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當代中國文學優秀批評家獎在瀋陽頒出

2020-12-08 騰訊網

[摘要]孟繁華、賀紹俊、施戰軍、白燁、黃髮有被評為第三屆「當代中國文學優秀批評家」。南帆、李雲雷、郜元寶等人的作品獲《當代作家評論》2015年度優秀論文獎。

獲獎批評家合影

「快餐文化」衝擊文學創作和閱讀的今天,文學經典的提出和實現適時而必然。然而,經典的確立過程十分複雜繁瑣,它涉及經典標準、評價機制、文學評獎等諸多問題。12月10日,由《當代作家評論》雜誌社、東北大學藝術學院主辦的中國文藝高峰論壇:走向經典的中國當代文學——暨第三屆當代中國文學優秀批評家獎、《當代作家評論》年度優秀論文獎頒獎典禮,在東北大學隆重舉行。孟繁華、賀紹俊、施戰軍、白燁、黃髮有被評為本屆「當代中國文學優秀批評家」。

參加此次會議的有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蓋成立,遼寧省作協黨組書記滕貞甫,東北大學校副校長孫雷,《當代作家評論》主編韓春燕,東北大學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楊桂香,東北大學教授、藝術學院院長張燕楠,遼寧省作家協會創研部副主任薛濤,遼寧省作家協會創研部副主任林雪,著名作家遲子建、周大新、柳建偉,著名評論家陳曉明、孫鬱、王彬彬、吳俊、郜元寶、王堯、程光煒、白燁、孟繁華、賀紹俊、李建軍、劉悅笛、宋偉、黃髮有、羅振亞、季進、楊洪承、傅逸塵、王國平。

自2008年,《當代作家評論》設立「當代中國文學優秀批評家獎」以來,每四年一屆,遴選和表彰為中國當代文學與批評的繁榮做出傑出貢獻的批評家。第三屆「當代中國文學優秀批評家獎」,以30多年來在《當代作家評論》所發表文章的數量、影響力和批評家個人多年研究成績為參照,採用通信評獎、記名投票的方式,最終評選出孟繁華、賀紹俊、施戰軍、白燁、黃髮有為本屆「當代中國文學優秀批評家」。南帆、李雲雷、郜元寶、楊洪承、朱自強、孫鬱、賀紹俊、朱向前、傅逸塵、朱德發、李建軍的作品獲《當代作家評論》2015年度優秀論文獎。

此次高峰論壇圍繞中國當代文學的經典標準問題、如何實現中國當代文學的經典化、中國當代文學創作和評價中存在的問題、世界文學對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形成的影響、文學評獎與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化、文學評論類期刊與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化等熱點問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當天,著名作家遲子建、柳建偉、周大新還分別做了《走向經典:當代中國的文學經驗與經典創造》《軍旅文藝:和平年代的英雄主義敘事》的主題講座,並與師生展開交流對話。

第三屆「當代中國文學優秀批評家獎」獲獎者授獎辭

白燁授獎辭

自投身文學批評以來,白燁在新時期、九十年代和新世紀以來的各個時期,都有基於自己眼光的理論觀察,出於自己思考的批評成果。他的這些批評實踐,以緊密跟蹤當下文學新的發展走向,熱情扶持新人新作,積極向有關方面建言獻策等,形成務實求真的突出特點,留下與時俱進的鮮明足跡。在一定意義上,這也以他自己的方式,促動了文學批評的持續活躍,推動了當代文學的切實發展。鑑於白燁先生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真誠付出,特授予當代中國優秀批評家獎。

黃髮有頒獎詞

黃髮有的文學批評另闢蹊徑,以跨學科視野不斷推進當代文學傳媒研究和當代文學制度研究。尤為難得的是,他的見解建立在史料發掘與闡釋的基礎上,言必有據。他將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結合起來的探索,具有方法論意義。

賀紹俊授獎辭

賀紹俊從1980年代起開始文學批評活動,他始終站在當代文學的前沿,對文學創作進行跟蹤閱讀與批評,參與並見證了從新時期到新世紀的文學發展歷程。他以真誠的姿態和友善的熱情進入到批評實踐中,其批評文字率真而質樸,在溫婉的語調中表達出堅實的自信和智性的審美。他的自信表現在他對「建設性」批評理念的堅守,他通過建設性的批評我當代文學的健康發展提供了一種有意義和有創見的價值參照。鑑於賀紹俊先生對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影響,特授予當代中國優秀批評家獎。

孟繁華授獎辭

孟繁華是當代中國文學重要的批評家。他的批評熔鑄著一貫的真誠、敏銳和激情,形成了他獨特的格局、氣象和視野。從自成一家的學術史和文學史的編撰,到對世紀之交中國文化現象的關注,再到對新世紀文學研究的倡導,他始終站在文學現場的第一線,秉承著理想主義者的風姿,激揚文字,揮斥方遒。數十年來,他以批評家的人格魅力和批評的文字魅力,直面世道人心,守護著文學的最高正義。鑑於孟繁華先生對中國當代文學的貢獻,特授予當代中國優秀批評家獎。

施戰軍授獎詞

學院嚴謹的學術歷練造就了他開闊的中外文學視野,將近三十年對文學現場的深度參與又形成了他敏銳的問題意識和藝術解讀的美文特質。史識與悟性的融合、定位時的後顧與評析中的前瞻,讓他的文學批評實現了梳理與引領的雙重功效。鑑於他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對中國文學尤其是青年寫作的實際影響力,特授予當代中國優秀批評家獎。

相關焦點

  • 瀋陽當代軍旅書法家篆刻家(1980-2008)
    書法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興盛起來,近三十年書法的發展,軍旅書法家篆刻家在其中的推動很有關係,軍旅書法家篆刻家幾代的努力,打造出了一個特殊的書法家篆刻家隊伍,當代書法隊伍的板塊,軍旅書家,學院書家和地方書家成了瀋陽書壇的主力。磅礴的英雄氣勢,是軍旅書風的鮮明特色和寶貴傳統,是軍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藝術外化。
  • 第三屆「金熊貓」網絡文學獎頒出 阿來為獲獎作家點讚
    ,傳承巴蜀文明,發展天府文化,助力成都打造西部文創中心,9月29日晚,第三屆「金熊貓」網絡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成都舉行。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知名網絡文學專家歐陽友權等評委代表、30餘名金熊貓獲獎作者、市網絡文學聯盟作家代表亮相現場。作為四川省首個網絡文學品牌獎項,「金熊貓」網絡文學獎面向全國,秉承鼓勵扶持反映時代風貌的作品的宗旨,致力於為讀者創造一批可閱讀、有體驗、能夠激發熱情和動能的好作品,歷屆獲獎作品已實現紙質出版、有聲小說、影視拍攝、定向創作等形式轉化。
  • 瀋陽兩作者獲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大獎
    瀋陽兩作者獲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大獎 作者:陳鳳軍 2019-01-03 08:43   來源:瀋陽日報     1月2日,記者從遼寧省傳記文學學會獲悉,由該學會推薦,瀋陽作家畢寶魁創作的《政壇大風——王安石傳》、劉國強創作的報告文學《祖國至上》,近日分別獲得中國傳記文學最高榮譽——第五屆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長篇)獎,
  • 第三屆「品讀中國」文學翻譯獎在莫斯科頒獎
    第三屆「品讀中國」文學翻譯獎在莫斯科頒獎 2018年05月31日 09:43   來源:人民日報
  • 北大王東亮、陳曉明分獲「魯迅文學獎」優秀文學翻譯獎、理論評論獎
    10月25日,第四屆「魯迅文學獎」評選結果揭曉。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王東亮教授和中文系陳曉明教授分別榮獲「全國優秀文學翻譯獎」和「全國優秀文學理論評論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魯迅文學獎是國家級文學獎,包括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和文學翻譯七個獎項,此次評選出的32部作品充分反映了2004年到2006年我國文學界所取得的創作成就。
  • 第三屆「《揚子江評論》獎」揭曉,餘華獲獎
    8月21日,第三屆紫金·江蘇文學期刊優秀作品獎·《揚子江評論》獎頒獎儀式暨「70後作家與青年批評家對話論壇」在南京舉行。本文圖片主辦方提供8月21日,第三屆紫金·江蘇文學期刊優秀作品獎·《揚子江評論》獎頒獎儀式暨「70後作家與青年批評家對話論壇」在南京舉行。「《揚子江評論》獎」是紫金·江蘇文學期刊優秀作品獎之一,由江蘇省委宣傳部設立於2013年,由江蘇省作家協會主辦,每兩年評選一次,今年是第三屆,評選範圍為2017—2018年度發表在《揚子江評論》上的作品。
  • 廣西當代文學的形成與文學體制建設
    廣西當代文藝理論與批評的產生與廣西文學體制的建構和文學的繁榮發展有密切的關係,而廣西文學體制的建構又與我國當代文學體制的改革有直接的關聯。一、廣西當代文學體制的建構廣西當代文學體制的建構是建立在全國文學體制改革的基礎之上,併集中表現在廣西文聯、廣西作家協會、廣西文藝理論家協會及其所屬各級文藝團體、文藝機構的改革和建設上,使文聯和作協成為了廣西文學之家、作家之家,成為廣西文學興起的指揮所。
  • 第七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頒出,一半給了「後浪」
    12月29日,江蘇省作家協會第九次代表大會開幕式當晚,第七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頒獎典禮在南京舉行。趙本夫的《天漏邑》、周梅森的《人民的名義》等47部作品,李靜等6位文學編輯和文學新人獲第七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另有朱輝的《七層寶塔》、胡弦的《沙漏》、王堯的《重讀汪曾祺兼論當代文學相關問題》、韓青辰的《因為爸爸》和鐘山雜誌社獲第七屆紫金山文學獎榮譽獎。
  • 第三屆草堂詩歌獎揭曉,以杜甫精神照耀當代詩歌
    10月25日, 2020年「第三屆草堂詩歌獎」在成都杜甫草堂揭曉並舉行頒獎禮。 魯迅文學獎得主李琦獲「年度詩人大獎」,評論家劉波獲「年度詩評家獎」,古馬、李南共同獲「年度實力詩人獎」,王子瓜、玉珍、金小傑則摘得「年度青年詩人獎」。
  • 詩歌集結|葉延濱、羅振亞點評第三屆「草堂詩歌獎」:創作與批評...
    2018年2月,為了助力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傳承杜甫偉大的現實主義詩歌精神,由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成都市文聯指導,《草堂》詩刊社與成都商報社共同設立和打造的「草堂詩歌獎」,至今已是第三屆了,儼然成了一張城市文化名片。歷經8個月的徵集和初審,助力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第三屆「草堂詩歌獎」入圍名單終於出爐。
  • 第三屆昌耀詩歌獎頒出:林莽、耿佔春、王家新、西渡、彭驚宇獲獎
    今(19)日,由青海省作家協會、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三屆昌耀詩歌獎在青海舉行。林莽獲昌耀詩歌獎·特別榮譽獎,耿佔春獲昌耀詩歌獎·理論批評獎,王家新《王家新近作選》(組詩)、西渡《西渡詩歌》(組詩)和彭驚宇《最高的星辰》(詩集)獲昌耀詩歌獎·詩歌創作獎。
  • 鄂爾多斯作品《穹廬》入圍第三屆長篇小說年度金榜,內蒙古唯一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瀋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孟繁華,《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中國作家協會辦公廳主任李一鳴,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主任何向陽,《鐘山》雜誌主編賈夢瑋,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張清華,《十月》雜誌主編陳東捷,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莉與《長篇小說選刊》主編付秀瑩共同擔任評委會評委。評選活動由《長篇小說選刊》雜誌主編付秀瑩主持。
  • 從「新時期」到「新時代」: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的總結與反思
    從「新時期」到「新時代」: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的總結與反思 2019年08月03日 09:02 來源:《中國文學批評》2019年第1期 作者:徐剛 字號 關鍵詞:中國當代文學批評
  • 第三屆橙瓜網絡文學獎 引導網絡文學邁向主流化
    基於此,我們面對網絡文學時就需要從有利於這一文學的發展和網絡作者成長出發,支持網絡文學不斷提高作品質量,促使其向主流文學靠近,而設置「第三屆橙瓜網絡文學獎」的意義正在於此。「第三屆橙瓜網絡文學獎」是一個為培養、扶持文學人才,獎勵在網絡文學界取得一定文學成就的青年作家而設立的獎項。
  • 第三屆昌耀詩歌獎終評結果揭曉
    導讀:由青海省作家協會、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辦,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獨家贊助的第三屆昌耀詩歌獎,自2019年11月1日正式啟動之後,受到了海內外漢語詩人和評論家的廣泛關注與積極參與。
  • 我院楊慶祥教授獲《南方文壇》優秀論文獎、揚子江詩學獎
    2019年11月22日,《南方文壇》年度優秀論文獎頒獎典禮在廣西舉行。我院楊慶祥教授的論文《與AI的角力——一份詩學與思想實驗的提綱》獲獎。《南方文壇》是當代文學批評重要的核心期刊,其年度優秀論文獎自2000年設立至今,已經舉辦19屆,在當代文學批評界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
  • 人民日報:莫言獲諾獎使中國當代文學走入世界
    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攝 李冰(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莫言獲獎具有多重意義。一方面,拉近了中國文學和世界各國讀者之間的距離。中國有一批優秀的作家和優秀的作品,因為語言障礙、價值觀差異,中國文學在國際上的傳播還不夠廣泛,一些外國讀者對中國文學知之甚少。
  • 當代通俗文學呼喚科學批評
    真實展現歷史,正面表現生活,傳達人類美好情懷,是當代中國通俗文學創作的主流。問題在於,與繁盛的通俗文學創作以及閱讀熱潮相比,通俗文學批評明顯滯後。對中國當代通俗文學進行科學的批評,不僅是文學批評的需要,也是建立正確社會價值觀的需要。
  • 第三屆「琦君散文獎」在溫州甌海揭曉
    12月22日,第三屆琦君散文獎在浙江溫州頒獎。汗漫的《海上手繪集》、邱志傑的《邱注〈上元燈彩圖〉:關於一種歷史劇的編撰》、蘇滄桑的《跟著戲班去流浪》三篇散文獲優秀作品獎,董華的散文集《草木知己》獲得特別獎。
  • 第三屆橙瓜網絡文學獎 展現網絡文學年輕新生態
    與之相隨的,新時代的來臨催生了新文學觀念的形成,閱讀從傳統讀物在逐漸向網絡文學過渡,保守的文學時代開始消退,並更加包容和開放,閱讀的主體也開始向年輕化轉變。同時湧現出無數優秀青年作家,漸漸成為網文圈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悄然改變著網文江湖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