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破1萬美元

2020-12-08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旭

8月7日,《人民日報》刊文披露,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去年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

這篇文章題為《從民生指標國際比較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就》,由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信息中心主任張軍撰寫。文章介紹,2019年,我國人均GNI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鑑》、Wind、中信證券、廣發證券 楊靖製圖

排名較2000年提高70位

這篇署名文章首次披露了2019年我國人均GNI數據。文章介紹,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不斷邁上新臺階,總體上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水平。在經濟總量大幅提高的同時,人均GNI也不斷提升。

2000年,我國人均GNI只有940美元,屬於世界銀行根據人均GNI劃分的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2010年,我國人均GNI達到4340美元,首次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標準。2019年,我國人均GNI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

此外,我國人均GNI的世界排名也明顯提升。2000年,在世界銀行公布人均GNI數據的207個國家和地區中,我國排名僅為第141位;2019年,在公布數據的192個國家和地區中,我國上升至第71位,較2000年提高70位。

這裡提到的「人均國民總收入」究竟是什麼?

要搞清楚什麼是「人均國民總收入」,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國民總收入」。國民總收入一般簡稱GNI,指的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加上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再減去對國外的要素支出。通俗來說,這裡提到的GNI與過去我們熟悉的GNP(國民生產總值)這個指標相同。

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國家統計局明確注釋:「國民總收入,原稱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獲得的初次分配收入總額。它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初次分配收入淨額。」

事實上,GNI的誕生就是為了取代GNP。聯合國等五大國際組織在1993年修訂的國民帳戶體系中,將GNP改稱為GNI。

2019年1月,國家統計局曾專門發文解釋,GNI反映的是一個國家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勞動者報酬、生產稅、補貼、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和財產收入等原始收入總額。所以,國民總收入既包括企業所得和政府所得,也包括居民個人所得。

恩格爾係數連續8年下降

除人均GNI「破萬」外,上述文章還披露了一系列2019年我國民生領域的最新進展。

文章介紹,我國恩格爾係數明顯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19年,我國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8.2%,連續8年下降,已達到聯合國20%~30%的富足標準。

隨著小康社會建設不斷推進,我國居民物質生活水平持續改善。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明顯提高。2019年,全國居民每百戶洗衣機、電冰箱(櫃)、空調擁有量分別達到96.0臺、100.9臺和115.6臺,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達到35.3輛。

隨著網際網路在線購物等消費新業態的蓬勃發展,我國快遞行業服務能力不斷增強。2019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635.2億件,自2014年首次超越美國以來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年人均快遞使用量為45.4件,年人均快遞支出535.5元,均保持較快增長。

此外,我國國民文化素質持續提升,基礎教育普及程度達到世界中上水平。中小學教育普及率明顯提高。

2019年,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4.8%,義務教育普及程度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從2000年的42.8%提高到2019年的89.5%,超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00年的12.5%提高到51.6%,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超過4000萬人,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破1萬美元:溫飽已過,小康將至,下面是?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幾天前,國家統計局網站發表了國際統計信息中心主任張軍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到一個數據:2019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
  • 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超1萬美元,列全球第71位
    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超1萬美元,列全球第71位金羊網  作者:陳澤雲  2020-08-07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雲
  • 人均國民總收入9732美元是啥意思?
    人均國民總收入9732美元是啥意思? 原標題:   9732美元,折合人民幣66762元!  7月1日,國家統計局官宣:2018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高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數據一經發布,就引來大批網友圍觀。
  • 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多少?我國人均總收入達9470美元?
    8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文稱,新中國成立70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大幅提高,人均國民總收入(GNI)水平也大幅提升。  據世界銀行統計,1962年,我國人均GNI只有70美元,到1978年也只達到200美元。但改革開放後,人均GNI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達到9470美元,比1962年增長了134.3倍。
  • 韓國央行:今年韓國人均國民總收入低於3萬美元的可能性較低
    韓國國際廣播電臺9月1日消息,韓國中央銀行韓國銀行1日分析認為,今年韓國人均國民總收入低於3萬美元的可能性較低。韓國銀行當天發布的「第二季度國民收入初步統計資料」顯示,該季度韓國國民總收入(GNI)環比與同比分別下降1.2%和1.5%。去年韓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為3743萬韓元,約合32115美元,連續3年保持在3萬美元以上。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記者 安蓓、陳煒偉)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接近100萬億元大關。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跨上1萬美元臺階。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實現人均GDP過萬美元,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
  • 最新人均國民總收入來了,這次你被人均了嗎?
    同時人均國民總收入也有所提升,2000年時,人均國民總收入僅有940美元,在全世界排名偏後,排第141位;2010年,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4340美元,首次達到4340美元,達到中等偏上國家的標準;時隔19年,2019年我們的人均國民總收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的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標準,世界排名也大幅度前進,躍升至全球第71位,較2000年提升了70
  • 世行:蒙古等十國在人均國民總收入排行中排名上升
    2015年7月1日,華盛頓:世界銀行[微博]的對人均國民總收入(GNI)最新估計繼續顯示,許多低收入國家經濟績效出現改善,孟加拉國、肯亞、緬甸和塔吉克斯坦年人均國民收入達到1046美元~4125美元,成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
  • 中國的人均GDP、人均國民總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是多少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南生注意到,仍然有很多網友分不清「人均GDP、人均國民總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區別。經常將人均GDP或人均國民總收入,當成了人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從而鬧出了一些「低級笑話」。人均GDP、人均國民總收入的區別GDP,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境內,在一定時期內創造出來的最終產品或服務的總價值。
  • 中國人均GNI突破1萬美元:溫飽已過,小康將至,下面是?
    文 / 巴九靈幾天前,國家統計局網站發表了國際統計信息中心主任張軍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到一個數據:2019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
  • 2019年我國人均GDP首破1萬美元,意味著什麼?
    來源:央行觀察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1月17日,備受關注的2019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正式公布。國家統計局公布,經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9.0865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首次站上1萬美元的新臺階。這個數字突破不僅有數學意義,實質意義也很大。對此,「看懂經濟」邀請幾名看懂經濟評論作家對此文進行了深度解讀。
  •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是個啥概念?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中國經濟數據,信息量很大。其中,「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成了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一個經濟數據,為何如此備受關注?今天咱們就好好嘮嘮數據背後的故事。人均GDP反映的是每個人平均創造的財富,數值越高,反映出國家經濟產出和發展水平越高。那麼,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是個什麼水平呢?做個對比就知道了。2001年中國人均GDP為1000美元,18年後中國人均GDP則升至1萬美元以上,不到20年時間,數值實現10倍增長。
  • 我國用18年實現人均GDP從1000美元到1萬美元,印度呢?
    來源:九哥財經在過去2019年的經濟總量的統計中,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人民幣,美元大概是14.14萬億。而在國家發改委的預測上,中國2019年人均GDP將首次突破了1萬美元。這也意味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得好,同時也代表國民生活水平正在逐步地提高,確實令人驚喜。事實上,早在2018年,中國就有望突破人均1萬美元,但仍以微小的差距與突破1萬美元擦肩而過。2018年,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的結果得出,使得我國的GDP總量上升到接近91.93萬億元人民幣,折合美元為13.89萬億。人均GDP也由之前的接近9800美元上升到9960美元。
  • 人均GDP破1萬美元 發改委: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沒變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人均GDP破1萬美元 發改委: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沒變 2019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這個數據,標誌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社會生產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標誌著我國向高收入國家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新京報快訊(記者 姜慧梓)1月19日,國家發改委舉行發布會。發言人孟瑋解讀「人均GDP破1萬美元」稱,發達國家人均GDP一般在3萬美元以上,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
  •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我國能否邁過「中等收入陷阱」這道坎?
    今年1月份國家統計發布數據稱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大關。按年平均匯率進行折算,人均GDP達到10276美元(1美元約合6.88元人民幣)。8月7日,國家統計局又發文稱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GNI)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在人均GDP和人均GNI雙雙突破1萬美元大關之際,關於中國是否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聲音不絕於耳。那到底什麼是中等收入陷阱呢?我國又是否會陷入?
  • 2019中國經濟「成績單」剛剛公布:人均GDP首破1萬美元,GDP總量與日...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盧九安圖片來源:攝圖網1月17日上午10點,國家統計局網站準時發布2019年我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各項數據。此次公布的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年,我國在GDP總量和人均GDP這兩個經濟關鍵指標上都取得了關鍵突破:據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990865億元。這也是中國GDP總量首次逼近100萬億元人民幣的高位,經濟總量繼續穩居世界第二。而在人均GDP方面,我國人均GDP也首次突破了10000美元。
  • 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關口 發展速度令人驚嘆
    2019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10276美元,突破1萬美元關口。這一數值上的跨越,具有重要標誌意義。從國際標準來看,高收入國家人均國民總收入一般在1.2萬美元以上,而中國人均GDP與人均國民總收入基本相當。
  • 我國人均GDP將超過1萬美元,中國距離高收入國家行列還有多遠?
    根據國家統計局今年公布的數據來看,在2019年時候,我國的GDP總量將近100萬億。通過每年的平均匯率來算,人均GDP大約在10276美元;根據中國新聞網8月7日的報導顯示,我國的人民平均總收入將增長到10410美元,也成功的突破10000美元大關。
  • 2018年,中國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相當於美國的1977年?
    1月15日,發改委主任何立峰發表文章指出,我國人口數量超過全球發達經濟體的綜合,預計2018年中國的人均GDP可接近1萬美元。   1月16日,《求是》雜誌刊發了發改委主任何立峰的文章,其中提到,預計2018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可接近1萬美元。   2017年中國的人均GDP為8826美元,在全球排名第71。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18年中國的GDP總量將達到13.46萬億美元,人均GDP將為9630美元。
  • 俠客島: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是個啥概念?
    來源:俠客島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中國經濟數據,信息量很大。其中,「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成了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一個經濟數據,為何如此備受關注?今天咱們就好好嘮嘮數據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