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陬溪法庭:讓留守兒童沐浴法治的陽光

2020-12-17 法周融媒

隨著桃源縣勞務經濟的迅速發展,大量勞動力外出,由此產生的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當前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這些孩子普遍缺乏情感關愛,精神生活單調,孤獨、偏執、煩躁、衝動、失望、困惑的情緒不時在他們身上閃現。這是一個亟需關情的特殊群體。近年來,桃源縣法院陬溪法庭黨支部將關愛留守兒童納入黨建工作規劃,結合黨員志願者服務活動,切實讓留守兒童沐浴到法治的陽光。

點亮微心願,做留守兒童「幫扶人」

「謝謝法官阿姨,沒想到我的願望真的實現了!」12歲的娟娟如願以償的得到了一套四大名著,她說「希望自己能博覽群書,增長見識,將來走出大山,改變自己家庭貧困的現狀。」近日,陬溪法庭的黨員志願者饒勝蘭走進扶貧點村佘家坪鎮赫曦峪村自己幫聯的貧困戶家裡,為留守兒童娟娟送上了她的微心願「四大名著」,同時還送上了衣服、書包等物。今年來,陬溪法庭黨支部結合該院開展的「圓夢微心願、實現微夢想」活動,給該村申請微心願的留守兒童們捐贈了大量的書籍、書包、文具用品以及衣物,為該村的留守兒童點亮微心願、成就大夢想。據悉,此次捐贈除了滿足孩子們寫在心願卡上的願望外,還為每名兒童購買了必備的生活必需品。對於有留守兒童的幫聯戶,每位負責幫聯的黨員幹部還會定期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摸底調查全面了解,加強心理疏導,力所能及的解決實際困難,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

送法進校園,做留守兒童「引路人」

「各位小朋友大家好,很榮幸能夠來到桃源縣特殊教育學校,和大家一起探討與法律有關的問題......」日前,桃源法院陬溪法庭的幹警走進桃源縣特殊教育學校聾啞部,給那裡的孩子送去了一堂「無聲」的法制宣講課。這些孩子寄宿在特教學校,父母有的也是殘疾,有的在外務工,平時打交道的就是學校的教師和同學們。看到幹警們的到來,孩子們都特別開心。

考慮到孩子溝通上的特殊性,此次主講的法官助理李蓉特意準備了PPT,配上簡單明了的圖片,用易懂的語言從防性侵、防校園暴力等多個方面進行講解,針對工作中遇到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例,以案釋法,教導學生學習法律,了解法律,提高防範意識,保護自身安全,自覺抵制不良行為,遠離違法犯罪活動。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是一堂「無聲」的法制課,但他們卻聽的格外認真,時而露出高興的笑臉,時而手舞足蹈,時而舉起大拇指點讚。老師在旁邊進行全程手語翻譯。課程結束後,幹警們與孩子們玩起了遊戲。現場,孩子們身體敏捷,靈活自如,歡笑聲、吶喊聲此起彼伏,場面十分熱鬧。

近年來,桃源縣法院專門就送法進校園出臺了相關文件,要求二年內對全縣範圍內的所有高中小學校開展普法活動。針對留守兒童特點,陬溪法庭開展豐富多彩的法治和安全宣傳教育活動,通過開展法治講座、庭審觀摩、圖片宣傳等生動活潑的法治教育形式,使留守兒童知法守法,提高自我保護、自我約束能力,有效預防留守兒童違法犯罪,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2019年來,該庭共開展送法進校園法治講座30多次、巡迴審判3次、發放宣傳資料1500多份。

快捷維權,做留守兒童「守護人」

「感謝法官,要不是您特事特辦,我們家小孩可能這次連學都還上不了。」王某和陳某均不停地對法官表示感謝。

2020年4月10日,原告王某在陬溪法庭起訴立案,要求變更小孩撫養權。法官經詢問了解到,雙方為爭小孩撫養權已經到法院起訴了3次,小孩的撫養權最後一次協商歸女方陳某,但因為陳某已另行與他人結婚生子,照顧兩個小孩精力有限,現王某已將女兒接回家中居住。因為疫情的影響,今年的開學延遲到4月中旬,眼看馬上就要開學,陳某要求王某歸還女兒,送其到縣城就讀,與王某協商多次未果,雙方僵持不下,已嚴重影響小孩入學。考慮到小孩臨近開學,為不影響其正常入學,主審法官決定特事特辦,為其暢通綠色通道,立馬打電話與被告陳某聯繫,並約定了調解時間。次日,雙方當事人在法官的主持下進行調解,由於雙方對小孩的感情都很深,都想爭撫養權,不肯作出讓步,陳某情緒激動下甚至打電話召集親友要去男方家搶人,而男方也不甘示弱,打電話召集親友在家裡保護小孩,局勢眼看一發不可收拾,有可能釀成群體性鬥毆事件。主審法官勸告雙方需冷靜,不要因為衝動釀成大錯,對自身、對小孩、對他人影響都不好,況且小孩是雙方的紐帶,誰享有撫養權只是歸誰直接撫養,另外一方在不影響小孩學習、生活的情況下隨時可以探視,對方有協助義務。既然雙方都愛小孩,就應該給小孩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生活環境,讓其身心愉悅,健康快樂的成長,因此,歸誰撫養不是關鍵,關鍵是父母離婚後是否能和睦相處。通過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最終主審法官用特殊的方式讓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即撫養權仍歸女方陳某,但由男方王某直接撫養教育,不要求對方承擔撫養教育費用;陳某享有探視權,在王某未履行協助義務的情況下,陳某可將小孩帶回直接撫養。

至此,一起可能引起群體性鬥毆事件的糾紛案件在2日內得以調解結案,閉庭後雙方就小孩的上學和探視問題也達成了一致意見,高高興興的一起去看小孩了。

陬溪法庭從立案開始,就為涉留守兒童案件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立案審批手續,快捷立案。在訴訟過程中,對該類案件優先審理,快審、快結,適用簡易程序結案,要求15日內結案,窮盡一切手段,儘量調解結案。同時注重維護兒童權益,合理利用自由裁量權,適當照顧生活困難、各方面均處於弱勢的兒童。

延伸服務,做留守兒童「知心人」

「法官阿姨,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爭取以後長大了也當一名光榮的法官。」9歲的軍軍用稚嫩的聲音信誓旦旦的向看望他的法官阿姨們表著態。原來這是一起變更撫養權糾紛案件中的小孩,軍軍2歲時父母就離婚了,當時約定軍軍歸父親鍾某撫養,由於鍾某常年在外跑車,孩子基本上是由爺爺奶奶看管,母親王某在寒暑假經常將軍軍帶走生活一段時間,生活過得也還平靜。由於9歲的軍軍越來越乖巧,王某的生活條件也變得越來越好了,便有了變更撫養權的想法,並在鍾某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給軍軍轉學至外地,同時換了手機號碼,導致鍾某無法聯繫上軍軍,幾次外出尋兒未果。王某起訴至法院要求變更撫養權,開庭審理時,由於軍軍過來作證,導致雙方親屬為爭搶小孩發生衝突事件,矛盾再度升級,雙方無法達成調解協議。法官經審理後認為雙方當時達成的離婚協議亦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且鍾某目前並無不適合撫養軍軍的情形,再者王某擅自為軍軍轉學有錯在先,故駁回了王某的訴訟請求。由於休庭時,法官在與軍軍的聊天中了解到他本身還是願意跟著媽媽生活,現在判決結果未能遂了小孩的心願,法官決定親自去看看軍軍的生活現狀。欣慰的是,軍軍生活的很開心,與父親、爺爺奶奶相處得都很好,拿到法官送來的書包、書籍、零食後,特別開心,還鄭重的向法官們表明了自己的理想。

近年來,陬溪法庭黨支部在立足審判,切實維護留守兒童合法權益的同時,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感,延伸服務,為留守兒童送去人文關懷。對涉留守兒童的相關案件開展案件回訪,了解孩子們的近況,從心理上給予安慰、鼓勵,讓他們擁有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不定期開展愛心捐贈活動,對於本縣發生的重大事故如涉留守兒童,則組織全庭幹警積極募捐,為留守兒童送上愛心。如從朋友圈得知墨墨小朋友為護弟弟被大火燒傷時,得知欣欣小朋友的父親在外務工被雷電擊中失去雙手雙腳時,全庭幹警積極募捐併到將善款親自送到醫院,看望對孩子及其家屬,鼓勵他們對生活充滿希望,並從法律上給予諮詢和引導。(融媒體記者:邱琪 通訊員:伍夢霞 艾豔萍)

相關焦點

  • 桃源陬溪法庭:法槌在手,巾幗法官無畏戰「疫」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講陬溪法庭5名80、90後女法官們的戰「疫」故事!陬溪法庭黨支部書記艾豔萍是一名典型的「80」後,她是陬溪法庭的庭長,也是一位有著18年黨齡的老黨員了。在這場戰「疫」中,她充分的發揮老法官、老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別看她身材嬌小,但幹起事來卻雷厲風行。
  • 法官走進陽光家園 與留守兒童共繪夢想
    2013-08-01 15:55:14        當一名太空人、考上大學、成為一名科學家……,井岡山市溝邊村留守兒童陽光家園的的孩子們在紙上認真地寫下了自己的夢想
  • 沐浴陽光,讓少年兒童茁壯成長
    引 言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讓每一名少年兒童都能茁壯成長,是全社會的共同心願。前往學校考察調研、同少年兒童代表座談、給小學生回信……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少年兒童的身體健康和成長成才。
  • 天長市廣陵街道天寶社區「與愛童行」關愛留守兒童志願服務項目
    留守兒童在親情上缺少父母的關愛,性格內向自卑、敏感,隔代撫養,監護人的文化程度偏低,老人溺愛孩子……導致孩子在生活、教育和心理存在問題。針對留守兒童所處環境中的薄弱和缺失環節,彌補家庭對兒童照顧功能的不足。
  • 《陽光下的法庭》:嚴謹的法治與藝術創作並不矛盾
    前兩天,當接連刷到好幾個人推薦電視劇《陽光下的法庭》的朋友圈後,娛妹妹發現我們期待中的這部正劇,或許真的來了——正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的《陽光下的法庭》,顧名思義,它將鏡頭對準了中國的司法領域,塑造了以東方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二級大法官白雪梅為代表的法官群體,以及律師寧致遠為代表的律師群體。
  • 玖月奇蹟唱響陽光雨露第二屆關愛留守兒童晚會
    這是陽光雨露繼去年9月16日舉辦的萬人公益晚會後的又一善舉,也是一次愛的延續。晚會通過「鑄夢」、「追夢」、「圓夢」三個篇章,敘述中國留守兒童成長經歷,以愛心和實際行動感召更多人關注留守兒童,把愛傳向全社會。國家高度重視公益組織齊響應「父母在遠方,身邊無爹娘,讀書無人管,心裡悶得慌,安全無保障,生活沒希望。」這則童謠形象地反映出許多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
  • 中國公益人物宋馨:把陽光和自信播種在留守兒童的心田
    【中宏網訊】陝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秘書長李均滿報導:目前,在陝西省的秦嶺山區的商洛、巴山蜀水的安康、黃土高原的榆林,還有江西太陽村的留守兒童都在大聲朗讀《留守兒童人生格言》,他們變化很大,非常陽光和自信,簡直判若兩人,令人欣慰。
  • 威遠縣婦聯在山王鎮開展「真情關愛•共享陽光」留守兒童「鄉村...
    威遠縣婦聯在山王鎮開展「真情關愛•共享陽光」留守兒童「鄉村家庭日」主題活動 2020-01-19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暖相助 與愛同行 弋江區愛心天使協會關愛留守兒童公益活動
    中國法治周刊安徽訊:胡才發(通訊員)留守兒童在心靈關愛方面存在缺失,與父母之間缺乏有效的情感互動。如何引導留守兒童成長,讓愛不再稀薄,「除了錢你還給過我什麼!」孩子們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一年回家一次,孩子們常年由老人們看管,留守兒童問題,不僅事關孩子的成長,也關係到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穩定。為紮實做好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 「攜手相伴 共享陽光」——朝東鎮社工站開展關愛留守兒童主題活動
    「攜手相伴 共享陽光」——朝東鎮社工站開展關愛留守兒童主題活動 2020-12-01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南川:冬日陽光溫暖留守兒童
    重慶市南川區大有鎮石良村「微小學」有8名二年級學生和7名幼兒園小朋友,他們中大多是留守兒童。2020年12月3日,在「12·5」國際志願者日即將到來之際,重慶市南川區的志願者們走進大有鎮石良村「微小學」,開展「冬日陽光·溫暖你我」暨「情系大山兒童 讓愛溫暖童心」12.5志願服務活動,給孩子們送冬衣、過集體生日、玩互動遊戲等,使孩子在冬日裡感受到了濃濃暖意。↑志願者在重慶市南川區大有鎮石良村「微小學」給孩子們上音樂課,教唱《聽我說謝謝你》。
  • 冠縣開展「牽手關愛行動」 百名留守兒童感受城市生活
    齊魯網4月7日訊(冠縣臺 張欣 楊春黎)為進一步關愛農村貧困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為其提供形式多樣、切實有效的服務,冠縣組織召開「牽手關愛行動」啟動暨心願禮物發放儀式,近百名留守兒童參加活動。  啟動儀式結束後,冠縣團縣委、縣教育局帶領孩子們參加了感受城市活動,百餘名留守兒童統一乘車參觀了冠縣魯西北地委舊址,清泉河,聊城大學天文館、生命科學院,東昌湖,孔繁森紀念館等,真切感受城市日新月異的文化及紅色革命教育,感受科技的發達和神奇。
  • 長白時評:沐浴在憲法的陽光下 我們乘風破浪
    長白時評:沐浴在憲法的陽光下 我們乘風破浪 編輯:孔笑妍    來源:中國吉林網    2020-12-04 15:18
  • 邵東:關愛留守兒童 播撒愛和陽光
    思遠小學位於原省定貧困村靈官殿鎮思遠村內,全校有74名學生,75%以上為留守兒童。4月20日,該校根據統一安排開學複課。李溫馨得知後,跟父母表達了想去思遠小學上公益課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全力支持。當天,李溫馨用自己存下來的零花錢為思遠小學購置了100個口罩,並給學生贈送了書本、筆、跳棋等文娛用品。「少年強則國強。
  • 福建永泰:多措並舉豐富留守兒童維權載體
    (原標題:福建永泰:多措並舉豐富留守兒童維權載體)
  • 民法典今起施行:讓我們沐浴新年陽光將法治精神刻印在心
    所謂良法之治,不僅需要高超的立法,制定良好的法律,更需要人們對法律自覺遵守,將法治精神刻印在心。迎著2021年新年的第一縷陽光,今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這意味著我國公民權利保護邁入民法典時代。經年夢想,一朝成真。
  • 同沐陽光 攜手成長 汨羅屈子祠鎮為留守兒童舉辦集體生日會
    值國慶、中秋兩大節日來臨之際,為了讓更多困境、留守兒童也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感受到社會愛心人士對他們的關愛。9月19日,屈子祠鎮民政辦和社工站攜手汨羅市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黨支部、愛心企業汨羅市樂航教育、範家園美香蛋糕店一起相約範家園村村委為20餘名困境、留守困境兒童舉辦了一場別有意義的「集體生日會」。
  • 婦兒維權丨如何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24個要點讀懂「兩高報告」
    2019年,「兩高」在維護婦女兒童家庭合法權益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記者梳理了相關內容。5審結贍養案件2.6萬件嚴懲虐待、遺棄、傷害老年人犯罪,審結贍養案件2.6萬件,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家事法庭巧斷家務事,妥善化解贍養、撫養糾紛,讓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美德代代相傳,重視家庭的傳統永續綿延
  • ...陽光成長」——兒童安全防護暨法治教育主題活動走進司馬浦鎮仙...
    【潮南婦聯】「守護童年 陽光成長」——兒童安全防護暨法治教育主題活動走進司馬浦鎮仙港村 2020-12-11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她是留守兒童的「法官媽媽」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明 文/圖 她是眾多留守兒童的「失足救星」和「心靈使者」,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法官媽媽」。她先後辦結涉未成年審判案件4000多件,其中七成涉及留守兒童。她是誰?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副庭長陳海儀!一位用愛心詮釋法律的心靈使者,一朵盛開的碧水青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