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作客「天一講堂」

2020-12-10 網易新聞

金報訊(通訊員 章笑笑 洪敏 記者 朱琦琳)「這是我第二次來寧波,上一次來比較匆忙第二天就走了。我很喜歡這個城市,這是一個詩情畫意的地方。」昨天下午,現身寧波市圖書館「天一講堂」的李山教授,面對記者的採訪如此說道。

李山是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同時也是啟功先生的弟子,他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文化史以及《詩經》、先秦兩漢文學研究領域很有成就。四年前,他登上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春秋五霸」收穫好評,悄然走紅。對於寧波的喜愛,李山更多出於自身的文人特質,「這裡有聞名天下的藏書樓——天一閣,這裡海天一色,多好的地方。」

《百家講壇》造就了一批「文化明星」,這其中也包括李山在北師大的同事於丹。於丹在《百家講壇》講述《論語》雖然吸引了不少人追捧,卻也引來不少爭議,被認為是對經典的褻瀆。昨日談及該話題,李山表示這既是悲劇也是喜劇。「悲,是我們沒關注這段歷史、這些經典太久了。喜,我們的老百姓終於想看看這本書了。」

李山認為,《論語》作為一部開放的經典,每個人都可以去讀,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有爭議很正常。於丹講述《論語》造成一種文化現象,「雖然她不是從傳統的角度去解讀,但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她受到歡迎,那是成功的。至少,她帶動了大家去讀這本書的熱情。」

昨天在「天一講堂」,李山講座的題目是《春秋五霸》,因此他也被問到「現代人該如何看待春秋這個諸侯爭霸的時代」。李山認為,能有這種問題和思考,是讀史書好處的體現。「歷史跟現實是什麼關係?開個玩笑就是,你(現實)不知道它(歷史),它知道你。我們很多的行為方式,看起來是現代人的行為方式,其實一直都在傳統中。讀史書,能發現你是誰,你能追尋到它的根,這對我們未來生活是有幫助的。」

(原標題:李山作客「天一講堂」)

本文來源:現代金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百家講壇》主講嘉賓李山將做客「天一講堂」
    8月8日下午2時,央視《百家講壇》特邀主講嘉賓、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李山,將做客市圖書館「天一講堂」,帶來一場主題為《春秋五霸》的講座。感興趣的市民可前往市圖書館一樓服務臺免費領取入場券。李山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文化史,尤其在《詩經》研究、先秦兩漢文學研究領域卓有成就,出版有《詩經的文化精神》、《詩經析讀》、《詩經新注》等詩經研究專著,以及《中國文化概論》等著作。2011年、2012年,他應央視《百家講壇》之邀,先後主講了《春秋五霸》及《戰國七雄》,受到不少觀眾的喜愛。
  • 未來講堂|劉邦《大風歌》 誦讀:李山
    未來講堂|劉邦《大風歌》 誦讀:李山 2020-12-21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黃新德作客"匠心講堂"分享"戲與芳華"
    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黃新德作客"匠心講堂"分享"戲與芳華"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傳播大國匠心精神,打造民族文化自信,由安徽傳藝社、諾遠資產聯合主辦的系列文化公益活動——「2018諾遠匠心講堂」1月20日正式啟動,旨在通過舉辦面向精英群體的文化講座和交流活動
  • 周嘯天作客「道德講堂」 講述《戰國策》經典故事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王玲)2月27日報導 今天下午,《古文觀止》之戰國策,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獲得者、四川大學教授、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周嘯天作客「道德講堂」,講述了《古文觀止》中出自《戰國策
  • 李山教授說學生要做君子風的「學霸」
    《國學小名士》節目評委、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李山,中國孔子研究院研究院齊金江,孔子第76代後裔孔令紹,及節目的四位選手龔裕陽、葛天宇、高晗、孟冰凝參加活動,山東省文明辦、山東廣播電視臺、曲阜市委宣傳部及國內20多家媒體的領導、記者等相關人員出席。活動當天,李山教授在杏壇下開講「國學教育」,呼籲大眾學習孔子「人不知而不慍」的內核,摒除社會戾氣,學作人格完善的君子。
  • 李山:生物藝術是藝術史的新章節
    原標題:李山:生物藝術是藝術史的新章節  原標題:李山:生物藝術是藝術史的新章節 人物名片   李山,1942年出生於黑龍江蘭西。 南瓜計劃 80×60釐米 2006年 李山   上世紀70年代就活躍在藝術圈的李山這些年露面不多,他在做什麼?
  • 李山:《詩經》的正確打開方式
    為此,中讀特別邀請到了潛心研究《詩經》30餘年的專家李山開設課程——李山·《詩經》密碼,由他解讀《詩經》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專欄主講人
  • 學者李山解讀《詩經》:中國人的精神家底(圖)
    學者李山解讀《詩經》:中國人的精神家底(圖)   中新網北京5月7日電(上官雲) 7日下午,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李山、著名德國漢學家沃爾夫岡·顧彬做客騰訊書院,縱談《詩經》與中國文學的淵源流變。
  • 北師大教授李山:《關雎》不是愛情詩(圖)
    但新近出版的《風詩的情韻——李山講〈詩經〉》一書中,作者李山卻大膽地提出:《關雎》不是一首愛情詩。  《風詩的情韻——李山講〈詩經〉》是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李山三十年《詩經》研究的成果,而他也將重返央視《百家講壇》,全新解讀《詩經》。  李山曾先後師從啟功、聶石樵、夏傳才等學者,在先秦兩漢文學研究領域卓有成就。
  • 絲路金融公司CEO李山:積極推進中俄投資合作
    絲路金融公司CEO李山:積極推進中俄投資合作發布時間: 2017-06-15 16:21:27  |  來源: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袁放  |  責任編輯: 袁放關鍵詞: 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吉爾吉斯斯坦,絲路金融,李山,俄羅斯聯邦,巴什科爾託斯坦共和國
  • 奇幻故事:捉放龜——李山夜晚搬石頭墊床腳,誰知石頭卻是烏龜,烏龜...
    故事:捉放龜/作者:潘悔昔李山,家境貧寒,自幼飽受磨難。六歲便隨父親出海打漁為生。十歲那年,李山父親在外打漁,不幸遭遇颱風罹難。其母親痛苦不堪,思夫心切一病不起。從此李山變成了家裡的頂梁柱。一邊要打漁營生一邊還要照顧其母親,生活之難,令人憐憫。一日夜晚,其母對李山說:「山兒,為娘身下床鋪有些晃動,睡不安穩,如何是好?」
  • 十月文學院李山開講:文化力量推動了《詩經》的集成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李山教授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人民網北京10月17日電 「詩者,言其志也;歌者,詠其聲也。」此次講座,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李山教授主講鴻蒙初闢時期的風雅頌三百篇,為今年的「十月文學月」營造了一個祥和金秋的傳統氛圍。 李山教授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帶領現場北京高校學生,魯迅文學院的青年作家以及各界文學愛好者往返穿梭於殷商和西周的數百年文化時空裡。通過他生動幽默的講述,展現了文學中的歷史,歷史中的文學,一幅商周文明的社會畫卷緩緩在我們眼前展開。
  • 李山:《詩經》中有我們共同的文化想像
    《詩經》是中國詩歌的源頭,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李山認為,《詩經》作為一部經典,從各個方面反映了一個時代。《詩經》是一部詩歌集,更是一部社會史,重現了中國西周、春秋社會的實景。    在當天的講座上,李山為觀眾詳細解讀了《詩經》中隱含的人情味。《周頌•有客》:有客有客,亦白其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言授之縶,以縶其馬。薄言追之,左右綏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 《百家講壇》主講人李山:致讀者,在詩書典章中拔節生長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肖姍姍 文莎)9月9日,在第34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李山,在四川省圖書館舉辦了一場名為「愛讀I DO周末閱讀分享會——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的主題講座,並攜手中華書局
  • 臺灣東吳大學教授作客哈工大經管論壇
    臺灣東吳大學教授作客哈工大經管論壇 2013年12月03日 11:1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3日威海消息 日前,臺灣東吳大學林炳文、謝效昭和陳惠芳教授應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邀請,作客該校經管論壇,在研究院開展了時政研究的講座。
  •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李山,邀你穿越千年再品「十五國風」!
    在踐行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時代主旋律之下,喜馬拉雅新疆站聯合中國電信新疆分公司、新疆藝術學院、新疆師範大學,邀請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啟功先生嫡傳弟子李山蒞臨新疆高校,深度解析《千年古歌中的文化世界》。
  • 李山揭曉答案
    李山揭曉答案 2020-11-25 00:00 來源:勤奮的足球李山揭曉答案 李山揭曉答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做客與作客的區別 做客與作客有什麼區別
    這裡的「做客」,還有一種說法是「作客」,二者的區別在哪裡呢?一起來看看吧!  做客與作客的區別  做客與作客的相同點:1、兩個詞讀音相同,都讀zu ò k做客與作客的不同點:1、目的不同,「作客」通常是因為求學、謀生、創業等原因而寄居在他鄉,現實功利性比較強;「做客」則是因為接受別人的邀請或主動探訪別人,目的是溝通感情,交流思想等。
  • 張志初做客麓山求是講堂 暢談毛澤東詩詞和韶山精神
    近日,湖南省毛澤東思想研究會會長張志初作客麓山求是講堂第二十一期。紅網時刻5月28日訊(通訊員 王妍丹 何昌品)近日,湖南省毛澤東思想研究會會長張志初作客麓山求是講堂第二十一期。本期麓山求是講堂在湖南省委黨校圖書和文化館三樓多功能閱覽室開講,由館長王克修教授主持。湖南省委黨校副校(院)長張思京,二級巡視員曹海燕,部分處室負責人、教職工、離退休老幹部等參加講座。
  • 李山:《詩經》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底
    【編者按】「文學是一個民族的性靈,《詩經》正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底」近日,國學名師李山、著名德國漢學家顧彬做客騰訊書院,暢談《詩經》藝術之美與文學流變。李山指出,作為中國文化的聖經,《詩經》是一部比《論語》更為原生的文學經典,是中華民族在自己的文化創生時期產生的精神花朵。以下為部分發言實錄:《詩經》讓我著迷李山(國學名師):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是《詩經·小雅·鶴鳴》裡面的詩,是西周先王時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