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癌症60年,91歲老院士,總結出防癌「三不吃」,致癌性太強

2020-12-13 婦產科彭星

很多有經驗的醫生都知道,癌症通常是吃出來的,而研究了癌症60年的91歲老院士,根據以往的經驗總結出了防癌三不吃,大家不妨來看看是哪些三不吃。

不吃紅肉

紅肉通常就是指牛肉豬肉這些家畜肉,而魚和家禽一般被叫做白肉。幾乎所有的紅肉都是纖維粗硬含有極高的飽和脂肪量,白肉則與之相反。那麼為什麼老院士說不能吃紅肉呢?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紅肉列入了致癌食品中,因為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專家們發現如果你吃了太多的紅肉和加工肉那麼極有可能會患上結腸癌或者直腸癌,而且根據動物實驗,在脂肪過量或者是動物性蛋白質過多的情況下,有些致癌物的作用或許會得到增強,所以經常吃太多的紅肉就會對大腸菌群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破壞他們的平衡。暫時棲身一些有害物質可能會出現爭執的情況以至於產生致癌的代謝物。

不吃燒烤

幾乎沒有人可以拒絕燒烤,它的味道太誘人了。所以即便大家都知道吃燒烤太多對健康不好,但是很多年輕人依然特別喜歡。燒烤加啤酒是年輕人的一大愛好,也是他們聚餐時的首選。不過燒烤的危害顯然比人們想像中要大很多,首先燒烤會影響到女性的乳腺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研究,發現如果女性經常吃燒烤那麼它患上乳腺癌的風險就是那些不經常吃燒烤的女性的兩倍,而且燒烤很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因為在燒烤的烤制過程中,脂肪會因為高熱而出現分解,並且和肉中的蛋白質結合,形成一種苯並芘的致癌物。而這種致癌物屬於強致癌物,如果你經常吃燒烤的話那麼這些物質就會在體內累積,可能會導致大家發生胃癌或者肺癌

不吃油炸

和燒烤同樣,油炸食物深受大家的歡迎,但是油炸食品同樣具有一定的致癌性。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是和油炸食物中丙烯醯氨有關係。這種食物是怎麼出現的呢?因為含澱粉高的食物經過高溫的烹調就會產生丙烯醯氨,而經過科學家的研究,丙烯醯胺已經在動物身上被證實了可以致癌,所以它也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了致癌物

比如紅薯土豆這些食物,大家儘量不要吃油炸的,而且在平時的日常烹調中也儘量不要用高溫,也就是說儘量不要使用煎炸的方式來烹調這些含澱粉量極高的食物,大家可以使用低溫蒸煮等方式。

做到以上三不吃,就會其他的降低你的患癌風險,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尤其注意。此外,如果你實在抗拒不了油炸食品和燒烤的誘惑,那麼你就需要注意少吃,而且不要吃一些焦掉的食物。因為不管是蛋白質類還是澱粉類的食物,他們在交掉之後都會產生致癌物丙烯醯胺,尤其是有些人覺得焦掉的食物含有一種特殊的風味,甚至故意把食物給烤焦,這樣是非常不好的。

相關焦點

  • 91歲孫燕院士總結「防癌處方」:餓著要比撐著強,1年2次體檢
    孫燕院士/圖源網絡91歲的孫燕院士,是我國臨床腫瘤學界的知名人物,他用自己健朗的身體狀態證明「我的防癌心得很有效」。運動的方式有很多,遊泳、慢跑、散步、打太極等都是可以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反正只要動就比不動強。
  • 研究癌症50年,腫瘤院士勸誡:癌症難被消滅,手術不能解決根本
    圖中這位雖然90歲高齡,但是依然神採飛揚的老人,就是著名腫瘤外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湯釗猷。他從1968年開始從事腫瘤臨床治療研究,50多年來,他前40年,研究怎麼開刀救病人;80歲以後,就開始思考更多問題。
  • 研究癌症60年,91歲院士提醒:4種食物會喚醒「癌細胞」,勸少吃
    孫燕院士,今年已經91歲高齡,大約從30歲便開始針對於肝癌的研究,直到現在,已有60餘年了。別看孫燕院士是九旬高齡老人,但是依舊精神抖擻、意氣風發,仍在抗癌前線,讓人很是羨慕。在一次的記者訪問會中,有人向孫院士提問:「孫院士,如今肝癌頻發,患病人數越來越多,並且難以治癒,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呢?」孫院士回答道:「所謂病從口入,根據我日常生活的習慣做出總結,那就是,別吃致癌食物,有幾種食物,我從不吃。」
  • 90歲高齡院士,從事研究肝癌60年,提醒:早預防才將癌症「扼殺」
    對於肝癌的預防,我們不僅要從眾多肝病患者的案例中學習經驗,更應當聽取一些專業領域人士的建議,有這樣一位老人,他今年90歲高齡,已經從事肝癌研究60年,他就是我國著名腫瘤外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湯釗猷。湯院士在多年研究肝癌的經驗裡得出,對於肝癌這種疾病,做好預防工作才是重中之重,那麼,湯院士認為最好的肝癌預防方法是什麼呢?
  • 世界公認的「一級致癌物」,都列出來了,醫生:有些食物不吃為好
    俗話說"病從口入"一點也不假,很多病都是吃出來的,包括致死率一直都居高不下的癌症。截止到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明確列為一級致癌物名單的致癌物的種類就已經達到120種之多,而這些致癌物是廣泛的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的,尤其是飲食中的致癌物,真的是防不勝防,一不小心就可能攝入了致癌物。
  • 常常聽說,癌症家族和癌症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第 26 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騰訊醫典特別策劃「生命之光」專題,記錄癌症之下的真實故事,分享癌症防治科普知識,傳遞「生命之光」的力量。 2020 年 2 月,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最新一版《世界癌症報告》[1]。
  • 3位院士給出抗癌秘方
    癌症的出現有方方面面原因,例如遺傳因素、天氣、食物、睡眠、體重、生活或者工作環境、病毒感染等等太多因素,而且是多方面引起的。而且曾有科學研究證明,癌症的出現還會和DNA複製過程中出現差錯有關,也就是說即使有人吃得好、睡得好、堅持鍛鍊、沒有任何不良習慣,也有可能患上癌症。
  • 腫瘤專家的防癌秘訣公開!一人一句話就是4顆救命丸,建議看看
    癌症早已不是老年病,有人才20出頭就得了癌症,有些卻在孩童時期患癌,人生軌跡因此而改變……為了防癌,每個人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但收效甚微。 本文為大家總結了幾位國內頂尖的腫瘤專家採訪,總結了他們各自的「防癌秘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致癌性極強又容易被忽視的食物!
    前幾天,聽到一個不好的消息,一個年僅28歲的小夥子,得了食道癌,分析原因竟是特別喜歡吃熱的食物和燒烤。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 有些食物強致肝癌,有些食物強致食道癌…… 不藥不藥博士想給大家總結幾個日常生活中,非常容易忽視,但是又致癌性極強的食物。
  • 91歲洪院士,研究骨病60年,提醒:常吃1「素」,骨頭硬邦邦
    洪院士,今年91歲,在骨病臨床治療和研究方面有著深厚造詣。而且本身,洪院士自身也是一位骨骼狀況非常好的高壽老人,儘管已經90歲高齡了,可是如今仍然身體強健,走起路來步履生風,完全看不出衰老的跡象表現。在一次骨量檢測中,洪院士身體力行地率先測量,結果震驚了所有人。正常的骨量範圍應該在-1~1之間,而大部分老年人的骨量密度都多半在-2~-1之間,至於一些嚴重的骨病患者,其骨密度更是低於了-2.5。反觀洪院士的骨量測試結果,則是0.6,比很多年輕小夥的骨質情況都要好上不少。
  • 名老中醫李佩文:接觸腫瘤五十餘年,我總結出五張「防癌處方」
    李佩文是腫瘤領域的專家,從事腫瘤診療50餘年,如今已經78歲的他,在防癌抗癌上有諸多心得,今天,小艾幫分析總結了幾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除此之外,如果燙食吃得太快,容易刺激食管,時間久了會誘發食管癌。所以,細嚼慢咽可以使得食物的溫度不熱不冷,對食管和胃部的刺激也就沒有了。 很多人的癌症是「作」出來的 情緒和心態對於防癌也至關重要。
  • 防癌抗癌效果最好的7種食物,日常多吃一點,癌症不攻自破
    其實癌細胞的發生與我們的飲食也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因此防癌抗癌可以從飲食先入手,日常多吃這7種防癌抗癌食物,癌症躲你遠遠的!讓我們等待好消息和愛。讓她來接自己。天蠍座的女人並不算是很色的。或許女人認為。時光冉冉。我只想這樣。新車兩側的獠牙式進氣口裝飾變得更大。霜降後需要覆蓋簡易小拱棚。所以在農村從事這樣的跨地域風俗的餐飲。你將在11月取得事業上的突破。是一大幸事。以及17日至25日。
  • 【健康】院士繪製「人體癌症地圖」,12個器官最易患癌
    為什麼癌症能如此猖獗?癌細胞到底最愛在人體哪些部位「搗亂」?我們能否有重點地進行預防?記者專訪國內權威腫瘤專家,請他們繪出一幅「人體癌症地圖」,並送上詳細的防癌指導。   人體12個器官最易患癌  郝希山表示:「癌細胞是人體內非常活躍的搗蛋分子,幾乎可以說是無孔不入。
  • 梨子驚人防癌 癌症最怕的幾種日常食物
    梨子驚人防癌 癌症最怕的幾種日常食物 原標題:   在很多人眼中,癌症是很可怕的一種疾病,因此如何預防成了大家重點關注的事項。研究指出,我們平常最常見的梨子就具有防癌的作用,下面就帶大家看看,這種神奇而又普遍的水果。
  • 毛巾擦背可防癌?抗癌聯盟公布5個防癌秘訣
    核心提示:國際抗癌聯盟曾發表報告稱,全球每年有1200萬新發癌症病例,其中高達四成原本可以預防。和得了癌症後高昂的治療費用相比,幾個最簡單的生活習慣可謂是最廉價的防癌處方。   用幹毛巾擦背  日本曾掀起過一股用幹毛巾擦背的熱潮。
  • 湯釗猷院士:人類不斷製造癌症 再不收斂癌會越治越多
    90歲高齡的湯釗猷教授,是中國工程院首位臨床腫瘤學界的院士、國際最著名的肝癌研究專家之一、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從事癌症臨床研究超過50年,他奠定了小肝癌研究的基礎,使肝癌由「不治之症」變為「部分可治之症」,並在國際上最早提出「亞臨床肝癌」的概念。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湯釗猷帶領團隊科研攻關,實現了將不能切除的大肝癌縮小再切除的課題研究,使病人的壽命得到延長。
  • 沒有食物能防癌!5個常見癌症謠言,醫生一次性闢謠
    「爸,叫你別吃雞蛋,你硬要吃,都說了雞蛋是發物,腫瘤患者是不能吃的。」小青不開心地拿走她爸爸手上的雞蛋 現實中,很大一部分癌症家屬都和小青一樣,道聽途說,相信很多錯誤的觀念。比如雞蛋,腫瘤患者不僅可以食用,並且可以補充患者的營養缺失。
  • 三級預防 一生遠離癌症
    我國癌症發病、死亡率呈明顯上升和年輕化趨勢,腫瘤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是公共衛生領域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許多科學研究及有效控制活動表明,癌症是可以避免的。1/3癌症可以預防。1/3癌症如能及早診斷,則可能治癒。合理而有效的姑息治療可使剩餘1/3癌症病人的生存質量得到改善。
  • 這樣做讓癌症消失 別給身體養出癌症
    這樣做讓癌症消失一、紅薯能抗癌日本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20種抗癌蔬菜「排行榜」為:紅薯、蘆筍、花椰菜、捲心菜、西蘭花、芹菜、甜椒、胡蘿蔔、金花菜、莧菜、薺菜、苤藍、芥菜、西紅柿、大蔥、大蒜、青瓜、大白菜等,其中紅薯名列榜首。而且日本醫生通過對26萬人的飲食調查發現,熟紅薯的抑癌率高於生紅薯。
  • 腫瘤院長程書鈞:防癌只有一個字!人人都可以做到
    核心提示:2015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腫瘤約為312萬例,這意思就是每天約有8550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約有6人確診為癌症,這份可怕的數據告訴我們,癌症已成為國人最大的死因,防癌抗癌是每個人都該重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