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工仔:我就想找一個工作輕鬆好打混的工廠,但就是找不到

2020-12-03 騰訊網

下圖是富士康招工報名處,很多人進富士康都需要去面試,面試通過之後就從這個入口進富士康上班了。

小黃是進富士康打工的應聘者之一,進到富士康之後,小黃被分配到了一條流水線。從此過上了每天跟機器打交道的生活。忙的時候每天都要上12個小時甚至更多,有時候還要上晚班。本以為上晚班可以偷懶打混時間。但是小黃所在的流水線很嚴格,就算是上晚班也有主管來巡查,因此根本就停不下來。

進去沒幾天,小黃就有了辭職的想法,因為跟自己想要找的工廠,相差太大了。自己就想找一個工作輕鬆好打混時間的工廠,而如今卻是截然相反的結果。

網友:想去工廠混日子,流水線一線工人幾乎不可能的,難道大家換了那麼多廠沒發現嗎?能有本事混日子打醬油的都是線長、組長等管理員,普工幻想下就好了!幹得最多拿得最少說的就是普工,你們幹得越多、越快,上面的人越輕鬆越不會被領導批評,反而會得到表揚,而自己付出與回報也就越來越不划算,仔細想想也許是某些人造成的,說不定幾年前一家工廠車間每人只需打2顆螺絲,後來變成大3顆4顆5顆6顆,直到完全停不下來為止。實際上是基層人成全了上層人而已。

網友:深圳勞務市場,工價一降再降,臨時工現在基本上都是十幾元的,一小時15到20元之間,累一點的工廠就是21元左右一小時,工價比前兩個月明顯低了,為什麼低?因為人多!用不完的低價勞動力你不幹,大把人幹,很多求職者毫無底線,毫無操守,給錢就幹,所以工價就是這樣拉下來的,給錢就幹的廉價勞動力把市場工價拉得太低了。

網友:打工者,一定要有老闆心態做事,勤奮,肯幹,奉獻,吃苦,耐勞,在深圳才能成功。 如果一味地追求輕鬆,好玩,幾乎就可以挖個坑把自己埋了,因為人活著,心卻死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深圳大浪女孩子最多的電子廠,打工仔不關心工資,只為找個女朋友
    在龍華大浪有著這樣一家知名度比較高工廠,(美律)電子廠,據說裡面很多女孩子,這讓很多打工仔擠破頭的想去看看,不為別的,工資都覺得沒所謂,就想著能不能去裡面找個女朋友。據網友小楊介紹:我今年已經29歲了,做工程設計的,工資一個月一萬左右,平時生活當中也沒有接觸到什么女孩子,家裡人催得也緊,希望我能儘快找個女朋友結婚,我壓力也挺大的,可是一切哪有那麼容易,我每天都是在工地上打轉。
  • 為何現在很多打工仔找工作都不願意進工廠,經歷過才知道辛酸
    導語:打工仔這一詞給民眾的印象往往是背井離鄉、寄人籬下、忍氣吞聲,且那天工作時間比較長,幹些收入不高的體力活。以前很多工廠只要在工廠門口貼出招聘工人,就可以招到很多工人,而且很多人想方設法拖熟人進入工廠,但近幾年很多工廠面臨嚴重的招工荒,很多工廠開出高薪都依然請不到人,工人都去哪裡了呢?
  • 2020年了,還有人來深圳的工廠打工嗎?
    深圳,被稱為打工人的天堂。現在提到的打工人,都是格子間社畜的調侃和自嘲,但在以前,打工人更多指的是在工廠日復一日做著流水線工作的工人,他們還有另一個貼切的名字——「廠工」「廠妹」。時代的一粒塵,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廠裡的工人只能另謀出路,比如進新的廠,比如加入外賣大軍,和更年輕的人一起競爭。其他尚未倒閉的工廠也沒好到哪兒去,一方面是工人需求大,一方面是招不到人。
  • 廣州打工仔:今年找工作的人很多,找了十幾天了,還是沒找到好廠
    廣州獅嶺合成招工市場,這裡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有的人每天在這裡找臨時工,有的人又想找一個好廠進去上班,這樣就可以不用跑來跑去的,招工的是很多,大廠小廠都有,但要找一個福利好一點的廠,不是那麼容易的。
  • 西安剩男想去深圳電子廠找女朋友 深圳真比西安好找對象?
    「我想辭職了,在這裡找不到對象,咋辦?我都30多了。」表弟昨晚突然發信息說。「早就讓你西安了,就是不聽。」我說。表弟在廈門一家工廠上班,已幹了十幾年了,該廠男多女少,一直沒有找到對象。「我不想回西安,咱倆去深圳打工吧,找個電子廠。那裡面肯定能找到對象。現在不說賺錢,先把媳婦找下再說。」表弟又補充道。「在西安豈不更好找,離家也近。」我試圖勸他打消這個念頭。「那你回西安這麼多年了,咋還沒找到?」表弟這一句話終於把我噎死了。
  • 深圳外來務工人數驟降,打工仔:工廠搬去哪我們就去哪,這就是命
    深圳這幾年務工人員的確是大幅減少了,深圳經濟轉型,大力發展高新產業,更加注重環境的保護,而一些小作坊,環境汙染嚴重的工廠,不得不搬離深圳。製造業工廠也大量外遷。深圳的工廠大部分選擇搬到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河源等。
  • 深圳坂田工廠辛苦一個月工資不到2300!
    深圳坂田辛苦一個月,工資不到2300,工廠訂單急劇減少! 辛苦一個月,工資不到2300元,這份工作還要打下去嗎?坐標深圳坂田,我現在一家藍牙耳機工廠,受今年疫情影響,工廠訂單急劇減少,往年天天加班的工廠,現在維持5天8小時制。
  • 在深圳,工廠打工五年將自己變成一個滿腹牢騷的長舌婦
    我有的時候都害怕,我出了這個工廠我還能做什麼? 我是2010年進的工廠,最開始在東莞做手袋,後來到深圳做電子廠。 我想離職,但是看到好多離職的在外邊辛苦找工作也不敢。 我是什麼時候開始學會抱怨牢騷的呢? 仔細想想,其實之前我並不是這樣的,最開始我只是一個剛從學校出來的學生,本以為在工廠就是打工而已,但是沒想到一條小小的流水線也有這麼多戲,一個小小的車間也能養這麼多魚。
  • 廣東深圳打工仔:工廠生意蕭條,掙不到錢,只能拖行李再回老家!
    小陳今年2月10日來到深圳了。來到深圳後,在開始正式工作之前,被隔離了一周。所有的錢都用光了,所以想努力工作賺錢。但是這樣的想法真是事與願違。由於今年的疫情,工廠訂單大大地減少。原本希望通過加班來掙些加班費。
  • 招工市場很多人找工作,周邊工廠卻招不到人,這種矛盾說明什麼?
    招工市場每天很多人找工作招工市場每天很多人找工作,但是周邊的工廠卻招不到工人,這樣的矛盾說明什麼?有網友這樣說了,找工作的人想找工資高上班時間短活又輕鬆的,但是工廠又是想找工資低而且又勤快的工人,因此這樣情況就產生了矛盾。
  • 一個有25萬粉絲的打工仔,在東莞尋找地圖上消失的工廠
    不再經營的工廠消失在地圖上,工人的記憶也模糊了,他只能靠著一點點線索拼湊。而工廠搬遷或倒閉後,廠房被拆除也是常有的事,只能抱著「搶救」的心態去拍。公交車路過的一家「工廠」,就是他兩三個月前拍過的。現在,它已經被推平,兩臺挖土機正在作業。總算拍到一個網友要找的全友家具廠,侯國安鬆了一口氣——收了路費後,他總擔心拍不到。但他對這天的拍攝成果不滿意,因為拍得太少了。
  • 想出國打工,第一步不是找中介,而是認清自己!
    大家好,我是專注海外務工領域的艾倫老師是也今天我們來講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出國打工心態的問題。關於出國打工,大家腦海裡首先想到的就是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這些老牌的發達國家,為什麼?普通工作想去拿三萬兩萬的工資根本是不可能的,你的工資和你的能力是相匹配的,這一點無論是國內國外都一樣現在很多出國打工的小夥伴上來就問,有沒有工資很高的工作啊,我想去!我能吃苦!
  • 深圳工廠打工,有房有車還娶不到老婆,原因太揪心了
    深圳工廠打工,每個月上班280多個工時,到手工資才五千多塊錢,掙的錢不多,但也通過自己的努力買了房買了車,唯一讓打工者小黃提不起勇氣的是還沒找到老婆,轉眼自己都30歲了,要事業沒事業,要愛情沒愛情,還是一無所有,談及自己為何一直單身,背後的原因讓人嘆息。
  • 《UFO找工作》評測:愉快但並不輕鬆的「打工碟」生活
    本著「不勞者不食」的原則,也為了近距離接觸地球人,喬布之助在地球上開始了自己「快樂打工碟」的生活。如果要給《UFO找工作》的遊戲玩法一個「時髦」的比喻,我會將其稱為「抓娃娃機模擬器」。這並不是我隨口胡說。實際上,《UFO找工作》的遊戲靈感,很可能就來自於日本街頭隨處可見的抓娃娃機。
  • 可以找工作找住房找學校找醫生 一個APP讓漂泊的「打工人」決定...
    「我老婆也找到工作了,我們一家人要定居臨安了。」12月14日一大早,湖南人小楊就興奮地跟朋友分享這個好消息。從剛來時的迷茫到如今充滿希望,小楊僅用一個月就做出了全家安居杭州市臨安區的決定。而促使他快速下定決心的,與一款名為「新臨居」的APP有關。
  • 為什麼那些存款20多萬的打工仔,卻還是會進廠?網友回復很真實
    可是很多時候大家會發現一個現象,那些當初剛進工廠的年輕打工仔,在經過了幾年的工廠工作和生活之後,已經習慣了工廠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模式,打工仔的思維和想法已經固化了,他們身邊接觸的人也都是工廠裡的同事,而最後就算是他們攢了很多錢,可還是不知道自己出去應該做些什麼。這也是很多工廠打工仔對以後迷茫的原因。
  • 安心找工作網:深圳龍華富士康怎麼樣?真的是的血汗工廠嗎?
    富士康歷來有血汗工廠之稱,但也有很多從富士康工作出來的人說並不是這樣,說富士康待遇福利都不錯,那麼,真實的富士康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我們看看安心找工作網www.anxindagong.cn工友們對深圳龍華富士康的評價吧。網友一最滿意:大廠管理人性化,尊重人員工。吃飯方面多樣化。宿舍很好,24小時有熱水。有電視房,管理到位。
  • 打工仔當上了作家,這種事只會在深圳發生 | 特區40年
    他在蕉嶺縣國營化工廠當工人,是最後一批畢業後由國家分配工作的高中生。工作之餘,他閱讀了大量西方文學和港臺文學,但最能吸引他的還是瓊瑤小說《幾度夕陽紅》,那是深圳打工的朋友輾轉託人從香港給他帶回來的。  「就想試試我能不能活下來,去嗆一嗆海水。」1987年,張偉明坐上開往深圳的長途汽車。  初出茅廬的張偉明輾轉在多家工廠打工,很少在一家工廠工作超過半年。
  • 男子上海打工幾年未回家過年 如今想在家鄉找工作陪陪父母
    無奈:為生計不得不外出務工「不想出去了,外面再好,始終不是自己的家。」近日,在南川區舉行的農民工返鄉招聘會上,46歲的張方啟向上遊新聞記者道出了心聲。「我們兩口子都沒什麼文化,當年的就業機會相對也少,我們倆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只好外出務工。」張方啟說,8年前兒子剛出生不久,家裡又有老人,一家老小都要他養活,每個月的開支不小,為了賺錢養家,他經人介紹去上海打工。去了上海後,他在一家工廠從事起重設備方面的工作,每個月工資六七千元,妻子每個月2300元,但上海消費高,算上日常開銷,還有每個月的房租,一個月要花費4000元左右。
  • 深圳三和大神:轉眼30歲了,還在睡懶覺工作也不找,對不起家人
    深圳三和大神顧名思義就是活躍在龍華三和一帶,靠做日結工為主,得過且過的年輕人,他們的追求在別人看來也許很簡單,一碗掛逼面,一瓶水就可以滿足日常,他們過去也懷揣著夢想,後面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開始慢慢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