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聖祥
在打賞分成這件事上,蘋果終於作出了妥協。今年秋季發布會後,蘋果再次修改了AppStore審核規則,取消了第三方應用中個人對個人的打賞抽成,但同時也規定應用開發商不得從打賞中抽成。
蘋果打賞新規,意思有兩層,一是將打賞看成個人對個人的饋贈,蘋果不抽成,各個平臺也不能抽成,反過來,你抽成,我就能抽成;二是,既然是個人對個人的饋贈,就應與某個具體內容或服務無關,比如,不能針對某篇具體文章直接附上打賞插件,打賞應有另外界面。
不難看出,前一層意思蠻精準,後一層意思仍擰巴。既然大家都說打賞不是購買,都認為蘋果不應該抽成,那麼,規定平臺也不能從中抽成,下的是一手反將的好棋。佔據道德制高點,對別人進行道德指責這種事,企業應該少玩;要不然,人家只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反過來將你一軍,你就受不住了。
很多平臺雖然對30%的蘋果稅恨得牙癢,但自己也不從打賞中抽成的平臺其實不多,很多平臺都是要抽成的,這甚至是其重要收入來源。只許自己抽不許別人抽,當然說不過去。像那些直播平臺,蘋果依然表示要抽成,就是很合理的,一來打賞採用的是虛擬貨幣,二來平臺也要從主播賞金中抽成。
有點令人費解的是,蘋果依然不讓在某篇具體文章下面直接附上打賞插件。要知道,誰也不會無緣無故地打賞,只要跟具體內容有關,蘋果就理解成「應用內購買」,簡直是換個方式接著擰巴。不知道各個平臺會具體怎樣應對,開發新的打賞界面倒不是難事,問題是,文章下面不讓附打賞連結,該怎麼吸引讀者打賞呢?
讚賞本身具有衝動消費的性質,操作方便是必須的,收款二維碼效果都差太多,看完文章再去專門的打賞界面打賞,可能性是不是也不大?事實上,饋贈與購買的界限應該還是比較明確的,因為購買是必須付錢的,而讚賞是純粹自願的。蘋果新規強調讚賞必須與具體內容或服務無關,無非是不讓人好好讚賞,可謂損人不利己。
當然,蘋果畢竟還是妥協了,相比之前有人提出進行反壟斷調查,有人呼籲相關部門介入懲處,最後真正發揮力量的,不是別的,而是市場。可以說,這是最好的方式,市場的事情就應該交給市場。即便是像蘋果這樣的大公司,也不可能不顧市場的聲音。消費者的憤怒是任何企業都必然害怕的,只要市場機制健全,只要競爭大門敞開,市場的問題,市場能解決好。
這個意義上說,蘋果取消打賞抽成可以看成是市場的勝利。無論蘋果基於什麼樣的理由,害怕損失市場份額也好,害怕收益得不償失也罷,取消打賞抽成幾乎從一開始就是必然的。只不過,被打了一耳光的消費者,揉一揉是否就沒事了,還得接受市場的檢驗。
===財道精粹內容===(責任編輯:婁在霞 HN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