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前幾天還是陰雨天氣,今天一說發鑰匙,連天氣都變好了!」中牟縣狼城崗鎮北韋村四組群眾王勤笑呵呵地說。
6月18日一早,王勤早早來到現場,雖說排在362號,但是一說發鑰匙,他心裡挺激動的。他今年已經73歲了,身體硬朗,平時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但不是孩子們的累贅,還是得力的幫手。據王勤介紹,他是1969年結的婚,婚房是兩間草屋,屋頂是稻草,牆體是用泥夾雜著秸稈。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一出門村內道路不是坑就是泥,雨天鞋子都沒幹過。
「我咋想也不會想到,這都埋土裡半截的人了,竟然能住上新樓房,而且是政府給灘區群眾的高標準安置房,現在可好,連孫子將來的婚房都不用愁了。就衝這,我得保護好身體,多享受幾年。」想想現在的美好生活,王勤樂開了花。
「2019年,狼城崗鎮東狼村、西狼村群眾搬進了新社區,住上了新樓房。就在前不久,南韋村、北韋村群眾也住進了新社區,灘區群眾在邁向幸福生活中又上了一個臺階。近年來,為使灘區群眾脫貧致富,鎮黨委政府認真謀劃,積極探索發展路徑,藉助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機遇,結合我鎮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趨勢,制定鄉村振興規劃,打造『一村一業、一村一景』,依託北堤村稻鱉混養基地、蝸牛養殖基地、蘋果採摘節,青谷堆村青龍潭旅遊觀光項目區、北韋村菊花種植基地、姚寨飛宇葡萄採摘園等,實現全鎮產業項目以點帶面全方位發展。」狼城崗鎮長胡何林說。
「雖說領鑰匙有點晚,但還是阻止不了激動地心,今天,我領了四套房子鑰匙,這足夠一家幾口住了。」北韋村群眾張士河說,想想現在的固定資產也不少,感覺走路說話底氣更足了。「社區內從幼兒園到初中都有,離得近,省得來回接送學生了,這也給家裡的監護人減輕了負擔,可以抽出時間幹其他事情了。」
「安居」和「樂業」是分不開的,為實現灘區群眾高質量「安居」,狼城崗鎮以高起點規劃和高水平建設為依託,按照以人為本、尊重傳統、方便群眾、宜居宜業的理念,以城鎮社區為標準,確保社區品質、品位。通過「三個嚴格」(嚴格管控材料質量、嚴格推行樣板引路、嚴格質量管理體系),確保工程建設質量經得起歷史和群眾的檢驗。安置社區水、電、氣一應俱全,同步規劃建設便民服務中心、醫院、學校、幼兒園、託老所、遊園等公共服務設施,安置區景觀湖水系內外貫通,讓群眾過上城裡人一樣的生活。
「樂業」常伴「安居」左右,狼城崗鎮將產業作為灘區可持續發展的基點,結合灘區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以黃河大堤為軸線,編制沿黃「三塊九區」產業發展規劃。圍繞灘區整體產業布局,洽談引進有實力、有發展前景的企業,著力打造集種養殖、餐飲、旅遊為一體的鏈條式、複合型、綜合性產業園區,服務灘區群眾就業增收,項目建成後可提供就業崗位3000至5000個;貫徹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依託狼城崗鎮鄉村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深度謀劃青龍潭項目綜合開發,著力打造生態環境優美、配套功能完善、產業特色鮮明、人居社會和諧的鄉村旅遊目的地。
看到群眾喜滋滋地領新房鑰匙,狼城崗鎮黨委書記白鋼林心裡也充滿了豪情,「2020年我們要克難攻堅、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鄭汴同城和鄭州東強戰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目標導向,嚴控工程質量,抓好群眾回遷,將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打造成安居工程、樣板工程、精品工程、民生工程,讓廣大灘區遷建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今天發的不僅僅是一把開門開鎖的鑰匙,更是開啟灘區群眾幸福生活的鑰匙!」(張保真 馬浩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