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是油菜籽和小麥收穫的季節,前段時間,網傳農村可以焚燒秸稈了,果真如此嗎?打開百度搜索發現,這些信息還真有不少,仔細一看,解禁的地區僅限吉林,其它省份並未半點鬆動。
為求證信息的真實度,我們特意花時間來到安徽當塗縣。當塗縣隸屬安徽馬鞍山市,是以農業為主的一個縣,在村道上,我們看見到處是已經收割完成或即將豐收的油菜田,小麥也已經金黃,等待豐收,不時看見拖拉機在收割完的油菜地裡翻耕。
由於是下午,田間勞作的農民很少,可能上午已經幹完活了,一路搜尋,在遠處,我們看到幾個農民好像是在打油菜籽,我們過去看看。
走近一看,他們是在田間打油菜籽,這些農民看上去都是老人,應該是自家是自留地,他們有的在收割後的地裡,種山芋苗,有的在種花生,挑水澆灌的,打油菜籽的,忙得不亦樂乎。
這位老人已經80歲了,她說,自家地裡種了點油菜,留著自己榨油吃的。我們問她,是否聽說秸稈可以定時焚燒?她說,從未聽說,也從不燒,燒了就要被關起來,還罰款,傻子才燒。
這位大姐家有10口人,公婆老了,老公在外打工,平時農活都自己幹,說到秸稈處理,她也很無奈,沒辦法。
問及老人秸稈不讓焚燒這些年,她是怎麼處理的,她說,家裡還有大鍋灶,自留地產生的秸稈也不多,基本當柴火燒了。雖然現在有燃氣用,還是嫌貴,捨不得。
這位大爺外號被稱為「老幹部」,也是80多歲的人了,但保養得相對比較好,可能是把勞動當健身,勞逸結合,臉上皺紋也不多,還紅潤,問他秸稈是怎麼處理的,他也表示沒好辦法。
他說,以前允許燒秸稈那會,一畝地只要15斤油菜種子就夠了,現在秸稈還田,由於許多種子落不到實處,生長不均勻,每畝要多花10斤油菜種子,這些額外的種子的投入要花1塊七八毛買,只能是自己承擔,對農村老人來說,還是要算計的。
窺一斑而知全豹,經過我們的現場調查,允許焚燒秸,稈目前,恐怕只是極少省份或極少地區在實行,對全國絕大多數地區並不適用。從題圖我們可以看到,這塊廣告牌是最近才掛上去的,可見當地對經燒秸稈的堅決程度。
但我們認為,對秸稈就地粉碎處理還田這些年的實踐來看,利弊各半,雖然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多數是增加了農民的投入,因此,很難推廣開來。
對此,農民還是在用老辦法,但隨著病蟲害的加劇,加大農藥的使用量,增加種子的使用量的負擔越來越大,這樣的結果必然是惡性循環,這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希望未來出臺靈活機制,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真正科學種田,讓老百姓吃到健康安全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