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總喜歡用一些俗語來教導後輩,畢竟這些俗語都是一輩一輩相傳下來的精華所在,雖然有些已經過時,但很多俗語還是有借鑑的意義的。比如有句俗語叫做:「有錢不養老相好,沒錢別挨青笛嫂」,到底什麼才是青笛嫂呢?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老相好」呢?
從表面看,「老相好」就是指舊情人,以前也指很久不見的老友。不過這句話裡的老相好並不是指人,說的是一種鳥,名字叫「伯勞鳥」,有個成語叫做「勞燕分飛」,就是用來形容夫妻之間各奔東西的,其中「勞」指的就是伯勞鳥,「燕」指的就是燕子,以前人常用這兩隻鳥來形容夫妻分開。
在《東飛伯勞歌》裡開頭第一句就是「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意思是伯勞鳥往東飛,燕子向西飛,從此很難再相見了。萬一有一天能相見,也算是老相好了。因此人們就把「伯勞鳥」比作「老相好」。
有錢不養老相好
伯勞鳥是一種小型的肉食鳥類,這種鳥生性兇猛,有「雀中猛禽」之稱。它們一般都是站在高高的樹枝上,有昆蟲、青蛙、或者蜥蜴、鼠類等動物經過時,就會迅速飛撲下去抓住食物,然後把這些小動物掛到帶刺的樹枝上,吃一半剩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是它們儲存的食物。
這種藉助樹刺來捕食獵物的方式在鳥類裡面還是很少見的,而且伯勞鳥的嘴有點像鷹嘴,很鋒利,它們會把獵物撕碎掛到樹枝上,就像是屠夫在賣肉一樣,因此民間也把「伯勞鳥」稱為「屠夫鳥」。由於這種鳥很難飼養,因此就有了「有錢不養老相好」的說法。
以前也有一些愛鳥的富家子弟試圖飼養伯勞鳥,但是卻發現這種鳥只吃新鮮的昆蟲或者鼠類,人們很難抓到那麼多活物,因此飼養起來自然就很費勁,而且開支較大。還有一種原因就是人們覺得這種鳥不吉利。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個大臣聽信了小妾的讒言,就把前妻留下的孩子伯奇殺掉了,後來他也後悔了。在一次外出時就遇見了一種鳥,叫聲非常悽涼,於是他就認為這是兒子的化身,並把這隻鳥帶回家,回家後發現這隻鳥停在井上對著房子哀鳴,於是大臣就當著鳥的面射殺了小妾,以安慰兒子。所以伯勞鳥的名字也是由「伯奇勞乎」這句話而得來的。
因此古人認為這種鳥是帶著怨氣的,並且它的叫聲也很悽涼。而以前的有錢人家,在賺錢過程中難免會傷及無辜,他們自然就不敢養這種鳥,害怕是仇家來尋仇的。當然這只是一種迷信的說法而已。
沒錢別挨青笛嫂
其實「青笛嫂」也是一種鳥,叫做繡眼鳥,在民間也把「繡眼鳥」稱為「青笛嫂」。以前的窮人家也會試圖養一些鳥,而繡眼鳥的飼養可是非常不容易,要花很多心思的。並且這種鳥的馴鳥才是最關鍵的,因為這種鳥的雄鳥叫聲特別好聽,一開始比較輕,然後越來越響,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清口」。
一般情況下,繡眼鳥越早出現「清口」越好,如果遲遲不叫,就有可能是雌鳥,也就沒有必要飼養了,因此這種鳥大多都是一些紈絝子弟的玩物,普通人家根本沒時間和精力去馴養它,萬一養了一隻雌鳥那就前功盡棄了,所以才有了「沒錢別挨青笛嫂」的說法。
「有錢不養老相好,沒錢別挨青笛嫂」這句話雖然說的是以前人養鳥的事情,但也是提醒人們不要玩物喪志,在以前沒有手機、電視之類的電子產品,鳥也就相等於現在的手機,所以要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來決定用什麼樣的手機,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