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是元宵節,小編在這裡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元宵節的由來和歷史發展過程。小編整理了一下,元宵節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如下:第一,東漢明帝時期,明帝信奉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習俗,就下令讓宮裡和寺廟都在正月十五這天點燈敬佛,讓官員和民眾都在正月十五這天掛燈,逐漸演變成了人們在元宵節這天賞燈的習俗。元宵節也就從佛教的習俗變成了傳統節日,經歷了從宮廷到民間,從中原蔓延到全國的發展歷程。
第二,在唐朝,因為國力興盛,百姓生活富庶,元宵節的賞燈活動格外隆重。在唐朝時期,不管是鄉鎮還是京城,在元宵節這天,到處都是張燈結彩,喜迎元宵。當時的人們在這天還製作大的燈籠、燈輪、燈樹等,可謂是非常的熱鬧和漂亮。
第三,在宋朝,在元宵節這天,人們除了賞燈和歡慶佳節,還有官員在這天派發利是,皇帝和百姓共度元宵佳節。可以說,在宋朝的元宵節是歷史上最盛大的元宵佳節,燈的種類更加豐富多樣,元宵節的賞燈期也達到了五天。在宋朝,人們在元宵節過的事是最賞心悅目的燈節。當時人們還流行猜燈謎,在燈籠上貼上燈謎,猜中燈謎的人還能得到獎勵。
第四,到了元朝,大部分節日都被取消。當時元朝的統治者認為生命在於運動,工作本身就是休息,全年假期都只有十六天。第五,明朝的燈節持續時間更長了,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整整十天,歌舞昇平,元宵節在明朝是非常熱鬧和盛大的節日。
第六,清朝,滿清入主中原,宮裡不再舉辦燈會,但是民間依然有盛大熱鬧的燈會。清朝的元宵節只持續三天,但是依然是燈節,到處的花燈讓人感受到節日氣氛。小編看來,元宵節經歷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從佛教的宗教活動變為百姓們喜聞樂見的傳統燈節,經歷了時代的變遷,但是變得越來越令人嚮往。
這可以說是元宵節的進步,也是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好日子就要活出好滋味,節日就要開心、熱鬧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