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日本和德國均為二戰時期軸心國成員,且無論是德國的納粹主義還是日本的軍國主義,都曾在將世界人民拖入戰爭深淵的事件上扮演了核心角色,對世界的經濟文化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而繼世界反法西斯勝利,軸心國紛紛宣布投降之後,日本和德國均因投降條約的制約,其各方面發展在初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然而由於其靠戰爭支撐起來的工業基礎依舊能夠使得其經濟保持增長潛力,所以兩國的戰後經濟都未曾受到重創,反而有繁榮之勢。
當今德日均躋身發達國家之列,且在該隊列中其經濟實力僅次於美國
日本和德國在戰後依賴其強大依舊的工業基礎迅速恢復元氣,並且迸發出強勁的活力,一路發展並達到發達國家標準,甚至於如今其經濟實力僅次於美國。但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日本和德國身上被添加的標籤始終讓人難以將其與如今發達國家前列的地位相匹配,同時,人們對於兩國綜合實力的對比情況也是十分的關注和好奇。
多方比較下,德日實力對比究竟何如?
首先是經濟實力上,2018年的世界經濟調查報告顯示,德國的經濟總量為4萬億美元,落後於日本的5萬億美元。但在人均經濟總量的度量上,日本人均GDP為3.8萬美元,而德國為4.4萬美元,很顯然,日本的人口優勢是導致其經濟總量超過德國的根本原因。
其次是軍事實力上,從國際地位上看,兩國都是二戰戰敗國。在軍事上兩國都喪失了部分的自主權,特別是在各自的領土上都有美國的駐軍,但這一相同點卻在兩國產生了程度不同的影響。德國名義上是擁有自己的軍隊的,而日本則沒有。
雖然如此,但德國軍隊不論是武器裝備還是人員素質,都遠不及當年,甚至還可能低於國際平均水平。反觀日本,由於與周邊鄰國領土衝突不斷,應地緣政治需要,其自主組建了自衛隊,且其實力及裝備都強於德國。甚至於近年來,迫於局勢壓力,日本正在積極擴展其軍事實力,德國與之相距還甚遠,且差距還會越來越大。
最後是政治地位上面,由於德國是老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其政治地位基本可以與美國對等。甚至於在諸多利益方面的議題上,德國還能夠正面回擊美國,而同樣情況下日本只能聽任指使。由此可知,日本與德國的國際政治地位,同樣差距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