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故宮修文物 我在大學修文書」
浙師學子化腐朽為神奇
匠心不改傳承千年技藝
她讓優秀成為習慣
叩響師範最高學府大門
初心不改追逐教師夢
「挑戰杯」國賽一等獎
「策論中國」大賽一等獎
學風特優班金獎和最佳風採展示獎雙獎
兩次獲國家獎學金
三年斬獲50餘項獎項
......
她就是漢語言文學專業2020屆畢業生 餘承霖
在北師大和南師大保研面試中脫穎而出
成功保研北京師範大學學科語文專業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她救」寶藏」、探師路的故事
▼
「寶藏搶救員」&文化傳承
「展平,千萬小心,這兩頁黏在了一起。」
「漿水刷均勻。」
「這一塊缺了,補紙!」
這是一臺搶救破損文書的「手術」,一張張原本破損的文書,原本以為只是一片腐朽,一毫米與100年全在指間。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賽場上,餘承霖所在團隊的操作臺成為賽事焦點,評委和觀眾們仿佛在看現實版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紛紛點讚。
在「策論中國」大賽向浙江省開放的第一年,作為各大高校碩博生隊伍中僅有的兩支本科生團隊之一,項目「搶救最後的寶藏:民間文書『生存』狀態的調查及對策建議」榮獲一等獎,譜寫了浙師大新歷史。
化腐朽為神奇,從被人嫌棄到收穫全國大獎,這一路,一走就是兩年多。 「我們這個民間文書修復團隊,大約有20人。」餘承霖說,做這件事,一定得耐得住性子,有時忙了一整天,只能修復一頁紙。 「以前經常被人質疑,你們修復這一堆『爛紙頭』,一點意義都沒有。」但對她和她的團隊成員來說,文書修復是在為這個時代留存歷史的印記,傳承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
文書修復團隊在進行田野考察
為尋找民間文書,她和團隊擠出了所有課餘時間,早上6點出發,手持魚鱗圖冊在各地走訪,結合資料與田野實況進行田野考察,晚上回來後開會到凌晨1點。之後的修復工作更加複雜和艱難,制糊、噴潮、壓平、託裱、修補、更換護葉……大學生們變身一名名工匠,修復了1000餘件民間文書。
文書修復前與修復後的對比圖
作為項目負責人,餘承霖肩負著更大的責任和壓力,除了文書修復工作,她還要撰寫調查報告、製作PPT、做答辯人……作為人文學院第一個闖進挑戰杯國賽的項目,餘承霖和團隊修改了數十遍答辯文本,PPT更是找了專業人員和相關老師來來回回做了40多種版本。臨到比賽前夕,她仍熬夜到凌晨進行準備,摳各種細節,「連晚上做夢都是比賽的內容。」 化壓力為動力,衝過一道道難關,這對於她也是一個全方位成長。
但也正是這樣傾注心血的付出,讓餘承霖在魚鱗圖冊、民間文書等歷史文化方面有了紮實的基礎和深刻的理解。在「策論中國」大賽答辯舞臺上,她侃侃而談,古典文獻與田野實況結合的研究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也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我在故宮修文物》風靡大江南北之時,餘承霖也在狂熱追劇, 她說:「你在故宮修文物,我在大學修文書。」無論修哪一樣,都是在為這個時代留存歷史的印記,傳承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
師路探索者&不懼挑戰
教師夢的種子,從小就深埋在餘承霖的心中。從初中開始,她就試著從老師的角度看待每一堂課。「一上語文課,我就會想,如果我來上課,我該怎樣做才能讓同學們理解這篇課文的主題思想。」
為了更接近自己的教師夢,餘承霖進入浙師大後,努力鍛鍊自己的教師技能、增長專業知識。作為第四屆語文卓越教師班的班長,她認真練習三筆字、熟悉中學階段每一冊課本……在這個過程中,餘承霖對教師職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更加能夠體諒老師們的辛苦,也體諒這份工作的特殊性。」
大一新生演講賽
回憶起第一次上臺講課的情形,她坦言「心情很激動」。由於有過當家教的經驗,餘承霖的「課堂首秀」頗為順利。一位同行的學長驚嘆她講課的自然流暢,還以為她是位「實踐老手」。這份認可和鼓勵,給了餘承霖莫大的信心,讓她更堅信自己走教師道路是適合且值得的。
大一、大四教學實習經歷
在金華為貧困孩童愛心支教、在四所中小學裡愛心宣講、在麗水中學見習……餘承霖不放過任何一次鍛鍊自我的機會,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頻繁的教學實踐中,有兩堂課讓餘承霖印象深刻。同樣的教案,同樣的教學方式,「一位學生課後向我表達了困惑與不解,但另一個班級的學生卻在很久後給我發微信表示懷念」。這一節課中,她既收穫了同學們的喜愛,同時也第一次收到了來自學生們的「反對意見」。
這段經歷讓餘承霖感慨:「教育從來不是停留在幾千字教學設計的東西,不能太理想化,要想像老教師們一樣教課,我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不聰明」女孩&「聰明」辦法
「我是一個不太聰明的人」,談及學習,餘承霖這樣評價自己。她沒有天才的頭腦,沒有驚人的記憶力,也沒有特殊的學習技巧,但就是這樣的她,用時間和努力為階梯,一步步登上保研這座山峰。
「保研的基礎就是學識的儲備。」縱深掌握專業知識是餘承霖一直堅持的理念。課上三分努力加上課後七分用功,這是餘承霖在不斷的實踐與努力中總結出的「學習公式」。晚上10:30回寢,凌晨2:00睡覺,早上6:00起床,在圖書館或辦公室一呆就是一整天……考試前一個月,她更是進行框架式複習,4個月手寫幾百頁的讀書筆記,堪比一本厚厚的專業書。
而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之間達到平衡,餘承霖直言「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但也正是壓力讓她飛速成長,摸索出了注重時間規劃、分清任務主次的「不二法門」。擁有很強目標意識的她在開啟新一階段的學習前,會記錄各個課程的安排,並事先預估項目的進度,確認不同時間段的重心。通過設置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目標,精準把控,把任務安排到每一個生活細節之中。2016年到2020年,她在這樣高強度的付出中贏得50餘項獎項。
努力從來不是一蹴而就,這個總把「笨」掛在嘴邊的女孩用漂亮的成績單向我們證明,踏實走好每一步,先飛的「笨鳥」也能收穫自己的廣闊天空。
現在的餘承霖仍然保持不斷前進的狀態,不因為任何已取得的成就停滯不前,永遠向更高峰進發。她說:「習慣了大學忙碌的生活節奏,現在的我總要給自己找點事情做、要和更高層次的前輩交流,讓自己『流動』起來。」
探師路、救「寶藏」
她用堅持和熱愛在浙師奮鬥四載
用行動完美詮釋何為「二十不惑」!
厚積薄發,功不唐捐
不為任何原因停滯不前,勇立潮頭
學在浙師,長在浙師
願每一個你們都能如餘承霖一般
磊磊光明,未來可期!
文字|葉夢瑤 施沐陽 部分來自金華日報、浙師大人文黨員之家
圖片|本人提供 部分來自金華日報
今日編輯|婁佳慧
責任編輯|趙菡婧 應琳歆
原標題:《「我在大學修文書」!化腐朽為神奇,保研北師大的學霸小姐姐原來這麼會玩!| 在浙師,你也能》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