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真正低調的人,往往喜歡「悶聲發大財」,賺錢往往也不難
中國人有一句老話,叫「悶聲發大財」,它的意思是說少說話多做事,低調不張揚地賺錢發財,或者也可以理解為,只要能賺錢就好,不需要讓別人知道你是做什麼賺錢或者有多賺錢,以此有效避免他人眼紅、妒忌乃至傷害。
「悶聲發大財」最常用於生意場上,做生意,那些真正能賺錢的人,往往喜歡「悶聲發大財」,賺錢往往也不難!不妨看看那些商界大佬,除非所做的生意需要張揚、需要高調,或者做到一定程度,實在無法低調,否則,基本都是真正低調的人,都遵循「悶聲發大財」的路子,而且,即便因為客觀現實無法做到「悶聲發大財」,他們也一定是喜歡「悶聲發大財」的,也一定會儘量保持低調,比如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就被視為「悶聲發大財」的代表,其餘像華為任正非、順豐王衛、段永平、曹德旺等等,都曾經乃至現在都被視為「悶聲發大財」的企業家。另外,生意場上,關於「悶聲發大財」,有心人還總結了一條非常值得思考的經驗:「做生意,不管多賺錢,也不管多順風順水,都要儘量低調,不要自誇自己有多賺錢、有多厲害,小心被他人搶了飯碗」。
說到「悶聲發大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做生意講究信息的機密性,打信息差被視為永遠可以賺錢的路子,所以,做生意,要保護好自己的信息,留住自己的底牌,一些不能說的秘密,比如進貨的渠道、市場的鋪開等等,就算再得意,也要爛到肚子裡,不能輕易對人說,做到如此「悶聲」,做生意、「發大財」才是可靠的;其二,做生意講究的是和氣生財,要懂得忍讓、學會忍讓,做一個真正低調的生意人,如果處處爭鋒,炫耀自己有多厲害,賺了有多少錢,那就容易被人視為輕浮,難成大事,會影響你在商界的形象,進而影響你的生意,讓本來賺錢的生意因為個人原因變得越來越不賺錢。

另外,做生意,「悶聲發大財」在行業上也是有一點要求的,否則,為什麼真正低調的人都喜歡「悶聲發大財」,卻還是有很多人做不到呢?一般說來,「悶聲發大財」的行業有兩個基本特點:其一是需求量非常大,有著「發大財」的空間,其二是做這門生意的人比較少,利潤容易集中,這也是「悶聲發大財」的生意人之所以保持低調,不喜歡四處宣揚的一個原因,因為一旦知道的人多了,做這門生意的人就多了,隨著競爭的激烈,人均賺錢的程度自然就下降了,所以,「悶聲發大財」的人不會蠢到讓別人來分一杯羹
事實上,「悶聲發大財」自古就有,像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就是一個典型。而在當今商界,除了上文所講到的國內那些「悶聲發大財」企業家外,全球範圍內,很多真正賺錢的超級企業,也都屬於「悶聲發大財」的類型,它們雖然並不一定在世界企業 500強排行榜中,且始終保持真正的低調,從不刻意的顯山露水,但要真論起收益,那比起500強企業,也是未遑多讓,它們所擁有的是執著的追求和日復一日地潛心經營,而它們的產品往往不太起眼,但卻是真正的全球化企業,在各自領域都做到了數一數二,這樣的企業,還有一個專有的名詞,和「悶聲發大財」異曲同工,那就是「隱形冠軍」(由德國著名管理大師赫爾曼·西蒙教授定義)。
綜上所述,做生意,真正低調的人,雖然不一定能做到「悶聲發大財」,但往往都喜歡「悶聲發大財」,賺錢往往也不難。對此,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可?又有怎樣的看法,或者有哪些「悶聲發大財」的低調人物和故事可以分享,歡迎留言討論!(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