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有吃什麼的習俗 臨沂人不只是吃月餅

2020-12-14 今日臨沂

  明天就是農曆的八月十五了,也是我國一年一度的中秋節,關於中秋節的習俗,大家第一印象一定就是吃月餅,其實在中秋節的習俗中,還有很多其他的食俗。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麥箭

 

  山東慶雲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穀神,稱「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

 

  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麥箭乃是即墨中秋節吃的一種應節食品。

 

  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時。因其紅似瑪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漿,石榴便成為桌上供品之一,象徵長壽、團圓和吉祥。

 

  這個東西沒剝開的時候可玩性大於可看性,摸在手裡涼涼圓圓滑滑的,剝開之後可看性又大於可吃性,像一粒粒小寶石攢在一起,好看,也是取個團圓的意思。

 

  吃蟹

 

  大閘蟹是江浙地區人們中秋必不可少的助興菜餚,每人一隻,伴著姜醋,拆分食之,是最好的消磨時間的方式。

 

  不過,大閘蟹屬涼性,吃的時候要配一些黃酒暖胃,食後再飲一杯薑茶,對健康有益。

相關焦點

  • 八月十五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由來是什麼?
    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大家都要吃月餅賞月,當你在吃月餅的同時,你知道吃月餅的由來是什麼嗎?為什麼要在中秋節吃月餅呢?月餅的含意又是什麼呢?,當時,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暴政,朱元璋聯合各路義軍計劃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為了傳遞消息,劉伯溫想出了把寫有「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字條夾在月餅中,以互贈月餅傳遞消息的辦法。
  • 八月十五吃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這個習俗從唐代就有了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在這一天的時候,家家戶戶除了吃團圓飯之外還要吃月餅,關於吃月餅的習俗由來已久,你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   中秋吃月餅的起源: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 2019中秋為什麼吃月餅有什麼傳說故事 八月十五吃月餅有何寓意
    2019中秋為什麼吃月餅、有什麼傳說故事?你喜歡吃什麼餡的月餅呢,你知道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了紀念什麼?每逢中秋節我們都會吃月餅賞月,那你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嗎,中秋節吃月餅最初是為了什麼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吧。
  • 2018中秋為什麼吃月餅有什麼來歷 八月十五吃月餅有何寓意
    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了紀念什麼?每逢中秋節我們都會吃月餅賞月,那你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嗎,中秋節吃月餅最初是為了什麼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吧。
  • 八月十五為什麼吃月餅?
    哪家有大閨女、小媳婦,都要出高價錢向他買門檻子。誰家不買門檻子,不管是閨女房還是洞房,他可以隨意出入,想跟誰睡覺就跟誰睡覺,坳犟不得。如果拿錢買了門檻子,他就稍微規矩一些。門檻子這玩意兒,又沒有固定的牌價,他說多少就是多少,又不許你還口。這樣,富戶能買得起,窮戶就作了難,一個門檻子,就能讓你傾家蕩產。實在買不起的,妻女只得任其糟蹋。
  • 八月十五吃兔子咯,不對是吃月餅咯
    中國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飲食習俗。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讚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到了元代,相傳人們曾利用饋贈月餅的機會,在月餅中夾帶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同時行動,殺死趕走蒙古「韃子」。到了明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雜記》載:「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
  • 冷知識|八月十五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由來是什麼?
    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大家都要吃月餅賞月,當你在吃月餅的同時,你知道吃月餅的由來是什麼嗎?為什麼要在中秋節吃月餅呢?月餅的含意又是什麼呢?「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字條夾在月餅中,以互贈月餅傳遞消息的辦法。據說,在唐朝,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唐太宗李世民和楊貴妃邊吃「胡餅」邊賞月,唐太宗覺得「胡餅」一詞太俗不雅,正在躊躇之時正好看到楊貴妃舉頭望月,唐太宗脫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一詞便在民間逐漸傳開。
  • 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由來
    又是一年中秋節,又是吃月餅的時候。何不給孩子講一個月餅的故事,寫一篇有意義的作文呢。重要重要題材就是月餅這個中秋節必備的食品的由來。圖片來自網絡關於月餅的由來一句話可以概括「八月十五殺韃子」,這就話起於元末,元朝的統治橫徵暴斂,慘不忍睹。百姓民不聊生,紛紛起兵反抗,其中以朱元璋為首最強。但是當時的元朝統治嚴酷,各路起義軍只有抱團才可成功。
  • 七月十五鬼節,八月十五人節!中秋別只知吃月餅,這些農俗更有趣
    而對於中秋,大部分的人都停留在吃月餅,送月餅這事,但其實關於中秋有很多有趣好玩,有深意的農俗習慣。下文就來和大家深度解析一下,與中秋有關的農諺、農俗等等,看完漲知識哦~··七月十五鬼節,八月十五人節9月2號是農曆的7月15,是一年一度的中元節,在農村也叫鬼節,或七月半。
  • 廣東潮汕中秋吃月餅習俗,來自「八月十五殺韃子」是否有依據?
    中秋為何吃月餅?民間相傳主要是以下兩種說法:一、「應將胡餅邀明月」,傳說唐太宗在徵邊勝利後將胡餅分給百官品嘗,後來楊貴妃把胡餅改稱月餅。二、「八月十五殺韃子」,「月餅到口,一起下手」。這兩種傳說都不見於正史,但在民間流傳非常廣泛,很多野史和各種歷史筆記中都有類似的記錄,那麼,這些傳說是否經得起推敲?今日六甲番人且就潮州風俗分析「八月十五殺韃子」的真實性。
  • 八月十五吃月餅的傳說
    月餅大多人吃過,而且每年八月十五要好吃,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不是中秋平時也能吃到。所以月餅本身並不十分稀奇。可月餅到底是怎麼來的,今天老串為您敘敘。傳說元朝末期,在蒙古貴族的殘暴統治之下,老百姓生活困苦,天下大旱,有的地方已經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情況,加上黃河決堤傜伇加重,使本來就有嚴重民族矛盾的原南宋統治地區的老百姓產生了武裝反抗的的想法,明教也趁勢發展聚集力量,緊鑼密鼓地進行起義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就在此時,明教內部出現叛徒向官府告密,明教首領韓山童被捕遭到殺害。
  • 八月十五吃月餅的起源 原來中秋月餅是這麼來的
    中秋節最重要的習俗是什麼?當然是吃月餅了,月餅已經成為中秋節最具代表性的符號,可是你知道中秋節吃月餅的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嗎?   中秋節,屬於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月餅意味著團圓。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
  • 話說八月十五吃月餅
    【話說八月十五吃月餅】八月十五,賞月與家人吃月餅成為中秋家人團聚的象徵,而月餅也成為中秋的必備食物,少了它,整個節日就失去了靈魂。但是,月餅能量高,勿過量食用。建議大家將月餅當做節日應景食物,少量食用,最好不要當做正餐。
  • 八月十五吃月餅,孩子吃月餅的這些知識,很多家長還不知道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來。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祭月節、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我們國家傳統的民間節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 中秋節為什麼賞月吃月餅 臨沂人也別忘了這個習俗
    中秋節的習俗與月亮是分不開的,中秋節的習俗也多餘月亮有關,比如拜月、賞月、吃月餅,這些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中秋賞月的由來:   追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長安玩月詩序》載:「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
  • 八月十五,月餅圓
    我國吃月餅的習俗由來已久。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五仁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至於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
  • 八月十五為什麼吃月餅,餅餡裡藏紙條,跟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有關係
    文 / 布衣如是說,作於去年過中秋必吃月餅,而月餅作為漢族傳統小吃,樣式口味也是多種多樣。為什麼農曆八月十五偏要吃月餅,過中秋呢?這個民俗食俗是在明代大規模普及的,在明代有關於月餅的大量文字記載,那時的月餅只在中秋時享用,也是民間盛行中秋祭月的主要供品。而饋贈親友月餅,相約八月十五食用這個民俗,據說是跟「八月十五殺韃.子」這個故事有關。
  •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吃月餅的習俗臨沂也有
    大家都知道中秋節是傳統的節日,有很多的傳統習俗,我們經常說中秋節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是中秋節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可能很多人都說不上來。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被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
  • 【歷史脫口秀】八月十五月兒明,古人如何吃月餅?
    【歷史脫口秀】八月十五月兒明,古人如何吃月餅? 原標題:   中秋到,月餅圓!首先祝大家中秋快樂!啥?你還嫌假期不夠長?小編想說,吶,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要開心,吃塊五仁月餅,聽小編細細道來古人是如何吃月餅的吧!
  • 八月十五為啥要吃月餅?中秋節在紀念哪位大神?
    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來自於民間,更有一些民間故事流傳甚廣。例如:過年、中秋節、上元節、清明節,這些都有紀念的意思。就拿中秋節來說吧,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