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看溫商」系列報導①
☉商報記者 邵忠
在義烏的跨境電商圈裡,劉微的名號很響。義烏市溫投進出口有限公司是電商示範基地,僅去年,劉微就開了百場講座,接待近萬名企業老闆。
正式講劉微的創業故事之前,先「插播」一條她公司員工的小故事。來自河南駐馬店的杜姓女孩,每月按時給父母的銀行卡匯5萬元,父母在電話裡問「在義烏做什麼這樣來錢」,回答「在公司上班」。父親不相信,2015年才大學畢業,工作沒幾年,上班工資這麼高?女兒是否在義烏做「不光彩」的事?父親為此專程從河南老家趕到義烏。其實,在劉微公司,年收入超百萬元的員工不少。
劉微,老天爺對她特別眷顧,美貌與智慧並存。她在國外做諮詢服務,回杭州開美容院,到義烏初期做房產代理,現在是義烏跨境電商的風雲人物。她說,她的故事可以寫一本厚厚的書。
在杭州開了4家美容院
劉微出生在文成縣大嶨鎮,上世紀90年代,她到國外從事諮詢服務工作。2000年回國後,丈夫去義烏髮展,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她和孩子留在杭州定居。
在杭州閒不住的劉微,開了一家美容院,一年後生意走上正軌,收益可觀。第二年她又開了一家,在杭州5年多的時間,連續開了4家美容院,生意越做越大。
在此期間,她丈夫在義烏的生意也做得有聲有色,經常打電話讓她去義烏回歸家庭。有次撂了「狠話」,讓她開個價,乾脆「包養」她。 這時,劉微開始糾結,夫妻兩地分居要考慮,杭州生意又放不下。
一次遇到一位心理專家,一段「幸福是什麼」的對話讓劉微豁然開朗。「努力工作也是為了讓家庭更加幸福,不能本末倒置。」她開始陸續賣掉美容院,回到丈夫身邊。
「義烏遍地是黃金」
2006年,剛到義烏的劉微,花了幾天時間在市區的大街小巷轉,發現義烏商機很多,「遍地是黃金」。
劉微看到義烏房產中介不多,當時行情又好,她點燃了創業激情。她瞄準房開一手樓盤,做銷售代理。幾年時間下來,收穫不錯。但總體來說,房產代理受政策影響較大。
2012年開始,義烏大力發展跨境電商,2013年政府還專門成立「電商辦」。劉微認定這是一個巨大商機。
轉型做電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劉微不服輸,從零開始。義烏哪裡有電商培訓班、分享會等,她都參加,帶上筆記本認真學習。同行給她起外號「劉小白」,說她什麼都不明白,不看好她。
懂點電商的門道後,劉微租了一間20平方米的辦公室,招了3位員工,於2013年成立了義烏市溫投進出口有限公司,正式進軍電商界。劉微說,當時3位員工中,有2位還是大學剛畢業的學生。
剛開始做電商時,劉微凡事都親力親為。不管是酷暑還是寒冬,她挨家拜訪工廠是常態,她經常早上三四點起床出發,回家已是後半夜。回憶起那段日子,劉微不覺辛苦,卻甘之如飴:「再怎麼辛苦,睡一覺就滿血復活了,人生中能有這些經歷還是很美好的。」
「把員工變成老闆」
電商行業門檻低,人才流動性大。員工有一定的經驗和資源後就出去自己當小老闆。2年多時間,劉微公司裡離職的骨幹有20多位。事後了解,大部分人出去後發展不順利。劉微開始思考,能不能找到一種辦法,不用離開公司,照樣可以創業。劉微想到內部創業孵化器——「裂變創業子公司」,讓有能力有創業夢想的員工成為公司合伙人,讓他們當子公司的boss,共享公司資源與平臺。
措施推出後,再也沒有骨幹肯離職。來自廣東的付先生,本打算回廣東發展,正值劉微公司推出此孵化項目,深深被吸引。目前,劉微已孵化24位創業者(前文提到的姑娘就是其中一位),成立了24家子公司,經營飾品、服裝、箱包、圍巾、泳衣、促銷禮品、節日用品等產品,並創立了凰逅、梵蒂安、遇見溫暖、千禧來臨四大品牌。
如今,劉微與全國300多家高校建立了長期人才培訓合作,累計吸引了300餘名大學生來公司見習實訓。
劉微2017年成為阿里巴巴國際站的講師,去年開講100場講座,接待近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老闆前來學習考察。公司從原來20平方米擴大到4000多平方米,員工從最初的3人發展到現在的200多人。
2017年,劉微獲得「浙江大區新外貿達人賽」義烏賽區達人獎,2018年,獲得「跨境電商風雲人物」稱號;公司獲得義烏市政府頒發的「電子商務示範單位」,義烏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頒發的「大學生就業見習實訓基地」,阿里巴巴集團頒發的「阿里巴巴尋夢之旅B2B跨境電商示範基地」等。
未來三年劉微的戰略目標是打造108家子公司,在美國美東、美西設立2家孵化分公司,還要有自己的海外倉。最終目標是成為跨境電商領域的獨角獸,成為一家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跨境電商企業。
人物名片
劉微
出生年份:1971年
籍貫:文成
公司職務:義烏市溫投進出口有限公司CEO
記者手記
有故事的女人
採訪劉微的前一天,正好是她公司6周年慶。劉微一上舞臺,臺下「女神,女神」的歡呼聲一浪蓋過一浪。
她完全可以靠美貌吃飯,完全可以依靠丈夫做個闊太太,卻偏偏不要。她丈夫姜永忠是金華(義烏)溫州總商會的會長,同樣是位傳奇溫商。
劉微的成功源自自己的敢闖、敢拼、敢創新。
她在國外,團結同胞,樂於助人;她在杭州陪讀,創業成功;她回到義烏丈夫身邊,本可做個清閒的小女人,但創業激情永不熄滅。
她比常人更加努力,其創新之舉「把員工變成boss」解決了行業痛點,成為行業爭相學習的榜樣。
更讓人佩服的是,成功之後,她還保持著溫州女性獨有的家庭、事業都兼顧的特點,一步步地將自己的事業與丈夫相融,成為共同的事業。
在龐大的溫商群體中,像劉微這樣堅持創業的女性為數眾多,她們在各個領域大放異彩,形成了獨有的特質,成為溫商群體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商報記者 邵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