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可真會見縫插針,只要中國一不留神,他就會盜取我們的文化或其他的東西。這次韓國媒體洩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彩排的消息引起軒然大波,眾多網民聲討韓國媒體的惡劣行徑。其實,不是你的東西即便是沒人看著也不許拿,這更是中國的傳統美德,韓國喜歡剽竊可為什麼就沒有把中國的路不拾遺的優良傳統給學習了去,據為己有呢?
在這次開幕式洩密事件中,事實上進入體育場的記者已經被告知不要拍攝彩排內容。韓國SBS的行為在奧運歷史上是第一次出現,他們不但破壞了默契,也「奪走」了人們期待驚喜的樂趣。難道這就是韓國一貫的作風,什麼都想爭個先?完全正確,因為韓國一向都是這麼做的。下面列舉韓國剽竊中國文化的六大典型罪狀。
一、端午節是韓國的節日?
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一度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以韓國的勝利而告終。
在這件事上,有的專家聲稱既然有人對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非常認同,並不是一件壞事,我想不管是不是壞事,主要是韓國臉皮太厚。
二、孔子成了韓國人?
在我國的論壇上還在為應不應該祭孔吵個不停,很多人對孔子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的時候,見縫插針的韓國人又覬覦我們千年傳統文化化身的孔子。據說韓國人已經在準備拿祭孔大典去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下一步就是把孔子徹徹底底的變成韓國人了。
看來韓國還真是剽竊上癮了,得了便宜賣乖。申請成功一個就想申請第二個。其實聽說這還不算,連炎帝、西施、李時珍早就被划進了「韓國籍」。
三、古代韓國人發明了漢字?
去年10月「國際漢字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之後,韓國《朝鮮日報》刊載消息稱,為預防東亞國家因使用不同形狀的漢字產生溝通混亂,由韓國領頭,中、日、韓三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學者製作5000-6000個以繁體字為基礎的常用標準漢字。韓國居然號稱漢字是古代韓國人發明的。
真是厚顏無恥到家了,泱泱中華民族使用3000多年的中國漢字卻成了韓國人的傑作?而事實上恰恰相反,歷史上,朝鮮民族吸收了大量漢語,公元3世紀的三國時代左右,漢字傳入朝鮮半島,此後一千多年,漢字一直是朝鮮半島唯一的書寫文字。到了1443年,世宗發明了「訓民正音」(韓文字母),韓語才改用字母和漢字夾雜標記的方式。
四、韓國將中醫改為韓醫申遺?
當年《環球時報》一則報導說:韓國韓醫協會表示:「WHO沒有選擇中國和日本的針灸穴位作為標準,而是選擇了韓國。」韓國韓醫協會會長金玄洙(音譯)認為:「傳統韓醫學超過中國和日本被選定為國際標準,是一件讓人稱快的事。」而後《國際先驅導報》則引用親自參與制訂針灸國際標準的著名專家黃龍祥的話說,人體361個穴位中的359個,都是依照中國標準制訂的,比例接近100%,韓國人的說法完全失實。
哈哈!韓國人還在為此自我陶醉。如果說當年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韓國江陵勝出無傷中國傳統文化的話,那麼韓國擬將「中醫」改為「韓醫」申遺則是徹徹底底的對中國文化實施侵略了。
五、韓國最早使用金字印刷?
韓國學者敢於宣稱「起源國」在於有「活字實物」、「印刷物文物」兩手證據。一手證據是《白雲和尚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下稱《直指》)。韓國駐華使館官方網站稱:2001年6月,《直指》終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品;2005年9月韓國政府資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清州為《直指》舉行了大型紀念活動。另外一手是他們根據《夢溪筆談》的記載對畢昇的泥活字進行了還原,發現了「問題」,例如「易碎」、「不牢固」等等。韓國學者提出,畢昇僅僅還停留在理論階段,只是一個設想,並沒有付諸實施。
據北京大學現代出版研究所所長肖東發教授介紹,韓國古印刷博物館展出的國際諮詢會議上的照片和籤名中都沒有中國人,肖教授說:「這就是對中國學術界的刻意迴避,否則必然會面對來自我國學者的質疑。」
六、風水會被韓國申遺嗎?
韓國計劃在2008年之前完成「風水申遺」的收集整理等準備工作,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則可能會申報成功的。對此,網友熱議中國風水不能像端午節那樣落入韓國之手,希望把「申遺」儘快提出來,保持對風水文化的科學態度,以免落入迷信陷阱,成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
說起風水概念的淵源,據說在萬年前伏羲氏時期就有,在《詩經》、《儀禮》、《周禮》、《孝經》裡,以及選擇住宅和墓地的卜筮術與相地術中可看到。周朝時,風水術大為發展,但正式的記載始於漢代,而到了六朝時代,風水理論的哲學基礎又進一步得到鞏固和發展。
從「端午祭」申遺到將中醫改為韓醫申遺,從號稱「漢字是古代韓國人發明的」到漢字申遺,韓國人的胃口越來越大,韓國人的口氣越來越大,韓國人的膽子越來越大。從論點辯駁到意義追問,有人憤怒,有人嗤之以鼻,有人覺得好笑,有人覺得可悲,還有人提出要拒絕韓貨和韓劇。韓國在歷史文化領域對中國頻頻發起挑戰。是韓國人有問題,還是我們自己出了問題?難怪有許多中國人開始呼喊:韓國要偷我們多少才肯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