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寧德基地:參與第四次工業革命競爭的中國代表作

2020-11-20 易車網


上汽寧德基地是上汽乘用車繼上海臨港、南京浦口、河南鄭州之後,充分展現中國高端製造水平的又一製造基地。

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加速到來,中、日、德、美等主要國家相繼入場,各國利用傳統優勢,希望在未來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其中,製造業以及背後的工業網際網路被寄予極高的期望,被認為是未來競爭的關鍵,為此美國制定了「工業網際網路」,德國制定了「工業4.0」戰略。中國也在2016年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的製造強國戰略。

汽車佔中國經濟份額的一成,屬於支柱產業。中國政府希望利用中國優勢打造出具備中國特色的全球頂尖工廠,打破國外高端製造業的神話,上汽寧德生產基地就是中國製造2025年計劃中的一個縮影。

通過上汽寧德基地,或許可以了解中國高端製造在未來將如何贏得競爭。

對生產效率的極致追求

無論汽車製造如何智能,如何升級,始終都要圍繞製造展開,而製造的最終追求就是控制成本和提升效率——以更低的成本生產更具品質的產品,也是未來製造競爭最為核心的部分。

福特流水生產線

20世紀初,福特發明流水生產線,汽車生產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成本大幅降低,從此汽車進入大規模生產時代,迅速建立了汽車製造的優勢,奠定了美國汽車長達數十年的優勢地位。

20世紀60年代,以豐田為代表的日本汽車優化了流水線生產方式,創造了「豐田生產方式」,以「精益生產」為根本理念,將控制成本發揮到極致,大大提高了產品競爭力,從而取得了對美國汽車競爭的勝利,奠定了日系車數十年的輝煌。

如今,製造業再次來到變革的節點,藉助物聯網、智能互聯,製造業正顯示出控制成本和效率提升的巨大潛能。中國希望抓住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推進,而上汽寧德基地是上汽乘用車繼上海臨港、南京浦口、河南鄭州之後,展現中國最強制造能力的又一製造基地。

上汽乘用車寧德工廠效果圖

在製造上,寧德基地貫徹了「精益生產」的核心理念。精益生產最為人稱道的是「在最恰當的時間將恰當的零配件送到恰當的位置上」,始終保持零庫存,從而避免產生倉儲費用和管理費用。

為此,豐田需要所有供應商的配合支持,在這些姻親和關聯企業的共同維護下,豐田打造了一個無比封閉的王國。如此操作,其他企業和國家很難複製豐田生產方式。不過,上汽寧德基地卻通過網際網路輕鬆達到了豐田生產方式的水平。

總裝車間

或許很多網友認為精益生產只是更充分利用零部件供應,其實不僅如此。精益生產的一個首要前提是控制質量提升,避免出現不合格產品,從而減少返工、維修,浪費時間和材料,因此一間工廠首要先解決生產產品的質量問題。

讓所有的設備都聯通網絡是未來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重點,工業網際網路可以帶來生產效率顯著的提升,以更少設備、更少工人實現翻倍的產能。

寧德工廠就是這樣一間智能工廠,隨處可見的每一項機械設施都接通了網際網路,在關鍵環節安裝了大量的傳感器,從而實現了高度的自動化。在智能化的加持下,工廠運行的每一處細節都可以第一時間掌握。

車身車間

在車身車間,寧德工廠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和回歸算法對1000多臺設備進行主動預警,降低20%的非計劃停機時間。油漆車間安裝了5000多個傳感器對設備工藝參數實時監測,確保始終如一,總裝車間,挖掘億級QCOS數據中的4%異常信息,使質量提升到98%,擁有比肩一線豪華品牌的質量控制標準。

工業網際網路可以實現開源、節流。上汽寧德工廠就將這套平臺開放給700多家供應商,打造實時動態調整的零部件供應體系,真正做到「按需生產」和「按需供應」。

物流區域

這套智慧供應鏈已經深入到生產前、生產中以及生產後三個階段。寧德工廠會通過平準化智能排程(ALPS)系統,率先將產品生產計劃、順序計劃發送至供應商。供應商接到生產計劃後則通過數字供應鏈協同(iLink)平臺實時共享物流、售後以及財務、合同等相關問題。當物流即將到達工廠時,智能庫存管理系統(WMS)會精確計算零部件的消耗速度,確保倉庫面積最小、倉庫存貨最小,物流成本最低。在整個過程中同樣有一套運輸管理(TMS)系統監控整套系統的運轉狀態,確保運輸、質量、訂單、計劃的高度聯動。

單獨數字或許不能說明什麼,但從此刻起,供應商已經成為工廠生產中動態的一環,只不過是「雲辦公」。

變了玩法的高端製造

德國高端製造業全球享有盛名,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之際,德國人認為只控制成本、提升效率是遠遠不夠的,全球製造業需要從大規模生產到個性化定製的方向轉變,這是德國提出工業4.0的核心思想。

德國人對製造業的想法與中國製造2025的思路不謀而合,汽車企業必須要考慮到未來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當消費者在門店完成定製,工廠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指令,完成相應產品的定製,這也就需要生產製造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實現開放,增加柔性,擁有定製的潛力。

現階段個性化定製還沒有普及,然則上汽寧德工廠也依據這套邏輯大量縮短製造周期和交付周期,並建立起可溯源的質量追溯體制。

衝壓車間

上汽寧德工廠目前生產自動化率已經達到99%,覆蓋了榮威、名爵等品牌的新能源和傳統能源汽車,共計5個平臺的14款車型,集衝壓、焊接、塗裝、總裝於一身。

通過智能化、自動化的建造,目前寧德工廠的生產效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比如衝壓車間每分鐘衝程數到了75,總裝車間的自動化設備比例也遠高於行業,也就是說未來一旦接收到消費者需求,可以在最快時間內將產品交付到消費者手中。

不過要實現個性化定製,寧德工廠需要建立一條柔性的共享生產線,在這條生產線上可以生產品牌旗下不同平臺的不同車型。當工廠接收到銷售端的車型信息,即可將配件信息推送到智能互聯平臺,從供應商到智慧機器人都會在恰當的時間送到恰當的地方,最終完成每一輛都與眾不同的汽車。

也就是說,寧德工廠是完全有可能根據市場銷量隨意調整生產節奏的。

寧德工廠物流自動化小車

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僅僅是工廠裡的智慧機器人,實現準時化的運輸零部件並不困難,困難的是供應商,由於加入了人的因素,比如供應商生產出的零部件需要由人駕駛貨車運輸,時間把控並不容易。

寧德工廠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對運輸路徑系統效率的調整,將路線人工調整率從現在的40%降至15%以下,提升了運輸路徑系統的效率,同時也會根據人工智慧模型和算法,自動化地選擇承運商、線路、車型,最後將承運商GPS位置對接和司機手機app位置採集,接入上汽TMS在途跟蹤系統,實現了全面覆蓋。

物流區域

這樣一整套流程進行下來,寧德工廠已經實現了到貨及時率≥95%、MR裝載率≥65%,節約12%內物流面積、18%運輸成本及50%人員成本的成績。

未來製造必須得有「雲」

工業網際網路是美國提出的概念,美國希望在信息革命下由數據驅動製造工業自動化,實現工業的網際網路化。

寧德工廠油漆車間

美國提出的工業網際網路並不依靠製造,而轉向通過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感應技術以及網際網路連接融合的模式。

這種模式倚重的是美國在網際網路領域建立起來的充沛的大數據,通過開放的、全球化的工業級網絡平臺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和融合起來,為此可以分析消費者更喜歡什麼樣的車型,汽車企業應該製造受歡迎的汽車。

中國相比德國、日本,優勢在於同樣擁有大量的網際網路企業,每天都在產生大量的數據,為此中國製造2025同樣考慮了大數據在汽車製造中的應用。

上汽寧德工廠採用了自主研發的工業大數據平臺,這套平臺連接了500多家工廠在制車輛, 2000多智能終端設備及10000多個傳感器,深度集成SAP、ALPS、MES、WMS、PMS、EPM等21套信息化系統,實現億級數據實時採集、秒級分析反饋。

首創了全局可視化系統,當整套流程全面納入智能互聯,寧德工廠則可以建立起相應的質量追溯體制,未來投放到市面上的產品如果出現質量問題,可以第一時間追溯生產環節以及零部件批次,更加行之有效地解決質量問題。

在生產過程中還採用了掌上智造APP,通過集成發布平臺,將智能製造APP開發標準和移動入口統一化,從而建立起可視化的數據,並將這部分數據與供應商、生產線共享,打通供應商的上下遊數據,共同協作不斷優化零部件產品品質和質量。

在整個的運營過程中,寧德工廠運用了人工智慧助手,集成圖論聚類、卷積神經網絡等11套算法,為多場景主動式風險預警及優化建議服務,使運營管理決策更輕鬆。

在這樣的工廠裡,利用智能製造,上汽打造出來的榮威、名爵產品擁有了比同級別更優秀的表現,更穩定的品質,讓上汽乘用車有了叫板合資品牌並逆勢而上的底氣。

上汽寧德工廠恰恰是中國在推動工業網際網路革命下的一個縮影,這道縮影不光證明了中國已經和發達國家處於同一起跑線,而且也證明了目前中國在工業網際網路上實現了自主可控。傳統發達國家在製造業上有許多慣性和壁壘,為此在推動製造業發展時往往會受到阻礙。

中國的工業網際網路起步慢但發展快,輕裝上陣沒有包袱,所以更願意直接切換到新技術上去。從上汽寧德工廠也可以看出,它中和了日本、德國以及美國的優勢,而這種優勢也說明未來中國在高端製造方面會更加領先,因為中國應用場景較多,比國外有更多機會發展出豐富的工業網際網路應用。


圖 | 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第四次工業革命競爭,正式開始了
    基礎學科是科技發展的天花板,在這類基礎學科劃時代的突破,就會帶動科技的跳躍式發展,幾次工業革命的突破標誌: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第三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和網際網路依靠人力畜力的農業社會,
  • 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是中美競爭,且中國勝算更大
    反觀中國,由於生產力落後,人類社會的三次工業革命一次都沒有抓住。所以,中國經過多年努力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當然,說中國完全沒有抓住三次工業革命也不完全正確,其實我們抓住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尾巴,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後網絡」。所以在習近平主席眼裡,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到來,這是巨大的歷史機會,我們一定能夠抓住這次機會,而且還有可能領先。他也準備拉著金磚國家一起進行第四次工業革命,這樣我們的勝算會比較大。
  • 土耳其準備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地」
    土耳其總統12月10日重申,土耳其的目標是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產品和技術基地」。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在土耳其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心開幕式的視頻致辭中說,儘管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該中心進行的研究尚未達到預期水平,但該中心將做出重大的經濟和社會貢獻。埃爾多安指出,土耳其已於2020年初加入了世界經濟論壇之下建立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網絡中心,成為歐洲的兩個中心之一。
  •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必爭之地-虎嗅網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虛擬實境、量子通信、清潔能源、生物技術等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其總體突破方向是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且集中表現為網絡化、信息化與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其中,人工智慧是核心所在,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更是將其定義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石。由此可知,數字經濟與第四次工業革命緊密相關。
  • 金燦榮: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是中美之間的競爭,且中國勝算更大
    反觀中國,由於生產力落後,人類社會的三次工業革命一次都沒有抓住。所以,中國經過多年努力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當然,說中國完全沒有抓住三次工業革命也不完全正確,其實我們抓住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尾巴,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後網絡」。所以在習近平主席眼裡,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到來,這是巨大的歷史機會,我們一定能夠抓住這次機會,而且還有可能領先。他也準備拉著金磚國家一起進行第四次工業革命,這樣我們的勝算會比較大。
  • 金燦榮: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是中美之間的競爭,為什麼中國勝算更大?
    反觀中國,由於生產力落後,人類社會的三次工業革命一次都沒有抓住。所以,中國經過多年努力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當然,說中國完全沒有抓住三次工業革命也不完全正確,其實我們抓住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尾巴,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後網絡」。所以當前中國看來,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到來,這是巨大的歷史機會,我們一定能夠抓住這次機會,而且還有可能領先。我們也準備拉著金磚國家一起進行第四次工業革命,這樣勝算會比較大。
  • 中國錯失了世界前三次工業革命受盡欺辱,5G是「第四次」機會
    在提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議題時,金燦榮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人類正在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東西方都有機會。他表示,中國三次工業革命都沒有抓住,這就是現在還是發展中國家並且相對落後的原因。但是現在機會來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是中國的機會。他補充說:「第四次工業革命現在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說已經來了,比如說世界經濟論壇,就是達沃斯論壇主席施瓦布。
  • 中國正主導第四次工業革命!
    目前世界已經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正在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首先簡單闡述下前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蒸汽機的出現與使用,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火車和汽船的讓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
  • 擁抱第四次工業革命 中國準備好了嗎?(網上中國)
    在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看來,這場全新革命已經到來,而中國將成為其中的領軍者。  回望歷史,中國曾多次錯失工業革命的契機,深感技術落後、創新不足之痛。正在經歷轉型的中國能否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遇?    彎道超車的機遇  從調查問卷到大數據,從機器到人工智慧,一場技術變革正在悄然發生。
  • 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處於第幾梯隊?
    很多小橘子都密切關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本期《張召忠說》局座就給小橘子們講講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以及中國處於第幾梯隊?首先,我們要知道第四次工業革命不僅僅是某一方面的變革,這是全方位,全面的革新。
  • 中國不能再失去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遇
    中國為什麼如此重視科技創新?筆者認為需要從歷史的縱座標和現實的橫座標來思考這個問題。從縱向坐標來看,人類歷史經歷了原始文明(漁獵社會的前文明時代)、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信息文明(生態文明)。這些文明發展的原動力當然是科技和創新。最能讓人類引以為豪的是,正是科技創新催生的四次工業革命。四次工業革命都不僅大幅地提升了全球的生產力,也極大地發展了經濟。
  • 「學思平治」金燦榮: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是中美之間的競爭,且中國...
    反觀中國,由於生產力落後,人類社會的三次工業革命一次都沒有抓住。所以,中國經過多年努力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當然,說中國完全沒有抓住三次工業革命也不完全正確,其實我們抓住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尾巴,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後網絡」。所以在習近平主席眼裡,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到來,這是巨大的歷史機會,我們一定能夠抓住這次機會,而且還有可能領先。他也準備拉著金磚國家一起進行第四次工業革命,這樣我們的勝算會比較大。
  • 中國製造要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契機
    本報訊 日前,東方出版社舉辦「工業4.0給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帶來的全新機遇」暨藤原洋《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文版首發式。在新書首發現場,日本網際網路領軍人物藤原洋為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出謀劃策,指出中國製造在工業4.0這輪競爭中必須要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契機。
  • 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是什麼角色
    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挑戰 第四次工業革命之所以是「革命」,是因為其發展會帶來顛覆、衝突和社會矛盾。技術本身是中立的,但它的應用卻是「既能載舟亦能覆舟」,既能造福人類卻也能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無可置疑,新興技術正在為我們帶來各種的效率提升和社會進步,並為一些重大的社會問題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
  • 面向海外的上汽寧德工廠 它的優勢究竟在哪裡
    隨著一輛輛針對於年輕用戶所打造的MG 5下線,被官方譽為上汽創新發展「航母基地」的上汽寧德整車製造基地正式邁向了自動化和智能化。 2020年12月10日,筆者來到位於福建省寧德市的上汽寧德整車製造基地,來感受上汽寧德全新自動化工廠是如何將MG車型自動化和智能化進行生產。
  •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中國準備好了嗎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不是來了?    2017年10月,沙烏地阿拉伯授予機器人索菲亞「女士」公民身份,使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公民。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什麼?    但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不僅僅是人工智慧。    我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由人工智慧、生命科學、物聯網、機器人、新能源、智能製造等等一系列創新所帶來的物理空間、網絡空間和生物空間三者的融合。    第四次工業革命,其技術發展和擴散的速度,以及對我們人類社會影響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前三次工業革命遠遠不能相比的。
  • 施瓦布: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與對策
    第一次工業革命採用水蒸氣為動力,實現了生產的機械化。 第二次工業革命通過電力實現了大規模生產。第三次工業革命則使用電子和信息技術,實現了生產的自動化。第三次工業革命也是一場發軔於20世紀中葉的數字革命。在此基礎上,我們正在迎來第四次工業革命,這場革命的主要特徵是各項技術的融合,並將日益消除物理世界、數字世界和生物世界之間的界限。
  •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意味著什麼?
    第四次工業革命始於21世紀初,其發展建立在信息革命的基礎之上。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內容,無人駕駛、3D列印、納米材料、物聯網、區塊鏈、基因編輯、量子信息等技術同樣是重要的技術方向。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新技術及應用的發展和傳播速度非常快,類似Facebook、優步、阿里巴巴這些年輕的企業以及無人駕駛、新能源等新技術正在快速融入並改變我們的生活;同時,由於極低邊際成本和驚人的規模效益,新技術及應用可以用少量的資本產生巨大的收益;此外,不同學科和技術的交叉應用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薛瀾: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創新應該做什麼?
    2017年10月,索菲亞在沙烏地阿拉伯獲得公民身份,被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性時刻。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給人類帶來什麼?中國創新在這一輪技術浪潮中又該如何取勝?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在人文清華講壇,發表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的主題演講,從全球視角為我們解讀第四次工業革命。
  • 中國或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撲面而來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一書,蒸汽機的發明驅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流水線作業和電力的使用引發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半導體、計算機、網際網路的發明和應用催生了第三次工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