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市政府關於地鐵四號線扶梯事故新聞發布會上,北京京港地鐵新聞發言人楊苓表示:「我們也是受害者」。本報記者 薛珺 攝
本報訊 昨晚,北京市政府召開4號線扶梯事故通報會,市質監局副局長張巨明表示,經初步判定,發生故障的奧的斯513MPE型號扶梯存在設計製造缺陷,目前,國家質檢總局專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全國立即停止使用奧的斯513MPE型號自動扶梯。
奧的斯維護保養不到位負有責任
張巨明說,據初步調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於固定零件損壞,驅動主機發生偏移,驅動鏈條脫落,附加制動器未啟動,造成扶梯下滑。具體原因正在委託國家電梯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技術鑑定。目前可以初步判定,發生故障的奧的斯513MPE型號電梯存在設計製造缺陷。同時,奧的斯公司維護保養不到位,對此次事故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奧的斯513MPE型號電梯究竟存在怎樣的設計製造缺陷?對此,北京市特種設備檢測中心總工程師趙伯銳表示,從目前看,該扶梯本身的底座固定螺栓已經折斷了,事實上,是不該折斷的折斷了,另外在製造過程中也有缺陷。最終的結論還將由國家電梯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做出。
深圳事故扶梯為同一型號
張巨明介紹,此次的故障扶梯和深圳去年12月14日發生事故的扶梯品牌、型號完全一致。國家質檢總局專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全國自動扶梯的使用單位立即停止使用奧的斯513MPE型號自動扶梯,聯繫電梯製造廠家及維護保養單位對該型號自動扶梯開展全面的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
通知同時要求全國各地的質監部門要督促地鐵、機場、商場、車站等公共場所自動扶梯的使用單位,立即對所使用的自動扶梯開展全面排查。
張巨明說,地鐵4號線運行的奧的斯513MPE型號電梯共有14臺,其中西直門站6臺、動物園站2臺、宣武門站2臺、菜市口站2臺、海澱黃莊站2臺,目前已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要求,正進行事故調查和電梯的安全隱患排查。
張巨明表示,關於對事故責任方的處罰,將主要依據事故的危害以及調查的結果,根據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依法就事故的責任方進行處罰。
■ 焦點
深圳電梯事故發生後,北京是否有相應措施?
曾排查但部分單位不夠仔細
被問及去年深圳發生類似事故,北京是否採取相應措施?張巨明說,去年深圳地鐵事故發生後,國家質檢總局包括北京市質監局專門下發文件,要求奧的斯及所有北京市1.4萬部滾梯的使用和維保單位吸取教訓,認真排查,消除隱患。但遺憾的是有部分維保單位沒能夠做到仔細的排查,仍然存在事故隱患,所以才出現了7月5日這樣的事故。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李曉松說,去年深圳電扶梯發生事故之後,北京市地鐵所有的電扶梯立刻進行了全面的安全大檢查。就在6月22日,奧的斯公司才剛給這部電梯進行過安全檢查。
出過事,為何還要選用奧的斯電梯?
不挑品牌只對安全有門檻
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公司總經理助理、設備總部主任韓志偉表示4號線這個電梯,是依據國家的招投標法進行公開招標,所有的招標過程都受到政府部門的監管,他們的合同也在政府部門備案。
韓志偉稱,地鐵4號線裡面的電梯不光是奧的斯一個品牌,還有其他幾個品牌,這些品牌都是一些國際知名大公司的產品。
韓志偉說,從設計規範角度來講,選擇電梯都是符合地鐵設計規範以及國家關於公共運輸重載型電梯的標準,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講,選擇是沒有問題的。
張巨明則表示,北京電梯的市場容量非常大,到目前為止,幾乎世界所有品牌的電梯在北京都有銷售和運行。北京對品牌沒有門檻,只對安全有門檻。
接下來北京市會有哪些具體的舉措?
將加強電梯維保企業管理
北京市質監局副局長張巨明表示,為了保障北京地鐵的安全運行,一方面要進一步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行政許可,第二方面是要加強管理,使電梯的使用單位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第三方面是要對電梯維保企業加強管理,提高電梯的維保質量和水平。
張巨明說,同時,也要利用相關政策來促進老舊電梯的維修改造。此外,還將通過廣泛的社會宣傳,使社會各個方面對電梯的安全使用知識有所提高,安全意識能提升,來保障電梯的安全運行。
■ 追訪
京港地鐵擬向奧的斯追償
25名輕傷乘客已出院
據會上通報,已有25名輕傷乘客出院,其餘5名傷者並無生命危險,正在康復中。
「我們也是受害者」
被問及對此次事故的死傷者將如何賠償、何時賠償時,京港地鐵公司新聞發言人楊苓表示,作為地鐵的運營公司,對於所有進入到地鐵的乘客來說,我們都負有責任。在事故發生後,我們在第一時間對受傷乘客進行救助,同時,本著人道主義的原則,已經在和死傷者家屬進行協商。
楊苓說,這次事故的原因是由於電梯突發故障造成的,作為這部電梯的生產者、製造者和目前的維修、維護保養者,奧的斯公司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對於這次事故來說,我們運營公司也是受害者。」楊苓表示,在責任認定之後,該公司將對奧的斯公司的相關責任進行追償。
突發事件應有應急處置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李曉松說,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北京市主管副市長苟仲文、副秘書長周正宇和交通、衛生、公安等部門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京港地鐵公司當時的站務人員和駐站民警第一時間都進行了處置。
「但是事故發生是由於電梯的突發故障。」李曉松說,這部電梯在6月22日剛剛做過安全保養,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在這裡面,無論是運營商,還是政府監管,大家都是盡職盡責做到了。
針對該次事故是否能夠避免,李曉松說,生活在地球上,任何時刻都會發生突發事件,但最重要是要有一個預防的意識,一旦突發事件發生之後要有應急處置的措施。
李曉松最後表示,首先我們不願意發生這樣的事情。北京14條地鐵線每天客運量超過700萬人次,在這樣大的交通運行狀態下,供應商對設施設備還不能做到全面質量保證的話,「我們非常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