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任何一個熟知三國歷史的人,想必都聽說過這句話,那麼,這句話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是一位後人對於三國時期武將戰力排行的順序,在這其中,作為「戰神」的呂布當仁不讓高居榜首,無人可以撼動。
但是,在這份「榜單」裡,有一個人的名字卻顯得有些冷門,此人便是典韋,他乃曹操帳下猛將兼衛隊司令,說起典韋此人,之所以在名氣上不足以和其他人相提並論,其實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點,他是在歷史上公認的、在武勇上僅次於呂布和趙雲的猛將,在眾多遊戲裡也有出現登場過,那麼,典韋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如果他和呂布交手,又有可能出現什麼樣的場面和結局呢?
01
首先,我們應該從典韋從軍的經歷開始說起,典韋曾經是被主公曹操盛讚為「古之惡來」的男人,歷史上,典韋長得五大三粗,聲音渾厚,勇力過人且善使雙戟,在曹操早年崛起的過程中出力不少,也曾立下了無數戰功,後來,深得曹操信任常年跟隨在曹操左右充當「保鏢隊長」。
公元197年,在「宛城之戰」時,由於雙戟被胡車兒偷走,死於張繡之手。至於呂布,相信很多人已經從各種小說和影視作品裡對他有所了解。那麼,如果把這兩個人做一次對比,會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呢?毫無疑問,至少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應該都是呂布勝算要更高一些。
首先,典韋是典型的「步戰將軍」,甚至可以說下馬之後,典韋的戰鬥力在當時幾乎無人可擋,加上他一雙巨大的雙戟在馬下作戰中提供了極強的威懾力,所以,如果說一對一步戰單挑,呂布應該不太可能是典韋的對手。
但這並不能說明呂布的武功在典韋之下,在「虎牢關之戰」中,呂布單槍匹馬殺得袁紹的諸侯聯軍無計可施,這就是呂布的能力,呂布雖然下馬之後不一定是典韋的對手,但是一旦雙方上了馬,呂布恐怖的戰鬥力立刻會體現出來。
02
實際上,典韋和呂布在歷史上是有過交手記錄的,當年曹操為了報殺父之仇而起兵攻打徐州牧陶謙,正當雙方在徐州城下對峙之時,呂布聽從陳宮計策幾乎席捲了曹操的根據地兗州,後曹操得知兗州告急索性做個順水人情,放棄了徐州回去對付呂布。
濮陽之戰,曹操與呂布大戰一場,在許褚與呂布交手漸漸落入下風之時,派出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五人出戰,雖然最後勉強取勝,但呂布最終還是逃走,也就是說,典韋加上其他五位大將也僅僅只能依靠車輪戰術和人數優勢和呂布打個平手而已,雙方戰力高下立判。
說到了「濮陽之戰」,那就不得不提另一場與呂布同樣密切相關的戰役,這場戰役發生於諸侯伐董期間,以袁紹為首的諸侯聯軍在虎牢關與董卓率領的西涼和并州兵馬遭遇,這場虎牢關之戰幾乎成為了呂布一人的表演,他先後斬殺方悅、穆順,擊敗武安國後與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大戰數百回合,最後精疲力盡撤走。
眾所周知,劉備、關羽和張飛乃是羅貫中筆下主角,所以,呂布在連續和多名大將交手並斬殺他們之後還能和三位主角大戰數百回合不敗,其驚人的戰鬥力不得不令人信服。如果換做是典韋,想必虎牢關之戰的精彩程度會大打折扣,這並不是說典韋能力不行,但是和呂布比起來,還是差距很大的。
結語
嚴格來說,其實無論是呂布還是典韋,都是三國亂世時期眾多英雄之中的佼佼者,典韋忠心護主,力戰而亡保護曹操和其他人從殺機四伏的宛城撤出已經說得上是奇蹟了,而呂布雖然在口碑上並不能夠和典韋相提並論,但是呂布被史學界公認為「三國第一猛將」也不是空穴來風,畢竟呂布崛起於梟雄之間,無論在丁原、董卓麾下還是自立為王,割據一方的情況下都立下了無數戰功,可見,呂布此人在戰場上是「修羅武神」一般的存在。
雙方各有各的實力,典韋勇力過人且擅長於步戰,呂布則精通馬上作戰且武藝精湛,並無明顯短板,兩人之間的交手由於諸多因素而導致並不能分出實質性的勝負,這也是多年來被多數三國愛好者所津津樂道猜想的話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