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位化轉型》09—亞馬遜到底做的是什麼生意?

2020-11-21 騰訊網

作者按:讓我們一起開啟《企業數位化轉型》之旅,希望大家對數位化轉型有新的思考和啟發,歡迎留言評論。

亞馬遜到底做的是什麼生意?(蘇尼爾 古普塔)

1995年7月首次推出亞馬遜網站時,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的目的是藉助網際網路以低價出售書籍。他創建的是一個虛擬商店,比實體書店固定成本更低,庫存量也更大。這個概念很快變得流行起來,貝索斯意識到,購買其他類型商品的消費者也可能會喜歡這個概念。

因此,他開始增加在亞馬遜平臺銷售的產品品類,加入音樂、DVD、電子產品、玩具、軟體、家居用品等等。亞馬遜以更低的價格,更多的選擇,以及線上零售給消費者帶來的便利性,對百思買、玩具反鬥城和沃爾瑪等傳統零售商構成了巨大威脅。

五年後,亞馬遜對第三方賣家開放了網站,收取適當的服務費,讓他們可以在亞馬遜網站上銷售他們的產品。這一舉措是雙贏的:第三方賣家的進駐增加了亞馬遜的商品品類,使其不需要準備額外的庫存,而賣家則受益于越來越多喜歡在亞馬遜網站購物的消費者,擴大了自己的客戶群。納入第三方賣家還將亞馬遜從線上零售商轉變為一個在線平臺。這要求亞馬遜具備新的能力,在不失去對客戶體驗的控制或破壞客戶體驗的情況下,獲取、培訓和管理賣家。其競爭對手的範圍也因此擴大到eBay、Craigslist等。其他在線零售商,如印度的Flipkart,也在經歷類似的轉型,這些公司意識到,從基於庫存的自營模式到平臺模式這種看似簡單的轉變,需要對公司的能力和運營進行重大改造。

2001年,iTunes的推出極大地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人們開始下載數位音樂,而不是在商店購買CD。在認識到這一趨勢後,亞馬遜推出了視頻點播服務,最初名為Unbox,後來改名為亞馬遜即時視頻(Amazon Instant Video),比Netflix引入流媒體視頻提前了一年。亞馬遜再一次追隨客戶的需求,從銷售CD和DVD轉向提供流媒體服務。這需要它具備新的能力,並與蘋果公司和Netflix等新的對手直接展開較量。

2011年,亞馬遜與華納兄弟合作,推出了亞馬遜影片公司,製作原創電影內容。突然間,它的競爭對手又變成了好萊塢電影公司。以線上零售商起家的亞馬遜為什麼改向這個方向發展呢?

這是因為,視頻內容可以幫助亞馬遜將觀眾轉化為購物者。貝索斯於2016年在洛杉磯附近舉行的技術會議上表示:「當我們贏得金球獎時,它可以幫助我們賣出更多的鞋子。」據貝索斯透露,亞馬遜工作室的原創內容也提升了Prime會員的轉化率和續訂率。從2005年推出服務開始,Prime提供免費的兩天送達服務。會員費從開始的每年79美元增加到99美元。到2017年,亞馬遜在全球擁有近7500萬名Prime會員。會員費不僅為亞馬遜帶來了每年近75億美元的收入,Prime會員的花費也幾乎是其他客戶的兩倍。除了提升Prime會員的忠誠度外,原創內容也是吸引新客戶的一種手段。2015年,亞馬遜的財務長湯姆·斯庫達克(Tom Szkutak)將亞馬遜對原創內容的13億美元投資稱作吸引新客戶光顧亞馬遜其他業務的主要驅動力,這也包括Prime。2017年,亞馬遜在原創視頻內容上的投入近45億美元。

但亞馬遜的業務範圍並不僅限於零售和內容。

2007年,亞馬遜發布了Kindle,比iPad早了近三年。從在線零售商起家的亞馬遜如今已涉足硬體業務。Kindle的推出旨在捕捉消費者從實體產品轉向數字商品的浪潮,銷售電子書。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亞馬遜的Kindle戰略與蘋果的iPad戰略截然不同。蘋果公司的大部分收入來自硬體,而亞馬遜將Kindle視為「刀架」,以低價(甚至成本價)出售,但重點是在電子書上盈利(類似於「刀片」)。隨著消費者開始在他們的行動裝置上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亞馬遜於2014年7月推出了自己的Fire手機。Fire手機在市場上並未引起大的反響,儘管如此,涉足這個市場的決定是錯誤的嗎?也許。可是一旦成功,好處將是巨大的。

近來,亞馬遜推出了其他設備:Dash按鈕。當用戶存貨快用完時,可以在超過100個品牌中訂購產品。Echo是一個語音激活的虛擬助手,可用於流媒體播放音樂,獲取信息,當然還可以更方便地從亞馬遜訂購產品。Echo於2014年11月推出。兩年來,亞馬遜在美國已經銷售了近1100萬個Echo智能音箱。開發人員已經為這個設備構建了超過1.2萬個應用程式或「技能」。隨著語音越來越成為消費者的計算界面,Echo的推出讓亞馬遜佔據了得天獨厚的有利位置。

亞馬遜還創建了自己的廣告網絡,直接與谷歌競爭。亞馬遜的龐大客戶群,確切來說是對消費者購買和瀏覽習慣的了解,為亞馬遜提供了豐富的數據來源,可以實現相關廣告的定向推送。谷歌只是知道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意圖,亞馬遜則擁有消費者是否真正在其網站上購買產品的信息。這樣的信息對產品製造商來說彌足珍貴,鼓勵他們將數字廣告預算投向亞馬遜。這一轉變在2017年給亞馬遜帶來了近35億美元的廣告收入。亞馬遜更大的野心是取代谷歌成為產品的搜尋引擎,讓客戶在亞馬遜,而不是谷歌上搜索產品。這不僅會減少亞馬遜付給谷歌的廣告費用,還會讓它擁有強大的市場影響力。2015年10月,一項針對兩千名美國消費者的調查顯示,44%的消費者直接去亞馬遜搜索產品,而使用谷歌或雅虎等搜尋引擎的人佔比為34%。谷歌執行董事長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承認這一點轉變:「人們不認為亞馬遜是搜尋引擎,但如果你是尋找要買的東西,那麼你往往會上亞馬遜去搜尋。」

也許最具爭議的當屬貝索斯推出亞馬遜網絡服務(AWS),進軍雲計算市場的決定。突然之間,亞馬遜的競爭對手中出現了一群全新的面孔,例如IBM。一家在線零售商在雲計算領域中能做些什麼?AWS幫助亞馬遜擴展其技術以應對未來增長。它不僅給了亞馬遜向使用其平臺的其他電子商務企業學習的機會,也能夠讓亞馬遜多餘的網絡容量變現。實際上,AWS幫助亞馬遜塑造了躋身最大線上玩家的技術能力,同時還將這方面能力變成滾滾財源。

然而,此舉肯定是一步險招。許多專家質疑貝索斯的決定。2008年《連線》(Wired)雜誌的一篇文章批評了這一決定:「多年來,華爾街和矽谷都對傳奇人物貝索斯的『注意力障礙』不屑一顧,什麼是他神秘的心愛項目?太空飛船!聽著,貝索斯,你明明是零售商,為什麼要把昂貴的硬體換成廉價的雲服務?」面對亞馬遜雲服務的批評者,貝索斯只是給了簡單答覆:「我們做了那麼多事情,我們不怕被誤解。」2017年第四季度,AWS實現收入超過50億美元,年收入超過170億美元,同比增長43%。

亞馬遜在持續擴大業務範圍和關注消費者需求方面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自成立以來,亞馬遜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其股價增長近600倍。

附圖,亞馬遜的業務範圍及其競爭對手。

作為一家線上零售商,亞馬遜與Barnes&Noble、百思買和沃爾瑪競爭。作為一個在線平臺,亞馬遜與eBay競爭。在雲計算領域,它與IBM、谷歌和微軟爭奪市場份額。在流媒體服務方面,Netflix和Hulu是其強大的競爭對手。亞馬遜影片公司的競爭對手是迪士尼和NBC環球影城。進入手機市場使它置身於蘋果、HTC和三星的交叉火力之下。它的廣告網絡使其成為谷歌的競爭對手。

總之其核心:圍繞客戶而非產品或對手來定義業務

相關焦點

  • 數位化轉型對企業意味著什麼?
    儘管每個企業的數位化轉型看起來各不相同,但數位化企業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徵:協作:企業所有成員有目的地參與,實現共同願景。也就是說,企業不同級別和團隊之間攜手努力,建立信任,提高透明度和員工參與度。文化:需要擺脫傳統的商業結構和層次結構,授權員工做出決策和提出想法。
  • 企業是否實現數位化轉型,是生死問題
    本次峰會由企名科技&24新聲舉辦,共有40多位行業專家、資深創業者和投資人一起探討中國數位化產業的現狀和趨勢。 在以「傳統企業數位化與創新轉型」為主題的圓桌對話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行業創新與發展部副主任田芮豐、壹站創始人周永剛、圖普科技CMO韋光、明勢資本合伙人焦騰,就傳統企業的數位化及創新轉型方面進行了深度探討。
  • 為什麼說企業數位化轉型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這兩年,越來越多的經銷商或是中小企業老闆都面臨同一個困惑:利潤越來越薄,生意越來越難做,企業已經走到盈虧平衡「極點」,老闆們想要做些什麼卻不知從何做起。 轉型成功,企業就能降低內部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獲得利潤最大化;如果企業繼續做「井底之蛙」,拒絕擁抱網際網路,或是用錯誤的方式、工具搞得進退兩難,結果就只有慢慢走向衰亡。
  • 網易副總裁汪源:數位化轉型下,企業基礎軟體的新範式
    可以預見,沒有任何企業能夠避開數字經濟的衝擊,但企業應該如何開展數位化轉型?近日,網易副總裁、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網易數帆總經理汪源受邀參加中國信息化百人會第七屆信息戰略論壇及第四屆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從不同側面分享了網易對數位化轉型趨勢的思考,對應的企業數位化轉型方法論,以及網易數帆基礎軟體的最新實踐、生態建設及典型應用。
  • 微動天下CMO馬政:企業數位化轉型不是「照貓畫虎」
    本報記者 李靜 北京報導隨著信息化與工業化的不斷融合,傳統產業正在不斷向數位化轉型。突發的疫情正在成為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催化劑。近日,微動天下CMO馬政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過去很多傳統企業對數位化還存在認知的問題,經過疫情的洗禮之後,已經不再存在要不要做數位化的認知問題,而是轉化為怎麼做好數位化,以及如何做好數位化轉型升級的問題。」微動天下成立於2012年,主要為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全行業場景全鏈路的SaaS應用服務,目前已經服務26個省市的超過180萬個商家。
  • 信息數位化、業務數位化與數位化轉型的本質是什麼?
    最近兩年,推動產業界和全社會的「數位化轉型」,正成為2015至2030年全球信息化發展的主線。也因此,從媒體、諮詢公司、IT廠商再到廣告傳播服務商,行業鏈條上的每個組成者,對數位化轉型的概念、目標、內涵、要素、方法的描述,讓炒作更甚的同時增加了混亂。 那麼到底何謂數位化?何謂數位化轉型?
  • 陳春花:若還不數位化轉型,企業競爭優勢將不復存在
    這一趨勢,倒逼著所有的企業不得不轉型。但是,更多企業卻不知該如何邁向數位化轉型之路,這也成為一大研究課題。11月6日,在2020金蝶雲全球大會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做了《擁有數位化能力》的主題演講,結合理論與案例,為企業提供了轉型新思路。
  • 面臨數位化轉型拐點,地產企業做了五大相同動作
    據鯨犀觀察,房企的數位化轉型的建設存在一些共同點,那麼這些共同點是什麼呢?01數位化第一步是信息化地產行業,特別是頭部房企,組織架構龐大,業務體系複雜。如果房企要做數位化轉型,就要做好長期規劃,一步一步走。以越秀地產數位化建設3大階段為例:第一階段(2021-2022年),這個階段進一步完善數位化布局,聚焦核心數位化業務場景實現智能運營,在住宅和商業產品數位化升級尋求價值突破,開始建立數位化創新機制。
  • 薦讀|數位化轉型轉的是什麼?
    步步高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智慧零售CEO彭雄,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主辦的「中歐領讀者」活動中,分享了步步高數位化轉型實戰經驗,為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了參考樣本。 1 如何開展數位化轉型?
  • 企業數位化升級之路:百家企業數位化轉型發展分析報告
    (報告來源/作者:網易、網易智企、羅蘭貝格)近年來創新技術的不斷升級迭代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各各業數位化轉型的推動,讓企業管理者普遍認同數位化、智能化的企業運營模式能夠有效助企業抗擊險、提升效能、獲得遠發展。不管企業屬於什麼業,處於什麼發展階段,都在積極尋找適合的數位化轉型和發展道路。
  • 亞馬遜到底是什麼?怎麼做亞馬遜?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講解亞馬遜,讓你了解跨境電商 錯過這篇文章你會有什麼壞處:走很多的彎路,到處了解亞馬遜還是不明白亞馬遜到底是做啥的,怎麼做
  • 十個關鍵詞,告訴你數位化轉型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數位化轉型的本質?我們認為,數位化轉型的本質是在數據+算法定義的世界中,以數據的自動流動化解複雜系統的不確定性,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構建企業新型競爭優勢。當前,全球信息通信技術正進入技術架構大遷徙時代,企業數位化轉型正在經歷從基於傳統IT架構的信息化管理(數位化轉型1.0),邁向基於雲架構的智能化運營(數位化轉型2.0)。
  • 一文讀懂:企業數位化轉型路徑
    改善建築行業當前現狀,提高行業建造和管理水平是建築企業的迫切需求。建築行業的很多企業管理者也已看到了數位化的發展趨勢、認識到了數位化的價值,但是面臨轉型成本偏高 「不能轉」,轉型陣痛期比較長 「不敢轉」,轉型能力不夠 「不會轉」的境遇。
  • 京東智聯雲「躬身入局」,做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先生」
    毫無疑問,當前不確定、不穩定的大環境,使得經濟和用戶形態出現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也在加速倒逼著千行百業的數位化轉型,企業數位化轉型從此前的「轉不轉」升級為「轉什麼」以及「怎麼轉」的新課題。
  • 新華三——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領航者
    為了幫助更多的企業和組織享受數位化時代的變革紅利,11月13日,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整合自身近四年來的創新探索和轉型經驗,在北京發布了《新華三數位化轉型與實踐》白皮書,詳細介紹了新華三推進自身數位化轉型的理念、方法論和實踐案例,旨在為正在探索數位化轉型有效路徑和可行模式的企業,提供方向指引和實踐參照。
  • 重返商用計算市場,紫光計算機要做數位化轉型生意
    全新數字時代,企業需要在雲網邊端各個環節進行設備部署,需要IT服務全面升級。在賦能行業方面,紫光計算機還為醫療、教育等各個行業客戶提供新的選擇,用技術加速數位化轉型。針企業不同的場景需求和使用對象,紫光計算機推出了「紫域硬碟保護」、「紫域電子教室」、「紫域混合雲桌面」、「紫域網絡視頻會議」等企業服務方案。
  • 工業富聯董事長李軍旗:企業數位化轉型是大勢所趨
    來源:新浪財經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於12月5日-7日在北京舉行。工業富聯董事長李軍旗出席並演講。李軍旗在演講中表示,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整個後疫情時代全球都面臨著挑戰,用數位化轉型來解決企業現在發展的一些問題,這已經是大家都接受的觀點。企業的數位化轉型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李軍旗表示,企業數位化轉型,軸線要達到解決企業核心技術甚至痛點的問題,用什麼方法去解決?跨界創新是一個可以縮短數位化做探索的有效的手段。
  • 德勤專家解密: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秘鑰在哪裡
    「中國現在的GDP經濟總量過去一年大概是70多萬億,被數位化所涉及到的經濟量有22.3萬億,這說明已經有大概三分之一的經濟總量被數位化了。」在2017(第十六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德勤中國戰略諮詢主管合伙人李佳明、德勤中國數位化主管合伙人華思遠闡述了德勤近年來對於企業數位化轉型的見解。
  • 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內涵、框架及演進案例
    2019年7月27日,由企業網D1Net和信眾智及包括國藥集團雷萬雲博士等多位大型企業CIO聯合發起的中國企業數位化聯盟正式成立,同期北京部委央企及大型企業CIO大會在北京盛大開幕。本次大會邀請部委、央企以及各大中型知名企業信息高管出席,聚焦政企數位化轉型難點,探尋當代政企在數位化轉型道路上的挑戰和解決之道。以下為現場速記。
  • 數位化轉型提速正當時 金蝶云為企業「踩油門」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數位化轉型進程明顯提速,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數位技術應用在各行各業快速普及和深化。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猶如駛上了轉型發展的快車道,而金蝶這類提供優質雲服務的公司,則為企業數位化踩下了一腳「油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