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居民對於存款的意識是很強的,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一個高儲蓄率的國家,目前整體的居民儲蓄率高達45%,10年的時間僅僅下降了5個百分點,確實存款是國內居民很看重的事情,這也是疫情之後為什麼出現了很多力度很大的刺激消費的行為,因為大家都知道疫情期間有存款的好處,如果不刺激消費,其實對於經濟的發展是很不利的。我國居民選擇主要的存錢機構就是銀行,因為銀行的安全性很高,50萬元及其以下是可以賠付的,同時銀行也有一定的利息。
我國的經濟發展是相當不錯的,在這次的疫情之中已經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在其他經濟體國家都是負增長的情況下,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成功「轉正」,這卻是很不容易的。目前國內居民的整體生活水平都是很不錯的,但是貧富差距也是有的,這也是經濟發展中正常的規律,其實大家要注意到一個問題,為什麼銀行的賠付最高標準是50萬元呢?
很簡單的原因,銀行在大數據分析之後,50萬元的存款應該是一個基準線,50萬元以內存款的人數是佔多數的,50萬元以上是佔少數的。根據央行給出的相關數據,2019年我國城鎮家庭的總資產達到了317.9萬元,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資產已經這麼高了,確實因為房子一直以來都是升值的,因此家庭的資產是比較多的。
不過這個資產中包含貸款,因此是有一定「水分」的。那麼我們國家家庭存款超過100萬的多不多呢?100萬在國內大概是什麼水平呢?其實這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事情之一,其實我們在銀行辦理業務的時候就可以發現,一般儲戶去存款基本上在ATM機器上就可以完成了,或者去櫃檯辦理。如果存款達到20-30萬元就可以籤合同了,並且還可以享受大額存單的高利息。
如果你的存款達到了100萬元,那麼就會有專門的人員來接待,甚至有的銀行還可以談利息,其實銀行也是會將客戶劃分等級的,包括普通儲蓄用戶、鑽石卡用戶、金卡用戶。之前有銀行行長表示,鑽石卡的標準是100萬元,但是這類人群並不是很多,但是數量是比較穩定的。2015年我國各大銀行的儲蓄來看,超過50萬的用戶僅為0.37%。
也就是說有99.63%儲戶存款是沒有超過50萬元的,而且目前最高賠付金額也是50萬元,所以可以預見的是擁有50萬元存款的人並不多,100萬就更少了,而且銀行行長說100萬存款以上的人群數量比較固定,所以人數真的是「鳳毛麟角」,這四個字是很貼切的,去年我國非私營企業的職工平均年收入為90501元,想要存到100萬元的存款是很難的,所以存款上百萬的人真的沒有想像的那麼多,即便是有這樣的人群,也不會把100萬放在銀行的,他們都會選擇去投資,讓錢能夠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