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民國時期一直備受爭議,有人說它是最好的時代,也有人說它是最惡的時代,不管怎麼說那個時代都是曾經真實存在過的,並且已經成為了歷史。而要說民國時期的一大特點,不得不說的就是軍閥割據的局勢,全國都陷入了混亂的局面。
但是也就是在這種局面下我們能看到一批實力雄厚的人脫穎而出,他們就是在這個時代下的四大軍閥。張作霖、馮玉祥、孫傳芳以及唐繼堯他們四個分別有哪些經歷,誰的實力更勝一籌呢?
袁世凱掌握政權後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國內的局勢,在1916年袁世凱去世後,各地方的勢力紛紛開始出現,打破了之前穩定的局面,於是就開啟了軍閥割據的時代。
首先是奉系的張作霖,說到張作霖東北王的稱號大家一定知道。張作霖出身貧寒,在1894年的時候參加了甲午戰爭。張作霖勢力逐漸發展壯大起來還是他投身綠林軍後,面對勢力強大的張作霖清政府無可奈何,只能將他招安。之後張作霖還協助清政府一起剿滅了獨立三等土匪勢力,蒙患勢力的消除張作霖也助了一臂之力。在他成為了東三省的巡閱使,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東北王」,成為了北洋軍奉系的首領。雖然張作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他在愛國方面還是不容我們質疑的。
第二位是馮玉祥,馮玉祥是西北軍閥。年僅十五歲的馮玉祥就已經加入了保定五營當兵。同時他的父親還很注重他在文化分方面的造詣,指導他讀書提升自己的修養。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馮玉祥共同參與發動了灤州起義,但是卻以失敗告終。在抗戰期間我們可以看到雖然馮玉祥雖然不再在軍事上有太多的作為,但是他仍然以抗戰為主張,這一點也體現了他的民族大義。
第三位是孫傳芳,作為直系軍閥首領的孫傳芳,他也被稱為「東南王」,在直系的後期他成為最有實力的大軍閥。孫傳芳的童年生活十分艱苦,小時候的他寄人籬下,在1904年的時候他赴日本留學,之後於1908年的時候他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回國之後的他在1925年的時候就將蘇皖地區奉系的勢力一一驅逐。在擔任五省聯軍總司令的時候,他一人就坐擁十萬兵力,不僅善用知識分子,而且積極進行軍事改革,使當時江南五省人民生活安居樂業。
第四位就是西南王唐繼堯,唐繼堯比起其他三人可能沒有那麼的名聲大噪,但是他本人可是有著雄心壯志,他是滇系軍閥的首領。他也曾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之後還繼續深造。護國戰爭結束後他就擔任了雲南省的省長,同時還兼任了雲南督軍,到1913年的時候開始在雲南執政,前期的一系列政策確實促進了雲南的發展,但到晚期的時候怨言頗多。在1927年的時候失去了執政在同年的5月也病死在昆明,終年四十四歲。
這四位人物在民國時期分別是東北、西北、東南、西南軍閥,要說他們之間的實力確實是各有長短,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是在那個混亂的時代下,出現的一批風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