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為政》篇中有記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後來,也用這些詞語來代指人生不同的年齡階段。
對於每一階段對應的詞語,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理解,只拿五十知天命來說,很多人認為五十多歲的時候,人就能夠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命運,也就是認命,也有人認為到了五十歲,人開始懂得一些人生真正的道理。
在看花看來,所謂天命,代表的是自然、社會和生物運轉的規律,而五十知天命,就是對這些規律有了一定的掌握和自我的理解,並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順勢而為。
人生就像種植,人到五十,是掌握規律,迎來收穫的時刻
很多時候,人生就像是在天地裡種植莊稼,一個剛剛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對什麼都不甚了了,就像一張白紙,這個時候正是需要不斷學習,積累經驗的時候。
到了一定年紀,靠著年輕和力氣能夠獲得一點收成,便是而立,再過幾年,明白了光靠力氣不成,掌握了很多技巧,便是不惑,待到知命的時候,對於這項工作已經有了完全的了解,掌握的規律,於是便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人到五十,正是掌握規律,迎來收穫的時刻,年輕的時候已經經歷了足夠多的困難,也在滿是泥濘和險坑的人生道路上跌跌撞撞走了一程,終於擁有了足夠的格局和見識,掌握了人生很多道理。
五十歲,是一個人剛剛褪去熱血,卻並未完全冷卻的時候,精力在下降,智慧和閱歷卻漸漸高漲,心裡猶有希望的火在緩緩燃燒,也更有餘力去順應規律,獲得更多的幸福。
知天命,就是懂得在規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順勢而行
知天命並不是認命,而是能夠掌握人生、自然和社會運轉的一些規律,在這些規律裡看到更多的趣味和可能。
可以說五十歲是前半生和後半身的分界點,閱歷已經具備,而機能尚未喪失,雖然人生的時間已經過去大半,但把握機會的能力卻已經達到了很高的程度。
在規律之中看清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並滿滿嘗試著順勢而為,讓自己在人生風浪裡可以穩穩立足,正是這個年紀的最好狀態。
人生無法重來,我們也無法左右自己的人生階段。實際上,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人至五十,知命順勢,正是收穫幸福、收穫果實,收穫成功的時候。
對於那些真正知天命的人來說,五十歲可能會是一個新的開始
人生的覺悟和成功,其實沒有來得太晚的時候。不管是在怎樣的年齡,怎樣的狀態,當你能夠知曉自己的天命,並學會順勢而行的時候,你的生活就能夠出現很多不同的幸運和成功。
有人說年過半百,人其實已經開始向著老去和死亡進發,無論什麼事,想要開始都已經為時已晚。
事實恰恰相反,對於那些真正了解了自己,以及人生規律,並能夠靈活運用的人來說,五十歲可能會是一個新的開始。
姜子牙八十歲才掛帥,劉備到四十才勉強擁有自己的隊伍,司馬懿六十歲開始帶兵,這些人的人生都取得了斐然的成就,但他們的成功開始得都不算早。
結語
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中年,容易心灰意冷,實際上完全沒有必要,只要心存希望,從前的所有經歷都會成為你的財富,而且,當你真正知曉天命的時候,你的生活和心態都會變好很多。
人要相信自己的潛能和力量,也要明白,只要認真生活,人生就不會白過。知命用命,讓人生在後半程裡依然煜煜生輝。
人活一輩子,一定要鼓足勇氣,在不斷地積累裡不斷勃發,在正確的規律裡順勢而為,活出精彩模樣。
文:倚馬看花
歡迎閱讀、點讚、收藏、分享。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