上市公司,A股的長城影視(002071)、長城動漫(000835)、天目藥業(600671)和港股長城一帶一路(00524)。巔峰時期,這幾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達200多億元。
  • 長城影視面臨平倉定增雙重壓力 兜底增持僅兩員工響應
    長城影視目前面臨的股價提振壓力較大,多名分析人士表示,併購高淨資產收益率公司往往會被解讀企業將為此受益,或有利於提振股價。兜底增持遇尷尬6月6日晚間,長城影視公告稱,公司實控人趙銳勇倡議,長城影視及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體員工積極買入長城影視股票,成為A股影視行業首家「兜底增持」的企業。
  • 20家影視上市公司17家淨利下滑 商譽減值為主因
    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金計綜合報導受政策及市場等因素影響,疊加大幅商譽減值,虧損正成為不少文化傳媒類公司不得不正視的現狀。數據顯示,主流的20家影視上市公司中,17家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僅3家公司實現利潤增長或虧損收窄。
  • 實控人遭法院千萬懸賞追債 長城影視、長城動漫雙雙跌停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王天勇)訊,日前,杭州中院發布懸賞令,徵集長城影視財產線索。據悉,兩人的懸賞金均為1307.69萬元,佔執行標的額的10%。懸賞公告顯示:趙非凡,1983年出生,戶籍地址為西湖區重點學區房耀江文鼎苑;趙銳勇,1954年出生,戶籍地址為西湖區友誼新村。據悉,趙銳勇和趙非凡是父子,是長城影視文化企業集團的實際控制人。
  • 長城影視實控人父子遭懸賞追債,多名高管已宣布離職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上周五開始,不少人的朋友圈裡都出現了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的一個懸賞令,懸賞的賞金高達1300多萬元,目的是懸賞長城影視,徵集財產線索,被執行人是公司實際控制人趙銳勇和趙非凡父子。
  • 達華智能實控人資本術:手握兩家上市公司 掀「蔡氏」併購潮
    更加嚴重的問題來自於上市公司過高的流動負債,公司全年流動負債合計38.6億元,已超出公司流動資產總額。除了主營產品降價幅度加大、部分產品毛利率降低等業務性問題外,交易所在年報問詢函中對達華智能數家子公司產生巨額虧損、商譽減值計提等問題進行了重點關注。
  • 上市公司實控人變更背後故事多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趙學毅 曹衛新 殷高峰 見習記者 杜卓蔓11月18日早間,萬裡石和仁東控股均發布實控人擬發生變更的重大事項公告;當日晚間,恆通股份又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在資本市場,如此大密度的上市公司實控人變更並不多見。
  • 長城動漫年報披露延期:實控人遭調查、證代缺位
    或因持續虧損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受疫情影響,近期部分A股上市公司相繼宣布將延期披露2019年年報。其中,近年來已陷入「內憂外患」的長城動漫,頗受監管層和投資者關注。  長城動漫在延期披露年報的公告中表示,公司的年報審計機構——中天運會計師事務所本年度首次承接公司的財報審計業務,而長城動漫在2020年1月15日才與該事務所正式籤署審計業務約定書,隨後到來的春節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對後續正式審計均產生影響。同時,公司原擬聘的專業評估機構放棄了對長城動漫商譽等評估工作,公司正在尋找新的評估公司。
  • 516家上市公司問題名單外洩!(附完整名單)
    18年虧損擴大至2.3億,大股東大幅減持419.申華控股: 17 年虧損近6億,18年三季度虧損,四季度通過賣股權實現扭虧為盈,扣非虧損8億左右418.東方網絡:原先是廣陸數測,測量儀器製造行業,上市後業績- - 直不溫不火,13 年跨行業併購轉型,進入文化傳媒硬體行業,16 年繼續高溢價井購進入影視傳媒行業,井購類似華誼套路,17年虧損,18 年虧損417
  • 168家被資本「圍獵」:實控人是如何失去上市公司的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庭陽責編:周琦(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37期)近日,上市公司半年報已披露完畢(ST 長生除外)。今年上半年,新增了一批無實際控制人公司。Wind 數據顯示, 截至9月10日,A股3542家上市公司中,無實際控制人公司達168家。
  • A股資本系大佬在忙啥:半數高比例質押旗下公司股權
    一方面,多達一半的資本系高比例質押上市公司股權進行融資,比例幾乎均達到100%,在股價暴跌的行情下壓力山大。另一方面,注入實控人其他資產等方式容易獲得市場認同,跨行業併購其他標的可能需要更多考量。  對此,有基金經理在溝通A股市場巨變時向證券時報·蓮花財經記者表示,併購重組吸引資金的效果已經非常弱化,高槓桿運作的方式在波動率數倍放大的市場面臨非常大的風險。
  • 揭秘資本市場「諸暨幫」:掌控21家上市公司
    1990年代滬深開市後,諸暨人隨即開始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時代周報記者發現,諸暨最早上市的3家企業均為國企,都位於諸暨市區,且都在上海主板上市。在浙江富潤、菲達環保完成上市之後,2004年2月,諸暨第三家國企海越股份(600387)上市。海越股份靠經營加油站起家,目前主營成品油銷售。雖然海越股份是諸暨3家國有上市公司中最後完成上市的,卻是最先完成改制的一家。海越股份的控股股東為海口海越經濟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海越經開」)。
  • 長城影視信披違規又被調查 董事長趙銳均為私債套現近千萬
    作為長城影視的主要資產,上海玖明和上海勝盟的股權凍結事項達到《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第三十條規定的臨時公告披露標準,不過,長城影視在2019年8月27日才進行臨時公告。除子公司股權凍結信披延遲以外,2019年公司還發生多起信息披露不及時事件。依據江蘇證監局出具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2019年4月4日至7月30日期間,公司多起訴訟觸及信息披露義務,均未能及時進行披露。
  • 連80後實控人也失蹤了!這家上市公司股價瘋狂...
    2019年10月,上市公司原實控人高長虹為了緩解自身資金危機(違規佔用公司資金3.23億元)計劃通過轉讓股權給呂俊坤來歸還佔用資金;之後,由於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全部被司法凍結,無法進行轉讓股權事宜。根據公告,截至目前,呂俊坤直接持有公司5%的股份,並通過中國雙帆投資控股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下稱「雙帆投資」)間接持股15%,且與萬人中盈(廈門)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籤署了《一致行動協議》,合計控制25%的股權,系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而這位掌權人的失聯似乎早有「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