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牛郎織女,還有哪些民間傳說被拍成影視劇?

2020-12-08 陽光水岸觀影時

明天就是中國人的情人節「七夕節」了,大家都知道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牛郎織女的故事。這個故事是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一直被中國人民廣為傳頌。可是您知道嗎?其實牛郎織女的故事,早在上世紀的1963年便被拍成電影了,名字就叫《牛郎織女》。

電影《牛郎織女》是我國著名黃梅戲藝術家嚴鳳英女士生前參演的最後一部電影。嚴鳳英是黃梅戲大師,曾經被譽為"黃梅戲裡的梅蘭芳",被國人稱為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不過,可惜的是WG開始後嚴鳳英受到衝擊,不堪其辱而自殺身亡,真是令人扼腕嘆息。不過她主演的電影《牛郎織女》成為了傳世經典。可惜當年中國經濟較為落後,人們生活水平也不高,所以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很少。本人也是通過看小人書知道這部電影的。

那麼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的另外幾個,我們也可以盤點一下有哪些比較著名的翻拍影視作品,先說《白蛇傳》。這個故事的翻拍版本最著名的當屬上世紀90年代臺灣拍攝的《新白娘子傳奇》,由趙雅芝、葉童等主演。這部作品至今仍然被封為經典,前段時間該劇主題曲的作者還曝出歌詞中的「啦啦啦、啦啦啦……」其實是有暗語的。

另外,還有消息說該劇要被翻拍了,可是很多網友表示之前的趙雅芝&葉童版本實在的難以超越,翻拍出來肯定挨罵,您覺得呢?

另外關於這個傳說,比較著名的還有香港導演徐克拍攝的《青蛇》,由王祖賢、張曼玉、吳興國、趙文卓等主演,該片最大的特點就是青蛇居然引誘法海(趙文卓飾演),而且最後居然真的殺死了許仙。此片爭議很大,但徐老怪一項喜歡標新立異,他的這種改編個人認為也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上世紀80年代還有一部彩色京劇電影《白蛇傳》,影響也很大。在該片中,法海最終受到了懲罰:小青最終練成絕世神通,殺死了法海,還把雷峰塔推倒了。

而在更早的一些時候,關於《白蛇傳》的各個劇種的舞臺戲曲那就更多了。據說,1958年偉人曾經在上海觀看此節目,看到動情之處,也就是法海把白蛇壓到雷峰塔下的時候,不禁淚流滿面、拍案而起,大呼:不革命行嗎?不造反行嗎!而且,演出結束後,按慣例和臺上的演員握手、合影時,居然沒有理會扮演法海的那個演員,可見入戲之深。

那麼關於另外一個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相關的戲曲、影視作品、音樂就更多了,比較出名的影視作品還是徐克導演的《梁祝》,由吳奇隆和楊採妮主演。不過,該片結尾時祝英臺跳進梁山伯的墳墓時,表現地過於恐怖,反正我看了有非常恐怖的感覺。

那麼中國古代四大名間傳說還有一個《孟姜女哭長城》,在我印象中沒有關於這個傳說的影視作品。建國後關於《牛郎織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都有文藝作品出世,為啥單單沒有關於《孟姜女哭長城》的呢?(不算連環畫)

我推測大概是因為偉人一直對秦始皇抱有好感吧!他曾經有詩句說: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再說了,長城難道不該修嗎?長城用屍體砌牆,不成了豆腐渣工程了嗎?可事實證明長城不是豆腐渣工程!所以說孟姜女這個故事的價值取向是有問題的,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呢?

您對這個問題以後什麼看法呢?可以留言告訴大家哦!

相關焦點

  • 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的文化意蘊
    中國有著名的四大民間故事傳說,是我們中華民族之瑰寶,中華民族之驕傲,體現出深厚的民族文化,人們用他們智慧的大腦創造出博大精深的文化,使之源遠流長。其中牛郎織女的故事稱為四大民間故事之首,它以浪漫的情懷,奇特的想像為我們講述了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 四大古代愛情傳說,除了《白蛇傳》,另外三個故事你知道幾個?
    在中國民間以口頭、文稿等形式流傳最為寬廣、影響最大的四個愛情故事,分別為《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後來,以這四個故事為原型拍攝了多部影視劇和動畫片等。至於《白蛇傳》的影視劇作品,咱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趙雅芝、葉童版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了,每年都會重播,但收視率一直很高。2、《牛郎織女》。中國古代著名的民間愛情故事《牛郎織女》,主要講述了孤兒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也因此才有了後來的「中國情人節」,即每年七月七日牛郎織女見面的日子。
  • 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牛郎織女
    丨本文章由角落裡的玫瑰花原創獨家發布,歡迎眾多讀者前來領略~~要說起來中國民間四大愛情傳說的話是指在中國民間以口頭,文稿等形式,流傳的最為廣泛,影響最大的四個神話傳說。它們和其他的民間傳說故事是構成中國民間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至於廣大民眾的生活有著深刻的影響。而這四個愛情傳說,也從側面反應了人們對真摯感情的認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故事。作為民間四大傳說之一,《牛郎織女》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 中國民間傳說——郵票欣賞之《牛郎織女》
    孔網店鋪:聚雅齋郵社的書攤)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牛郎織女是中國最有名的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它是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發行的以中國四大愛情傳說之一為題材的《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特種郵票(2010--20),於2010年8月16日即農曆七月初七,也就是民間的「七夕節」期間在全國發行,此次發行的郵票一套四枚,分別是「盜衣結緣」、「男耕女織」、「擔子追妻」、「鵲橋相會」,四枚郵票面值均為1.20元。
  • 中國歷史哪些人物適合拍成影視劇?
    現在的影視劇,大半清宮劇,小半唐朝風,真的是看膩了。有沒有哪些歷史人物或者事件適合拍成影視劇?上古及夏商可以不用考慮了,雖然有黃帝、商湯、婦好等人物,參考《上古情歌》就不要再毀三觀了。周朝發展到春秋戰國是一個紛亂的年代,各國變法圖強,遠不止《大秦帝國》電視劇那麼簡單。
  • 淺析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的孕育、形成與早期分化
    秦簡按我上面的理解,戰國之時民間流傳的「牛郎織女」傳說,已同元代以後小說戲劇中的基本情節相一致(三)因為天上的牽牛星和織女星是分在天漢的兩邊的,所以民間傳說中,牽牛和織女這一對夫婦也被分在天河的兩岸,這種情節設計的走向是由原始素材所決定的。特別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先秦時傳說中也有這一對夫妻過橋相會的情節,何以見得?
  • 牛郎織女的傳說
    牛郎織女的傳說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故事之一,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因為有一條「愛情」的主線,善良的人們就把鵲橋相會的夜晚定為「情人節」,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秦漢時代應該是牛郎織女故事形成的早期階段。湖北雲夢睡虎地區出土的「秦簡」中就有了「牽牛以取(娶)織女而不果」的記錄。「牛郎織女」的故事情節在南朝梁時殷芸的《小說》中已有粗略的梗概。當時還有很多類似的記載,比如宗懍的《荊楚歲時記》、吳均的《續齊諧記》和周處的《風土記》,都有牽牛織女七夕相會的故事。
  • 七夕節的傳說 牛郎織女的傳說永流傳
    七夕節乞巧,這個節日源於漢代,沿襲至今就成了我國傳統的情人節,關於七夕還有很多浪漫的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你一定聽說過吧。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 欣賞民間愛情故事——牛郎織女塑像
    牛郎織女,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漢族民間愛情故事,也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其餘三個為《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
  • 「邢臺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短暫的離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
    邢臺民間傳說之牛郎織女的故事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
  • 民間傳說中的「福星」有哪些:除了賜福的天官外,還有這幾位?
    民間傳說中的「福星」有哪些:除了賜福的天官外,還有這幾位?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聽到最高興的讚賞,大概莫過於被人誇了一句:有福! 「福」字文化,在國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且歷來被人重視。
  • 民間流傳的牛郎織女的傳說是什麼樣的?遠比古籍中收錄的內容精彩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七夕節」。因為這個節日的參與者主要是女性,而且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又稱這個節日為「乞巧節」「女兒節」「少女節」或「巧節會」。七夕節,因為有了「牛郎織女」的傳說,平添了許多神秘而浪漫的色彩。不過,七夕節的形成也不全都是受神話故事的影響。其實,它還有很多傳說以外的因素。
  • 還原《牛郎織女》傳說的真相
    要細數中國古典文化中那些純美的愛情,唐代大詩人杜牧的觀點是要從牛郎織女說起,所以它那首著名的《秋夕》 詩裡說「天階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事實上據學術界的相關研究,很多學者都認為中國古典愛情模式是從最早的民間傳說牛郎織女開始,牛郎織女的故事位居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故事之首,它基本上不僅奠定了中國古代民間傳說的情節模式
  • 在和順聽牛郎織女 傳說
    在七夕之夜,仰望星河,每每念及宋代詞人秦觀的這首《鵲橋仙》,無不令人憧憬於牛郎織女那「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無邊浪漫。本期,讓我們在七夕來臨之際,走進太行深處,走進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和順縣,一起上天河梁、爬喜鵲山、登南天門、訪牛郎峪、鑽牛郎洞穴,看織女洗澡的天河池,聽老人講述民間故事。
  • 七夕|牛郎織女傳說之初探
    中國民間有四大經典愛情故事:天上織女配牛郎,斷橋許仙會白娘。董哥遇到七仙女,梁祝化蝶始成雙。牛郎織女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牛郎織女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除了初中課文上其它版本都涉及到一個細節:牛郎拿走了織女的衣服讓她無法回天只能留在人間……這種做法太強人所難,不太符合中國傳統的道德標準,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耍流氓」,然而這樣一個故事卻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了幾千年,歷久彌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英美漢學家講述牛郎織女傳說策略多樣
    牛郎織女傳說很早就被漢學家譯介到西方。本文以5個版本的牛郎織女為例,分析英美漢學家的譯介策略及傳播效果。這些情節帶有濃鬱的文人創作特點,把民間流傳的牛郎織女傳說底色給消弭了。這種譯介方式已經偏離了翻譯的本義,會造成西方民眾對牛郎織女傳說的誤讀。
  • 牛郎織女(民間傳說)*作者:王光印
    原創王光印魯沂文學2020-09-11牛郎織女(民間傳說)仲夏夜望長空星河如雲牛郎星織女星閃爍迷人老前輩講起了一段故事
  • 民間四大愛情故事——《牛郎織女》
    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是指在中國民間流傳最為寬廣的四個愛情故事,其中之一,就是今天還被屢次改編的故事《牛郎織女》。牛郎織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民間愛情故事。講的是孤兒牛郎依靠哥嫂過活。受盡哥嫂虐待,他被迫分家出來,靠一頭老牛耕田養活自己。
  • 民間以牛郎織女為載體的傳說(七夕),原來是要表達這個意願
    牛郎織女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每到這天晚上,人間的喜鵲都會飛往天上,在銀河之上架起一座鵲橋,牛郎織女就靠這座鵲橋共赴佳期。相傳在七月初七的晚上,在人間是看不到一隻喜鵲的。而在黎明之前,喜鵲們必須飛走,牛郎織女也得趕在鵲橋消失之前匆匆話別,回到銀河的兩邊。所以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們總會看見喜鵲的頭頂突然禿去。
  • 七夕除了牛郎織女之外,還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故事可以說是眾所周知的傳說了,也正因為牛郎織女的傳說,七夕才逐漸成為中國的情人節,過七夕情人節在最近幾年也是愈演愈烈,其實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牛郎是帶著一兒一女去見織女的,著更像結婚紀念日,小情侶約會還沒結婚呢,哪來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