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通過抖音網紅向粉絲私發微信號,物色被害人。隨後由業務員按劇本與被害人聊天,塑造「創業女孩」形象,騙開業紅包。實際上,微信號裡的朋友圈照片、頭像照片都是公司請模特專門拍攝的。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偵破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搗毀了一個長期在網上以「創業開店」為名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經過連續一周奮戰,4月10日,專案組從廣州將40名犯罪嫌疑人押解回滬。目前,涉案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被刑事拘留,詐騙金額超過800萬元。
「網紅主播」要創業
今年3月,市民萬先生到閔行公安分局虹橋派出所報案,稱遭到網絡主播「一萌」詐騙近1萬元。萬先生說,這個主播微信名叫「紫桐」,在短視頻網站帳號叫「一萌」,粉絲超過50萬,每晚都會在直播間為網友唱歌。今年2月,「一萌」在直播平臺主動公布微信帳號,萬先生加了微信好友。朋友圈裡,「一萌」儼然是一個 「積極向上」「善良獨立」的職場女性。
聊了一個多星期後,「一萌」提到姐姐的茶莊要她接手,近期準備開業,向萬先生索要「開業紅包」。從168.88元的「幸運轉」,到334.66元的「生生世世順順利利」,「這些紅包她都沒領,我覺得她可能是為了截圖炫耀,沒什麼的,就都給她了。」
沒過多久,「一萌」向萬先生索要1314元、2019元、5200元的「祝福紅包」,表示會給他寄一個禮物。這次,「一萌」一次性領取了所有紅包,並且再也不回復任何消息。
受騙人數2萬人
民警初步判斷這是一起詐騙案件,而深入調查發現,這一微信帳號並非只與萬先生有頻繁的轉帳關係,判斷這可能是一個有組織的詐騙團夥,於是成立專案組開展調查。
經過專案組連續一個月作戰,初步掌握了「一萌」所在網絡詐騙團夥的組織結構。雖然該團夥遠在廣州,但受騙對象分布在全國各地,數量近2萬人。他們通過微信、銀行卡向犯罪團夥匯款,金額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
4月8日下午,廣州市天河區一商務樓內,幾十名 「工作人員」在辦公室敲擊鍵盤,顯示屏上開著多個微信聊天界面,而聊天內容大多都是從「話術模板」上複製粘貼的。
提前踩點確定抓捕方案後,專案組進入辦公室,快速控制了這個毫無準備的犯罪團夥。民警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多為男性,每人桌上至少有一部貼著標籤的「工作手機」,無論男女都在手機上扮演著漂亮可人、身世可憐、工作努力的「一萌」。
平臺「吸粉」誘轉帳
與萬先生聊天的「一萌」實際是業務員何某。據她交代,其於去年9月入職,公司主要有推广部、業務部兩個部門。推广部負責在各類社交平臺上推廣微信帳號,這些帳號通過「美女頭像」、朋友圈塑造形象,吸引大量「客戶」加微信,隨後交給她所在的業務部「聊天」。
另據嫌疑人王某介紹,該團夥通過抖音等平臺進行推廣。「我們老闆找了一個主播,在抖音表演吸引粉絲,然後再讓主播私信粉絲微信號,其實這些微信號都是我們在操作。」王某所在業務小組共10人,每個業務員操作一個有五六百名好友的微信號。「聊得好的人,一星期能騙一兩百人,收到十多萬元紅包。」
該團夥的「話術劇本」設定的詐騙周期為7天,詳細編撰了每天不同的聊天內容和朋友圈展示內容。前三天為第一階段,主要是與客戶相互熟悉,建立信任乃至有些曖昧的關係。第二階段是進一步讓客戶了解自己,通過去敬老院、福利院看望老人和孩子體現自己的善良,增加客戶對自己的好感;為了體現「貼心」,還會聲稱為客戶求了一串佛珠,並配上視頻。前兩個階段如果順利,會馬上進入第三個階段,以創業開店名義索要紅包。業務員可從收入的紅包中提成30%。
網絡警惕假「人設」
這類收紅包的套路,其實並不少見。此前,浦東警方破獲的冒充「芒果女孩」的電信網絡詐騙中,騙子同樣欲擒故縱,先不收小紅包,等被害人發出大額轉帳後,一起收割全部錢款。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雖然網絡社交已經成為現代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但也給不法分子提供了偽裝「人設」的空間。面對沒有線下接觸過的網絡朋友,應當謹慎小心,特別是當對方提出金錢方面的要求時,一定不要輕易相信。
首席記者 潘高峰
特約通訊員 忻文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