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功成萬骨枯」的上句是什麼?

2021-01-09 騰訊網

追古裝劇,尤其是歷史劇,你一定聽過「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臺詞。

意思不難理解,一個將帥若想功成名就,登上人生的峰巔,必定要犧牲掉千千萬萬士兵的生命。

儘管這樣,還是有那麼多人,終其一生也要實現封侯拜相的終極理想。

這在詩人曹松看來,實在是一種罪惡。

唐·曹松《己亥歲二首·其一》

澤國江山入戰圖,

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

一將功成萬骨枯。

賞析

己亥歲即唐僖宗乾符六年,也就是公元879年。詩題下作者自注為「僖宗廣明元年」,即公元880年,由此推測,此詩是為追憶上一年(879)的時事所作。

而就在己亥歲的前一年(878),黃巢起義爆發,這一暴亂使本就衰微的大唐國勢,進一步江河日下。

黃巢先率兵攻打山東、河南等地,由於各地擁兵的節度使力求自保,作壁上觀,消極對抗,很快被叛軍所攻殺。後來,黃巢率部轉站江南,令本該和平安定的「澤國」也淪為戰場。

首句「澤國江山入戰圖」即言此史實。但畢竟是詩語,委婉曲折的表達自然少不了,所以作者只言江南一帶的山川被繪入了「戰圖」,其中烽火遍地、百姓流離、屍骨遍野等隱藏的景象,早已存在於讀者的想像中了。

次句承上,從一個側面體現出戰爭的殘酷。「生民何計樂樵蘇」,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百姓能存活下來已屬萬幸,哪裡還敢奢望過上「樵蘇」那樣安穩的日子?砍柴為「樵」,刈草為「蘇」,這樣艱辛的生活,本就無歡樂可言,但在戰亂中人的眼中卻是可望不可即的。詩人用「樵蘇」之「樂」,來反襯「生民」之「苦」,極具感染力,由此,後二句的出現,也就水到渠成了。

戰爭的罪惡不是每個人都能意識到的,像那些以戰功來博求封賞的將帥,並不見得想讓國家太平無事。

有評家指出,平叛黃巢之亂有功的高駢,因軍功顯赫而得到僖宗的嘉賞,封渤海郡王。所謂的「軍功」無非是殺敵多而已。此前,高駢在燕國公任上曾濫殺無辜,但因為有幹才,並沒有受到懲處。由此看來,在那個年代,「男兒帶吳鉤」已不再是為了「收取關山五十州」,更多的是為了滿足自己封侯的私慾而已,正所謂「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功」。

因此,作者才發出這樣的呼喊——「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請你不要再跟我提封侯的事了,君不聞一將功成的背後堆滿了皚皚白骨!

「一」與「萬」的對比,「榮」與「枯」的對照,極沉痛,令人不忍卒讀。而「骨」字的運用,既形象,又觸目驚心。《唐詩快》評曰:此侯竟當封為「萬骨侯」可矣。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一將功成萬骨枯,你知道上句嗎?全詩另有意境,作者經歷讓人深思
    一將功成萬骨枯,現在解釋的意思是一個將帥的成功是靠成千上萬的生命換來的,但很少人知道這句詩的上句,作者是誰?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首詩,全詩另有意境,作者的經歷更是讓人深思。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曹松的《己亥歲》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 一將功成萬骨枯
    算命的說我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不過我不同意,我認為出來混的,是生是死要由自己決定的。「無間道」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話最早出自唐代曹松的「己亥歲二首」,意思是一位將領的成功與榮耀,往往是靠千萬條生命的犧牲換來的。以前,我只能從這些隻言片語中去理解,直到我玩了一款叫「 Life Goes On: Done to Death 」(生生不息:赴死)的遊戲,切實的體會到「一將功成萬骨枯」。
  • 一將功成萬骨枯!
    一將功成萬骨枯!1141年前,是公元879年,中國農曆己亥年。
  • 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
    古人云:「一將功成萬骨枯」,說的是大將打仗勝利之後,不知道死了多少士兵。也就是說,在大將成長的路上,要有很多士兵打仗死亡,成就大將的經驗和策略。大將帶兵打仗,並不都是贏,畢竟「勝敗乃兵家常事」,把勝負看得非常重要就會被禁錮,或者不能靈活用兵,有時候反受其害。
  • 一將功成萬骨枯!可能沒有戰功,才會是一個人最大的戰功!
    一將功成萬骨枯,或許,沒有戰功才是最大的戰功 公元1567年,明穆宗剛坐上皇位不久。 一將功成萬骨枯,或許,沒有戰功才是最大的戰功 不過,皇帝對這位神勇的大將並不能完全信任,因為怕戚繼光總攬兵權,僅僅封了他個副將。 戚繼光的好友和部下聽了,都覺得委屈,什麼副將!還不如不當!一身本領在手,何苦為不信任自己的人賣命。
  • 一將功成萬骨枯,是我聽過最悲傷的故事!
    兵臨城下,千萬士兵不過是一掃而過的壯闊背景,將軍和城主才是深沉的刻畫,頃刻間血流成河的悲戚裡,卻難以去看清每一張流血犧牲的臉。也許,犧牲並不是為了被銘記,但所有人的付出換來一個人的平步青雲,就是公平嗎?有什麼好值得慶幸的呢?
  • 【每日一句】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今天的每日一句,為朋友們推薦唐代晚期詩人曹松《己亥歲》中的名句: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我們都知道,安史之亂是李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之後,大唐王朝江河日下,唐末又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對農民起義,李唐王朝進行了窮兇極惡的鎮壓,到處兵荒馬亂、生靈塗炭,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 特斯拉一將功成萬骨枯
    一將功成萬骨枯,未來的汽車市場,會有很多車企被淘汰,然後消逝。1、馬斯克跨越失敗?在全球財富排行榜單的前列,微軟比爾·蓋茨、亞馬遜貝佐斯、股神巴菲特都已經逐漸老去,冉冉升起的馬斯克是目前最具故事性和話題性的那一個。但是閃光的背後,他其實也經歷了很多的失敗。
  • 新完結 |《逐王》by 水千丞(一將功成萬骨枯)
    《逐王》——一將功成萬骨枯文評作者:顧熹熹《逐王》以宏大的視野塑造一代江山的波濤起伏,各種是非黑白的人物。它細膩纏綿的描述了一對將才謀士的愛恨情仇,又不單單只寫了愛恨情仇。或者說,它描述的是權謀。如果有喜歡劇情向,古代權謀的小可愛,不妨一看。
  • 一將功成萬骨枯,關於戰爭的唐詩有哪些精彩詩句?
    一:「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出自杜甫的《春望》,傳誦千古的名作。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在,春天的城區裡荒草叢生。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離開家人鳥鳴令我心悸。
  • 「一將功成萬骨枯」,任何戰爭最受傷害的依舊是廣大老百姓!
    中華民族史上大大小小的戰爭數不勝數,自然成了無數文人墨客筆下的重要題材。曹松寫詩,有賈島之風,賈島號稱苦吟詩人,「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而曹松也說「平生五字句,一夕滿頭絲」。前面提及的是曹松的哪一首詩呢?那就是《己亥歲二首》(其一):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安史之亂後,戰亂不斷,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詩人以澤國(江漢流域)也繪入戰圖,委婉表達了兵荒馬亂、戰火蔓延神州大地的一派可怕情景。
  • 「一將功成萬骨枯」,原來是一句唐詩,全文每一個字都值得咀嚼
    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這句,「一將功成萬骨枯」。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這首古詩就是唐代曹松的《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一將功成萬骨枯」就是其中這一句的出處。想來這一句就非常的殘酷,一位將領的功成名就,不知要犧牲多少人的性命!這是血淋淋的現實,唐代詩人就已經有這樣的感慨,但是古往今來,每一場戰爭當中的論功行賞,不都是依據這個原則來的嗎?
  • 三國英雄輩出的背後是什麼?這個數字告訴你什麼叫一將功成萬骨枯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的背後是什麼?這個數字告訴你什麼叫一將功成萬骨枯《三國演義》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甚至看了很多次,裡面英雄輩出,神人無數,,是一個能讓英雄有用武之地的好時代,我相信讀過三國的人,都會嚮往一下那個時代,然而,在英雄輩出的後面是什麼呢?
  • 「一將功成萬骨枯」,詩人曹松為何會用這句話來形容封侯拜相?
    唐代詩人「曹松」曾經說過,「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意思就是別再提什麼封侯拜相的事情了,一個名將的出現不知道要犧牲多少士卒的出現。雖然描述的是戰爭對於百姓的荼毒,可與此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曹松為何要用「一將功成萬骨枯」來形容封建時期的封侯拜相呢?畢竟按常理來說,一代名將或者相才的出現,往往代表其是擁有著過人的謀略和才華的。
  • 東方玄幻爽文:武之極道,是孤獨,是漫漫求索,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東方玄幻爽文:武之極道,是孤獨,是漫漫求索,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小夥伴們大家好,在這閒暇時間能來打開小編的文章,真心感謝,今天來推薦東方玄幻爽文:武之極道,是孤獨,是漫漫求索,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大家可以在工作之餘或者休閒時間來暢心閱讀一番喲,當然還有很多的小夥伴都在鬧書荒吧,這幾本小說也可以來解決這個問題哦,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
  • 一將功成萬骨枯,將軍已去眾人知
    一將功成萬骨枯,將軍已去眾人知與君離別意,風煙望五津。回首近百年前,戰火燃燒過全世界,家國風飄絮,顛沛流離的亂世也誕生出一代人傑。將軍們總是被後人爭議不斷,但誰都不能否認他們的赫赫功。霍特(圖片來自網絡)不管世事變化,有人說將軍是亂世裡的劊子手,雖一將功成萬骨枯,但是戰爭的藝術在他們手上展現的淋漓盡致,他們具有兩面性。
  • 每天學習一首古詩詞2:曹松《己亥歲二首其一》 一將功成萬骨枯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詩句譯文:富饒的水域江山都已繪入戰圖,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請你別再提什麼封侯的事情了,一將功成要犧牲多少士卒生命!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論者謂此詩精煉雋永,超過了前人同題材詩作。曹松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 一將功成萬骨枯,你知道這句千古名詩,寫的是哪個將軍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裡己亥歲指唐僖宗廣明元年,即公元879年。唐朝在安史之亂以後,戰亂持續不斷,戰火先是在北方燃燒,後來一直蔓延到南方,特別是到了晚唐,又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 每天一首古詩詞|曹松: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唐·曹松《己亥歲二首》其一《己亥歲二首》是晚唐詩人曹松的組詩作品。詩作以幹支為題,明確表明了詩人對現實的批判態度,戰爭的冷酷,人民的流離。安史之亂以後,戰爭先在河北,後來蔓延入中原。
  • 《無間道》——「一將功成萬骨枯」——韓琛篇
    ——筆尖算命的說我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我不同意,命一直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韓琛當年我和兄弟們一起在皇宮大酒樓門前的停車擋做生意的時候,我沒有想到我能做到如今這地步,三合會的老大,在香港舉足輕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