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再窮,不能窮格局」:牢記古人3句話,做個大格局之人

2020-12-14 騰訊網

晚清名臣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曾國藩作為一個普通耕讀家庭的孩子,最終成為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可以說是普通人逆襲的典範,也是真正的「謀大事者」。

那麼,曾國藩為何如此推崇「格局」呢?

格局,從字面意思來看,指的是一個人對事物的認知範圍。而這個認知範圍,幾乎決定了一個人這輩子究竟能幹多大的事兒。

人與人之間的格局差異,有時候比相貌的差異還要大。為什麼有的人每天起早貪黑,卻還是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格局的大小,就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毫不誇張地說,一個人的格局越大,他的思維邏輯就會越清晰,看待事物的角度以及得出的結論也就更全面。

我國古代的一些著作及先賢認為,格局大的人,一般會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擁有這些特質的人,更容易成大事,成為一個有福之人。

國學智慧之「包容」

《尚書》中說:「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必須要有海納百川的寬容雅量,才能擁有高尚的品德;一個人必須有堅韌、忍耐的心性,做事情才能成功。

西漢軍事家韓信,當年受到鄉間匹夫的胯下之辱;越王勾踐為了復仇,臥薪嘗膽十年後終於一雪前恥……如果不是具有包容心、大格局,韓信和勾踐哪裡還有名留青史的機會?

在今天,只要我們仔細觀察生活就能發現:越是成功的人,越具有極強的包容心;反而是那些沒什麼本事的人,常常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與他人鬧矛盾、起衝突。

能力不大、脾氣不小,是小格局之人身上的典型表現。試想:一個心量狹小的人,包容不了挫敗、打擊甚至是侮辱,他又怎麼能成大事?

國學智慧之「眼界」

唐朝詩人杜甫有一聯非常著名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格局大的人,就好像是站在山頂上一樣,把群山、江河盡收眼底,他們眼裡看到的風光,自然與山腳下的人不同。眼界的不同,造成了格局的大小差異。

古代就有這樣兩個老農民,閒來無事坐在一起聊天,猜想皇帝過著怎樣的生活。

其中一個老農說:「我猜皇帝每天都能吃饅頭吃到飽。」另一個說:「我看不止,我猜皇帝下地耕田用的鋤頭都是用金子做的。」

眼界小,則格局小;格局小,連想像力都會被限制。也就是說,眼界寬闊的人,滿眼都是機會、滿腦子都是創意;而眼界狹窄的人,唯一能想像得到的「暴富」方式,大概就是中彩票了。

國學智慧之「謙卑」

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說:「良賈深藏若谷,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意思是說:善於經商的人,常常把貨物隱藏起來,裝作自己什麼也沒有;而優秀的人才,具有高尚的品德,表面上看起來卻像一個愚鈍的人。

現實生活中也是一樣,那些特別會做生意的人,常常把市場上稀有的東西儲存起來,等到價格上漲的時候再賣出去;那些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多半都不會鋒芒畢露,反而更加懂得謙卑和禮讓。

《菜根譚》有云:「地低成海,人低為王。」

格局越大的人,越知道放低自己的姿態。究其原因,一是因為他們深深地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二是因為他們從「小格局」走向「大格局」的過程中,早就見慣了這世上的光怪陸離。

正所謂「以退為進、以柔克剛」。謙卑,正是大格局之人的制勝法寶之一。

結束語

《史記》中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一個格局小的人,是萬萬不知道大格局的人心裡在想什麼的。

反過來,一個人的格局大小,也決定了一個人所做之事的結局好壞。也正因為如此,一個人再窮也不能窮到格局上。

畢竟——格局大了,人還有翻身的機會;若是格局小了,即使這輩子再怎麼撲騰,也飛不了多高。

古語有云:「審格局,決一世之榮枯。」就是說,看一個人的格局,就知道他的生活到底會欣欣向榮還是江河日下。

一個懂得謙卑、眼界寬闊、具有包容心的大格局之人,即使他做不成富可敵國的首富,但至少,不會差到哪裡去。

相關焦點

  • 俗語「人窮莫走親」的下一句是什麼?格局直接上一個臺階!
    俗語「人窮莫走親」的下一句是什麼?格局直接上一個臺階!人類的歷史有好幾萬年,一路走下來都是血淚和教訓,大到國家之間的戰爭,小到人與人之間的糾紛,都留下了很多哲學,讓現在的人去處理這些難題。本文就來跟大家說一個很經典的俗語,其中蘊含的智慧和哲理很值得我們品味,它的上一句是「人窮莫走親」,下一句你們知道麼?所謂的「人窮莫走親」,其實很多人一看就能明白,無非就是我們在窮困落魄的時候,不要奢望身邊的親戚朋友能夠給予自己什麼幫助,雄起要靠自己。
  • 真正大格局的人,往往都有這3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因為大格局的人,看得更高更遠,想問題更透徹,不受情緒影響,時刻處於穩定狀態,做起事情也就遊刃有餘、事半功倍,終能成大事!如何收穫大格局呢?馬雲說:「格局都是苦難撐大的!」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忍常人不能忍,得常人不可得。如此這般,一個人才能練就大格局,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
  • 很多人窮,根本原因是懶
    說到窮這個扎心的詞,其實很多人都有過或者正在經歷的一種狀態,我們可能也都思考過窮的原因,但是依然不明白為啥自己會窮,如果問題都想不明白那就不用談解決了,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詞和我的一些看法。網上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智商」。我們看完這句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過我知道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這只是一句討巧的話,像是一句正確的廢話,雞湯而已。其實不然,我是深深的認同這句話的,很多事情其實還遠不到拼智商的程度。
  • 家長的「節儉」毀了孩子的格局,窮養是精神不是物質,別再犯傻
    今日問題:什麼才是正確的"窮養"?現在社會在飛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很多家長更是不捨得對孩子吝嗇,總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一切。但是仍然有一些家長信奉孩子要窮養,因為培養孩子養成節儉的習慣很有必要,畢竟即使家境再優越,如果孩子花錢大手大腳,也會"坐吃山空"。
  • 人在最窮、最落魄時候,請牢記這五句話,好運將伴你長行!
    人在最窮、最落魄時候,請牢記這五句話,好運將伴你長行!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也沒有坎坷不斷的道路,人生在世總要經歷許多悲歡離合,它們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交織成了一幅多彩的畫卷。不要在落魄的時候喪失鬥志,也不要在得意之時忘記自己是如何走過來的。
  • 李玫瑾:從小過於窮養的孩子,長大後格局大受影響,必然會吃大虧
    從小就灌輸了「窮養」的思想,借用孟子的話「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成大事者,一定要經受一番苦難的洗禮,才能體會到成功來之不易,懂得珍惜。所以很多父母就秉承了這句話的思想。從小就對孩子進行窮養教育。
  • 家中鏡子這3種格局會擋住財氣,當心越住越窮
    家中鏡子這3種格局會擋住財氣,當心越住越窮鏡子是女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每在出門前,都會在鏡子前一頓美美的畫上一妝才會出門,而在出門前,還會再三的確認一下是否完美。而且從古至今,在鏡子前,都是一個人提升自我形象的最重要的時刻。"
  • 什麼是大格局?什麼人有大格局?如何培養大格局?40歲知道就晚了
    貧窮確實會使人目光短淺,越是窮的人,確實只能看到眼前雞毛蒜皮的小事,而這樣往往就會陷入惡性循環,一直窮下去。從根本上解決貧窮這一大問題,最需要的,就是格局,稻盛和夫就十分重視格局,可以說,他能從一個窮小子到一介「日本經營之聖」靠的就是格局。
  • 人窮不可怕,心窮毀一生:心窮的男人,會有5個特徵
    只有心窮的傻子,才會不承認別人強過自己,才會自負地在那裡等待成功。眼光窄心胸更狹窄一個男人之所以心窮,是因為他的心胸不夠寬廣,是因為他的眼界還不夠大,如果他看過世界上最美麗的風景,他一定不會只滿足當下的自己。而一個心胸寬廣的男人一定會有大格局,絕對不會把自己的眼光局限於眼前,局限於腳下。
  • 俗語:「人窮不說3句話,沒錢少管3件事」,如能牢記終身受益
    俗語:「人窮不說3句話,沒錢少管3件事」,如能牢記終身受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我們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可以深刻的看的出來,中國人可是極具智慧,不僅能將唐詩宋詞這種優雅的詩句傳承下來,還能將很多老百姓總結的經驗壓縮成俗語,流傳百世。
  • 牢記以下這八句話,再窮也可以翻身!
    有野心的窮人,沒錢沒人脈時,牢記以下這八句話,即使窮,也不會窮太久,「鹹魚翻身」就不難。 第一句話:窮人想翻身,堅韌和耐心很關鍵 如果我們對所有從窮到富的人做一個調研,就會發現,他們中大多數都具有持之以恆的耐性和韌性。
  • 王陽明: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再窮也終有出頭之日
    以下分享心學大師王陽明的2句話,一個男人,尤其是有野心的窮人,在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早晚能成大器,再窮也能翻身!不僅會徒增煩惱,做事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而恰恰是專心,能夠帶給人極大的定力,從這種忙亂的狀態中解脫出來。王陽明說:「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閒話、管閒事」。一個專心的人,不說閒話,不惹閒事,專注於最重要的人和事。
  • 老子:格局與智慧層次越高的人,越有共鳴的4句話!
    圖片來自網絡今天我們來看看,老子的哪4句話,層次越高的人越有共鳴!一、從做人角度出發,老子說:「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老子的意思是,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川之王,是因為他善處於下遊,所以百川匯聚,終成王者。
  • 「人窮不省三錢,無錢不走三門」啥意思?牢記古人的金玉良言
    牢記這些有趣的俗語,這將對我們為人處事有相當大的幫助,會讓我們少走一些彎路。02、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就拿如今的這些成功人士來說,包括馬雲、劉強東和任正非來說,我們只知道他們如今活得風光無限,但卻不知在他們成功的光鮮背後,也曾經歷過人生最晦暗的時候。
  • 當你在最窮、最落魄時,請牢記這3句話,終有翻身出頭之日!
    當你在最窮、最落魄時,請牢記這3句話,終有翻身出頭之日!再窮也不能連累自己的孩子:其實對象是孩子,可以說也都是一家人的希望,也都是能夠讓孩子在未來的時候過得非常的幸福,可是對於一向是有些父母他們的家庭條件不太好,所以說也都是沒有這孩子來到學校進行學習,也都是讓他們很早就開始進行賺錢,也都是能夠讓家裡面少一點負擔。對於這樣的想法也都是並不正確。
  • 當你沒錢又沒成功時,牢記王陽明這2句話,再窮,也終有出頭之日
    當你沒錢又沒成功時,牢記王陽明這2句話,再窮,也終有出頭之日;窮人要想翻身,沒錢沒人脈時,牢記王陽明這2句話,早晚也能飛黃騰達。第1句話:「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也就是說,他認為第一等事該是做聖賢。當時,王陽明年僅十歲,這句話不僅被老師同學恥笑,就連王陽明的父親知道後,也是對其好高騖遠的心態給予了嚴肅的批評。然而,誰又能料到,從小便懷有做聖賢之心的王陽明最後真成了聖賢,而那些嘲笑他的人,歷史上哪裡還尋得到蹤跡呢?
  • 王陽明:人生沒起色時,牢記這2句話,再窮也終有出頭之日!
    為什麼有的人,明明和自己一樣既沒有金錢,也沒有人脈,但是卻能白手起家,讓自己的命運走向成功?早先王陽明就說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悟透這個智慧,再窮也終有出頭之日!王陽明出生在浙江餘姚,自小讀書勤奮,到了明朝弘治十二年,參加科舉,奪得進士,從此踏足明朝官場。
  • 李嘉誠:人與人最大的差距,是見識和格局
    李嘉誠是想告訴我們:人做事當然有著無數的具體目的,但它們必須從屬於一個遠大目標。李嘉誠的成功跟他的大目標、大格局不無關係,而讀書是實現目標、提升格局最便捷的方式!從身無分文的窮小子到華人首富的秘訣李嘉誠從一個身無分文的窮小子到華人首富,他白手起家的商業經歷讓許多人欽佩,成為現在很多年輕人模仿的榜樣。他的成功不僅體現在他精明的頭腦上,更體現在他的人生格局上,而後者能讓他在錯綜複雜的商場處變不驚,成就一番事業。每一個成功的人背後都有一段辛酸的奮鬥史,而李嘉誠也不例外。
  • 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何意?古人的經驗之談
    在傳統鄉村,很多村民的家中如果具備獨門獨院的條件,就會在自己家院子裡種植一些樹木,此外,在封建社會,士大夫更會在自家的院落裡種植一些較為考究的植物來做點綴,不過,對於植物的種植,有很多講究,比如這句話就是典型:五樹進宅,人窮家敗。
  • 曾國藩:牢記八個字,教你識人,看清一個人的格局大小
    曾國藩:牢記八個字,教你識人,看清一個人的格局大小生活中那麼多的人一輩子兢兢業業辛辛苦苦,可最終卻並沒有好的結果,直到離去還感慨這一生太過庸碌。為什麼熟知的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他們能夠站在金字塔頂俯瞰眾生。他們和普通人又有哪些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