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打拼7年,這家日本高端百貨店還是混不下去了!

2020-12-04 財經微分享

來自日本的高端百貨店——高島屋,在深耕上海市場7年之後,依舊沒有熬過傳說中的「七年之癢」。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高島屋百貨宣布擬清算並解散上海高島屋百貨有限公司,店鋪隨之關閉。對此,上海高島屋方面解釋道:因未能預料的消費結構變化、行業競爭加劇、實體店消費低迷等原因,門店繼續經營下去已極為困難。

這家入華7年的高端百貨店,為何在中國市場混不下去了?

高島屋撤出中國

2012年12月,上海古北新區財富中心二期迎來一家新的百貨公司——高島屋百貨。這對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可能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熟悉它的人都知道,高島屋是日本著名的大型百貨公司。與其他百貨公司不同,高島屋至今門店不超過30家,其中有20幾家分布在日本,海外市場僅在紐約、新加坡、臺北、上海等四地有門店。

雖然如此,這家創立100多年的老牌百貨公司,在進軍上海市場7年之後,還是撐不住了。日前,有媒體報導稱,上海高島屋計劃於8月25日終止營業,之後公司進入清算程序。

對上海高島屋來說,這一天,或許遲早來到。自2012年開業以來,該店生意就不盡如人意,雖然經過幾輪品牌和業態調整,但依舊未見起色。正因如此,該店業績一直壓力很大。數據顯示,過去3年來,上海高島屋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其營業利潤分別為虧損5976萬元、6860萬元、5207萬元。

高島屋退出中國市場,跟百貨業面臨的下行周期密切相關。2012年以來,受電商和新型購物中心的衝擊,傳統零售商場的壓力與日俱增,許多成名多年的百貨品牌也開啟關店潮。這種背景下,複製日本經營理念到上海的高島屋,由於缺乏對本地消費需求的深度挖掘,導致突圍變得困難重重。

在品牌設置方面,與東京高島屋以歐美高端品牌為主不同,上海高島屋多為日本品牌,價格高昂,但知名度與歐美高端品牌相比差距不小。在這樣的品牌差距背後,電商和跨境購的崛起,又蠶食了實體商業不少的消費能力。這種背景下,高島屋在上海的命運,已然難以改寫。

高島屋不是第一個退場的

電商和跨界購的崛起,不僅衝擊著高島屋。不少外資百貨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日子都不好過,有的甚至早就退場。

公開信息顯示,被譽為「泰國零售代表」尚泰百貨,在進入中國市場5年之後,於2015年8月31日關閉了其在華的最後一家百貨店。

2016年下半年開始,英國老牌零售巨頭瑪莎百貨開始關閉在中國市場的門店,直到2018年1月,瑪莎百貨天貓旗艦店正式關閉,意味著瑪莎百貨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2015年,美國零售巨頭梅西百貨關閉其在上海的直營店,直到2018年12月,梅西百貨又關閉其天貓國際旗艦店,這意味著梅西百貨徹底敗走中國市場。

無論是尚泰百貨,還是瑪莎百貨、梅西百貨,其退出中國市場的直接原因,均是其業績下滑。在這背後,是電商的崛起讓不少傳統商業模式遭遇毀滅性打擊。

面對電商崛起,這些百貨公司們也曾涉水電商業務,然而,在這個競爭加劇的市場,遲到就意味著出局。最終,他們的電商業務都毫無起色。

不過,在頭條菌看來,中國市場的消費能力仍然巨大,對這些全球頂尖的百貨公司來說,退出必然無法坐享市場紅利。那麼,這些傳統的百貨公司,是不是該想點創新性的辦法,來對抗電商帶來的行業危機呢?

相關焦點

  • BEYOND真的是在香港混不下去才去的日本嗎?
    我們常在網上看到,有人說什麼BEYOND當年根本不紅,在香港混不下去了,沒辦法才去的日本,直到最後主唱黃家駒在日本去世,才讓他們紅了起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單純為黑而黑,是站不住腳的。
  • 這家百貨店周年慶 一個高端品牌手錶就賣出500隻
    經歷五一假期的銷售井噴後,上海一家知名百貨商店在今天五周年店慶之際再度加碼,一線奢侈品紛紛加入大促,為五五購物節再掀一波消費高潮。這一家店,動輒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高端品牌手錶,一天就賣出了500隻。上午九點半,南京路河南路口,這家百貨店每個入口處都已經排滿顧客,他們目的都很明確。包、手錶、化妝品……得知商場打折,顧客們一早就在店外大排長龍。9點50分,考慮到排隊的顧客太多,店家提前打開大門,跑步進場的顧客,瞬間就把奢侈品店圍住了。有的顧客甚至提前預約好商品,只等現場提貨。更有顧客全家齊上陣,分頭行動掃貨。
  • 為啥這家日本知名百貨公司在上海苦撐7年都沒有刷出存在感?| 市場觀察
    實際上,近兩三個月來,上海高島屋內部及商戶間已有門店即將歇業的傳聞,但突然被通知需在兩個月後撤離,仍令不少商家措手不及。特別是那些施行會員制的生活服務類商家,面臨聯繫門店會員、並尋找新商業鋪位等棘手問題。掐指一算,這家百貨巨頭在上海已有7年歷史,居然毫無存在感,照這麼看,關門也是遲早的事了!
  • 日本百貨店2019年繼續分化、壓縮
    聯商專欄:日本傳統意義的百貨店,在已有的平臺上已經完成歷史價值,走過10年的定位探索、價值探索歷程,2019年依然在繼續分化、壓縮。1、百貨為首的流通體系面臨再造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的「商業動態統計」,百貨店的服裝銷售額在1991年達到6.1萬億日元,佔百貨店總銷售額大約60%,之後便轉入減少傾向,到2018年下降到2.7萬億日元,服裝銷售業績佔百貨店全體業績的20%,如果考慮把百貨店中的優衣庫等快消品品牌業績去掉,下降幅度就更大了。
  • 這入侵生物讓德國人憂愁:在中國混不下去,就跑來「禍害」我們!
    而一些入侵物種在中國混不下去,只能灰溜溜地「偷跑」去其他國家。這入侵生物讓德國人憂愁:在中國混不下去,就跑來「禍害」我們!其實讓德國人憂愁的這種入侵物種就是牛蛙,這種生物最早是在日本被吃貨們發現,日本人的口味比較獨特,總是喜歡吃這些長相比較奇怪的生物,牛蛙的肉非常鮮嫩,而且又細膩光滑,比魚肉還要好吃。
  • 在日本混不下去了才回來?曾被力捧的她,手握好資源卻一直不紅
    在日本混不下去了才回來?不過,其實韓國娛樂圈也是這幾年才開始慢慢發展的,之前他們的各種模式一直都是仿照的日本,不過相比起去韓國練習,歌手們選擇在日本出道的就比較少,當然也沒有能夠大火的,這個也跟市場有原因,畢竟日本的唱片和綜藝之類的沒有像韓國那麼火,但是這樣的歌手也是有的,相對比較出名的應該就是阿蘭了,曾經她也因為這個身份受到了很多的關注。
  • 聯商網顧問厲玲:日本百貨店的改變和堅守
    一直到1991年,日本百貨店經過30年的高速發展銷售額達到了頂峰,一年實現銷售額10兆日元(約合6151億人民幣)。在這之後,日本百貨店的銷售額總體不斷下滑,一直到2017年下滑至6兆日元(約合3691億人民幣),與最高峰相比下跌了40%。而與之相反的是,1991年是中國百貨店發展的起步階段,在這之後開始不斷往上走,並且在2008年左右達到高峰,之後開始慢慢下滑。
  • 春節日本旅遊必備:百貨店購物指南
    近年來,日本成為春節出國旅遊的熱門地,購物也被列為中國遊客的重要活動!在此為大家奉上一份日本百貨店購物指南,讓你輕鬆找到日本以及海內外的大牌好物! 阪急百貨店梅田總店阪急百貨店梅田總店建成於1929年,是世界首家車站型百貨店。集購物、美食、休閒、娛樂於一體,經營的品牌從日本本土品牌,到國際知名品牌,應有盡有。
  • 開在上海富人區的日本高端百貨高島屋撤出中國,它為什麼會水土不服?
    記者 | 楊秋月進入中國的第7年個年頭,日本高端百貨高島屋撐不下去了。它在中國僅有的一家店鋪上海高島屋6月25日宣布,將於2019年8月25日終止營業,之後公司進入清算程序。當日,上海高島屋也通知了店內的商家需在8月25日前全部撤離,提前解除與所有商家的租約,與部分商戶就善後處理等問題的磋商將從7月開始。
  • 日本高端百貨「高島屋」中國大陸首店今日在上海開業
    (贏商網記者12月19日報導)日本高端百貨品牌「高島屋(Takashimaya)」中國大陸首家門店今日在上海開業,又將新增一家純日系百貨公司。據悉,高島屋百貨面積6.2萬平方米,位於上海古北國際財富中心2期,從地下1層到地上7層,匯集了食品超市、和美食街,還有眾多品牌專櫃,不少品牌為首次進入中國。
  • 日本百貨店成功背後的隱憂
    一規模持續萎縮,慣式沒落1、從百貨業總體規模看日本百貨店在1997年銷售額9.7萬億日元,達到頂峰,1999年門店數量311家,為歷史最多。從1980年代形成的百貨店成功模式和優越感,到2000年7月崇光倒閉成為分水嶺,開始持續下滑。
  • 日本百貨店的發展沿革和趨勢
    1929年誕生了世界上首家「車站百貨店」--阪神特快電鐵的阪神百貨店,1934年作為東京橫濱電鐵(現在的東急)的百貨店部成立了東橫百貨店,1936年大阪電氣軌道(現在的近鐵)成立了大軌百貨店等。    (二)發展抑制期    1929年美國爆發了經濟危機,遠在大洋彼岸的日本也未能倖免,經濟發展受到了巨大衝擊。加上關東大地震等原因,日本經濟陷入低迷。
  • 純百貨店還有出路嗎?看日本松屋百貨的處境和應對
    1、2020年松屋的業績狀況日本松屋百貨店是創立於1869年的老字號,在東京銀座和淺草兩個區域設有店鋪,主要業績的90%依靠銀座松屋店,營業面積約3.3萬平方米。2020年2月決算,銷售額816億日元,訪日遊客免稅品銷售額比率上升約25%。
  • 日本高端百貨店 高島屋落子上海
    第1頁:進入上海經過深思熟慮 第2頁:外資巨頭勢頭不減  外資巨頭勢頭不減   除了高島屋百貨等日資企業看好中國的零售市場外,同時已經在中國遍地開花的歐美幾家著名零售巨頭的擴張勢頭依然十分強勁。
  • 從賣菜的變成富甲一方的老闆,卻因日本人到來幾十年心血毀於一旦
    在十九世紀末的上海灘,擁有一張這家百貨店的打折卡,就是身份的象徵。只要你能叫得出名字的商品,都能在這個百貨店裡面買得到。可想而知,作為「永安百貨」的創始人,郭樂先生是多麼牛的一個人。但是郭樂先生一開始並不是開百貨商店的,他只是一個為了生存而去墨爾本投靠自己的親人的人。他的親人雖然為了自己的理想一直在努力打拼,但是工作了十幾年還是一個小幫工而已。
  • 日本黑社會:拒絕領政府援助資金,不然混不下去
    據日本媒體27日報導,日本政府宣布將向每位國民發放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為6600元)補助金。但是日本最大黑幫組織的多位幹部表示,他們不會去申請,稱他們平時已經給國家添了很多麻煩,所以這個時候如果還去依賴國家,很說不過去。
  • 中國零售40年,百貨店都經歷了什麼|零售40年特別報導
    1966年9月5日,武百祥因不堪忍受迫害,服毒自殺,終年86歲。1981年恢復「同記商場」老字號牌子。1995年前後,在國有商業企業改造熱潮中,經營快速衰落,1998年以後同記商場處於半停業狀態,2008年7月20日正式倒閉。採擷南北兩枚歷史案例在此,啟示今人思考。
  • 有人說,四川話又土又難聽,謝帝肯定混不下去了
    (微博搜索可看)然後有位上海網友來了句「四川話我覺得又土又難聽,這個歌手肯定混不下去了。」該網友的言論迅速被撈起來,接著被四川網友們用四川話diss了。不過大家對Higher Brothers的刻板印象還是四川話說唱。那位網友說四川話「土」,他的言下之意是四川話「low」,但如果這個「土」用「本土」來詮釋,那就說得通了——民族的,地方的,才是世界的。至於「難聽」,你有權利認為某個方言難聽,不符合自己的審美。但我想說的是,謝帝用《老子明天不上班》徵服了中國聽眾,Higher Brothers又用四川話Trap徵服了海外聽眾。
  • 東北「最惋惜」城市,人口流失百萬,混不下去
    對住在縣城的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他們最想去的是那些大城市,那裡就像夢想開始的地方,當我置身於原地的時候,我發現大城市沒有想像中那麼美,我無法呼吸昂貴的房價、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從前南方人流入北方發展的時候,東北地區是最繁華的時期,但現在很多東北人想逃離這裡去南方,東北最「捨不得」的城市,曾經比上海、廣州繁華度高,其實東北以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四個城市為中心而聞名
  • 有187年歷史的日本百貨商店,在中國水土不服,開店8年,7年虧損
    對於那些高島屋的忠實粉絲來說,這是一件天大的好消息,相信很多人都覺得奇怪其宣告退出中國後,又作罷的原因,其實是上海的相關部門出面周旋,因為得到了物業業主公司的支持以及上海市和長寧區相關部門的協助,高島屋方面也表示已經重拾信心,將繼續經營在中國的業務。高島屋是日本老牌的百貨店之一,創建於1832年,至今已有187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