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賭王晚年摔傷,斥巨資續命卻失去自由
5月26日下午1時左右,港澳知名愛國企業家、第9屆至第11屆全國政協常委,「一代賭王」何鴻燊在香港逝世,享年98歲。這個可以被稱作傳奇的人物,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人生會以這種方式謝幕。
2009年,何鴻燊在四太梁安琪家中摔傷頭部,被送進醫院治療。這次摔倒,致使何鴻燊在接下來的10年中,都無法自由行動,身邊始終需要有護工看護,每年還要定期入院治療。
在去世前一兩年,何鴻燊公開的家庭照片中,笑容麻木、動作程式化,經常被質疑何鴻燊已經沒有了自我意識,全憑家人擺布。
到了2019年入院,何鴻燊治療費用被爆每日高達86萬元,全靠補腦針續命。而此前,何鴻燊因住院治療的費用就已經花費1.7億人民幣。
特別是在何鴻燊病重之後,外界有傳聞說,他的家人為了分得更多的遺產,一心只想在他死前,添丁進口,所以花重金請人為他續命。儘管這種傳言不足為信,但從四太梁安琪的多名子女閃婚上就能看出,火速結婚生子的確和分錢脫不開關係。
作為普通人,我們無法想像千億家族背後的利益紛爭有多複雜,但我們每個人都希望,進入晚年後的生活,能有質量和尊嚴。可顯然,身家千億的賭王,並沒有這種福氣和對自己生命做出決定的自由。
利益面前感情無足掛齒?只因商人重利輕別離
何鴻燊共有4個老婆,17個子女,如此複雜龐大的家族,全都靠感情維繫,顯然不可能。而在何鴻燊一生風流裡,最為人唏噓的,就是原配夫人黎婉華。
黎婉華是葡萄牙人,家族背景雄厚,長相端莊美麗。何鴻燊20歲時由香港到澳門的「聯昌」公司打工,因工作關係認識黎婉華的大姐夫,首次與黎婉華見面,便下定決心追求。
黎婉華父親也很賞識何鴻燊,聘請其當過自己的秘書,幫助何鴻燊賺到了第一桶金。何鴻燊亦是相貌堂堂,兩人的愛情看起來郎才女貌,但我們不知道,當年他追求黎婉華時,是否有希望其家庭幫助的想法。
但我們知道的是,有錢人的世界,不可能只靠感情來維繫關係。在黎婉華嫁給何鴻燊的第二年,就為其生下一子三女。而此時,何鴻燊的事業也逐漸有了起色,他在賺得第一個一百萬後,事業越來越順利。可他的髮妻黎婉華卻並沒有得到幸福美滿。
在他們結婚15年後,黎婉華患上結腸炎,長期醫治無效最終只得切除胃部,身體常年飽受疾病折磨,使得黎婉華容顏不再,而何鴻燊又需要有人和他一起出席活動,打理外交事務,他便以此為由,又娶了三房姨太太。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說出了「商人重利輕別離」這一千古佳句。何鴻燊出生於富豪家庭,即使家道中落,也靠著自己的努力打拼了大片江山,在這樣的成功商人眼裡,沒有利用價值的感情,認為其無足掛齒也很稀鬆平常。
只是我們在消費名人八卦的同時,也別忘了從名人的身上,學習寶貴的品質和有助於成功的精神,即使成功的模式無法複製,也比當一個冷漠又無聊的看客要好得多。
成功不是運氣好,而是做到了他人做不到
在香港電影中,劉德華曾飾演過一個家道中落的公子哥形象,他到曾志偉飾演的眼科醫生那裡補牙,結果,直接被曾志偉把牙拔掉了,惹得劉德華氣憤又無奈。
其實,這個橋段正是取材於何鴻燊年輕時的遭遇。當時,何鴻燊父親生意失敗,原本是富家子弟的何鴻燊,變成了人人避之而不及的倒黴蛋。就連他父親的世交牙醫,對待他也是異常的勢力、涼薄,他對何鴻燊說:「沒有錢就不要補牙,直接拔掉算了。」
正是這樣的遭遇,讓何鴻燊從曾經的富貴蜜糖裡醒悟過來,他知道,除了靠自己努力以外,再沒有別的路可走。
從此,何鴻燊發奮讀書,拿到了香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過人的天分,加上圓滑世故的處事能力,使得何鴻燊無論走到哪裡,都吃得開、混得好。除了超強的學習能力外,何鴻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膽子大、敢賭,而「賭王」這個名字,一部分來自於他所經營的產業,另一部分,正是來源於他天生的賭性。
1941年12月,何鴻燊從香港逃難到澳門,入職聯昌公司當秘書。但何鴻燊顯然不滿足那一點死工資,他想要更大的機會、更好的發展。當聯昌老闆要找合伙人的時候,何鴻燊主動站出來,押上了自己的性命出海押船。
押船非常危險,遇見海盜隨時可能丟掉性命,但何鴻燊不甘於過平庸日子,他清楚,自己現在只有一條性命最值錢,成功了以後平步青雲,失敗了大不了一切歸零。
三年後,何鴻燊拿到了聯昌公司的一百萬分紅,這也成了他日後發展壯大的第一桶金。當何鴻燊擁有了資本後,反而變得更加謹慎,他記住了自己叔父說過的話:「掙到了錢一定要抓緊,不能亂花錢。」何鴻燊哪怕在22歲就成為了香港富豪,仍舊保持賺錢的額動力,讓自己的眼光更加敏銳,觸角更加廣闊。
讀書、勤奮、懂分享是成功三大秘訣
不可否認,即使何鴻燊再敢於冒險、運氣極佳,如果沒有強大的學習能力,都不可能讓自己的財富帝國有著5000億的資本。
何鴻燊一生,都保持著讀書看報的習慣,很多關乎他生意的主意,都是從豐富的信息中分析出來的。平時,何鴻燊的枕頭下,都會塞一個小本子,他說自己有什麼好的想法,即使是在夢裡夢到的,都要記在本子上,避免忘記。
這樣一個隨時隨地保持獨立思考的人,對於新事物從不牴觸,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澳門回歸前夕,何鴻燊堅定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愛國是無條件的,所以,哪怕當時已經年近80,何鴻燊仍然堅持自學普通話。
他每周一到周五都會抽半個小時堅持學普通話,「我懂英文、葡文、日文。香港回歸後,我當上了全國政協常委,經常回內地,從商也好,議政也好,都應該學好普通話!」
勤奮、好學讓何鴻燊走上了成功道路,而讓他走的更遠的,卻是他懂得分享,從不將金錢獨吞。1961年,何鴻燊跟著姐夫進軍澳門賭業,當他們競標拍照時,何鴻燊大膽地為澳門當局描繪了一幅藍圖。
賭場除每年的稅款外,還會將利潤的10%用於澳門慈善事業,90%用於發展澳門經濟、工商事業。幾乎,在賭場上掙得每一分錢,都回饋給澳門全社會。
這種絕不將錢揣進自己腰包的豪言壯語,幾乎嚇退了他的合伙人,卻讓澳門當局十分信任他,並將極好的機會分給了他。
正是這種懂得分享的精神,讓何鴻燊在今後的幾十年裡,成為首屈一指的賭王。而他的合作夥伴們,也在賭場運營中,賺到了當年承諾的金錢。
每個人的成功,看似是有限的,但其實成功的可能是無限的。我們之所以只能賺到一個月的幾千塊工資,主要是自己的視野和心胸所限,如果我們能像何鴻燊一樣,把眼光放長遠,將利益讓給他人,我們也會有著無限的潛能。
賭王已逝,他的生前故事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淡去,但他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卻恆久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