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國家生態保護紅線政策匯總及解讀
生態保護紅線是指在生態空間範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防風固沙、海岸生態穩定等功能的生態功能重要區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鹽漬化等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保護紅線工作。近年來,圍繞保生態守紅線國家各部門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將生態保護紅線作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工作」。
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標誌著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與制度建設正式全面啟動。《若干意見》提出,2017年年底前,京津冀區域、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直轄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
各省市生態保護紅線政策匯總及解讀
隨著國家層面不斷完善生態保護紅線的頂層設計,出臺一系列技術規範,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切實履行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主體責任,生態保護紅線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京津冀3省(市)、長江經濟帶11省(市)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等15省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已經國務院批准,山西等其他16省份劃定方案已初步形成。
早在2016年9月,山東省環境保護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山東省生態保護紅線規劃(2016-2020年)》,成為全國第四個批准生態紅線劃定方案的省份。《山東省生態保護紅線規劃(2016-2020年)》按照科學性、統籌性、強制性的原則,共劃定陸域生態保護紅線區域533個,分屬生物多樣性維護、水源涵養、土壤保持、防風固沙4種功能類型,總面積20847.9平方公裡,佔全省陸域面積的13.2%。
2018年10月17日,《河南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順利通過審核。根據《河南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河南省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6835.70平方公裡,佔全省國土面積的10.08%,主要分布於北部的太行山區,西部的小秦嶺、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和外方山區,南部的桐柏山和大別山區,零星分布於南水北調中線乾渠沿線、黃河幹流沿線、淮河幹流沿線、豫北平原和黃淮平原,總體分布格局為「三屏多點」。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生態修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