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無意間說了一句話 深深刺痛了張三丰 卻成就了一段武林傳奇

2020-12-19 思品時間

(思品時間、武俠時間侃金庸第1818期)

文/江湖一枝花

大家周末好,本文我們來說說兩個跨越《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的著名人物,一個是郭靖的小女兒小東邪郭襄,還一個是張君寶,也是武當創派祖師張三丰。郭襄是《神鵰俠侶》中的重要角色,她可算是《神鵰俠侶》一道鮮明而亮麗的風景了,《神鵰俠侶》很多角色人物都傳自《射鵰英雄傳》,從郭靖、黃蓉到華山五絕,在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基本都沒有什麼變化。而主角楊過和小龍女,又多是被情所困,他們身上的氣氛,就和整部《神鵰俠侶》一樣,很壓抑。可是郭襄卻不一樣,從一出場,這個明媚聰慧的小女生,就給《神鵰俠侶》帶來一絲輕鬆明快的節奏。至於少年張君寶則是到《神鵰俠侶》的最後方才出現,而張三丰和郭襄也在那個時候有了一面之緣。

再到《倚天屠龍記》,也就是《神鵰俠侶》後的第三年。郭襄尋遍天涯在找楊過和小龍女的蹤跡,可是四處竟然都沒有音訊。後來郭襄想到了少林,原來在16歲生日的時候,少林的無色禪師曾經受楊過的邀請,給她送了一堆鐵羅漢。郭襄以為無色禪師應該知道楊過的蹤跡,便前往少林詢問。這一路雖然一樣沒有找到楊過的蹤影,但是卻成就了數段奇緣故事,其中郭襄和張三丰兩人的故事就是一段讓人非常動心的情節。

張君寶和郭襄,因為崑崙三聖挑戰少林一事,都被少林遷怒,再加上張三丰無意間露了一手羅漢拳,終於無法洗脫偷學少林武功的罪名。覺遠禪師為了保護郭襄和張三丰,一根扁擔挑著兩個鐵桶裝著兩人狂奔而下,逃離了少林寺。而覺遠禪師到了最後,終於因為內力耗盡,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臨死之際,覺遠禪師口誦了《九陽真經》,在場的無色禪師、郭襄和張三丰都受益匪淺,也為他們將來的成就墊定了基礎。可是,臨別之際,郭襄看到孤身一人的張三丰卻心生不忍。我們再來回味下當時的情節——

郭襄心中一酸,說道:「我天涯海角,行蹤無定,自己也不知道到哪裡去。張兄弟,你年紀小,又無江湖上的閱歷。少林寺的僧眾正在四處追捕於你,這樣罷。」從腕上褪下一隻金絲鐲兒,遞了給他,道:「你拿這鐲兒到襄陽去見爹爹媽媽,他們必能善待於你。」張君寶含淚接了鐲兒。郭襄又道:「你跟我爹爹媽媽說,我身子很好,請他們不用記掛。我爹爹最喜歡少年英雄,見你這等人才,說不定會收了你做徒兒。我弟弟忠厚老實,一定跟你很說得來。只是我姊姊脾氣大些,一個不對,說話便不給人留臉面,但你只須順著她些兒,也就是了。」說著轉身而去。

郭襄一番好意,送給張三丰一件信物,要他去襄陽尋找郭靖。可是郭襄無意間說了一句關於郭芙的話——「只是我姊姊脾氣大些,一個不對,說話便不給人留臉面,但你只須順著她些兒,也就是了」,卻對張三丰影響至深!為何?因為張三丰並非凡夫俗子,而且一身傲骨,怎能經受得住郭芙此等脾氣?書中也明確點明——張君寶又想,「郭姑娘說道,她姊姊脾氣不好,說話不留情面,要我順著她些兒。我好好一個男子漢,又何必向人低聲下氣,委曲求全?這對鄉下夫婦尚能發奮圖強,我張君寶何必寄人籬下,瞧人眼色?」言念及此,心意已決,當下挑了鐵桶,便上武當山去,找了一個巖穴,渴飲山泉,飢餐野果,孜孜不懈的修習覺遠所授的九陽真經。

終於,一日張三丰在山間閒遊,仰望浮雲,俯視流水,張君寶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裡豁然貫通,領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長笑。而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開創了一段武林傳奇。張三丰一生的成就,還真多虧了郭襄無意間說的那句「壞話」。

相關焦點

  • 郭襄結局如何?她死於此地,留下一份遺書,張三丰見後心碎
    一、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郭襄的人生很傳奇,她嬰兒時期的經歷更神奇,剛出生時就數次與死亡擦肩而過。擁有這樣的悟性,又是武林世家之後,再加上桃花島上的巨大財富,郭襄有足夠的資本開創峨眉派,相比之下,張三丰開創門派的難度就比郭襄高了不知多少倍。
  • 少年張三丰離開少林,沒有覺遠大師和郭襄幫助,如何創建的武當?
    張君寶在金庸小說中沒有正式練過武功,但是覺遠大師教過一部分九陽神功,後來為了追尋尹克西瀟湘子偷走的經書得楊過傳了三招,而後郭襄上少林送了一對鐵羅漢,十天之後何足道一人單挑少林合寺僧眾,張君寶以此羅漢拳對敵,讓何足道暗自佩服取巧才能得勝算,可見張君寶天賦過人,此後一切武功是法天地,習自然而來最後成為武林第一高手
  • 老四聊愛情第一期.郭襄暗戀楊過一生,他卻暗戀郭襄一個世紀
    楊過郭襄以及少年張三丰這兩句話是張三丰郭襄和楊過他們三人最好的總結,金庸筆下最痴情莫過於他們三位,楊過愛小龍女,郭襄愛戀楊過,張三丰愛戀郭襄,楊過小龍女修成正果,成就了天下最美的愛情佳話,而張三丰和郭襄則一生孤獨,留下了一段讓人惋惜的結局。
  • 張三丰一生有兩大遺憾,一是之於郭襄,二卻是對於另一個人!
    張三丰是金庸武俠中震古爍今的武學大宗師,一生成就難有人比肩,他以少林棄徒的身份,憑一己之力開創出武當派,在武當山建立山門,廣收門徒,創出數量眾多的武當絕學,使武當派在短短數十年便成為能與少林抗衡的超級大門派,張三丰的聲望武林無人能比,他的七個弟子在武林中也是能與少林四大神僧媲美的人物
  • 郭襄與張三丰的淵源
    想當年我們的小東邪郭襄女俠,憑藉半部九陰真經稱霸武林,並且創辦了峨眉大派。當然是我們的太極真人張三丰了,並且他們兩個之間還有很多的牽連。無論是神鵰的末尾還是倚天的前部,金庸先生都對這部分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想當年襄陽城破,郭襄帶著倚天劍逃出,但是他的弟弟郭破若帶著屠龍刀被蒙古人所殺,最終屠龍刀也下落不明,郭襄就帶著倚天劍想起了他的大哥哥楊過,就一直開始尋找他的大哥哥,在少室山他見到了張君寶,張君寶這時還是少林弟子,但是就是這一見面,就讓張真人深深的愛上了郭女俠,並且隨後的各種事件也讓張君寶和郭襄一起離開了少林,但是郭襄卻忘不了大哥哥
  • 一百年後,張三丰看了郭襄的遺書,他當時是怎樣的心情?
    這一件事在郭襄看來不過舉手之勞,但對張君寶來講則意義非凡,他始終銘記於心,這也是他後來所說的「贈帕之恩」。當張君寶再次出現在讀者眼前的時候,他已經一百多歲了,少年成了老頭子,張君寶也變為了張三丰,但他沒有忘記郭襄,金老先生也沒有忘記這對昔日的少年子弟,因此在連載版作品中安排了一段「小插曲」:張三丰瞧著郭襄的遺書,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個明慧瀟灑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 《倚天屠龍記》裡張三丰暗戀郭襄?只見過兩次面,卻苦等了百年!
    在《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出場時已經有一百歲了。白髮長鬚,道袍飄然,單單是站在那裡就有一派宗師的氣度。看到這位開創了武當派的掌門人,除了他的七位弟子們,已經沒有人知道張三丰和郭襄還有一段故事,並且還念念不忘近百年。在《神鵰俠侶》全書的最後,張君寶才出場。
  • 張三丰到底多愛郭襄?他一百一十歲時說的一句話,讓人潸然淚下
    如果說郭襄是「一見楊過誤終身」,那麼張三丰則是「一見郭襄誤百年」,張三丰此生多愛郭襄?可以說他一生的軌跡,全是圍繞郭襄開展:他逃出少林是因為郭襄,他開宗立派是因為郭襄,他出家為道也是因為郭襄,百餘年來,因為郭襄之故,武當處處關照峨眉,而他在一百一十歲高齡時說的一句話更是讓人潸然淚下,原來這世間真是天不老,情難絕!
  • 張三丰的經歷很傳奇,金庸為何不讓他當主角?因為寫了就會有漏洞
    張三丰的傳奇經歷難道配不上一個「主角」的頭銜?答案其實很簡單,寫了也不會太精彩,而且還可能會留下漏洞。咱們先來看看金庸描述過的關於張三丰的經歷吧,首先是《神鵰俠侶》之末,他跟隨覺遠禪師一同登場,覺遠禪師是在無意間練就了《九陽真經》的一部分,而張三丰也順帶著一起學了一些,而在與尹克西和瀟湘子的對決中,楊過又傳授給了他三招,而且還與郭襄小妹子有了一些微妙的感情,原著道:「郭襄一斜眼,見張君寶頭上傷口兀自汨汨流血,於是取出手帕,替他包紮,想到楊過便會偕小龍女離去,此後不知是否再能得見
  • 《倚天屠龍記》張三丰無敵一生 卻幹了件蠢事 差點毀了中原武林
    《倚天屠龍記》的開篇,金庸用了《神鵰俠侶》中的郭襄來開篇,正當大家還以為郭襄的遺憾或許會在《倚天屠龍記》被彌補的時候,金庸先生筆鋒一轉,一筆萬年,所有的故事、故人全部都封存在逝去的時光裡頭。整個《倚天屠龍記》就只剩一個年愈百歲的張三丰。張三丰在和郭襄一別後,並沒有聽從郭襄的意願,他沒有去襄陽投奔郭靖,而是自己尋了一處山洞,潛心修煉。
  • 張三丰與郭襄「天生一對」,為何沒在一起?你看看他自己怎麼說的
    張三丰與郭襄就好像「太極」的陰陽兩極,二者本該互相統一,卻老死不相往來。張三丰自幼生活在少林寺中,郭襄則是武林鼎鼎大名的郭靖、黃蓉之女,從身份背景上看,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張三丰是個窮屌絲,而郭襄則算的武林第一白富美。
  • 張三丰到底有多愛郭襄?他110歲時的一句話,足以說明一切
    郭襄和張三丰,雖然不是主角,但是兩人在金庸《射鵰三部曲》中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郭襄是《神鵰俠侶》中,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她的個性鮮明,聰慧瀟灑,和整個《神鵰俠侶》的整體基調很不協調。然而,恰恰是這個不一樣的郭襄,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 細說《倚天屠龍記》之張三丰和郭襄:一段跨越百年的暗戀故事!
    郭襄喜歡誰?相信讀過《神鵰》和《倚天》小說的網友都知道,「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這句口口流傳在滅絕師太等人之口的詩句,就給大家描繪出一場百年之前的情感故事,但都只知道一見楊過誤終身,豈不聞一見郭襄誤一生!
  • 一百年後,俞蓮舟說出了張三丰與郭襄的秘密
    因此張翠山一家剛回到中原便遇到了武當俞蓮舟俞二俠,此人外冷內熱,乃武當派第一熱心腸之人,是張三丰座下品行最好的弟子,十年未見,兄弟相逢,如何不高興?一向緘默的俞蓮舟也一改往日的作風,侃侃而談,這一說,竟然無意間提到了一個關於張三丰與郭襄不為人知的秘密:俞蓮舟道:「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後,此後沒再見過面。
  • 張三丰愛了郭襄一輩子,為何不敢去找她?答案被人一語說出
    按金庸的武俠小說《 倚天屠龍記 》, 張三丰為少林覺遠大師的徒弟、師徒因違犯少林不準擅自學武的禁令,被趕了出來,後來來他根據少林功法變通,且自創內家拳,開山立派,武當由此立足於江湖。武當為 內家 之宗,在 武林 中與「 少林派 」齊名,同被喻為「 武林 中的 泰山北鬥 」。然而,人都是由感情的,張三丰的感情,就是郭襄,他是如何喜歡上郭襄的?其實只是兩次見面,一見鍾情。
  • 巔峰時期的郭襄跟張三丰比,誰更厲害?滅絕師太透露了答案!
    我們先看一下張三丰。張三丰的師傅是覺遠,他無意間學會了九陽真經,並不知道這是絕世神功,以為練了對身體好,就傳給了張三丰。郭襄遇到張三丰後,送了他幾樣信物,讓他去找郭靖。張三丰在去的路上,改變了主意,因為他遇到了一對夫妻。妻子跟丈夫說,我們有手有腳,自己種幾畝薄田,雖然不能錦衣玉食,倒也自在啊。張三丰想,我也是一個有手有腳的好男兒,怎麼能因為一點困難就求助別人,跟著別人過日子呢?他找了一個山洞,開始修煉九陽真經,武功越來越高,終於成為一代宗師。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張三丰天資聰穎,頗有悟性。
  • 張三丰有多愛郭襄?他重傷之際,對俞岱巖說過的這句話,就是答案
    人們在感念郭襄女俠,對楊過一生痴情的時候。卻忘記了在平行時空中,還有一個小子,也曾對郭襄情根深種。人們很難想到,仙風道骨的張三丰,竟然也會有過,這麼一件紅塵韻事。張三丰成立武當派後,幾乎沒提起過,他和郭襄祖師的過去。那麼張三丰到底多愛郭襄呢?他對俞岱巖說過的這句話,其實就是答案。一轉眼,那已經是百餘年前的故事了。那時的張三丰,還只是個青澀的小子。
  • 郭襄後期武功有多強?周芷若無意間說出答案,不愧跟張三丰比肩
    然而到了《倚天》,射鵰五絕、郭靖、楊過等全部風流雲散,小女孩郭襄卻搖身一變,成為一派開山祖師,而且其所開創的門派,不過數十年間便躋身於六大門派之中,在中原武林的地位僅次於少林、武當,實在讓人嘖嘖稱奇!爹爹是郭靖,媽媽是黃蓉,外公是黃藥師,大哥哥是楊過,新老五絕都是親友,在這種頂級高手環繞的環境中長大,郭襄為何前期一直武功平平?她後期又是憑藉什麼,成為武學宗師?而從她曾徒孫周芷若的一句話中,我們就能看出她後期武功有多強,不愧是跟張三丰比肩的「神鵰」後起之秀!
  • 《倚天》八大懸念,郭襄在西川做什麼,張三丰又為何不懲戒明教?
    讀過冰火島這段劇情的朋友都知道,當年謝遜曾對張翠山等人講述了昔日一段經歷,為此引出了一位武功蓋世的高手,此人就是空見神僧,書中記載,當年空見神僧臨終之際曾讓謝遜去尋找屠龍刀中的「秘密」(當時空見神僧說到「秘」字就死掉了,因此無法知曉他到底說的是「秘密」還是「秘籍」),那麼空見神僧為何會知道這個秘密呢?難道他是郭靖的傳人?
  • 都說張三丰終身未娶是因為郭襄,我倒是有另外種見解!
    金庸筆下的張三丰和明史所描述的基本一致,都同樣是武學奇才,都創立了武當派,都長壽!但是金庸老先生對張三丰的描寫多了一份「情」字,情說的就是張三丰和郭襄沒有結果的追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