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教師節那一天,我們村的獎教助學基金會對考入985、211大學的學子進行獎勵:每個考上985工程院校的學子獎勵5000元,每個考上211工程院校的學子獎勵3000元。頒獎地點就在我們學校的二年級教室,去學校拿獎勵的並非大學生本人,而是其爺爺奶奶——因為教師節那一天,上大學的新生早已去高校報到去了,而那些學霸的父母也在外地打工。三兩個老大爺老太太顫顫巍巍地上臺領取基金會的紅包,小心翼翼地走回自己座位坐到我身邊。
「這位老師,我想問一下,剛才基金會秘書長說什麼985、211是什麼東西啊,我怎麼都聽不明白?是不是他們還要再給我們包985塊錢的紅包,或者再給我們包211塊錢的紅包呢?」那位孫子考入廈門大學金融系的大爺把嘴巴湊到我耳畔低聲詢問。我盯著那位大爺五秒鐘,有種欲哭無淚的抓狂之感……
「天王蓋地虎,都上985;寶塔鎮河妖,全部211!」從這句振奮人心的話中我們不難看出,985和211好像都是逼格相當高的存在。那麼,什麼是985?985並不是像那位大爺所說的那樣:除了領取5000大洋之外還可以再領到985塊錢的紅包。所謂的985,其實是和一個特殊的時間段有關係:在1998年的5月,也就是當年的五四青年節那一天,當時的國家最高領導人表示要創建一批世界先進水平的超一流大學,而這種款式的大學一創建就是三十多所,分兩批創建一共有39所大學,這39所如下圖所示:
接下去,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傳說中的「211」:211一分為二,可以分為「21」和「1」,其中的「21」表示21世紀,後面那個「1」表示一個百,綜合起來就是:從1993年開始,為了迎接21世紀,國家打算創建100所在辦學逼格、學科水平、專業含金量等方面均居上流的1百所大學。211工程院校的具體名單如下:
通過985大學和211大學之間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只要是屬於985的大學,肯定也算211大學;但就算位列211的大學,卻不一定是985工程院校。說得淺顯一點吧:如果把211大學看作一個村莊的村民,那麼985大學就是這個村的村幹部,而清華就是該村的村支書、北大就是該村的村長。我這麼和那位大爺解釋,老人家對此疑惑就「撥開雲霧見天日」了。
在985和211大學的分布當中,北京市雖然在地盤上比其他省市要遜色一些,北京的面積只有1.641萬平方公裡,而人口只有兩千多萬,但北京卻獨佔了8所985大學,更擁有清華北大這種國內最頂尖的985大學,實力不可謂不恐怖;同時,北京還擁有26所211大學,佔了全國211大學總額的22.4%。我們再看別的地區,就拿我們福建地區來說,福建的面積是12.4萬平方公裡,人口近四千萬,但是我們省的985大學只有廈門大學這一所,211大學只有廈門大學和福州大學這兩所……
要比慘,其實還有更慘的:河南省人口一億多,是北京的五六倍;面積有16.7萬平方公裡,是北京的十多倍,但河南省一所985大學都沒有,就連211大學也只有鄭州大學這所在全國排名相對比較靠後的高校。
以上就是我對所有985、211大學的所有了解,需要補充的朋友,歡迎在評論去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