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集團不「輕鬆」:網絡互助非持牌經營爭議不休

2021-01-14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輕鬆集團不「輕鬆」:保險大將相繼離職 網絡互助非持牌經營爭議不休

隨著鍾誠從輕鬆集團離職,輕鬆集團從保險領域挖來的張科、鍾誠兩員大將悉已掛冠而去。目前,二人離職後仍繼續擔任輕鬆集團顧問。

2019年9月,輕鬆籌更名為輕鬆集團。按照輕鬆集團的構想,從輕鬆籌到輕鬆互助、再到輕鬆保,輕鬆集團健康服務體系建立了「三級火箭」戰略:首先,通過輕鬆籌業務對平臺愛心用戶進行日積月累的沉浸式教育,培養其強烈的健康保障需求;隨後,通過輕鬆互助業務聚合相同屬性的會員,以互幫互助的機制讓成員共同承擔風險,獲得進一步的高價值健康數據以及更為優化的精算模型;最後,憑藉著用戶積累、風險教育以及精算模型的高度完善,輕鬆集團正式完成業務層面上的升級,滿足用戶逐漸增長的多元化需求,帶來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網絡互助尚無明確監管主體和標準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研報顯示,互助平臺通過風險教育提升客戶保障意識,將提升全社會的保險滲透率:互助平臺參與者多為無商保人群,互助平臺作為基礎的入門保障產品,通過理賠案例等風險教育提升客戶的保障意識,激發客戶的保險需求,為保險行業帶來新客戶,能夠提升保險滲透率。當前成熟互助平臺的主要發起人一般會通過保險代銷進行流量變現,從結果來看經過「體驗」互助平臺後的流量向保險的轉化效率更高。

但在高歌猛進的同時,輕鬆集團並不輕鬆。

社會對網絡眾籌、互助等模式始終存在較大爭議。2020年9月,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撰文稱,最近一段時期野蠻生長的網絡互助平臺,本質上具有商業保險的特徵,但目前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和監管標準,處於無人監管的尷尬境地。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需要適時完善保險監管政策和監管技術,及時、準確打擊非法商業保險活動,保障保險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切實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

銀保監會指出,網絡互助平臺會員數量龐大,屬於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澱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

「首月0元」、「首月0.1元」涉嫌欺騙消費者

包括輕鬆互助在內的所謂「首月0元」、「首月0.1元」的「創新」模式屢遭投訴。2020年12月,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於安心財險、輕鬆保經紀、津投經紀、保多多經紀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例的通報》(銀保監消保發〔2020〕14號),通報批評輕鬆、京東、水滴使用「首月0元」、「首月0.1元」等進行宣傳,涉嫌欺騙投保者,稱所謂「首月0元」、「首月0.1元」實際上只是把首月該收取的保費均攤到後續的11個月,實際並沒有讓利給消費者;這種行為也涉及「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問題」。

根據《通報》,銀保監會對安心財險開展了專項檢查,並根據檢查線索,對輕鬆集團旗下廣東輕鬆保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京東金融旗下天津津投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及水滴公司旗下保多多保險經紀有限公司開展了延伸檢查。

其中,2019年1月至6月,安心財險通過輕鬆保經紀微信平臺公眾號「輕鬆保官方」銷售「安享一生尊享版」產品時,宣傳頁面顯示「首月0元」、「限時特惠首月立減XX元」等內容,實際上是首月不收取保費,將全年應交保費均攤至後11個月,消費者並未得到保費優惠。涉及保單16879筆,保費收入396.34萬元。

2019年4月至10月,輕鬆保經紀在微信平臺公眾號「輕鬆保官方」銷售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年輕保·600萬醫療保障」產品時,銷售頁面顯示「首月0.1元」、「首月3元」、「會員日補貼」等內容,實際上是將全年應交保費扣除首月0.1元或3元的保費後,將剩餘保費均攤至後11個月,消費者並未得到保費優惠。涉及保單377489筆,保費收入5188.97萬元。

2020年1月,銀保監會下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指出,一年期及以下專屬產品每期繳費金額應為一致,一年期以上專屬產品應符合中國銀保監會相關規定。

2017年C輪融資後未對外公布新融資

對於輕鬆集團的融資進展頗受市場關注。從2014年到2017年的四年間,輕鬆保持一年一次融資的節奏。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9月,北京輕鬆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從眾籌模式起家,緊接著便打通了微信、微博及QQ等諸多社交平臺。2014年12月,輕鬆籌獲得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IDG資本和道生投資。2016年1月,IDG資本和德同資本對輕鬆籌進行了1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2016年6月,輕鬆籌2000萬美元B+輪融資由騰訊、IDG、德同資本、同道資本共同投資,此時公司估值3.5億美元。2017年7月,輕鬆籌完成了2800萬美元的C輪融資,IDG旗下成長基金、德同資本、騰訊投資、同道資本為投資方,估值上升到4億美元。

但在2017年的C輪融資後,輕鬆並沒有再對外公布過新融資。而輕鬆的對手水滴,卻頻頻獲得資本青睞。

對此,2020年12月,輕鬆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楊胤在創業邦100未來商業峰會暨2020創業邦年會上表示:「公司其實有新的融資進展,只是沒有對外公布,比如陽光保險是公司的戰略投資人,美國一家長青基金和原有的投資人也在持續支持公司的發展。」

「我們是網際網路的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是需要很多的資金支持,特別是在前沿技術、人才引進、品牌打造等方面,都需要資金的支持,但公司並不是資本渴求型企業。」楊胤說。

對於未來的上市計劃,楊胤表示,公司在合適的發展階段會考慮上市,但目前還沒有把上市提上日程。

(作者:李致鴻)

相關焦點

  • 輕鬆集團不"輕鬆":張科、鍾誠兩員保險大將掛冠而去 「首月0元...
    隨著鍾誠從輕鬆集團離職,輕鬆集團從保險領域挖來的張科、鍾誠兩員大將悉已掛冠而去。目前,二人離職後仍繼續擔任輕鬆集團顧問。   2019年9月,輕鬆籌更名為輕鬆集團。按照輕鬆集團的構想,從輕鬆籌到輕鬆互助、再到輕鬆保,輕鬆集團健康服務體系建立了「三級火箭」戰略:首先,通過輕鬆籌業務對平臺愛心用戶進行日積月累的沉浸式教育,培養其強烈的健康保障需求;隨後,通過輕鬆互助業務聚合相同屬性的會員,以互幫互助的機制讓成員共同承擔風險,獲得進一步的高價值健康數據以及更為優化的精算模型;最後,憑藉著用戶積累、風險教育以及精算模型的高度完善,輕鬆集團正式完成業務層面上的升級,滿足用戶逐漸增長的多元化需求
  • 從「輕鬆籌」到「輕鬆集團」背後透露的是無奈還是野心?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唐燁9月19日,北京輕鬆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輕鬆籌」)創始人、董事長楊胤宣布輕鬆籌更名輕鬆集團。與之一同公布的還有張科的人事任命,弘康人壽原總經理張科將擔任輕鬆集團CEO。據了解,輕鬆集團旗下涵蓋輕鬆公益、輕鬆互助、輕鬆籌、輕鬆保、輕鬆健康五大業務板塊。「輕鬆籌」為何更名?張科加盟輕鬆集團後,又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 任職僅一年的張科辭任CEO,不輕鬆的輕鬆籌下一步在哪?
    10月27日,輕鬆集團相關人士確認了張科因個人原因離職的消息。從輕鬆集團創始人楊胤發布的內部信中可以看到,張科希望更專注於保險產品本身,並且將會繼續擔任輕鬆集團保險戰略顧問,而輕鬆集團的CEO由楊胤兼任。這樣的消息其實是令人頗感意外的,畢竟在10月16日張科還曾代表輕鬆集團在《2020中國保險中介發展高峰論壇》上發表過演講。
  • 輕鬆集團開啟健康保障新徵途
    輕鬆集團6周年慶「只為用戶而生」健康保障戰略發布會在北京召開。輕鬆集團表示,正布局網際網路+肝病中心,開闢健康新賽道。  成立於2014年的輕鬆集團,以「讓每個家庭都擁有應對疾病的勇氣和力量」為企業使命。
  • 網絡互助中的保險邏輯:應該把互助當保險一樣經營嗎?
    編輯導語:「一人得病、眾人均攤」、「0元加入、保障金額最高30萬」……近年來,在網際網路企業的大力推動之下,喊著此類宣傳的網絡互助計劃迎迎來了高峰期。隨著網絡互助的快速崛起,我們也不禁思考:應該把互助當保險一樣經營嗎?支付寶上線相互寶、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湧入,網絡互助似乎正在成為又一重大問題的新答案。
  • 相互寶、水滴互助如何監管?銀保監會擬研究準入標準填補空白
    網絡互助納入銀保監會監管或漸行漸近。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日前撰文稱,網絡互助行業目前處於「非持牌經營」的狀態,涉眾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澱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
  • WEMONEY朝聞:王萬峰擬任四川信託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建議網絡互助...
    水滴籌和輕鬆籌員工因「掃樓」再起衝突 照此演變大病眾籌亟需監管介入WEMONEY研究室訊 僅僅時隔一個月,水滴籌和輕鬆籌員工衝突事件再次出現。有市民舉報,5月19日上午,水滴籌、輕鬆籌兩家大病籌款平臺的推廣人員在重慶市腫瘤醫院門口因掃樓事項發生衝突,幾人互毆,有人受傷。
  • 從相互寶展望網絡互助行業發展
    本文對相互寶的現狀及發展研究發現,相互寶的公開賠審機制、極低的準入門檻以及其裂變式傳播效應實現了對傳統保險業務的精進,與此同時,相互寶也受到了我國法律相關的法律體制不健全的約束。此外,本文還在最後對網絡互助行業進行了一系列展望,以期為以相互寶為代表的各類網絡互助產品在我國的發展謀求一條更好的道路。
  • 三分天下或有壁虎互助 網絡互助市場誰能笑到最後
    而此前的4月份,壁虎互助首次在網際網路上公開發起申請相互保險公司,開啟了網絡互助漫長的合規化與持牌化之路。二者一拍即合,「騰訊互助」微信公眾號隨之上線,卻因保監會一紙《建議關注網際網路公司涉嫌非法經營保險業務存在的風險》而擱置。金融求穩。
  • 為用戶打造極致體驗 輕鬆籌·輕鬆保嚴選在科技創新浪潮中奮楫爭先
    為用戶打造極致體驗 輕鬆籌·輕鬆保嚴選在科技創新浪潮中奮楫爭先-泉州市拓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近些年來,新興科技與金融服務深度融合。金融科技的浪潮席捲全球,並持續釋放著其作為巨型磁場的向心力。保險領域作為金融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正在見證著一場風起雲湧的保險科技變革,而輕鬆集團旗下的輕鬆保嚴選,在金融科技浪潮中奮楫爭先,勇立潮頭。
  • 從「要不要」到「怎麼管」,關於網絡互助的七個終極討論
    第一次是在2015年10月,當時的爭論焦點為互助是不是保險,互助模式是否可以存續,以及互助業務有什麼經營風險。彼時監管舉措是發布了《關於網絡互助的風險提示》,劃定了「『互助計劃』與相互保險經營原理不同且其經營主體不具備相互保險經營資質、『互助計劃』與相互保險經營原理不同且其經營主體不具備相互保險經營資質、警惕以相互保險名義騙取錢款」等四條紅線,我本人除了參與一般性討論之外,最主要的是在財新周刊發表了《關於網絡互助的監管建議》。
  • ...距離最終落地再進一步 市場格局呈現微保、螞蟻與輕鬆保三分天下
    近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 2020 中國網際網路保險中介服務平臺Top10》,按照近兩年來網際網路平臺在保險中介領域的市場實力和創新能力,評選出了中國 10 強網際網路保險中介服務平臺,微保、螞蟻保險和輕鬆保嚴選位列前三甲。
  • 只為用戶而生 輕鬆籌·輕鬆保嚴選將「普惠」二字落在實處
    保險業是經營風險、依靠大數法則進行產品開發和產品營銷的特殊行業,其本質是分散風險、互助共濟。因此保險本身自帶"普惠"屬性。健康保障領先平臺輕鬆籌旗下的輕鬆保嚴選,就在"普惠"上下功夫,以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在短時間內就贏得了超過5000萬用戶投保,成為網際網路保險行業踐行普惠精神的典範。
  • 水滴籌與輕鬆籌「互撕」的背後:公益旗下的商業戰爭
    2017年5月,水滴籌創始人沈鵬在朋友圈吐槽,稱輕鬆籌歪曲事實攻擊水滴籌和騰訊公益,並且對自己收取2%的手續費甩鍋微信。輕鬆籌方面並未公開回應過此事。2018年4月,有自媒體爆料稱水滴籌與輕鬆籌將合併。然而,雙方創始人出面否認。對此,沈鵬公開稱,水滴互助目前日訂單量是輕鬆互助的3倍,「不需要合併,意義不大。」輕鬆籌創始人楊胤朋友圈則回應,水滴籌是自編自演的戲精行為。
  • 重疾險首發破200萬關注 輕鬆籌的2020開年關鍵詞:會贏!
    2019年9月,輕鬆籌升級為輕鬆集團,弘康人壽原總經理張科、安心保險原總裁鍾誠這兩位資深保險人的加入,則被健康保障行業視作是輕鬆集團轉型的重要標誌。從轉型的階段成果來看,僅在2019年9月19日正式掀開帷幕的輕鬆集團五周年大促中,輕鬆籌·輕鬆保完成了對行業記錄的再一次刷新——為期7天的促銷期內保費破2億,訂單增長180%,這一增速在整個保險行業內都是前所未有的好成績。
  • 金融廣告整頓風暴來襲 重點打擊「非持牌」
    根據《通知》,非持牌機構的違法違規發布行為將遭到嚴厲打擊,而涉及網際網路金融的宣傳也將遭到全面圍堵,網際網路金融廣告違規亂象有望得到遏制。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事實上,自從成立以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及其主辦的國家網際網路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就一直在不間斷的披露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違規宣傳、違規開展業務等亂象。  「國內現在更多地在嘗試增加新的監管元素和方法。」
  • 網絡做媒介,理財更輕鬆
    「學會利用網絡,可以幫助我們更輕鬆的理財!」近日,90後小王與同事分享自己的理財心得。 小王介紹,自己去年利用商業貸款的方式購買了一套小住宅當做投資,當時不清楚商業貸款的方式自己是否能夠承受,就利用了「個人住房貸款計算器」。
  • 輕鬆籌創意廣告霸屏網絡 全網曝光量超10億
    最近」我希望你一輩子都用不到輕鬆籌」,引發跨界營銷熱潮,被30餘家品牌,爭相模仿,」我希望你一輩子都用不到映客直播,我希望你一輩子都用不到拉勾等等,輕鬆籌創意廣告聯合多家品牌霸屏網絡,全網曝光量超10億。
  • 輕鬆集團·輕鬆保嚴選國慶出行意外險重磅出爐,僅一元即可獲得全年...
    在保險界,有一句最常說的話叫做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外出遊行更要注意安全,因此,在攜家人朋友出行的同時,務必記得給彼此多添加一份安全保障。國慶出行需注意交通安全隱患,提高警惕,防患於未然國慶假期較長,且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費,天氣整體狀況良好,溫度適宜,是大家公認的出行黃金期。
  • 嘟茶院總部協助創業,生意經營更輕鬆
    而且皇品嘟茶院這個項目有很多創業優勢,比如開店成本少,項目易操作,而且回本周期短等等,這些優勢能讓這個項目更輕鬆的在市場上立足。而且選擇該項目經營不需要有太多的擔心,一切經營中所遇見的問題總部都會協助創業者解決,讓創業者能夠輕鬆的開展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