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5碗暖心又暖胃的面線糊,連泉州人都被打動了!

2020-12-13 廈門旅遊美食全攻略

無論是凜冽的寒風,

還是溫煦的冬日,

喝一碗暖暖的面線糊,

這一天就會開始得特別美好。

廈泉「面線糊之爭"由來已久,在廈門好吃的面線糊都在哪裡?徵服泉州人的面線糊又是哪家?快跟著店長來吃吧~

1、陳星仔飲食店

30年依舊高朋滿座的小吃攤,隱藏在豬肉攤後,早晨賣面線糊、鹹粥,午後開始賣滷料,30年每天都是客滿盈門。

他們家的用料很講究:一碗5元錢的面線糊,湯頭一定要大骨加扇骨熬製的高湯,面線一定要手工制,滷汁要分魚類和肉類用的兩種,魴魚只能是野生的,豬肝要每天清晨選市場裡成色最粉的,地瓜粉要用上成的,就連內臟都要每日採購,親自清洗……

滿滿的一杯麵線糊,卻只收下了食材的底價,每日清晨6:30開賣,11:00前就會售罄,好吃的也不一定趕得上喲~

地址:思明區營平路31號

2、原豆香小吃店

連接著廈禾路和禾祥西路的豆仔尾路上的一家小店,門店雖小,但每天早晨的店門前,小矮桌坐滿了食客。

檔口上只有一鍋麵線糊和一鍋鹹粥,雖然簡簡單單,但確實周圍居民習慣和惦記的所有味道。玻璃櫃裡的內臟、海鮮、瘦肉……料碼,添到粥裡面線糊裡才夠味。

碎軟的面線,軟滑得若有若無,柔軟的湯水也能透著清亮,好料菌最愛這樣清爽又不寡的稠度,沒有過分的「黏糊」,最適合清早的胃。最愛煎蛋浸潤在湯水裡的口感,一點也不幹口,一天的元氣都靠它打開。

地址:豆仔尾路(靠近202大排檔)

3、食福小吃

石亭小區沿街店面,不是典型的羹湯型面線糊,但也是十分好吃。

面線糊稠而不黏,糊而不爛,還有各種配料可以選,最後加上芹菜沫和胡椒粉,冬天時熱乎乎的喝一碗身子都暖了。配料挺豐富的,醋肉、米血、大腸頭、豬腰、豬肝、蝦仁、海蠣、海帶、黑木耳.....應有盡有!

地址: 湖濱北路57-59號底層5號店面

4、亞海面線糊

沙坡尾開店三十幾年的「亞海面線糊」,陳舊的店面與周邊有些格格不入,卻是鄰裡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闆堅持每天4時晨起備貨,食材都是最新鮮的,熬了一夜的大骨湯底,香菇、蝦米調味,面線一放,香氣四溢,小店早上六點開賣,十點賣完收攤。

面線糊一碗5元,就算不加料也有豬血,不夠的話,還有二三十種配料。最愛那嫩嫩的豬肝,另用開水小火現燙,嫩脆恰到好處。

地址:沙坡尾民族路轉角

5、無名面線糊

沒有店面,沒有招牌,一輛小攤車,旁邊擺上幾個小桌,便是這家店的全部,雖說很偏,但小攤卻客似雲來。小攤配料有鴨胗、豬內臟(除了豬腰)、豬肝沿、滷蛋和豆乾,雖無醋肉海蠣等,但也豐富。

料把面線都要遮住了,胗透著嫩紅,大腸豬心管泛著油光,點綴上豬血和蔥花細細咀嚼,面線根根分明,雖不到入口即化但卻順滑。湯底鮮甜,帶著點胡椒味,一碗入肚,一股逐漸融化的暖胃溫熱。

這種美味,連在廈門的泉州人都為之傾倒喲!

地址:湖裡區金尚路金尚小區瓏仁堂大藥房前面線糊攤

除了好吃的面線糊,廈門還有好吃的海鮮也不能錯過喲,例如臻府蒸汽海鮮。

位於官邸、蓮花、創新園都有的臻府蒸汽海鮮,絕佳的鮮活海鮮和獨特醬料,絕對能俘獲你的味蕾!

相關焦點

  • 體驗泉州當地人日常的早餐面線糊,打卡水門國仔面線糊
    體驗泉州當地人日常的早餐面線糊,打卡水門國仔面線糊。[愛慕]入鄉隨俗,來到古城泉州,當然也要體驗一下當地的飲食。於是,我們一大早就直奔這裡,只為品嘗一下面線糊。[愛慕]點了餐,坐下來,慢慢品嘗這叫做面線糊的美食。面線糊是福建省泉州市的著名特色小吃。呈糊狀,是由細面線,番薯粉,和水製作成。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閩南地方風味。廈門雖然也有面線糊,但是口感好像還是以泉州更佳。
  • 泉州美食不可錯過——面線糊
    自從來到泉州,我除了學校食堂,也很少去其他地方。大抵都是福建人,口味相差不遠,每日去食堂也沒發現家鄉與閩南地區在口味上的差異,只是整日惦記著沙縣的小吃。  ­  也許離家遠了,有種思鄉情懷,對沙縣小吃情有獨鍾,便認為其他小吃都比不上它。泉州的舍友就開始坐不住了,冒出一大串的當地特色小吃:面線糊、馬蹄酥、蘿蔔糕、潤餅菜、海蠣煎、浮粿、炸棗,碗仔粿……說得都止不住嘴。
  • 泉州行:閩南古早味 面線糊
    去泉州,沒怎麼做攻略,想著走哪裡算哪裡吧!即使不去找資料,泉州滿眼的美食還是撲面而來,尤其在飢腸轆轆的情況下,面線糊就這麼進入了我的午餐。與街面比較符合的舊店鋪,但桌子等都挺乾淨,店裡一位大姐,一個老闆。放下兩個包,選擇了面線糊,在大姐讓坐在風扇下風大些的招呼下,然後大姐走到裡面灶臺開始忙起來。一碗麵線糊,大姐做的時間比較長,荷包蛋是現做的,還有其他輔料。我一邊從包裡拿出茶來喝喝,一邊休憩的同時等待,順便跟老闆聊聊喝啥茶。
  • 覺得面線糊難吃?那是你沒吃過泉州面線糊!
    面線糊是源於泉州的名小吃也有很多遊客慕名前來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竟會有這樣的網傳這是要氣死幾百萬泉州人嗎?!不過在這裡面,最讓泉州人醉生夢死的,還是面線糊。泉州人真的太能吃麵線糊了,能把它從早餐吃到夜宵,簡直就是拿命在吃。特別是在外工作上學的人,吃不到面線糊,每天都恨不得撒丫子趕回來,給自己灌上一碗,才能凝神定氣。說面線糊普通的話,倒還能理解。
  • 泉州面線糊讓你回味無窮
    對泉州人來說,面線糊不僅是小時候不能抹去的味覺記憶,也是閩南深厚文化底蘊的寄託。泉州的面線糊家喻戶曉,「若沒有吃麵線糊,等於沒來過泉州」。你問一個泉州人早上吃啥?大多數的回答都是面線糊!儘管閩南不少城市都吃麵線糊,但口味並沒有泉州這麼出名,流行程度也遠不及泉州。
  • 泉州面線糊,夜市美食第九站
    兩年前我在泉州的時候,因為朋友的強烈推薦,於是吃過一次面線糊,自此就一直念念不忘到現在。製作面線糊的臺子前,用大盤子擺滿了琳琅滿目的配料,分割成了葷菜區、蔬菜區和醋肉區,裡面有醋肉、雞胗、肥腸、鴨血、雞蛋、油條等等,要不是因為碗不夠大,真想全都裝進面線糊裡。一般最常點的搭配是醋肉、大腸和油條。
  • 這一碗泉州面線糊,配料簡單,但風味十足
    圖片來自網絡由於泉州具有獨特的閩南民俗文化,各種慶典禮儀繁多,婚喪喜慶、敬神祀祖、饋贈親友都少不了風味小點心,因而許多普通家庭都能製作出具有閩南風味的日常小食點心,不僅造型美觀,而且味道鮮美面線糊則是福建省泉州市乃至泛閩南地區的小吃。呈糊狀,是由細面線、番薯粉製作成的,更具有閩南地區的獨特風味。泉州閩南面線糊男女老少都適宜,口味獨特,深受好評的一道特色美食。
  • 泉州小吃:面線糊
    面線糊是泉州的傳統名點,是由細面線、番薯粉製作成。很多泉州人的一天是從這樣一碗如絲似線的面線糊開始的。 泉州小吃麵線糊(人民網記者 薛婧攝) 面線糊味道鮮美,清甜爽滑,是泉州人身邊最常見的傳統小吃。
  • 泉州特色美食:一碗麵線糊 滿滿的家鄉記憶(圖)
    店名:西街老記面線糊­  提起「西街老記面線糊」,可謂家喻戶曉。很多人提起泉州的小吃都會說:「西街的老記面線糊味道正宗,是老字號了!」面線糊味道正­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西街老記面線糊店,店主莊女士告訴記者,西街老記面線糊店是她老公的父親曾老傳承下來的,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就開始經營了。
  • 教你做正宗廈門面線糊,味道鮮美,清甜爽滑,連湯汁都好喝!
    面線糊是廈門的一道特色小吃,是廈門人早餐的首選。面線糊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吃麵糊的人連湯汁都會喝光,幾代廈門人記憶的味道,想家就吃一碗麵線糊。面線糊的主要食材就是細細的面線,這種面線是廈門的特產,又細又長,面香十足,煮熟的面線爽滑可口,寓意富貴吉祥,長命百歲。做好的面線捲起曬乾,可以存放,是廈門做早餐面線糊的主要食材。一碗地道的面線糊,不僅要有面線,還要有地瓜粉,做成的湯糊與面線是完美搭配。
  • 廈門面線糊,兒時最美好的記憶
    對於每個城市來說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早餐文化,山東的雜糧煎餅,重慶的小面,廣州的早茶蝦餃,而對於廈門人來說一碗蔥油麵線糊是兒時最美好的記憶。1、對於每個地方的經典小吃,每個家庭對它的詮釋都有差異性的理解。所以,我要介紹的廈門面線糊也是屬於我家的唯一的味道。
  • 閩南美食:泉州的早晨 從一碗麵線糊開始
    「若沒有吃麵線糊,等於沒來過泉州。」這是很多來泉州的遊客對泉州面線糊的評價。對許多泉州人來說,早晨出門走進一家面線糊店,點一份面線糊,一天的工作生活從此開始。因其簡單、快捷又不貴,面線糊已成為泉州的特色「標誌」之一。儘管閩南不少城市也有面線糊,但口味並沒有泉州這麼有名,流行程度也遠不及泉州。其實,如今的面線糊不單只作為早餐,可以是點心或夜宵。
  • 來廈門早餐吃什麼,名小吃麵線糊和沙茶麵可少不了
    沙茶麵的製作最關鍵的步驟是沙茶湯和肉片,首先將盛有豬大骨湯的鍋燒沸,放入沙茶醬,改用中火,再放入鹽,味精等燒開就成為沙茶麵的湯底了,底湯要一直中火保持沸騰。另外將水面,豆芽,生菜等燙熟後裝入碗裡,再澆上熱氣騰騰的沙茶湯就好了。當然,如果就這樣一碗麵嘗起來未免有點單薄,寡淡了,其實在小吃店裡有豐富的配料。
  • 泉州面線糊榮登「99種必嘗美食」第三 面線糊怎麼製作
    作為泉州人最喜愛的小吃之一,面線糊近日榮登福建省「2013年市長帶你遊」活動之「99種必嘗美食」排行榜第三,如此美味的泉州面線糊是怎麼做成的呢?  經營面線糊生意30多年的謝錫國介紹,想要煮出美味的面線糊,首先要熬煮出一鍋鮮美的高湯。
  • 慵懶隨性的泉州之旅,感受海絲起點的悠悠古韻,食那一碗麵線糊
    一座擁有14處國家級、40處省級、數百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城,一個令理學家朱熹感嘆「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的宗教聖地,一座能欣賞到南音、梨園戲、木偶戲和高甲戲等古老神奇劇種的文化城邦……這就是泉州。 嚴格來說,我還算是泉州人,但從爺爺那輩變遷往廈門,也不知道祖宅在哪裡了?也許是血液之中的冥冥註定,泉州這座城,在夢裡無數次出現。
  • 泉州中山路與面線糊
    當年這家面線糊做得好,名氣非常響亮,湯頭鮮美純粹、芡糊乾淨明亮、配料齊全新鮮,全城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嘗過他家的面線糊。閒來無事,到中山路逛逛,再到他家吃一碗麵線糊,竟成了老城區人夜晚美好生活的標配。這家面線糊名聲大噪後,幾年時間,也正是可以擴張的時候,不知因何,攤鋪易主了。
  • 泉州 面線糊|無比好吃,無比想念
    無比想念泉州的面線糊!泉州名小吃最近在查資料的過程突然想到了面線糊。記得2017年去福建泉州旅行,吃過最難忘的早餐——面線糊。怎麼就那麼好吃呢!!為啥能作為早餐,就是因為營養豐富呀!主要成分就是麵粉,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
  • 老字號|不糊塗的面線糊
    面線糊是福建泉州有名的漢族小吃,製作工藝並不麻煩,燒開水,放入番薯粉,調料和面線,大火煮開即可。一般做早餐吃,配著油條或者馬蹄酥,也可當做夜宵小點。2福建泉州做面線糊的店鋪不少,但若問起百年老店,當地人都會不約而同地說出一個名字:水門國仔。
  • 在廈門這樣擺攤創業可以月入十萬?製作一碗正宗的面線糊
    在地攤經濟的風口下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所為之心動,可是出於沒有途徑沒有技術,不知道選擇什麼項目的情況下,很多人便選擇了放棄。那麼小編今天主要推薦的一款項目便是正宗的泉州面線糊。食貨君小吃培訓——面線糊面線糊是閩南的特色特產,閩南人會用面線做出非常美味的面線糊,當然面線糊最盛行的地方莫過於泉州,泉州是座歷史非常悠久的文化古城,底蘊雄厚。
  • 泉州面線糊的做法
    面線糊是福建泉州的漢族傳統名點,呈糊狀,是由細面線、番薯粉製作成。先將水煮開,放入番薯粉和調料、面線。一般為早餐食用,就著油條跟馬蹄酥吃。  步驟3  用餐前可根據各人的口味,加入滷大腸、小腸以及各種熟食品和油條,食用面線糊時撒上胡椒粉、芹菜末、白酒以及滷汁,味道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