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出現了好幾條出人意料的關於防空飛彈的新聞。首先是俄羅斯宣布將向印度出口5個營S-400防空飛彈系統,然後是土庫曼斯坦在軍演中首次展示中國FD-2000,也就是紅旗-9飛彈出口型;周末前,朝鮮又不甘寂寞,首次試射其自行研製的「閃電6號」遠程防空飛彈。遠程防空系統究竟有何魅力,能夠左右國際局勢變化?我們將對此做一番簡單探討。
紅旗-9、S-400和「閃電5號」
3月30日,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副局長在印度果阿防務展上宣布已經與印度籤署了出售S-400「凱旋」防空飛彈系統的合同。
這個消息可以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因為印度長期以來缺乏一種先進的遠程地空飛彈。
回顧印度購買防空飛彈的新聞,我們可以發現,此前幾次出現的傳聞都聲稱印度將購買俄羅斯S-300V系列防空飛彈。S-300V是蘇聯時期為陸軍集團軍級防空反導任務研製的地空飛彈,裝在履帶式車輛底盤上,能為前線部隊抵擋來襲的飛機和戰術飛彈。
但這次採購的S-400卻是從S-300P系列飛彈基礎上發展來的,這一系列飛彈是前蘇聯國土防空軍、現在的俄羅斯空天軍的裝備,主要擔負國土防空任務,機動性較差,但有著更先進的遠程搜索雷達,指揮控制軟體系統功能也更加豐富,敵我識別、空情掌握能力很強。可以推斷,印度購買的S-400將成為印度空軍的裝備,擔負起國土防空的重任,填補印度軍事裝備體系中的一個重大空白。
印度空軍裝備的30N6遠程搜索雷達,這是S-300P系統的搜索雷達,但印度用來為S-125飛彈提供目標指示
以色列IAI公司出售給印度的低空搜索雷達,目前也用來為S-125飛彈提供目標指示
即使獲得了S-400飛彈,印度依然準備將自己的S-125飛彈升級,圖為俄羅斯正積極推銷的「伯朝拉河2M」系統發射車
印度空軍目前的防空飛彈目前有三種,一種是S-125防空飛彈,一種是國產「阿卡什「飛彈,還有一種是OSA-AKM「黃蜂」短程飛彈。這樣的配系明眼人一看就會覺得奇怪,當初設計上與S-125共同擔綱蘇聯國土防空重任的遠程防空飛彈S-200哪去了?因為後兩者目前的任務都是用來保護機場,所以印度實際上只有一種S-125飛彈來執行國土防空任務。
由於S-125飛彈射程只有35公裡,可以說印度當前的國土防空系統飛彈作戰能力還不如中國80-90年代紅旗-2擔綱的時代,至少紅旗-2飛彈射程還有75公裡呢。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何印度一直希望購買一種遠程防空飛彈。只不過,此前俄羅斯只願意向印度提供S-300V飛彈,並不符合印度的需求。因此印度一直只好仗著自己的戰鬥機比假想敵巴基斯坦有優勢來「硬扛」了。
由於俄軍只有S-400飛彈系統才配發了96L6E雷達, 因此在敘利亞出現這張照片後立刻引起俄網友的興奮:「S-400實戰部署啦」
然而事實上中國早就有96L6E了,所以按照俄羅斯在敘利亞部署的S-400系統的標準,中國的S-300PMU2後期批次都可以叫做S-400了……
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空軍使用從俄羅斯購買的相控陣雷達取代了其S-125飛彈系統原有的P-18預警雷達,從而大大提高了該型防空飛彈系統的空情掌握能力。2015年,有消息指出,印度準備請俄羅斯或者烏克蘭進一步改裝其S-125系統的火控雷達,實現全數位化。目前尚不清楚他們會採用烏克蘭S-125D還是俄羅斯S-125-2M系統。這種改進型飛彈與中國當年的紅旗-2J或者現在臺灣向美國購買的霍克21一樣,都屬於老式飛彈配新型雷達,作戰效能提升有限,只能說是新型飛彈數量不足前提下的應急裝備。
與印度購買S-400同時傳出的另一個消息是,中國可能明年獲得首批S-400飛彈。不過,對於中國來說,其意義就沒有對於印度那麼明顯。事實上,俄羅斯現在自用和對外提供的S-400系統都只是對指揮、控制、通訊系統進行了現代化升級,配屬的飛彈仍是48N6系列,和中國後期購買的S-300PMU2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真正能夠讓S-400(早期代號就是S-300PMU3)與S-300PMU2拉開差距的兩種飛彈——能夠在S-300發射車上「一管四彈」的96M6中程防空飛彈,以及號稱射程400公裡的40N6飛彈——目前尚未列裝。俄羅斯聲稱他們已經用這兩種飛彈打了靶,還聲稱已經通過國家試驗……然而仍然並沒有實際裝備。
中國已經裝備了與俄軍現役S-400幾乎相同的S-300PMU2改進型,繼續增加購買S-400飛彈,除了加快換裝速度,追蹤俄羅斯最新技術之外,或許還有一個理由,就是增加未來潛在對手電子對抗難度。因為S-300和S-400系統與中國國產紅旗-9系統在電子技術上差別較大,同時裝備可以讓對手很難一次幹擾掉兩種系統。而且,國產紅旗-9系統的特點與S-400系統互有短長,同時部署也可以形成一種互補。這也體現出,現階段中國軍方和國家領導層對於潛在威脅有著充分的認識,畢竟假想敵具備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
這麼說吧,我國對國土防空系統的要求是:打得下高軌道衛星,擋得住巡航飛彈;攔得住洲際飛彈、幹得過隱身戰機;笑對「擦邊球」間諜飛機、不懼成百上千敵機……
面對如此「高標準嚴要求」,在已經有了紅旗-9、紅旗-22、紅旗-19、動能-2等一系列防空、反導攔截彈的同時,再引進幾套性能相當先進的S-400系統來增加系統冗餘度,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而對於大部分國家來說,遠程防空飛彈有一種就很不錯了。土庫曼斯坦本周高調展示中國紅旗-9和凱山-1A防空飛彈,展示了其軍事現代化領域邁出的重要一步。此前,土庫曼軍隊防空武器系統技術水平和印度類似,主力裝備是S-125「伯朝拉河」(SA-3)防空飛彈系統和2K12「立方體」(SA-6)。
土庫曼斯坦軍隊的FD-2000防空飛彈
土庫曼斯坦軍隊是在前蘇聯土耳其斯坦軍區基礎上成立起來的,不過規模上當然是縮水甚多,蘇聯土耳其斯坦軍區曾經下屬有9個陸軍師、一個國土防空兵軍,還有5個空軍團。
但在蘇聯解體後,其境內軍事力量大部分回到俄羅斯,土庫曼陸軍只剩下4個步兵師。由於土庫曼在蘇聯解體後較長一段時間沒有軍事壓力,還在1995年通過了「永久中立國」憲法,因此對軍事力量的建設就基本不上心了。到2009年時,《簡氏防務周刊》評論稱,「即使是按照中亞的標準,土庫曼軍隊的維護保養狀況也不佳,經費不足。」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進入21世紀後,土庫曼與伊朗因為天然氣問題發生爭端。雖然伊朗並未威脅對土庫曼動用武力,但土庫曼仍然感受到壓力,據2007年的相關報導,土庫曼軍隊當時將90%的兵力部署到了伊朗-土庫曼邊界。此外,近年來中亞地區「三股勢力」的活動,以及周邊其他國家的軍事衝突也讓土庫曼感到擔憂。
盛產天然氣(該國向本國居民免費供應天然氣和電力)的土庫曼也曾進行一些軍事採購,但規模都不大,例如向俄羅斯購買10輛T-90坦克等。
2014年,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宣布修改土庫曼軍事理論,並將實現武器裝備現代化作為優先事務來解決。顯然,土庫曼認識到,瑞士、瑞典的先例已經表明,「永久中立」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才能實現。
然後,我們就看到中國的紅旗-9飛彈「悶聲大發財」,成功完成了自己的首次外銷。
事實上,這事也不是一點風聲沒有,去年國內某雜誌就刊登了航天科技集團專家訪談,提到根據客戶需要改裝紅旗-9飛彈,並專門提到為了出口對紅旗-9飛彈的原始碼進行加密等。按照中國軍工企業的習慣,「不見兔子不撒鷹」,是不會在土耳其還沒有敲定訂單的情況下就心急火燎開始研製出口型裝備的。只不過,當時在外媒猜測中的紅旗-9出口對象有柬埔寨(其實肯定買不起)、巴基斯坦等好幾個,但大家都沒想到「永久中立國」土庫曼斯坦會成為紅旗-9的第一個海外用戶。
對於土庫曼來說,一個營的紅旗-9支撐起了他們的國土防空傘。更重要的是,隨著紅旗-9的到來,該國可以從無到有建立起一套國土防空指揮控制系統,對於此前只有中短程防空飛彈的土庫曼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此外,向中國採購武器裝備,也有政治上的意義,它的潛臺詞是:作為一個「永久中立國」,土庫曼不會唯俄羅斯馬首是瞻。
本周末,朝鮮進行了一次「閃電6號」飛彈系統發射試驗,這種飛彈被美國叫做KN-06。
說起來,作為蘇聯的重要衛星國,當年朝鮮的防空飛彈系統雖然不能趕上華約成員國水平,但至少是比較完整的,這一點比印度還要強一些。
朝鮮此次試射「閃電6號」飛彈,可以看到飛彈的外形和蘇聯5V55飛彈基本相似
但長度要比5V55短一些,這種飛彈應該是朝鮮自行研製的
此前朝鮮主力防空飛彈是S-75(紅旗2),S-125(SA-3)、S-200(SA-5),可以說做到了遠近結合,構成了較為完整的防空網。
不過,蘇聯解體到現在轉眼就快30年了,朝鮮一直沒能更新這套飛彈系統。雖然有傳聞朝鮮通過某些渠道獲得過少量「山毛櫸」和S-300飛彈樣品,但至少這些先進防空飛彈的數量沒有多到讓朝鮮能夠裝備它們。
而朝鮮面臨的,又恰恰是以空中力量見長的美韓。朝鮮的防空系統,不會比當年的中東土豪伊拉克好到哪去——伊拉克的防空信息化系統還是法國援助的,可能比朝鮮的還要高檔。然而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的慘狀人所共知。
朝鮮2012年閱兵式上首次展示「閃電5號」飛彈,其發射筒尾端造型令人聯想到中國紅旗-9飛彈的早期外銷型號FT-2000
次年朝鮮又展示了改進型「閃電6號」
火控雷達與蘇聯S-300P的30N6雷達相似
兩者的相似程度很高,以至於讓人感覺是否朝鮮直接把走私的蘇制雷達用在了「閃電6號」系統裡
如果是這樣,倒是可以解釋為何朝鮮至今未能批量生產這種它非常急需的飛彈了
為了對付美韓的空中打擊,朝鮮做了巨大的努力,一方面,「深挖洞」,實現重要設施的地下化,掩體化;另一方面,將所有庫存的老式高炮拿出來,圍著平壤裡三層外三層排開,組成重重疊疊的高射炮火力網。當然,在實戰中,這種壯觀的火力網也就對付一下低空飛行的巡航飛彈。美軍早在海灣戰爭中就已經發現,面對這種缺乏先進防空飛彈的防空系統,只要保持飛行高度在2000米以上,就可以來去自由,反正現代空襲兵器都是精確制導,也不必擔心這個飛行高度會影響攻擊精度。
正是為了彌補這個缺陷,朝鮮研製了「閃電6號」防空飛彈系統。從閱兵式上展示的情況來看,這種飛彈系統跟蹤制導雷達的外形類似於S-300P的30N6型無源相控陣雷達。而從這次公開的試射照片來看,飛彈的外形看起來類似S-300P早期使用的5V55飛彈。
其實這不難理解,作為蘇聯陸軍集團軍級防空武器的S-300V主要任務實際上是攔截美國「長矛」、「潘興」戰術(核)飛彈,因此它的雷達和飛彈都要比早期的S-300P更高級,據試驗,使用9M83型飛彈時S-300V對美國MGM-52長矛飛彈的單發殺傷概率可達50-60%。
不過,有一得必有一失,S-300V攔截飛機目標並不理想,射程降低到75千米左右。對於蘇聯陸軍來說這不要緊,因為他們還有「山毛櫸」等防空系統來應對敵人的飛機。
但對於朝鮮的需求來說,S-300V的技術難度就讓人望而生畏了。主要考慮國土防空需要的S-300P顯然是更好的模仿對象,而且早期型S-300P的技術難度也是朝鮮有能力企及的。
從技術角度來看,早期S-300系統使用的5V55K飛彈採用的還是指令制導,後來改為半主動雷達。直到1993年出現的48N6飛彈服役,才實現類似美國「愛國者」的TVM制導體制。
蘇制S-300V是一種以攔截美軍短程戰術核飛彈為首要任務的防空系統,不適合印度、朝鮮等國家的需要,因此外銷記錄也不怎麼好
對於朝鮮來說,指令制導並不陌生,其裝備的S-75、S-125都是這個體制。而且,在性能較好的相控陣雷達控制下,指令制導的飛彈性能不差。但指令制導只能保證70千米上下的有效射程——再遠的話誤差太大,就無法有效攻擊目標了,這是無線電指令制導的固有缺陷,即使中美俄也無法解決,因此中國的紅旗-12系列飛彈射程就是75千米,蘇聯S-300P裝備的5V55R飛彈射程也是75千米。
然而據稱朝鮮此次試射的飛彈飛行了近百公裡,這顯然超過了無線電指令制導的水平,可以推測,朝鮮此次試射的飛彈可能是模仿俄羅斯1992年入役的5V55U飛彈,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最大射程150千米。雖然這種飛彈的性能無法和採用TVM(通過飛彈跟蹤,半主動和指令制導結合)制導的48N6飛彈相比,但對於朝鮮來說,能夠製造出這種飛彈就是重大勝利了。
「閃電6號」飛彈的發射筒很像S-300P系統,但仔細看卻會發現要比後者要短,表明朝鮮的飛彈並非完全照搬5V55飛彈。當然,僅憑這一點,還無法推測朝鮮飛彈的具體改進到底在哪裡。
至於說朝鮮進一步實現TVM制導技術嘛,恐怕難度有點高了,這一技術連當年的中美俄都是卡了好多年才成功的,屬於典型的「技術密集型」項目。當然如果朝鮮有特別通道獲得現成的技術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目前被美國叫做KN-06的飛彈在朝鮮這裡佔了兩個編號,「閃電5號」和「閃電6號」,不確認它們的區別究竟在何處。或許「閃電5號」採用指令制導,而「閃電6號」採用半主動制導;要麼就是「閃電5號」採用半主動,而「閃電6號」為TVM制導。
不過,在閱兵式和這次試射照片中都沒有看到「閃電6號」飛彈系統的搜索雷達,難以判斷其技術水平到底如何。
俄羅斯S-300P系統配備了高空、低空兩款搜索雷達,分別是36D6和76N6雷達,前者探測距離180-360千米,後者探測距離120千米。
相比之下,俄羅斯S-400和S-300PMU系統中的最新型96L6E雷達(中國很早就購買了96L6E雷達由S-300PMU1和PMU2系統使用,而俄羅斯自身卻直到S-400才開始列裝)探測距離可達400公裡,可同時跟蹤高空和低空的300個目標。
以朝鮮的電子技術水平,筆者以為,要製造出一部S-300P的30N6火控雷達,恐怕有難度,這部雷達可能就是從東歐或者俄羅斯「淘」來的「原品」。
這樣看,朝鮮的「閃電6號」很可能是一個「朝外合作」產品,俄羅斯的雷達,朝鮮自製的飛彈(可能有部分零件是俄羅斯的),朝鮮仿製的發射車,這些部件經過朝鮮技術人員之手重新組合,使之能夠正常匹配工作,對於朝鮮也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
當然,這種飛彈能否應付美韓最新型的戰鬥機,現在恐怕還難定論。
防空飛彈系統,關鍵在系統,而不是飛彈
一般來說,大家談及防空飛彈系統的時候想到的都是飛彈發射瞬間的壯觀景象,以及飛彈擊中敵機後迸發出的火光。
然而這其實只是防空飛彈系統的任務之一,而且在現代條件下,這可能還不是它的主要任務。
現代防空作戰是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作戰形式,由於現代空襲兵器的技術進步,讓防空系統的反應時間越來越短,發現、追蹤目標越來越難。這就要求防空飛彈系統具備先進的雷達、計算機軟硬體、通訊等系統,要能夠實現自動化指揮控制,也要能快速貫徹執行指揮員的決策。對於現代的遠程防空系統,還要考慮能夠為其他型號中近程防空飛彈提供目標數據,並融合各種來源的數據,讓指揮員對對抗態勢一目了然。
中國紅旗-9系統配備的508A雷達,搜索距離不小於330公裡,採用有源相控陣體制,性能上並不比S-400的96L6E差
簡單點來說,防空指揮控制系統的作用就類似於《不列顛之戰》電影裡所描繪的英國防空指揮部的樣子,當然了,現代的防空系統不可能是基於手動繪圖和無線電語音通話,一切都應該是實現自動化的。
防空指揮控制系統的鼻祖,就是當年英國這些妹子……
防空指揮系統當然也是分級別的,對於大國而言,全國範圍的防空指揮系統的複雜度是非常驚人的。中國真正擁有這樣的系統還是近幾年的事情。(2013年,解放軍總參某所因研製自動化防空指揮控制系統榮立一等功)而且,系統的研製工作可以說是「永遠在路上」,針對最新的技術進步,需要迅速作出改進,並運用到系統中去。
作為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子系統之一,遠程防空飛彈系統在防空系統中有著提綱挈領的重要意義。
遠程防空飛彈系統中擁有遠程大型搜索雷達,也有本身的指揮控制系統,可以完成敵我識別、目標分配,從而掌握空中態勢。對於一些比較小的國家而言,一套遠程防空飛彈的指揮控制系統可能就是它全國防空指揮系統的基幹部分了。
俄羅斯現在將S-400飛彈部署到敘利亞,主要圖的就不是射程150千米的40N6E防空飛彈能夠嚇跑土耳其飛機。事實上它在敘利亞的主要任務就是用功率強勁的96L6E雷達的波束掃過天空,向潛在的敵人發出信號:「我看到你們了,別想偷襲」。
冷戰時期,美蘇在防空系統方面有著不同的理解。
美國空軍沒有裝備遠程防空飛彈,主要依靠戰鬥機「統治天空」。而陸軍的「愛國者」系統主要任務和蘇聯S-300V一樣,是為陸軍集團軍提供空中掩護,擊落來襲飛機和戰術飛彈,對空情掌握能力要求較低,射程也較短。「愛國者」系統甚至沒有自帶的遠程搜索雷達,要通過前線防空信息系統獲取預警機等發來的空情信息。
美國「愛國者」系統就只有一部AN\MPQ-53\65雷達,其遠程防空警戒主要依靠更高級別的防空指揮網絡
雖然飛彈的射程只有40公裡,但紅旗-16A系統中卻裝備了能搜索150公裡範圍的IBIS-150雷達,該系統可以和空軍紅旗-9實現互聯,可以說中國的防空指揮控制系統是對美蘇兩國經驗的集大成者
相比之下,對於自己空軍信心沒有那麼足的蘇聯就很大程度上要依靠S-300P飛彈來實現」以地制天「,為了能夠掌握空中情況,S-300P系列飛彈配備有多種型號的遠程警戒雷達。
而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似乎傾向於融會貫通東西方的做法。一方面,我們空軍的S-300PMU系統比俄軍更早用上了96L6E遠程搜索雷達;同時,紅旗-9飛彈系統中則包括了305A搜索雷達,這種採用了有源相控陣體制的搜索雷達探測距離不亞於96L6E,且具備一定反隱身能力。
同時,中國陸軍裝備的是紅旗-16A飛彈,它的發射連繫統構成與「愛國者」類似,都是幾輛發射車加一輛火控雷達車,但在營一級,紅旗-16A有指揮控制車和遠程搜索雷達,探測距離可達150公裡。
而且紅旗-16A還可以和紅旗-9系統實現信息融合,互聯互通。也就是說,在戰時空軍的紅旗-9是可以根據紅旗-16A系統發來的目標信息發射飛彈的。這樣就實現了整個防空「一網打盡」,上到紅旗-19反導系統,下到採用了信息化系統的單兵肩射飛彈射手,我軍在戰場上空將可以支起一個強大的防空信息網絡。這是目前美國防空指揮控制系統正努力要做到的。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大國之間是「所見略同」的,俄羅斯新一代S-400系統就做到了融合S-300P和S-300V的功能,並可以「向下兼容」各種俄制防空飛彈系統。
在本周新聞中所涉及到的幾個「主角」當中,印度顯然最有雄心壯志。在沒有先進防空飛彈的情況下,通過購買俄制、以色列制的遠程搜索雷達,提高了空情能力,也多少提高了一些手中S-125飛彈的作戰能力。未來通過購買俄制S-400,更是要一舉突破沒有先進防空飛彈系統的空白。
不過,目前印度在防空指揮系統有些領域由於技術限制,還有一些在外國看來不可思議的地方。例如,據報導印度目前的AFNet防空指揮控制系統的網絡信號還是用民用3G無線網絡的通訊技術,這就有些令人懷疑其安全性了。怪不得俄羅斯在今年果阿防務展上拿出了一套基於中國為奧運會研製的「安全城市」民用自動化指揮控制系統,而改進出來的新貨向印度推銷……
另一方面,印度在研製部署防空指揮通訊網絡上,也確實相當下功夫。例如,據報導稱,印度為了這個網絡,部署了40000公裡的光纖通訊網。在2015年,AFNet還和印度陸軍防空網絡系統實現互聯,說明這個系統也在繼續發展進步。未來,印度將會繼續研究下一代的「融合空中指揮與控制系統」。
從這一點來看,印度還是不愧為一個大國的,雖然它在軍事採購方面經常荒腔走板,但在一些生死攸關的項目上,還是下了一番苦工的,也不應事事貶低他們。
相比之下,朝鮮的防空飛彈就像是一個給自己壯膽的「樣板工程」了,從我們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閃電6號」防空飛彈很可能是朝鮮無法大量生產裝備的,不然的話,以朝鮮半島現在的局勢,朝鮮就應該儘早大量裝備此型飛彈了。
伊朗雖然在很多技術領域不及朝鮮,但是至少在防空飛彈方面,他們倒是可以驕傲一下。儘管伊朗此前曾經展示過一個外形類似朝鮮「閃電6號」的飛彈發射車,但其目前已經開始批量生產的「信仰373」防空飛彈卻是很有「伊朗特色」的飛彈系統。從外形上看,就像是一個放大的「標準1」飛彈,裝進了「愛國者」的發射箱裡,其雷達系統也似乎是伊朗自行研製的相控陣雷達,至少外形上看獨具特色。
土庫曼斯坦在購買中國FD-2000後,可以預計,他們很可能尋求中國提供全套的防空指揮控制系統解決方案。乃至更進一步,成為中國2014年以來積極對外推銷的「國防全套解決方案」的首個用戶。如果能夠實現,土庫曼斯坦軍隊裡中國裝備的比例可能會比因為經濟拮据、不得不拿美國軍事援助的巴基斯坦還要高。對於中國軍工產品出口而言,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軍事頻道微信「觀軍」(guanchamil),閱讀趣味軍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