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國強不圖霸 合作促共贏

2021-01-17 人民網

  編者按: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領導人深入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了對世界大勢的準確把握、對人類命運的深刻思考,表達了中國追求和平發展、同各國合作共贏的真誠願望。世界有目共睹,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已貫穿中國外交的方方面面,中國同各國共同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園。從今日起,本報推出「中國方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系列評論。

  

  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重要論斷,清晰展示了中國國強不圖霸、合作促共贏的國家意志和戰略抉擇。

  中華民族崇尚和為貴,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新中國成立以來,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團結支持廣大亞非拉國家開展反帝反殖反霸鬥爭,壯大了維護世界和平的力量。中國對外莊嚴宣告,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反對霸權主義還被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憲法,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意志。

  中國成功走出了一條和平發展道路。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抓住總體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和經濟全球化提供的有利條件,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與世界各國開展友好往來與互利合作,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13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實踐已經證明,堅持和平發展是一條康莊大道。

  中國致力於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把合作共贏理念體現到處理對外關係的方方面面。中國推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保持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高水平運行,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秉持親誠惠容理念建設周邊命運共同體,同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團結協作不斷增強。中國堅定維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同時與時俱進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完善,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

  中國致力於實現共同發展,打造利益共同體。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面對亞洲金融危機與國際金融危機,中國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為亞洲和世界經濟企穩復甦發揮了關鍵作用。中國堅定履行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致力於打造開放型經濟,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構建開放包容的自由貿易網絡,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促進了世界經濟增長和貿易發展。

  中國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推動各國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安全之路。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軍費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到1.5%,在亞洲及世界上都屬於較低水平。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維和行動,是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堅持通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國家間爭端,反對動輒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致力於朝核、伊核等熱點問題的和平解決,積極開展反恐、維護網絡安全、抗擊傳染病等國際合作。

  中國倡導尊重文明多樣性和不同文明交流互鑑。古老的中華文明不拒眾流、方為江海。當代中國也願學習借鑑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中國堅持各國有權選擇適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反對將一國的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強加於人。

  近年來,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正是基於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理念。「一帶一路」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致力於將中國利益同沿線國家利益結合起來。「一帶一路」建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一帶一路」不是封閉排外的,而是開放包容的,歡迎世界各國積極參與。「一帶一路」、亞投行與其他既有地區機制和倡議並行不悖,可以相互支持、聯動發展。

  中國正在和平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大道上闊步前行,願同各國一道打破國強必霸、零和博弈的陳舊邏輯,走出一條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新路。

  《 人民日報 》( 2015年05月19日 03 版)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相互支持 合作共贏
    中非友好歷久彌堅、永葆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雙方始終堅持平等相待、真誠友好、合作共贏、共同發展「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中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加強合作。」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發表的主旨講話,映照出中國與非洲相互支持的意願和行動、合作共贏的使命和擔當。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正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重危機和嚴峻考驗。中非團結抗疫、共克時艱,堅定不移推進中非友好,為完善全球治理、應對全球挑戰注入了正能量,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了典範。「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
  • 走絲綢之路 促合作共贏
    近年來,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引領、傳統友誼的滋養和優勢互補的市場力量推動下,山西與中東、非洲國家在經貿、文化、旅遊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日益擴大深化,合作發展勢頭良好,美好未來前景可期!」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張紅良在致辭中表示。話語鏗鏘,擲地有聲。快門頻閃,掌聲如潮。
  • 人民日報和音:持續提升合作共贏驅動力
    人民日報和音:持續提升合作共贏驅動力 人民日報10月21日報導,「中國領導人在深圳這個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再次強調改革開放的重要性,並且肯定該政策推動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積極作用」「深圳將更加大膽創新推進改革
  • 打破「國強必霸」的執念,才能打破「國霸必衰」的魔咒
    西方文明是打出來的——所以他們根深蒂固地有著「國強必霸」的邏輯。西方世界甚至信奉「文明的衝突」——試問,衝突還文明嗎?中國的邏輯是,文明是會融合、然後提升的——這就是共贏,是命運共同體。國強則霸,國衰則敗。勝者王侯,敗者為賊。你方唱罷我登場——這並不是一件多麼值得羨慕的事情。所以,從此之後,「稱霸」已經不再是政治夢想。
  • 股東合作共贏的名言,關於合作共贏的名言
    股東合作共贏的名言3、會見時,雙方就通用航空業的發展,通用航空市場的擴大以及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並表示需要進一步加強交流與交流,加深了解和資源共享,開展協作。在緊急救援和海上飛行等商業領域。從而形成了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局面。
  • 人民日報評論員:賦予務實合作新的時代內涵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 人民日報3月25日評論員文章:賦予務實合作新的時代內涵最是一年春好處,深化合作正當時。習近平主席此訪,既是中國高度重視中歐關係、繼續深化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體現,也釋放出中國同各國進一步加強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的誠意,展示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願與各國攜手應對挑戰,以腳踏實地的精神,推動務實合作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的責任擔當。
  • 人民日報:同解時代命題 共促和平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同解時代命題 共促和平發展(和音)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仍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中國順應大趨勢,凸顯大擔當。5年前的金秋,習近平主席赴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首次登上聯合國講壇,站在歷史高度,把握時代脈搏,面向人類未來,深刻闡釋中國對國際秩序以及攸關人類前途命運的政策主張,提出一系列務實合作倡議和舉措,為國際關係發展帶來新的氣象,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新的力量,為促進全球發展提供新的方案,在國際關係史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
  • 人民日報:門羅主義早已過時 中美在拉美可共贏
    中美在拉美完全可以共贏(望海樓)  賈秀東 人民日報海外版  1月8日至9日,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共同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中拉論壇是雙方合作的新平臺,此次會議的召開是新的一年中國外交的第一個重大行動,對推進中拉整體關係具有裡程碑意義。
  • 人民日報: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時速320公裡,運行正常,預計30分鐘後抵達吉達站。」塔裡克見證的變化,是當前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務實合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雙方紮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多領域合作逆勢上升。能源貿易增長30%以上,達到近1億噸;新籤工程承包項目總額增長14.5%,已超過100億美元。雙方還積極加強在數位化領域的合作,助力海灣阿拉伯國家經濟復甦和國內經濟多元化。
  • 高明: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高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這體現了中國進一步深化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也釋放了合作共贏的開放新理念,不僅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指明方向,也為世界發展前景注入強勁信心。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 和平合作帶來共贏(國際論壇)
    中國提出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充分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把握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回應了當今國際關係的發展需要,讓各國更加清晰理解了衝突對抗沒有贏家、和平合作帶來共贏的真實內涵。中國共產黨倡導多邊主義和國際關係民主化,這進一步展現了中國制度和治理的世界追求,也體現出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為人類社會謀求更加美好未來的志向。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世界
    原標題: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世界  「新時代的中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不會改變,與其他國家互學互鑑、合作共贏的決心不會改變,與世界攜手同行的決心不會改變。」
  • 攜手並進,合作共贏丨體育行業復工復產,共促白雲區體育事業發展
    攜手並進,合作共贏丨積極響應體育行業復工復產,共促白雲區體育事業發展!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行各業有序復工復產,白雲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及區體育聯合會等體育主管部門積極組織、科學有序地推動體育企業平穩步入生產經營軌道,為白雲區體育企業按下復工復產「啟動鍵」。
  • 人民日報社與中國攝影家協會開啟戰略合作
    人民網北京12月25日電 (楊旭 丁濤)人民日報社與中國攝影家協會戰略合作啟動儀式24日在京舉行。「人民日報期待你的好照片」全國精品照片徵集活動同時開啟。人民日報社社長李寶善,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人民網董事長盧新寧,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前光出席儀式,並共同見證戰略合作意向書的籤署。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捍衛和平發展的人間正道
    新華網北京9月6日電 人民日報9月7日評論員文章:捍衛和平發展的人間正道  ——三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重要講話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結束時,7萬羽和平鴿振翅高飛
  • 中國的對外合作將不斷深化,同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
    中國的對外合作將不斷深化,同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論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主旨演講本報評論員「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的對外合作將不斷深化,同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前進道路上,中國將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信念,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敞開大門歡迎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更有效率地實現內外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依託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武官:中國絕不走「國強必霸」的老路
    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中國絕不走「國強必霸」的老路。他同時表示,中加兩軍關係一直是兩國關係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加關係面臨困難和挑戰。「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中加兩國關係40多年的歷程表明,只要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視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兩國關係終將走上正軌,兩軍關係終將繼續保持穩定、不斷發展。
  • 大良:高標準推進項目 互動合作促共贏
    雙方均表示期待通過片區的互動合作,可達到多方共贏的效果。
  • 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望海樓)
    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望海樓) 2020年12月14日 09:17: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12月12日,在由聯合國及有關國家倡議舉辦的氣候雄心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團結一心,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 。  無論是5年前的《巴黎協定》,還是剛剛結束的氣候雄心峰會,都凸顯了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堅定決心。但放眼全球,人類面臨的生態環境依然嚴峻,目前地球二氧化碳水平已處於創紀錄高位,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1.2攝氏度。
  • 「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在人民日報社開幕
    本報記者姚金楠發自現場 | 4月23日,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前夕,「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議及配套活動在北京人民日報社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本次會議發來賀信。人民日報社社長李寶善代表聯盟理事長單位在會上作了發言。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機遇和成果屬於世界。參與各方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努力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