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社科院臺研所助理研究員
臺灣「中選會」5月5日發布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公告,確定「罷韓」投票將於6月6日舉行。在新冠疫情洶湧之下,民進黨當局卻不顧防疫風險堅持強推 「罷韓」,這種只顧政治追殺不顧民眾生命安全的做法,在島內引發不小爭議。
在蔡英文今年初選舉連任成功後,民進黨士氣大振,想要一舉罷免國民黨籍的高雄市長韓國瑜,收復綠營在高雄市執政了二十年的「失土」。之前,民進黨一直暗助「罷韓」團體進行各階段聯署,在第二階段聯署通過,確定進入第三階段的投票後,民進黨直接跳到臺前,開始傾全黨、全臺之力,展現「罷韓」勢在必得的態勢。首先,「中選會主委」李進勇違反「行政中立」充當「罷韓急先鋒」。據高雄市選委會統計,「罷韓」需投票所共1823處,目前還缺201處。
5月2日,李進勇親自南下視察罷免投票所防疫工作演練,聲稱將協調大學、「國營單位」出借場地,如高雄市政府借不到這些學校和單位的場地,「我這顆頭剁給你」。4日,「中選會」又大陣仗召開記者會,發給高雄各區長及市立校長一封公開信,恫嚇他們如果不出借場地,須負法律責任。5日,李進勇又揚言啟動備援計劃,哪怕搭帳篷投票,也要找齊1823間投票所。其次,法院駁回了韓國瑜陣營對於「罷免聯署偷跑」的提告。韓國瑜陣營認為,「罷韓」活動在韓任職未滿一年時就開始宣傳並籤署提案書,違反「選罷法」規定,因此遞狀法院申請停止執行。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於4月17日駁回,韓國瑜不服提出抗告,「最高行政法院」5月7日再次裁定駁回。此外,民進黨高雄「立委」6日還召開記者會,呼籲高雄市民屆時去投票,公開號召支持「罷韓」。李進勇曾透露為罷免韓國瑜已成立「選務國家隊」,可以看到從「交通部」、「中選會」到高雄市議會,從側翼的「罷韓」團體到各大綠媒談話節目,已進入全面總動員的狀態,勢將韓國瑜「拉下馬」。
「罷韓」成功門檻並不高。目前高雄市選民約228萬人,依據「選罷法」規定,第三階段投票「同意罷免票數」須多於「不同意罷免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的四分之一以上,也即約需逾57萬票,就確認罷免成功。韓國瑜2018年以89萬票當選高雄市長,民進黨參選人陳其邁獲得約74萬票,只要陳其邁支持者的2/3出來投票就可以罷免成功。而在2020「大選」中,韓國瑜在高雄市只拿到61萬票,對手蔡英文卻拿下了近110萬票,只要投蔡英文的一半高雄市民出來投票,韓國瑜就會被罷免。在民進黨如此傾全力動員下,達到「罷韓」成功人數的可能性很大。
罷韓案不只關係到韓國瑜的政治生命,也關乎國民黨能否止血再起,一旦「罷韓」成功,對2020「大選」剛經歷「慘敗」國民黨來說又是一記重擊。實際上,綠營運作的不只是「罷韓」,臺中市也有綠色團體在醞釀罷免國民黨籍的市長盧秀燕,近期在臉書上有綠營支持者號召「罷燕跟進罷韓,不要雷聲大雨點小」。韓國瑜若被罷免,恐產生骨牌效應,國民黨其他地方縣市長都岌岌可危。
島內輿論指出,不論「罷韓」結果如何,都將對臺灣社會造成極大負擔並首開惡例。「罷韓」投票本身就要燒掉1.1億元新臺幣,韓國瑜如果被罷免,高雄市還要補選,又是一筆不菲費用,其他如市政停擺、社會撕裂等無形成本更難以估算。更令人憂心的是此例一開可能後患無窮。如藍營支持者所說,日後選舉投票結果出爐,反對陣營隔天就開始聯署罷免案,豈不沒完沒了?今後莫非要「兩年拼選舉,兩年拼罷選」?還有島內網友表示,民進黨的追殺一直是「割斷喉嚨放幹血」,為了將國民黨徹底踩在腳下,選舉結束了還要操作罷免,吃相極其難看,「為遂一己之私,卻要拉全社會埋單。」臺灣社會今後恐更加分裂、動蕩。(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