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南京一套特殊的別墅火了。
這套市值1236萬元的別墅,起拍價僅435萬元,低於市價801萬。
為什麼?
因為這是一套超級兇宅。
經過138輪競拍,93次延時,這套別墅最終被神秘買家劉建紅以786萬買走。
這座兇宅背後的故事過於血腥,建議大家自行百度,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
買兇宅的都是什麼人?
據統計,北京有近3000套兇宅,香港則超過3000套,廣州和上海也分別有數千套兇宅。
沒個幾千套兇宅,好意思管自己叫一線城市?
像南京這個案例,當時網上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言論:
第一種:價格最重要
第二種:兇宅不吉利
那我們來看一下,究竟是誰買走了那些「兇宅」。
一、有特殊信仰的人
講究風水的香港人,對於死過人的房子唯恐避之不及,但也有不少人願意租住兇宅。
比如天主教徒,他們相信死者魂歸天堂,而非陰魂不散地在自己死過的房子裡。
另外像一些胸懷正能量的人,也能一身正氣,不懼神鬼。
或者像風水師、陰陽師,敢住兇宅,說明「藝高人膽大」,正好打響招牌。
二、兇宅投資客
梁詠琪的媽媽就曾以1500萬買下了一座兇宅,這座兇宅裡曾發生過弒母兇殺案。
香港的投資客還會上電視節目,介紹購買兇宅的一些注意事項,比如,死兩個人以上的不買,因為要安排超度,人多難度也會加大。
不過這些都建立在香港兇宅管理高度透明的情況下,內地的兇宅則不然。
法律規定出售兇宅需要告知購買者,否則可能會因此被法院判決賠償。
但出租兇宅時是否要告知租客並沒有明確的要求,所以有些人就會先出租,然後再按正常房屋出售。
三、房產中介
房產中介的套路跟投資客差不多,區別只是租期的長短而已。
中介圈裡比較迷信一點的是,首次出租往往會多找幾個年輕人,尤其是男性,一起住在裡面,衝衝兇宅的「陰氣」。
對比一下鄰國日本,當地法律要求即便是出租,也要告知租客是兇宅。
然鵝這個法律也有漏洞,它只要求中介告知第一任租客。
於是就催生出日本一項新型高薪工作——兇宅試睡員!
只要在指定兇宅住一個月, 為業主證明兇宅沒有異常,就能拿到百萬日元的月薪 ,折合成人民幣有6萬多呢。
四、特殊職業群體
日劇《賣房子的女人》裡,房地產中介的女主角,就把人人聞之色變的超級兇宅,賣給了在附近醫院上班的護士。
見慣了生老病死、兇殺慘案、人情冷暖的人,比如法醫、刑警、醫生、護士等。
深知只有人害人,沒有鬼害人,自然就成為兇宅市場上的常客了。
五、窮人
我們早期發過一篇電影解讀,彭浩翔的《維多利亞壹號》。
女主角拼命努力,卻仍然趕不上房價。最後她想了個「絕佳」辦法,怒殺11人,將樓盤變成兇宅,價格暴跌,這樣她就能買得起房了。
現在大城市的房價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都是高不可攀,而兇宅的價格,似乎成為一個極大的誘惑力。
房價猛於鬼,窮鬼VS死鬼,誰怕誰啊?
關於兇宅,我想說:
我在死過幾十億人的地球上活了很多年,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