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俏俏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學歷有鄙視鏈,這是眾所周知的事。
可當學歷遇到愛情中的男女,究竟是學歷決定一切,還是荷爾蒙戰勝學歷呢?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向來是不變的法則,無論是社會精英白領,還是底層的平民老百姓。
在選擇對象時,都有「門當戶對」的觀念,這就是現代人所謂「勢均力敵」的愛情才是成功的組合。
但夫妻學歷差距大,而衍生不同的結局,也是古今有之。
01、徐志摩眼中的土包子張幼儀
提到徐志摩,我們除了想到他優美綺麗的詩外,對於他和前妻張幼儀的故事也不陌生。
在徐志摩眼中,張幼儀一無是處,他嫌棄這位前妻是土包子,但真的只是這樣嗎?
縱觀徐志摩喜歡的女人來看,他是看顏值的,從林徽因到陸小曼,顏值都不低就知道了。
可張幼儀作為那個年代的有頭有臉家族的女兒,她的顏值其實也不低。
按照社會家族地位而言,徐志摩娶張幼儀算是高攀了。
而徐志摩眼中的張幼儀,是一個連學業都沒有完成就訂婚的舊時女子形象。
第一印象就不好,接下來的嫌棄張幼儀更是沒有走出過國門,是一個沒有喝過洋墨水的土包子無疑了。
所以,徐志摩和張幼儀雖然結婚了,還生下孩子。結果得到的是,走得越來越遠的夫妻關係,直到離婚。
或許徐志摩嫌棄張幼儀有年代帶來的衝擊,但也可以看出來了,夫妻學歷差距大,問題是真的有。
作為「才子」徐志摩,希望的妻子應該是和他風花雪月的女子,而不是舊時女子的溫柔。
幸運的是離婚後的張幼儀,不但獨自撫養孩子,更是在家人朋友的幫助下,努力讀書並出國留學,回來之後創辦了服裝公司,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夫妻學歷差距大,如果不能互相欣賞,剩下的就是勞燕分飛了,時間早晚而已。
02、胡適與江冬秀的舊道德楷模與小腳女人白頭偕老
胡適的才華不說大家都知道,但他的夫人江冬秀而言,最初只是舊時女人,家裡家外都能操持得很好,卻是裹小腳不不讀書的。
而他們的婚姻是胡適母親一手操辦的,面對母親胡適選擇了善待自己的夫人。
當然一開始胡適肯定也有不樂意的事,想著自己都是出國留學的人了,未來妻子卻是裹小腳大字不識的女人。
換了誰都覺得這沒有共同語言吧,但胡適作為舊道德楷模的代表,他選擇了接受這樣的婚姻。
而江冬秀在胡適的要求下,放開自己的腳,不在裹了;也開始認真的讀書,從一個大字不識到可以給胡適寫信,當然這信寫得肯定沒多好。
但這樣的改變,對於那時候的女人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進步。
磕磕碰碰、雞飛狗跳的婚姻生活,讓胡適和江冬秀用他們獨有的方式,互相白頭偕老。
這樣的夫妻學歷差距在一開始是巨大的,索性男的有道德的束縛,女的可以改變自己,所以他們可以白頭到老。
婚姻裡總是一地雞毛,若是看不到因為學歷差距大以外的優點,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03、我博士,老婆中專,夫妻學歷差距大的體驗,箇中滋味唯有當事人明白
時代在進步,男女平等的口號喊到了今天,就是女人也可以和男人一樣享受教育的福利。
教育的全民普及,每個人都有讀書的權利。但男女在交往中,能夠遇到同等教育級別的概率,還是比較小。
所以現實中出現了不少夫妻學歷差距大的例子。
小李博士,老婆是中專。結婚15年,孩子14歲,孩子上小學後,老婆就全職媽媽。
多年來他們相處的方式:小李工資獎金毫無保留主動上交,只要是老婆喜歡的,都儘量滿足。
或許小李感興趣的,他老婆聽不懂。但兩個人有獨特的相處方式,依然過得怡然自得。
而小王,和妻子都是博士畢業,因為共同興趣愛好走到一起。
當然更多的是兩個人學歷相當,然而看著門當戶對的兩個人,在走進一地雞毛的婚姻後。
經常因為價值觀不合吵架,最後在一年前分道揚鑣。小王說離婚原因是兩個人都太好強,互不相讓,實在受不了他老婆了……
這兩個過來人的例子,讓我們看到了男人和女人是否合適?是否能夠一起生活跟學歷工作沒啥必然關係。
當然高學歷的人在自律習慣和思維邏輯上確實優秀於普通院校的學生,但相較於智商的差距,情商和三觀更加重要。
寫在最後
男女在教育程度上的差距,拉開了很多看得見看不見的東西。
但夫妻學歷差距大,也同樣有著不一樣的好處。
比如在教育孩子上,學歷高的可以輔導孩子作業。
兩個人在婚姻裡,更多的是懂得互相理解,互相欣賞。
夫妻學歷差距大是什麼體驗?來評論區聊聊吧!
這裡有育兒乾貨分享和教育觀點碰撞,期待你的關注,點讚,收藏,轉發。公號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