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3: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集中展示新時代上海青年的精神風貌,引領全市廣大青年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創造新時代上海發展新奇蹟貢獻青春力量,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聯合開展了「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評選活動。經基層推薦、層層選拔,我院援鄂醫療青年團隊、肝臟外科青年團隊獲「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消化科童錦祿獲「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個人。
兩個「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援鄂醫療青年團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援鄂醫療青年團隊為上海市第八批援鄂醫療隊主力陣容之一,仁濟醫院副院長張繼東任總領隊,總人數115人,35歲以下青年佔65.4%,全體隊員入駐武漢雷神山醫院感染二科重症監護病區。團隊成員覆蓋全部內、外科和麻醉科,並有熟練操作呼吸機及CRRT技術的高年資醫師,能夠良好地承擔急危重症患者的臨床診治及護理工作。團隊擁有臨時黨總支部及臨時團支部,另設黨員突擊隊及青年突擊隊,充分發揮黨員和團員的表率作用。
武漢雷神山醫院是一座「邊建邊開」的醫院。仁濟醫院援鄂醫療團隊隊員首次入駐雷神山醫院時,接管的重症監護病區還是空空如也,它如同剛完成基礎建設的「毛坯房」,尚不具備收治病患的條件。經過兩天的體力勞動,仁濟醫院接管的感染二科重症監護病區終於能夠接收病人了,這個病區是當時雷神山醫院床位數最多的重症監護病房。利用團隊的自身優勢,病區負責人蔣捍東主任實行分組包幹病人管理,多學科合作制定治療方案。
援鄂醫療青年團隊不僅業務能力過硬,更是多才多藝。寫歌繪畫,以藝抗「疫」,傳遞仁濟援鄂正能量。青年醫生李佳在工作之餘,創作了抗疫公益歌曲《勇氣》。這首抗疫歌曲,寫出了所有援鄂人員的勇氣,也寫出了援鄂人員的責任和擔當。步入仁濟醫院接管的感染二科重症監護病區時,你會發現一幅幅正能量滿滿的抗疫勵志漫畫,傳達出抗疫必勝的堅定信念。仁濟青年,以藝抗「疫」,發揮了青年人應有的活力和朝氣,也傳遞了仁濟青年援鄂正能量,彰顯了戰疫必勝的決心和信心。
仁濟援鄂青年,有責任、有擔當,未來可期,是新時代的好青年、好榜樣!
▲肝臟外科青年團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肝臟外科青年團隊成立以來, 擁有一批醫教研實力突出的年輕優秀人才隊伍。在科主任夏強教授的帶領下,每一位青年奮發圖強,經過多年的建設,肝臟外科已成為國內肝臟移植手術量、門診量名列前茅的器官移植診療中心,肝移植例數連續8年居全球單中心首位,其中2017和2018年例數均超過800例。
先後成為衛計委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211 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國家臨床藥理機構(器官移植專業)、上海市衛計委重中之重臨床醫學重點學科(腫瘤學)、上海交大醫學院重點學科、上海交大醫學院潛力學科,護理團隊成為護理部重點學科。近五年發表SCI文章累計影響因子為476.82分,近五年課題總經費累計達3202萬元。兒童肝臟移植勞模工作室獲中國長三角地區最具人氣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
童錦祿榮獲「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個人
童錦祿,男,漢族,1981年5月生,博士,副主任醫師。
該同志2018年8月主動請纓援疆,援疆期間門診就診人數2200餘人次,胃鏡檢查400餘人次,腸鏡檢查200餘人次。組織並參加科室的中國B肝日和胃癌早癌日的義診活動,共參加了19次義診活動。新技術的開展3項,如錫類散灌腸在潰瘍性結腸炎的局部治療中的應用,Fibrotouch在肝纖維化中的應用,賓得高清內鏡EG29-i10在胃腸道檢查中的應用。
援疆期間,輔導喀什二院5人次進行課題申報,包括院級課題一項,地區級課題3項,自治區級課題2項。其中批准了一項院級課題,2項地區級課題。其本人聯合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消化科也申請到1項上海市2019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國內科技合作領域項目:喀什地區中、上消化道出血規範化診療技術培訓及相關流行病學調查。學術論文「A case of primary rectal teratoma」已被SCI雜誌錄用。
原標題:《祝賀!我院兩個集體和個人榮獲「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