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孫儷主演、安建導演的《安家》自開播以來熱度居高不下,劇中所涉及的現實議題、演員的演技等,都是網友津津樂道的話題。
其實這已經不是孫儷和安建導演的第一次合作了,兩人十年前合作的《小姨多鶴》,就在豆瓣上常年保持著8.2的高分。
而且安建導演的戰績不斐,除了《小姨多鶴》,還有《一級恐懼》、《天地糧人》、《雪花那個飄》、《北風那個吹》等高分佳作都出自他手。
上世紀90年代到新千年前後的國產劇黃金時代,安建就是導演中的優秀代表之一,還獲過飛天獎、牡丹獎等獎項。
所以此次的《安家》也是絕對的強強聯手,不追不行啊。
孫儷飾演的女主,是一名雷厲風行的魔鬼銷售,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她賣不掉的房子,《安家》講述的就是她如何把一套套房子賣出去的故事。
同時每套房子背後又都蘊含了一些家庭故事,劇集通過對職場現狀及百姓生活的刻畫,反映了社會現狀,還拋出許多接地氣的話題,引發觀眾共鳴。
比如第三集裡老兩口買房時被兒媳要求加上自己的名字的橋段,就讓「房產證該不該加兒媳婦名字」的話題衝上了熱搜。
劇中的老兩口是全款買房的,攢了大半輩子的錢,好不容易用300多萬給兒子在上海買了套一居室,結果一分錢沒出的兒媳,卻要求在房產證上加上自己的名字。
這種情節在國內經常發生,房價越來越高,在房本上加名字,成為了房奴們愛情的象徵。
但隨著觀念的進步,網友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也越來越理性了:
如果家長全款買房,那房本上就不應該加兒媳的名字,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
如果家長只交了首付,貸款由夫妻共同承擔,那房本上就應該加兒媳的名字。
這與愛情無關,而是無論男人女人,都應該活出自己的尊嚴。
別一邊宣揚平權,一邊卻想利用結婚空手套白狼,那不是過日子該有的態度,而是一種綁架。
除了價值觀念的討論,《安家》的細節也做得很用心。
比如劇中的中介店面,員工們每天早上都要去門口跳舞喊口號:
非常貼近現實。
還有中介在顧客走了之後,瞬間翻白眼吐槽對方眼高手低:
以及劇中那些混吃等死、拿著底薪不作為的員工,這些情景雖然拍出來不夠好看,但恰恰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的社會現狀。
看得出來編劇在盡力讓劇情貼近中國的社會現實和民生問題,孫儷這次又接對劇本了。
不過任何劇都不是完美的,客觀來說,《安家》還是存在一些容易引起爭議的片段的,比如女主內部截單的情節:
孫儷飾演的女主,為了把一套十年都沒人要的房子賣出去,撬了自己同事的單。
很多觀眾都覺得女主的做法不厚道,有失職業道德。
但其實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存在的,而且《安家》女主是雷厲風行、六親不認的女強人人設,她並不完美,尤其成長經歷對她也有著一定的影響。
從前面兩集的劇情來看,這應該只是一個鋪墊,後期會對此類行為做出解釋的,女主也會反省思考,並因此獲得成長。
《安家》另一個值得稱讚的點,是演員的演技。
從觀眾反饋來看,《安家》是目前安建導演的職場三部曲中口碑最好的一部了,這跟演員的演技分不開關係。
《完美關係》的主角黃軒和佟麗婭就被網友詬病過,許多人都表示電影圈的黃軒和電視劇圈的黃軒,完全是兩個人。
大熒幕上的黃軒是文藝男神,結果到了電視裡,卻淪為了千篇一律的霸道總裁。
這說明黃軒的演技還是不夠壓得住陣,拍電影時,他有大導演調教,只要本身氣質不崩,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都不會太差。
但電視劇就不同了,拍攝周期長而糙,演員主要靠自己,所以很多電影咖轉型拍電視劇之後,都遇到了水土不服的現象,比如湯唯。
而《安家》呢,孫儷和海清的演技就加了不少分,她們一直是演什麼像什麼,是絕對的口碑保障。
孫儷此次在《安家》裡的演技就曾多次被誇上熱搜,比如她去海清家看房的這段:
孫儷站上凳子幫海清拍房源視頻,下來後很自然地幫對方擦了凳子。
還有她幫海清換鞋套:
現實生活中很多優秀的中介都會做這些小事,畢竟做銷售服務行業,客戶的情緒非常關鍵,中介的個人形象就是招牌。
雖然女主是女強人人設,但孫儷並沒有魔化角色,該霸道的地方霸道,該低頭的地方也低頭,把人物演出了溫度。
配合上海清這位戲骨,兩人交鋒的戲份很有看頭。這是演員的功勞,也是編劇的細膩。
所以總的來說,《安家》作為一部現實主義都市劇,對國內房地產行業的呈現是很現實和接地氣的。
而且劇中的房子都是極具生活氣息的:
陳舊的牆漆、亂糟糟的家居、狹窄的空間。
告別了一塵不染的超大坪樣板房,這種不完美的房子,才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經常看到的房子,可以引發很多觀眾的共鳴。
只有劇情落地了,演員演技也在線,這種優質的劇才能讓觀眾有耐心追下去。
不可否認國產職場劇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但《安家》算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們終於有了一部國產劇,討論的都是接地氣的話題,也希望往後的職場劇都能越來越優秀。
青石電影編輯部 | 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