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海那邊
廣西人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最近看到網上有新聞,說是廣西現在有人組團偷渡去越南打工,說的好像那麼回事。
說是在2020年7月,越南邊防公安抓捕了20多名中國人,每人被罰款3000元人民幣,驅逐出境。據越南媒體報導,這些中國偷渡客因在廣西找不到工作,於是準備到越南日資企業夏普電器打工。
廣西人都淪落到偷渡去越南打工了嗎?
這個新聞的真實性有待考證,但根據常理推斷,多半是假的。廣西經濟再怎麼落後,一個月賺2000元至少是有的,而越南全國的平均工資,折算起來也不過2000多人民幣,有必要通過偷渡的方式去越南打黑工嗎?
這些被越南邊防抓住的廣西人,一定不是衝著越南那幾千塊的工資過去的,他們可能是去越南做覺得更賺錢的生意,只不過這個生意比較灰色,在中國不敢做,所以要跑到國外去。就好像我們經常聽說有人去菲律賓和印尼搞博彩和電信詐騙一樣。
所以,說廣西人迫於生計只能偷渡去越南打工,我是不相信的。這真是廣西人被黑得最慘的一次了。
但這樣的事情不僅在越南,在中國附近的國家都出現過,比如說柬埔寨、緬甸等等,那裡的中國人混得風生水起,有一些就是從事像賭場、夜總會、炒樓這樣的灰色行業。為什麼其他國家的事情就沒有說成是偷渡打黑工,而越南的事情就被拿出來說呢?
這主要是因為,最近越南的經濟改革動作,搞得有點快,不僅僅在亞洲表現不錯,在整個世界經濟,尤其是在今年疫情的嚴重影響下,越南的GDP還有2.91%的增長,是全球經濟體中碩果僅存的保持了正增長的國家之一。
還有,除了經濟數據,越南正在實施的一系列社會制度改革也讓人眼前一亮。
比如廢除了戶籍制度,允許勞動者組織獨立工會,取消公務員終身制,建立官員財產公示制度……這些層出不窮的制度改革看的人眼花繚亂。
以至於整個世界都對越南有所期待,有時候,這種期待變成了一種想像,將越南的前景想像得過於美好,把想像中的越南當成了現實中的越南,以至於當網上傳有廣西人偷渡去越南打工時,也有人相信了。
那麼,現實中的越南,它的經濟和社會面貌,如今究竟是怎樣的呢?
越南經濟的現狀是怎樣?
1945年9月2日,越南人最尊重的胡志明在河內巴亭廣場發布了《獨立宣言》,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
在國家初創的前40年裡,越南經濟也走了一些彎路。
從1945年到1985年,越南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加上連年的戰爭不斷,越南這個國家那真是窮到連勒緊褲腰帶的腰帶都買不起。在1966-1975年期間,越南政府的預算有63%來自國際援助,靠別人的救濟勉強度日。
一開始大家都覺得之所以這麼窮,都是因為戰爭,可是等到1975年南北越統一之後,越南繼續堅持計劃經濟,在越南叫做「包給制經濟」,在這樣的經濟制度下,走出戰爭的越南人依然貧窮。
從「包給制經濟」期間,越南所有的生產資料都由國家控制和分配,連生活必需品都要憑票領取。
這樣搞得國民經濟烏煙瘴氣,能源、糧食、日用品嚴重短缺,農民沒有種子種地,工人沒有紗線紡織,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越南卻在1980年進口了157萬噸糧食,才能勉強保證不鬧大饑荒,GDP增速更是負數,人民的收入好幾年都是零增長。
而此時的中國,已經開始了改革開放,越南人看到了改革帶給中國的紅利,於是有樣學樣,在1986年,越南開始了自己的「革新開放」。
我們來看一下從1986年到2019年越南在革新開放之後,GDP的增長勢頭。
從這個一路爬坡的勢頭可以看出,更換了經濟政策的越南,算是從彎路上修正了過來,走上了真正務實發展經濟的道路。
越南gdp保持了20年平均6%以上的增長,和中國的改革開放一樣,僅僅用了一代人的時間,越南就從世界上最窮的國家,成為了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經濟體。
尤其是最近幾年,越南經濟發展的步子在外界看來似乎越來越快。
越來越多的工廠開始遷移到越南,日本人、韓國人、美國人紛紛前來投資辦廠,其中最大的工廠就是來自韓國的三星。三星從2008年開始對越南投資,當初投資金額為6.7億美元,只有一個工廠,而到了2018年4月,三星對越南投資總額增至173億美元,在越南開了8個工廠,這些工廠全部都是從中國大陸遷移過來的。
除了三星,LG和微軟也在2017年分別對越南投資15 億美元和3.2億美元,蘋果公司也將部分亞洲研發中心安置在越南,並確定在越南建廠,中國企業富士康也進駐越南設廠,Mac和iPad的生產線也從中國搬到了越南。
越南政府很清楚地看到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想當初,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都是抓住了這樣的機會,在全球產業遷移中獲利,建立起了自己的經濟黃金周期。
所以現在的越南,想方設法地討好全球資本,為了能夠讓外資進入越南,他們修改了過去幾十年都執行的制度,向世界表示自己的開放之心。
那麼,越南真的有機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創造新的亞洲經濟奇蹟嗎?
越南會成為亞洲新的經濟奇蹟嗎?
很多人都說,越南沒有機會成為「世界工廠」,他們的底子太薄弱,他們的青壯勞動力雖然多但都沒受過啥教育,他們民風彪悍不好管理,他們的產業鏈斷層太大跟不上,經濟太過依賴於外資等等。
這些確定都是越南經濟發展的硬傷,但我一點都不覺得這些事情會是問題,哪個窮國家在發展經濟的時候,這些東西是成熟的呢?如果都成熟了,那還叫窮國嗎?
我覺得阻礙越南創造新的亞洲經濟奇蹟最關鍵的一點,是能否堅持現在開放的政策。
對於越南政府來說,開放 的政策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夠發展經濟,也有可能傷及自身。
有一個最能反映這種情況的例子,就是越南勞工權利的改善。在2010年之前,越南同樣是靠著「廉價勞動力」來吸引外資,「血汗工廠」這樣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工人沒有權利組織獨立工會去對抗資本家,只能任其壓榨。
歐盟作為越南最大貿易夥伴之一,一直實行經貿與人權掛鈎的策略。在近期歐盟與越南籤署自貿協定之時,就提及了許多人權利問題,要求越南必須改善。
將經濟合作與人權捆綁,是歐盟一貫的對外政策,對於越南來說,它的經濟體量和對外資的需求程度,還不足以對這些附加條件進行拒絕,所以只能在這些外力之下進行改革。
2019年11月,越南通過了新的《勞動法》(修訂案),允許成立屬於勞動者的獨立工會。可以說,越南政府為了給經濟發展讓路,放棄了他們手中的部分權力。
但是,這並不代表越南政府內部都是完全主張改革到底。保守派和改革派的鬥爭依然在繼續,一些保守派對改革持否定態度,認為這樣將會讓越南「全盤西化」,威脅到多年來的穩定。
所以,越南經濟發展未來最大的變數,就是越南政府能否堅持開放政策而不動搖。如果能堅持這一點,在當前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面前,越南不要說成為「世界工廠」,就算成為下一個韓國、新加坡,都是有可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