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這大概是出於中國人20年來對「房地產」這個詞的苦惱和嚮往,展現了房地產中介公司日常的「安家」,而這個話題從播出後就一直話題不斷。一方面,房子是中國人心目中的一件大事。普通人整天糾結的、掙扎的、高興得的事情,大多與房子有關。另一方面,當下期間可以在家裡看的電視劇自然會得到額外的關注。與同時播出的其他電視劇相比,《安家》本身的質量和題材都頗具吸引力。
無論是人們對孫儷角色的看法,還是容易產生話題的原生家庭困境,以及羅晉的演技,亦或劇中其他角色所表現出的人性的美醜等等,我認為都是合理的討論。沒有黑白對錯的評判,對劇集本身也是一件好事。
在「安家」的討論中,總有一種說法,那就是作為職場劇,它的倫理劇情太重了,特別是有點厭倦了「小三梗」。並不是「小三」劇情本身煩人,而是源於職場劇封面的「小三」情節,就像佛祖跳牆湯碗裡的一些大肥肉,又肥又膩,讓人噁心。人本身就有七情六慾,劇中有一些家庭感情糾紛並不奇怪。然而,奇怪的是,這樣的職場劇竟然跳過了職場題材本身,強化了劇情,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現實。相反,它在倫理的劇情上顯得更加突出。
其實是導演在設置劇情時,在「小三出軌」上的情節過多。羅晉朋友郭濤與這位文藝女青年發生了感情糾紛。他欺騙完美婚姻的行為不值得一提,導演還給持有「婚姻的錯,是兩個人的錯」觀點的房店長上了一課。至於羅晉的原生家庭也與他父親的不忠有關,他母親跳樓自殺是在他父親情人家的屋頂上。在這樣悲劇性和極端的背景下,我想編劇不僅出於起承轉合和戲劇衝突的需求,而且對某個話題有著特殊的偏好。至於劇中飾演羅晉妻子的張萌,假離婚真出軌小乳狗的情節就是為了狗血,前後沒有呼應和必然性。孩子的父親都不知道是誰,然而徐店長也並非是個白痴。這波狗血撒的不僅吸人眼球,也令人目瞪口呆。
如果《安家》在情感線上任意發展,並不標榜「職場劇」,或許它的收視率會更好。這並不是說觀眾對羊頭賣狗肉的做法感到羞恥,但對於具有時代特徵的房地產中介公司來說,導演的職業性遠遠不夠的。
這或許也是編劇不斷在劇本中插入「小三」情節的原因。在內容質量方面,你不得不承認,編劇在設置「小三」情節時的意圖和技巧都遠遠高於職場所使用的情節。比如有一個「九八五」買房的不喜歡對門鄰居,為了促進生意的發展,孫儷強迫對方鄰居搬家,這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的!即使有興趣的購房者在孫儷和羅晉苦心經營的房子買賣過程中,沒看其他房子,但在孩子轉學這件事情上,時間成本不會低於房子買賣的時間成本。也許在編劇的眼中,為了製造這樣一場戲劇性的衝突,也有可能使用各種奇怪的因果關係。當然,這樣一個刻意粗製濫造的橋段設置,要比編劇們把矛頭指向那些飽受這種假文藝青年痛下殺手時,要遜色得多。
除了所謂的「三觀」,審視人性中貪慾的原罪,我認為編劇,並不是真的擅長於此。在過去半年的各類電視劇中,她所寫的所謂出軌或小三情節,仍然很老套,在世人眼中最想當然的非富即貴包養式的尋花問柳心猿意馬,比如富豪出軌、高級公務員劈腿、浪女人不檢點等等。 她所忽視的不僅僅是生活中那些不經意的、那些並不美好的平凡意外之愛,在《小城之春》中的克制含蓄情愫,在編劇那裡都是被故意忽視的。
但在職場劇中,小三情節突出於職場這個題材。在比較嚴肅的職場劇中變得狗血,小三的這種情節就顯得格外的油膩,讓人覺得更像是在看狗血劇,而不是什麼嚴肅的職場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