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新機遇:批發市場商戶來了

2020-12-18 經觀地產

趙亮 | 插圖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雅楠 田國寶

6月12日,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高新區迎來一批上千人的考察團,他們有一個共同身份——批發市場商戶。當天上午,他們從北京及周邊地區匯集到這個距離北京市中心不到40公裡的小城。

這些商戶大多來自北京大紅門、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下稱「動批」),還有一小部分來自燕郊本地和周邊地區。他們上午參觀了匯福商貿城,下午在位於102國道南側的匯福大酒店參加了匯福商貿城的招商會。

匯福商貿城位於燕郊燕順路西側,是匯福悅榕灣配套商業項目,原本計劃引入家樂福超市,並依託超市打造一座美食城。按照匯福集團最新的規劃,這裡未來的主角將變成服裝批發市場、服裝設計辦公室和商業配套。

在燕郊,出現變化的不止匯福商貿城一家,在最近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燕郊一些建材城、商場、超市紛紛清理原來的商戶,打出了商貿城、服裝城的招商廣告,甚至一些國際會議中心、研發大廈等物業也將變身批發市場。

2017年「317」樓市調控之後,燕郊長達十年之久的房地產熱潮暫時冷卻,房地產市場萎縮進一步影響到政府相關稅收。如果說回歸產業之路是未來燕郊發展的出路,那麼服裝批發市場則是一次新的嘗試。

從北京到燕郊

楊豔是匯福商貿城千人考察團中的一員,6月12日上午,她來到匯福商貿城現場,跟隨考察團參觀完商貿城後,下午又跟隨大巴車到匯福酒店參加了招商會。在招商會上,她交納了5000元的意向金。

匯福商貿城共分三期,本次招商會主要針對8萬平方米的一期項目,共推出近1200個攤位,每個攤位租金為5元/平方米/天-8元/平方米/天,物業管理費為1元/平方米/天,入駐商戶可以免半年租金和物業費。

楊豔對服裝批發市場並不陌生。從2007年起她就在北京動批賣衣服,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從業經驗。她在動批認識了同樣做服裝批發的丈夫,2012年結婚後,他們在動批盤下了一個小攤位。

「在動批的時候,我們主要做一些小玩意,襪子、手套、帽子、圍巾、打底褲、內衣這些小東西別看不起眼,但流水大。」楊豔抱怨自己生不逢時,錯過了批發市場最「火」的歲月,她入行的時候,由於網絡電商衝擊,批發市場生意已經進入薄利期,但一個四、五平方米的過道攤位仍然讓他們一家生活無憂,「雖然能掙到錢,但也賺不了大錢,在北京還是買不起房。」

結婚第二年,楊豔和丈夫在燕郊買了一套兩居室,「當時買房也是為了投資,等以後賺錢了,把燕郊房子賣了在北京買。」不過,北京房價的上漲速度顯然超過了她掙錢的速度,「比我們早做四五年的同行,基本都在北京有房有車了。」

2016年下半年,燕郊東貿國際服裝城(下稱「東貿」)開始在北京動批等批發市場進行招商,此前,有關動批疏解搬遷的消息早已經在商戶間廣泛流傳,「孩子逐漸大了,總不能租房住,當時就在東貿租個攤位。」

2016年底,楊豔一家搬進了燕郊自己的房子,「2017年初東貿開業,我在這邊做,孩子他爸在看北京的攤位。」不過,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2017年11月份,楊豔位於動批的攤位被徹底關停,全家便把生活工作的重心全部轉移到了燕郊。

現在的楊豔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有房、有車、有事業,本來應該是最幸福的時光,但新的難題隨之而來。「這幾年批發生意本就不好做,搬到燕郊後更差,每年十幾萬元租金,掙的錢基本都給商場交租了。」

但這並沒有影響她在燕郊擴大經營規模的想法,交納了匯福商貿城的意向金後,下一步就等著抓鬮選攤位了,「批發這一行,只要找到貨源,誰都能做,做幾年下來,積累一批穩定的客戶,多少還是能賺到錢的,不過燕郊和北京比還是有差距的,北京做得好,在燕郊不一定了。」

楊豔參加完招商會後不久,石明開車帶著妻子匆匆趕到了匯福大酒店,工作人員告訴他,招商會已經結束,招商人員都已返回商貿城。這讓石明有些哭笑不得,因為他剛剛從匯福商貿城趕到酒店。

石明是北京大紅門早市的商戶,早晨10點左右閉市後,他準備直接去燕郊參加招商會,但幾個朋友也要一同前往,時間有所耽擱,等趕到燕郊已經是下午三點。第一站到了匯福商貿城現場,工作人員告訴石明,招商會在匯福大酒店舉辦,「我到了酒店的時候,人們基本走空了。」不得已,石明一行人又回到了商貿城現場,幾個人共交了三個攤位的意向金。

研發大廈變鞋城

今年4月份,楊豔把東貿國際服裝城的攤位轉租出去,開始一邊帶孩子一邊做網店,但網店的生意也並不太好,「這邊(匯福商貿城)優惠半年租金和物業費,所以想再租個攤位試試,還不好就轉行。」

在北京疏解批發市場的同時,河北省的永清、白溝、燕郊、廊坊、武清、石家莊等地紛紛伸出了橄欖枝,這些地方作為疏解承接地均派出了招商團隊,常年進駐動批、大紅門等服裝批發市場集中地進行招商,與其他地區相比,燕郊顯然是個後來者。

對於為什麼選擇燕郊,楊豔表示,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家在燕郊;另一方面燕郊距離北京近,生意相對好做些,「其他地方也去看過,感覺都不行,其實對於我們老商戶來說,不用去看就知道好不好做。」

楊豔的判斷邏輯並不難理解,無論從交通、區位優勢,還是消費市場接近度,燕郊與北京的距離是一個較大的優勢,「雖然拿貨的全國各地都有,但北京還是主要消費市場,而且發貨快,當然選擇離北京近的地方。」楊豔說。

石明和楊豔的想法相似,石明是一個有著近20年批發市場經驗的老商戶,已在北京生活多年,「孩子在北京上學,認識的人都在北京,所以不可能離開北京,燕郊比較近,還能兩地跑。」石明說。

作為燕郊第一個服裝批發市場,東貿國際服裝批發城原來名為東貿國際中國珠寶城,主要以古玩、書畫、珠寶等交易為主,彼時租金為5元/平方米/天,且多年來大部分攤位處於空置狀態,客流量較少。

2017年初作為服裝批發市場開始試營業,目前已經接近滿租狀態,租金普遍超過10元/平方米/天,部分攤位的租金已經接近20元/平方米/天。而燕郊其他商場租金普遍在5元/平方米/天左右。

從今年5月份開始,燕郊多家商場傳出將轉變為服裝城的消息。6月13日,燕郊神威北路北側的原樂天瑪特商城的樂天超市關門後,目前空置率已經接近一半。

6月初,樂天瑪特商場及周邊批發市場和物業、部分燕福達建材市場和燕郊研發大廈及部分物業劃歸為東貿國際服裝批發城二期,並開始貼出招商廣告,招商廣告顯示,原為燕郊精工園配建研發樓的研發大廈未來將變成鞋城。

此外,位於東貿國際服裝城南側的綠島建材城掛出聚龍服裝城招商廣告,思菩蘭國際會議中心旁邊一處物業也打出了天樂服裝城招商橫幅,福成尚街商業街已經更名為福成國際商貿城,主要用來承接大紅門商戶。

另外,集美、居然之家等家具市場也處於停業裝修狀態,但沒有明確未來從事的業態;中商、天客隆、奧特萊斯在燕郊的多個店也開始清退原有商戶,有的即將轉變為物美超市,但多數的業態走向尚未明確。

回歸產業

作為河北省的一個國家級高新區,燕郊區位優勢格外明顯。在官方介紹中,燕郊距離北京首都機場25公裡,距離天安門30公裡,與北京的通州和順義區相鄰,有五條通道連接北京,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深入,地鐵平谷線開工、徐尹路大橋通車臨近,燕郊與北京的連接更為緊密。

1992年,燕郊成為河北省級開發區,並於1999年成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2010年11月,國務院批准燕郊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區內有12家中省直單位、11家科研單位以及8所高等院校。

產業方面,在最初建立高新區的幾年裡,燕郊初步形成了裝備製造、汽車配件、機械製造、信息電子、新能源、生物醫藥、新材料為主的現代製造業產業。同時計劃發展文化創意、現代物流、商務服務、休閒服務、科技研發等現代服務業。

不過,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來臨,此後的10年裡,房地產逐步取代相關產業成為燕郊的主角,大量產業園區項目變身房地產項目(詳見經濟觀察報《八大產業項目五年僅一個落地 燕郊開解睡城之困》、《燕郊首爾甜城原是產業園?環京地區的產業VS房價抉擇》等報導),產業發展逐步落寞。

自2014年底燕郊房價突破萬元大關起,到2017年「317」樓市調控政策出臺前後,燕郊房價在兩年時間裡翻了兩倍,價格一度達到3.3萬元/平方米。但隨著2017年一系列調控政策出臺,燕郊房價開始下滑,至今價格已跌破2萬元,部分小區二手房價格腰斬跌至1.5萬元/平方米。

伴隨而來的還有成交量下滑,相比樓市調控前高峰期下滑了近九成。成交低迷意味著房地產相關稅收的減少,以2017年為例,上半年與二手房交易相關稅費收入超過8億元;而下半年僅為2億元左右。

在這種情況下,回歸產業不僅是燕郊擺脫困境的機遇,也與燕郊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身份相吻合。雖然服裝批發市場並不符合燕郊的產業定位,但東貿的租金表現和入駐率對於當前低迷的燕郊無疑是一束希望之光。

原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主任李鐵曾表示,任何一個地方的產業發展都是一個由低端產業聚集向高端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產業發展所需的各種要素逐步凝聚起來,這些要素是產業發展的關鍵。

盈時集團副董事長劉文軍認為,發展產業需要三個要素,物資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其中人才是關鍵。而人才往往向各種資源集中和資源效應最大化的大城市集中,作為距離北京最近的地區,燕郊發展產業有著極大優勢。

服裝批發市場雖然並不貼合燕郊產業定位,但其一方面可以提高一部分閒置物業的使用率;另一方面,服裝批發產業等商貿業一定程度可以帶動物流倉儲等其他產業的發展,從而激發產業發展的活力。

不過,對於楊豔和石明來說,他們更關心的是哪家批發市場性價比高,哪個類別的產品好出貨,他們並不清楚,或許他們這些從北京疏解而來的商戶,將會成為改變燕郊歷史的一個群體。

—END—

相關焦點

  • 北京眾合市場關停 燕郊東貿國際服裝城「轉型」零售
    7月30日下午四時,動批的眾合市場正式閉市。在商戶撤店時,位於北京東六環外的燕郊有一處經營面積近20萬平方米——東貿國際服裝城正想招納動批商戶入駐。如何將動批的物流、商流由北京轉移至河北,還考驗著東貿國際服裝城這位新人。
  • 疏解故事:從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 到東貿國際服裝城
    原標題:從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 到東貿國際服裝城   從北京疏解到燕郊的大市場不止盛宏達一家,沿著通燕高速向東行,剛過潮白河的路北,東貿國際服裝城正坐落於此。服裝城於今年1月1日開始試營業,裡面的商戶,幾乎全都是由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疏解過來的。
  • 北京動物園批發市場年底前疏解閉市,騰退空間引入高精尖行業
    天和白馬服裝商城是「動批」區域形成較晚的一家市場,2013年3月開業,聚集了1039個攤位,從業人員3000多人。這裡的商戶,既做零售,又向外批發。來自山東的批發商楊先生,在這裡進貨已經3年多了。他每個月開車來兩次,每次都把10萬元的貨塞滿車廂。楊先生說,以後可能要去河北進貨了。記者:您開車過來多長時間?
  • 北京動物園批發市場搬到哪裡去?
    原標題:「動批」最後一家市場閉市  昨天,在動批東鼎市場內,商戶抓緊最後的時間甩賣貨品。實習記者武亦彬攝  昨天下午2點,「動批」最後一家市場東鼎市場閉市。這標誌著由12大服裝市場組成的「動批」正式告別歷史舞臺。  上午11時,記者來到東鼎市場,裡面人聲鼎沸,到處都是淘貨、甩貨的人。「甩了!甩了!
  • 白虎山批發市場部分商戶在花卉市場安置點重新開業
    日前,在海州白虎山小商品批發市場,李先生等商戶正在整理搬運庫存貨物。3月15日,曾經繁華的白虎山小商品批發市場將暫時告別大家。始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海州白虎山小商品批發市場曾經是港城人民的「購物天堂」,小到零食百貨,大到家具家電,貨物種類齊全,價格優惠。
  • 北京批發市場產業借疏為解 京津冀服裝業態急待升級
    中國商報記者長期關注的北京動物園批發市場、北京大紅門地區服裝批發市場的疏解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如何變疏解為「疏導」「解決」,京津冀地區正在從政府推動變成企業的市場行為。做為各大服裝批發市場主體的商戶們,心中也都有了自己的新選擇。帶著這些問題,中國商報記者走訪了河北、天津、遼寧等周邊地區的服裝批發市場,並受邀採訪了河北滄州明珠(國際)商貿城老闆於桂亭先生。
  • 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曲終人散 兩萬商戶彷徨
    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曲終人散 兩萬商戶彷徨 2014-07-14 09:26:44 來源:中國紡織網 作者:江哲 地處鬧市的北京動物園批發市場(「動批」)
  • 6000多戶動批商家的到來,拉動燕郊「看齊」北京
    2015年12月,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緩解首都「大城市病」,北京西城區區委書記盧映川表示,要在2017年之前,疏解掉動批30萬平方米的市場,同時疏解從業人員3萬人,減少流動人口5-10萬人。緊鄰北京的燕郊是疏解商戶的承接地之一。除了東貿之外,還有河北白溝、河北永清、河北滄州、天津、河南、廣州等地。
  • 探訪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大部分商戶正常營業
    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正常營業 張暢 攝中新網武漢12月31日電 (記者 張芹 馬芙蓉)關於「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引發廣泛關注。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正常營業 張暢 攝中新網記者31日上午在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看到,現場大部分商戶均正常營業,少數人戴著口罩。記者了解到,一些人是因為早上出攤天氣冷,有戴口罩防寒的習慣;另一些人是看到網上消息後才戴的。
  • 實探廣州批發市場直播江湖:草根主播遊走 傳統商戶觀望
    「來一批走一批,淘汰了很多,大家確實堅持不下去。」亮哥說,「開銷真的很大,省吃儉用一個人5000一個月是肯定的,衣食住行,還要自己打包、發貨、拿貨,全部自己搞定,成本真的挺高的,沒大家想的那麼容易。」觀望的傳統商戶:播還是不播?
  • 安下家來 拼出新事業——北京服裝批發市場外遷滄州商戶走訪記
    隨北京服裝批發產業外遷而來的他,這一年安下了家,生意變化也不小。在這片全新的土地上,一個個「施建福」正在書寫重生與發展的故事。  在滄州明珠商貿城A座二樓,大多商鋪門牌上都有「北京工廠直營店」的字樣。溫州商人朱有紅的新店鋪在二樓電梯口的旁邊,60平方米的店鋪臘月裡人頭攢動。
  • 記者探訪濟南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商戶絕大多數已經復工
    點,當記者來到濟南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時,這裡的人們早已忙碌起來。&nbsp&nbsp&nbsp&nbsp水果店生意恢復八成運輸通行證解決了大難題&nbsp&nbsp&nbsp&nbsp17日上午10點多,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商戶陳清林的一車水果剛剛到貨,砂糖橘、楊桃、櫻桃、哈密瓜……幾個小夥子正把一箱箱新鮮水果從貨車上搬到陳清林的小店裡。
  • 雙循環,新機遇,大市場 深圳市場採購貿易高峰論壇在華南城舉辦
    12月5日,由華南城集團主辦、深圳市商務局指導召開的「雙循環·新機遇·大市場——深圳市場採購貿易高峰論壇」在華南城總部大樓國際會議廳啟幕。深圳市商務局外貿處處長時冬昕在致辭中表示,註冊在園區內的商戶享受增值稅「免徵不退」等提高通關效率、降低資金成本的優惠措施,這將進一步提高製造業升級新動能、釋放園區外貿新潛能。華南城市場規模大、功能配套齊全、集中度高,通過發揮華南城產業集聚區的優勢,有利於更好地創新市場採購貿易模式,為深圳製造走向國際市場打通一條規範、高效的出口通道。
  • 北京服裝批發市場外遷滄州商戶:安下家拼出新事業
    安下家來 拼出新事業——北京服裝批發市場外遷滄州商戶走訪記  新華社石家莊2月14日電(記者楊帆)離春節越來越近,在河北省滄州市做生意的施建福忙得兩個手機接不停。隨北京服裝批發產業外遷而來的他,這一年安下了家,生意變化也不小。在這片全新的土地上,一個個「施建福」正在書寫重生與發展的故事。
  • 雙循環,新機遇,大市場——深圳市場採購貿易高峰論壇在華南城成功...
    今年,政府有關機構發布《意見》,支持貿易新業態發展,商務部表示,將加速推動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擴圍。分析指出,貿易新業態正在成為我國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和有力支撐。  12月5日,由華南城集團主辦、深圳市商務局指導召開的「雙循環·新機遇·大市場——深圳市場採購貿易高峰論壇」在華南城總部大樓國際會議廳啟幕。
  • 北京東部大型木材糧油批發市場騰退 商戶搬進天津物流園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 近日,北京東部大型木材、糧油批發市場——佔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的坤江市場完成疏解拆除。作為北京市第二道綠化隔離地區,朝陽區金盞鄉加快城市化步伐,大體量疏解,騰退出的土地將大尺度留白增綠,形成連接城市副中心的綠色生態保護屏障,打造生態宜居環境。
  • 南寧市五裡亭批發市場搬遷 到底哪家來承接?(圖)
    &nbsp&nbsp&nbsp&nbsp五裡亭批發市場搬遷 誰來承接&nbsp&nbsp&nbsp&nbsp●海吉星市場、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及在建的南寧農產品交易中心,都稱由己方承接&nbsp
  • 廣州十三行,批發市場怎麼活下去
    新中國大廈旁邊的誠大時裝廣場。圖片來源:吳容伍鵬飛明顯感覺到批發市場走下坡路是在2014年年底。電商經過10年來發展,在那時迅猛爆發,大家開始網購衣服。最直接影響是線下服裝店。「而下遊貨不好賣,最終影響的是我們上遊批發市場。」按照伍鵬飛說法,電商至少分流了十三行超過三分之一的客流。與此同時,網際網路的衝擊,使得批發市場交易價格變得公開透明,讓批發商們失去了盈利空間。這些下遊批發商的商業模式主要是「炒貨」。包括十三行在內的批發市場,部分商戶通常沒有工廠資源,他們通過「炒貨」,從一個更低價的批發商手中買貨,再倒賣給下家批發商。
  • 現代聯合浙江食品市場開業新氣象,近江批發城商戶開拓新商業
    11月24日,現代聯合浙江食品市場近江批發城正式開業,原先近江食品市場的諸多商戶齊齊搬到了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開闢自己的新天地。那麼一周多時間下來,他們的批發生意怎麼樣了?他們又給浙江食品市場以及周邊地區帶來了什麼變化?浙江食品市場的升級新商業模式為商戶們帶來了什麼變化?帶著疑問,記者走訪了新開業的浙江食品市場近江批發城。
  • 中國十大批發市場:朝天門批發市場(圖)
    重慶朝天門批發市場是中國十大批發市場之一。主要批發銷售各類小商品,生活用品,服裝鞋帽,其中,皮鞋批發銷售全國聞名,是重慶皮鞋批發銷售的主要市場。重慶朝天門批發市場位於重慶渝中區,長江和嘉陵江交匯處。由於交通運輸便利,歷來是商賈雲集和西南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從1988年開始,重慶朝天門批發市場利用原有倉庫改建為批發市場,1991年市場正式開業。市場的建築面積達37萬平方米,市場內設26個交易區,一萬個經營戶,一萬五千多個攤位,其中數千家經營者是來自內地其他省市的批發商家,是長江上遊最大的日用工業品批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