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教育崇洋媚外,那才是最恐怖的崇洋媚外

2020-12-11 騰訊網

這段時間因為上海的那個洋女婿獲得了不一般的對待,所以崇洋媚外這一成語又火起來了。本來有幾個人崇洋媚外,這也就算了,也沒什麼危害性,畢竟不一樣的人,觀點也是不一樣的,可是最讓人害怕的就是教育都還崇洋媚外嗎?很多人認為國外的教育就是要比中國的教育好多少倍,一萬多個留學生滯留到了英國,中國的學生也遍布在了世界各地,孩子還那麼小,家長就把孩子送去留學,就是因為想要獲得國外的教育嗎?

在國外的疫情爆發之後,一些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回國,然後開始聯名寫信,讓國家專門派一架飛機,把孩子們都給接回來,不接回來就大鬧。你有錢你可以把你的孩子送出國外留學,可是為什麼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你還好意思讓國家專門派車去接你的孩子呢?既然擔心你的孩子,為什麼你不能專門飛到國外去照顧孩子,還要讓國家把他們接回來呢?家長們們難道沒有想過嗎,一萬多位留學生回到中國來,這將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將孩子送出國不僅花費巨大,還要忍著進不了孩子的思念,這一切都是因為家長們認為國外的教育更好。只要你能夠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不管是英式的還是非洲式的,只要你的皮膚夠白或者是黑皮膚,那你就會被當成外教,而且也會被家長尊重。並且對於那些洋學生要求竟然放的特別低,胡必亮認為每年給留學生10萬塊錢的獎金還太少。本來極少數人有崇洋媚外的想法,這也就算了,可是中國現在崇洋媚外的人也太多了吧,有多少人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到國外接受教育了,不得不說這些家長真的是太狠心了。

相關焦點

  • 被崇洋媚外的宿管阿姨
    」 崇洋媚外,漢語成語,意思是崇拜西方一切,諂媚外國人;指喪失民族自尊心,一味奉承巴結外國人。 節日只是一個表達心意的時機 阿姨是想要給遠離家鄉的同學一點關愛 我不知道,這是哪門子的崇洋媚外。
  • 再議崇洋媚外
    至此,才開始有崇洋媚外之說。我們不服「師夷長技以制夷」公派幼童留學,南方窮人美洲鐵路修路,開啟了國人同他國交往的歷史。近代中國歷史是一部民族恥辱和痛苦的歷史時期,崇洋只是當時上層少數領導們受打擊後產生的民族自卑心理。
  • 關於崇洋媚外的思考
    「崇洋媚外」是一個貶義詞,其本意是說崇拜西方的一切,向外國人獻媚。如果我們從這個詞表達的整體含義出發,而不是把它拆散了一個字一個字分析含義的話,從深層次去思考,它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西方文明在特定人類發展階段所代表的人類文明的先進性和權威性。自從我們打開國門,接收到來自西方的先進技術和文化的浪潮衝擊後,出現了幾乎一邊倒的「崇洋媚外」。
  • 那些崇洋媚外的人,你們該醒醒了!
    在我國古代是沒有「崇洋媚外」這個詞的。為什麼?因為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在古代的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世界霸主地位,其它國家在當時的中國人眼裡都是「蠻夷之地」,那時候怎麼可能有人崇洋媚外呢?所以自然就沒有崇洋媚外這個詞了。到了近代,衰落的中國被迫與列強籤訂不平等協約,各種替洋人辦事的「買辦」出現,這才有了「崇洋媚外」一說。
  • 你是如何看待「崇洋媚外」的觀念呢?
    世界是多彩繽紛的,人也是形同各異,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人在對待事物看法上也是有所差異,但保留初衷堅持自我才是至關重要的。人的精神力量遠比物質生活更加動人,因為這是心與心之間最近距離的接觸。但即便如此,受過傳統教育的中華民族,總會出現一些崇洋媚外的年輕人,他們好高騖遠,總想著去過外國人夢境般的生活,甚至認為外國的空氣都是香甜的。
  • 「崇洋媚外」有多可怕?狗尚不嫌家貧,而你崇洋媚外的樣子真醜!
    歡迎各位看官們看到小編為你帶來的內容,如果對社會資訊、奇聞異事感興趣的,那麼關注我就沒錯了,會給你帶來最新穎的內容,最有趣的話題,一定不會讓你失望,(聽說關注我的顏值都特別的高)好了話不多說,我們往下看,今天帶給大家的是什麼!
  • 為什麼有那麼多中國人崇洋媚外?
    崇洋媚外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中一個普遍的現象。無數人認為西方的科技非常發達,中國的科技跟西方比就不值得一提。古代是沒有崇洋媚外一詞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古人其實很有骨氣的。清朝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期間屢次被列強欺負,幾次對外戰爭敗多勝少,割地賠款,讓國人面對列強有深深的挫敗感。越來越多人喪失民族自尊心,一味奉承巴結外國人,抗日戰爭多達幾百萬的漢奸也是崇洋媚外事實證明。
  • 都2021年了,為什麼現在還有不少人「崇洋媚外」,自卑是根本
    什麼是崇洋媚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說去國外讀書就是崇洋媚外,用外國產品也是崇洋媚外。但是其實這種言論是錯誤的,我們的確要正視自己的差距與不足,我們去國外讀書,其實也是為了強大自己強大國家,我們用外國產品也是為了讓自己得到很好的產品體驗,其實這些都不是崇洋媚外。
  • 我們就是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崇洋媚外」!
    很久之前就想寫這個題目,有些話想跟大家聊一聊,順便也說一下,我以及我這個教育號,就是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各種崇洋媚外的行為。前些日子我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有崇洋媚外的現象和行為發生?又是什麼樣的因素會加劇這種現象?
  • 崇洋媚外到底有多可怕?
    所以,如果談到崇洋媚外的可怕之處,想必就在於其可以讓人關於國家和民族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徹底淪陷,並在淪陷後走向絕望,迷失自我,在精神上成為他國忠實的僕從。我們先從身邊的幾件事情談起:今年2月初,日本APA酒店因陳列右翼書籍引起轟動,對此,我國民眾亦表現出極大的憤慨。
  • 疫情期間,國內一些大學生崇洋媚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現在有不少國內的大學生崇洋媚外,讓我感到很不理解。例如很多人把出國留學當成非常高大上的事情來追求,覺得外國的月亮好像比中國的圓一樣。又比如說,最近美國疫情爆發,不少,北大的學生紛紛給美國進行捐助,又捐物,又捐款,捐了好像接近20萬。這件事被曝光後,有網友吐槽稱:武漢疫情你們捐了多少錢?
  • 只是有人崇洋媚外罷了!
    自從「庚子賠款」返還辦教育開始,米國就注重培養親美勢力。隨著西方在「自然科學基礎理論」領域對話語權的獨霸,中國的創新能力受到了限制。事實上,西方的漸變論、相對論、進化論並非無懈可擊,只是有人崇洋媚外罷了!
  • 解放日報:中國人"崇洋媚外" 究竟有多嚴重
    調查顯示,59.2%的青年認為自己周邊大多數國人普遍有點崇洋媚外,35.1%的青年認為「崇洋媚外的風氣存在,但不普遍」;76.5%的青年認為,一個民族的自信心與其所屬國家的經濟實力有很大關係。針對「崇洋媚外」,一些專家學者侃侃而談,不過我總覺得他們很多說法並不能令人信服。   譬如,留日學者王小東認為,這是國內媒體長期以來美化了西方。
  • 中國留學生稱「美國空氣都是甜的」,崇洋媚外,後果讓人大快人心
    中國家長都很重視教育,在有能力的情況下都會儘量把孩子送到國外留學,就算是官方層面也會公費一些學生去國外研究學習,然而有少數學生也因為如此對國外產生諂媚思想。案例大家應該都還記得一個女留學生說的話:美國的空氣都是香甜的。
  • 在文化自信的今天,國人為何還在崇洋媚外?
    你討厭崇洋媚外麼?當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想大多數國人都會回答:討厭。你存有或現在有過崇洋媚外的心理嗎?拋開外露的姿態捫心自問,我想大多數人都會回答:有。有一個問題讓我們費盡心思的想過很久,但似乎一直都沒有一個很好的答案。這個問題就是:為何在國人眼中一件商品,甚至說任何一件事物進口的總比國產的好?
  • 當代和解放前的中國人都崇洋媚外,但兩者本質並不一樣
    「崇洋媚外」絕對是個近代詞彙。因為在古代中國向來是東亞的主導者,是名副其實的天朝上國,古人直接把外國人叫做蠻夷,絲毫不會崇拜外國的任何事物。鴉片戰爭讓中國人第一次見識到「洋人」的厲害。但鴉片戰爭對清朝的打擊並不大,不痛不癢。清朝統治者也並沒有認真反思,中國人尚未崇洋媚外。
  • 迪士尼樂園:崇洋媚外與文化自信
    在當今中國高調提倡文化自信的時候,不該再讓迪士尼成為文化入侵的先導,不該再讓中國民眾在崇洋媚外的方向上發展。我始終認為——文化就是財富!弘揚中國文化就是讓中國人賺錢,膜拜別人的文化就是給別人送錢。所以,弘揚中國自身的文化與發展中國的經濟是一脈相承、順理成章的。當今中國的經濟實力已經比較強大,文化實力欠缺是一個短板,應該儘快補上,避免在崇洋媚外的文化導向作用下,將中國的財富拱手相送。
  • 為何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國家容易崇洋媚外?
    有一個現象比較明顯,那就是儒家思想作祟的國家,更容易崇洋媚外。每每看到在本國混不下去的白人,歐洲人也好,美國人也罷,到了日本韓國中國等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國家,立刻就能滿血復活,大殺四方,左摟右抱,人人敬若神明。你要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吧,這道理講不通,日本和韓國是發達國家,我們國家近些年來的發展勢頭也是迅猛無倫。
  • 西方體制的缺陷與中國人崇洋媚外思潮
    那篇文章讓我真正的審視,所謂「快樂的教育」,是否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或者說是為惰性開脫的藉口。文章中指出,在英國,教育有著極其嚴明的劃分,貴族官僚以及有權勢家族的子弟都在私立學校中上學,有著良好的條件和嚴格的管理,也許壓力並不會比中國學生小。而那些平民的孩子基本上都在公立學校,散漫、喧鬧、輕鬆,嗯,這就是我們之前爛在嘴邊、所趨之若鶩的「快樂教育」。
  • 崇洋媚外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崇洋媚外,崇:崇拜;推崇;媚:諂媚。崇拜外國的一切事物;向外國人獻媚。出自:茅盾《向魯迅學習》:「那時清王朝以及當權的洋務派崇洋媚外,出賣國家主權。」近義詞有:卑躬屈膝、賣國求榮,反義詞有:剛直不阿、高風亮節,崇洋媚外是貶義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人沒有民族自尊心。崇洋媚外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崇洋媚外(chóng yáng mèi wài)成語釋義:崇:崇拜;推崇;媚:諂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