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的三胎媽媽自述:原諒出軌的鳳凰男老公後,我抑鬱了
最容易被愛情迷惑的女人,一個最顯著的特點是:她們身上有利可圖。
所以招惹她們的男人,往往願意傾其所有,言聽計從,百依百順,只為得到她們的芳心,從而實現自己的利益。
女人沉浸在「他愛我」、「沒人比他對我更好」的溫床裡,忽略現實的差距,自以為遇上了超脫一切的真愛。
然而結局卻是,最無情的背叛,最沉重的打擊,最屈辱的經歷,來自於最親密的愛人。
這種錐心的痛苦,37歲的三胎媽媽陳菲,感同身受。沒有找到出路的她,後半生的每一天都將被這種感覺折磨。
從發現老公出軌跡象,到攤牌那天,陳菲強忍著怒氣,心存念想地認為只要老公承認錯誤,保證以後不再犯就原諒他。
可是老公仿佛只是在談晚飯要吃什麼一樣,那副輕鬆的樣子刺痛了陳菲。她怎麼也想不到,對她千好萬好的丈夫,竟然會出軌,更想不到的是,當她試探性地問起時,對方竟然沒有一絲觸動。
男人大言不慚地說:「只要你照顧好家裡,我不會離婚,你也別管我的事。」
氣急的陳菲大罵老公「忘恩負義」。男人卻冷冷地回應,「我有今天靠的是自己。」
男人是自負的物種,總是把不成功歸於自己的運氣,把成功歸於自己的能力。
想當初陳菲嫁給他時,他一無所有,所有的結婚開支,婚房婚車都是陳菲的父母置辦。如此大的家庭差距,為何會走到一起,一切都是中了愛情的毒。
陳菲家裡富裕,鎮上第一家手機店就是他父母開的。從小錦衣玉食的她,不為生活擔憂,學習也太不上心,考了一所不知名的學校草草讀了幾年,就跟著父母做生意。
生財有道的父母將生意擴張,一步步在城裡站穩腳跟。彼時,陳菲遇到了他,一見鍾情。
男人畢業於名牌大學,原本已被某名企錄取,但一場意外,他失去了父親,為了照顧母親,考取了離家較近的編制。
他有雄心壯志,奈何牽掛至親,鎖住了手腳。陳菲望向他時,眼中滿是崇拜和憐惜。
雖然男方家庭條件不好,但孝順,名校畢業,穩定編制,加上女兒喜歡這幾點,讓陳菲父母無話可說。
那時的陳菲簡直如掉進了蜜罐。做不好家務,男人便全包,不讓陳菲動手。說一個想吃的菜,男人便精心準備,堅持不讓陳菲吃外面的重口味。擔心陳菲神經大條,不準她開車,每次都親自接送。
他把陳菲照顧的無微不至,26年的生涯中,和男人在一起的時光,是她從未體驗的甜蜜。
那時,陳菲沉浸在愛情的漩渦裡,只要他說的,她就聽,只要他要的,她就給。
第一個寶寶出生不久,男人望著新生命,毅然做出決定。他說要去創業,要去闖蕩,不想一輩子死守著看到頭的生活,要給寶寶做榜樣。
陳菲拿出積蓄,又從父母那裡借錢,全權交給老公。兩年分居期間,陳菲呆在娘家照顧小孩,男人只過年回來了兩趟。
事業進展如何,一開始男人對陳菲無話不說,也許是因為距離,後來便慢慢少了言語。中間陸陸續續靠著陳菲家裡資助撐過來。
無法確定的歸期,分離的焦躁,刻骨的思念,讓陳菲在得知老公的事業再次出現瓶頸的時候,頂著父母的反對,做出了一件不留餘地的事:她賣掉婚房,帶著孩子千裡奔夫。
路程的艱辛不必言說,相會之後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錢全部資助老公,陳菲和孩子居住在狹小的居所裡,一分錢掰成兩份花。
雖然辛苦,但只要老公回來安慰她,向她暢想未來的好生活,她便覺得一切值得。
日子總會越過越好,這是支撐著陳菲的信念。
個人的努力加上時代的紅利,老公的事業漸漸有了起色。緊接著,陳菲懷上了二胎。本想加入老公事業的她,不得不待產在家。孩子出生後,又做起了全職媽媽。
入住的房子越來越敞亮,越來越開闊。當在這個城裡買房定居時,她激動的告訴父母,自己的眼光,自己的選擇沒有錯。老公特別可靠,特別能幹。
此時老家的實體店生意已呈衰落跡象,陳菲父母索性清閒起來,只留下一家店自己打理。母親勸告陳菲,要了解男人的事業,要清楚公司的流水,要把握財政大權。
可惜,陳菲沒有聽進去。
33歲生下第三胎,她們又換了更大的房子。老公請了保姆,他對陳菲說,以前你辛苦了,以後你就教好孩子,享享清福。
……
為什么女人不要做全職主婦?
第一,全職主婦產生不了收益。沒有收入,就沒有話語權,等於喪失了價值。即使當初承諾得再好的男人,最終也無法保證心中不會產生看不起你的想法。
第二,全職主婦回歸職場的難度大。幾年的主婦生活,圍繞著孩子和老公轉,和社會脫節,能找到的工作基本特別廉價。
第三,沒有經過社會毒打的全職主婦,在溫馨的氛圍中呆久了,根本不知道人有多絕情。
隔閡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陳菲已經不記得了。只知道老公越來越晚歸,越來越和她無話可說,是的,她的生活全部圍繞著孩子,老公的眼光卻是整個世界。
等她發現這一點時,不是沒想過改變,但是年紀大、又沒有出色的能力,願意接受她的工作並不理想。每個月幾千的工資,還不如老公給的零花錢的零頭。
她只能專注於打理好家庭,讓老公無後顧之憂。以及變著花樣做好吃的,滿足老公的胃。以前的她被呵護,今日的她討好著老公。
然而討好終究換不來長情。
37歲那年,陳菲敏感地覺察到老公出軌的端倪,她一直隱忍不發。直到生日那天,老公一個電話沒有,一條信息也沒回,陳菲這才爆發。
陳菲以及陳菲父母對老公的幫助,在男人這裡,全部都是「靠自己才有今天」,「你們家不過就是出了點錢,我已經全部還清」。
男人說,離婚可以,但孩子必須留下來。他絕對有把握拿到孩子的撫養權。不離婚的話,他給她的待遇永遠不會變。
陳菲汗顏,眼前的人完全陌生,好似從來不曾認識他。
情緒緩解之後,陳菲思考未來:婆婆不在,能管束他的人已經沒有了。如今生意做到這麼大,他的親戚都想要靠他,就算他出軌,又有誰會為陳菲說半句話。
陳菲父親時時和人炫耀有這麼個女婿,如今他們年紀大了,若是陳菲鬧離婚,對老人家的打擊……還有孩子,還有陳菲自己……
男人大概料定了陳菲不會離婚。
想不通的感覺佔據了陳菲的腦袋,她徹夜難眠。想起以前的生活,思考未來的生活,都令她不安。站在孤立無援的境地,她發現自己竟然這般一無是處,毫無價值。
平時逗弄孩子的勁頭沒有了,怎麼都無法快樂。腦子裡一團亂麻,想要理清,可沒有力氣去想、去做。
家曾是充滿希望的所在,如今於她而言,卻是個牢籠。在牢籠內久了,害怕出去,又不甘心困住。何去何從,她已然想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