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才塗經常分享內容引流、內容營銷、內容創業,對於非內容方式,分享的比較少一些。
事實上怪才塗更擅長非內容式引流,網際網路生涯幹非內容式引流的時間更長一些,去年是一個轉折點,慢慢部分精力轉到創造內容上來。
內容為王。
內容效果更持久,更具有積累性。而非內容式玩法,需要經常研究、分析、變化、調整。
內容式玩法,好好打磨內容就行。
主流的平臺,主流的創業,主流的營銷,長期做項目,需要以內容做基石。內容創業,賺錢的同時,還可以留下一堆內容。
非內容式。好像從來不曾發生過。
以前有做過兼職粉,一組帳號大概1.5萬,當時封了大概10萬塊錢的帳號,帳號被封一切灰飛煙滅。
如果做正規內容,會積累一堆內容。
如果做實體創業,買10萬的設備,項目不能做了,設備還在,會留下一堆有型的資產。
唯獨非內容式賺錢過後,好像一切從來不曾發生過一樣。
內容與非內容,是長(期)短之爭,是慢(錢)快之爭,是營銷派與流量派之爭。
很明顯,怪才塗目前更偏向於內容,每個想長期賺錢的人,都需要學會創造內容。
非內容式引流,技術型引流,會更好。不會也行,搞好內容足夠了……
分享3個非內容式引流方式,以供啟迪讀者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寫文章沒有配圖的習慣,但是這篇文章不配圖沒法寫。
1、某象棋平臺
該平臺擁有聯網下棋功能,利用腳本自動開局,但是不下棋。再利用聊天功能一直彈出廣告。
圖中自動彈出廣告,用來做CPA項目,曝光量138120次。
平臺利用思路:小平臺,暫時沒有強大的風控機制、反營銷機制,利用多帳號+腳本自動化方式,不停曝光廣告。
流量轉化思路:值得說道,下象棋的人,大多數都是男性,晚上下棋的都是什麼人?推之以直播大秀APP,誘導期充值。
2、某健身平臺
該平臺沒有風控機制,可以設置女士頭像,利用腳本不停關注別人粉絲列表裡面的粉絲。
會有回關率。
可以用來做淘客,或者男性產品變現。
3、某圖片平臺
利用腳本,不停發送簡單情感語錄,以尋求平臺曝光,從而達到推廣引流的目的。
非內容式引流的核心,鑽研平臺規律,找到其中可以利用的點,輔助以資源和工具去放大。
還是搞內容簡單吧……
非內容式引流,是一個小系統工程,需要各種能力和資源相配合,才能出現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