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團」:榮氏家族的繼承者們

2020-08-27 戲趣說

相較於西方國家那些綿延數百年的企業世家,中國的家族企業顯然還處於幼年時期。中國崎嶇坎坷的歷史進程一次又一次地把新生的家族企業攔腰斬斷。當今中國絕大多數的家族企業都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之後。不過大名鼎鼎的榮氏家族卻是一個例外。這個富豪之家歷經了從晚清、民國、抗戰、解放、改革開放至今一百多年的跌宕,任憑歷史雨打風吹去,家族火種基業長青。

正是因此,榮家也逐步為自己在政治上贏得了較高話語權,這一點在第二代掌門人榮毅仁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他從充滿貴族氣的闊少到剛健的企業家,再到紅色資本家,直至睿智的政治家;從1957年出任上海市副市長到1993年出任國家副主席,榮氏家族在政壇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曾經有人這樣總結榮氏四代的業績:第一代白手起家;第二代另類傳承;第三代隔代創業;第四代厚積薄發。從中我們不難發現榮氏家族在亂世中得以延續的基因。榮氏後人不僅繼承了父輩的精神和遺產,而且能夠根據局勢變化制定新的戰略。每一代的守業方式迥然迥異,這是順應時代變革的結果。雖說天不變道亦不變,但家族企業若不能在風雲變幻的歷史中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則註定會被時代的巨浪吞噬。

榮氏家族

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像的戲劇變幻,幾番動蕩,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追隨歷史,榮氏鼻祖榮啟期,字昌伯,春秋時期郕國人。榮氏祖先本與西周姬姓同宗,「周成王卿士榮伯食採於榮,因以為姓氏」。周莊王四年,榮叔公「奉王命見魯桓公,有功社稷,封為上谷大夫,始遷於魯,宅居郕邑,是為魯宗之始」。榮啟期為叔公後人,精通音律,博學多才,思想上很有見解。曾為孔子師。後孔子初仕之地就是中都汶上,擔任中都宰。

榮宗敬的祖父榮錫疇當家時,他開始做長途販運的小本生意,經常駕著小船經太湖、吳淞江等河道往來上海。傳到榮宗敬的父親榮熙泰手裡的財產,只有幾間舊屋,但這些原始的商業活動,卻為榮家子孫注入了最初的商業細胞。一百四十多年前,在太平軍打到蘇南的戰亂中,榮熙泰的祖父、祖母、父親、兩位伯父、伯母、堂兄,以及他自己的兄弟,不幸全部遇難。榮氏家族的男人只剩下了一個,這就是榮宗敬、榮德生的父親榮熙泰先生。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倆是榮氏商業家族的第一代掌門人。

第一代

榮宗敬、榮德生

榮宗敬和榮德生

早在1917年,榮氏兄弟先後在上海、無錫、漢口創設茂新、福新、申新廠。並在滬設立總公司。不久後榮氏兄弟共擁有麵粉廠12家、紗廠9家,分別約佔全國民族資本麵粉總產量的1/3,紗布總產量的1/5,被稱為中國「麵粉大王」、「紗布大王」。

抗日戰爭爆發,榮宗敬自上海避居香港,在香港病逝臨終前他仍以&34;告誡子侄後輩。隨後榮德生便開始主持榮氏企業,先後在重慶、成都、寶雞、廣州等地興建6家新廠,支援抗戰。並在無錫成立天元實業公司,創辦天元麻紡織廠、開源機器廠、江南大學。榮氏兄弟在事業有成的同時,還致力於家鄉教育、公益事業。

第二代

榮毅仁、榮鴻元、榮鴻慶、榮鴻三、榮爾仁、榮鴻仁、榮偉仁、榮研仁、榮漱仁、榮卓如

榮毅仁

提到榮家第二代,就不得不提榮毅仁,榮毅仁作為榮德生長子,在接任申新紡織公司、恆大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後,經過他深思熟慮,把自己的商業帝國無償交給國家,後為了探索國際經濟合作之道,成立了中信集團。在當選國家副主席後,再次把自己親手締造的商業王國交給了他的助手魏鳴一和王軍。

任何一個大家族都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如果說榮毅仁是其中一個雞蛋,那麼榮爾仁就是另一個雞蛋。榮爾仁是榮德生二子,榮毅仁的弟弟,1949年春,上海及江浙一帶的民族工商業的商人,又開始了大規模的對於出路的抉擇。當時的「十大資本家」,有 9 家舉家遷徙,有的出國赴美或者赴歐,有的則去了臺灣。而榮爾仁去香港時與榮毅仁相約:「一個留在國內,一個出國,如果沒問題,就可回來。」

榮毅仁的七弟,榮德生七子榮鴻仁曾赴美國實習,將國外先進機械技術帶回,回國後接管申新棉紡織廠。但後居在澳大利亞,創辦了自己的工商實業。而榮漱仁同樣作為榮德生之女,建國後率先參加公私合營;改革開放後榮漱仁為上海、武漢引進技術設備,置辦企業,為新中國商業注射新鮮力量。

而作為「大房系統」領導人的榮鴻元,身為榮宗敬長子的他繼承了父親的百折不撓、頑強創業的經營品質,克服重重困難,領導著家族事業,成為榮氏企業後期發展的主持者在其父榮宗敬病逝,他接管公司。抗戰勝利後,在上海又新辦紗廠,實力大增。後全家遷居香港經營大元紗廠,之後他又定居巴西經營麵粉工業。其弟榮鴻三曾把自己的一幢私人花園別墅無償地捐獻給上海科技協會,作為建設上海科技中心大廈的基地。他的這一義舉深受旅居海外的美籍華人,如電腦專家王安、著名建築師貝聿銘、物理學家袁家騮及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博士顧毓秀等人的高度評價,讚譽他愛國的義舉。

榮宗敬的幼子榮鴻慶24歲即赴香港經營南洋紗廠,後上海商銀在臺灣復業任銀行董事長,後同姐姐榮卓如一起去上海,將南洋紗廠移機來滬合資經營,與當時的上棉廠合資開設申南紡織廠,目前是上海紡織行業最大的合資企業,同時榮鴻慶與妹夫王雲程在香港的事業還包括南洋集團,現該集團則交由其子榮智權打理,由於紡織業不景氣, 該公司近年已轉向房地產發展。

第三代

榮智權、榮智和、榮智健、榮智婉、榮智寬、榮智豐、榮智謙、榮智鑫、榮智美

榮智健

榮家在中國內地的企業已實行公私合營,家族中人一般不擔任直接的經營管理工作。下一代人似乎可以享受高股息帶來的優越生活,但榮智健卻選擇創業,於1978年移居香港創辦愛卡電子廠,並創建惠達利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後中信禮聘出任中信香港集團董事總經理,主持中信集團工作,接父親榮毅仁的班,在1996年又以100億港元的代價MBO取得其控制權。而另一個「雞蛋」的後人,榮爾仁之子榮智寬在巴西出生長大,現任巴西環球公司總裁。在巴西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曾經隨同巴西總統和外交部長多次出訪中國。

七叔榮鴻仁有兩個女兒,榮智豐和榮智美,榮智豐現居香港,任金盒亞洲有限公司總裁,豪升發展有限公司主席,榮智豐一貫積極支持參與中國內地的投資與建設,深得各界敬重。而榮智美則定居德國,任尤尼可公司總經理,一直致力於推動德中兩國貿易的發展,有德國商界女強人之稱。

銀行巨頭榮鴻慶之子榮智權,不僅繼承父輩的南洋集團和上海商業銀行,同時還創辦了寶豐保險和太平地氈兩家公司。並在改革開放時期與深圳合辦了紗廠,對中國內地的企業很關心。

如果說榮家第三代裡最特別的一位,那就是榮智鑫,因為其父親榮偉仁去世的時候他才5歲,15歲的時候和家人一起來到香港,隨後跟幾個朋友在香港合夥成立了一家名叫美聯的菸草公司,專門代理美國牌子的香菸, 經過10年的苦心經營,這家公司被一家美國企業收購,榮智鑫從中淨賺一億多港元。後成立了榮文科技有限公司,並在香港上市,榮文成立僅隔三年,榮智鑫又把掙來的一部分錢與其兄榮智謙合夥開辦愛卡電子廠Elcap,又創立香港梅爾雅國際健康機構。其後任方正數碼集團主席。該公司為榮智鑫全資所有,旗下分公司包括Yung Wen集團、榮文集團、Founder Data集團、Datacom集團及Ricwinco Investment Limited 公司,同時在大陸有多家分公司及合資公司。沒有繼承,從15歲開始打拼,可以說是妥妥的創三代!

第四代

榮明方、榮明傑、榮明棣、榮文淵、榮文翰、榮文蔚、榮文顥

榮明傑

如今榮家第四代開始接手家業,能擔當的起榮家公主的也只有榮明方了,沒有為什麼,因為她的父親是榮智健。榮明方在美國哈佛大學取得經濟學學位後,隨即返回香港加入了中信泰富,之後她在集團內不同部門工作,以取得更多實踐經驗。2000年,在網際網路高科技熱潮中,榮明方也涉足網海,她成立了中信泰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又為大昌行設立首個汽車網站CarNet。不幸網際網路泡沫破裂,榮明方分拆CarNet上市的計劃胎死腹中,但至今集團的科技項目還是由她負責。

如果說榮明方對商業沒有敏銳的眼光,那麼這位可就是在商界備受好評,榮明傑作為榮智健長子,在祖父榮毅仁和祖母楊鑑清的悉心教導和呵護下,1992年學成返回香港時榮明傑已是身材高大,儀表堂堂。隨後任中信泰富投資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沒多久便進入了中信泰富董事局,擔任執行董事,後被委任為副董事總經理,是包括榮智健在內的十名執行董事中最年輕的一位。此外,榮明傑還擔任上海中信泰富廣場有限公司和上海老西門新苑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被視為榮氏產業的主要繼承人。

而榮家第四代裡最被人熟知的便是榮文蔚了,作為香港大富豪榮智鑫之女,她是榮氏家族為數不多的喜歡參加社交活動的人,因為她,帶紅了一群人。老公是阮偉文,她並不是靠嫁老公才出名的,本身她已經有絕對的優勢成為優秀的名媛。她和毛玉萍是好姐妹,這兩個人能走到一起一定很令人驚訝,香港的社交圈就那麼小,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她和老公開結婚10周年的派對,何超瓊、許晉亨都到場給足面子。榮文蔚曾被評為香港「十大傑出衣著人士」的榮譽稱號,在香港上流社會中,她是被公認為很有衣著品位的人士之一。此外,她還從事時裝生意,許多人認為,這恐怕與她家族原本是當年上海紡織業及工商界翹楚不無關係。

榮氏家譜

如今「智」字輩大部分都步入晚年,就像榮德生當初把榮氏家業託付給榮毅仁一樣,榮家第三代傳人也將面臨著確立接班人的問題。

自從榮氏家業轉成公私合營之後,企業不再屬於自己獨立掌管,榮氏家族對於接班人的培養一度不像以前那麼重視。但到1986年,榮智健加盟中信集團的時候,才重又讓人們想起了榮氏接班人的概念。

而現在,真正能算得上榮氏家業第四代繼承人的就只有榮智健的後代了,在中信泰富的管理層名單上,榮智健的長子榮明傑和唯一的女兒榮明方都名列其中,從中不難看出榮智健對兩個子女的有意栽培。

榮智鑫之子榮文淵和榮明傑一樣,有著與生俱來的商業天賦和野心,不僅是方正數碼的執行董事,還控制著榮智鑫創立的浩榮、榮文等多個公司。榮智鑫的女兒榮文蔚則是香港社交界的名媛,活躍於大小舞場派對。榮氏第四代的其他成員則生活在公眾的視野之外,媒體鮮有報導。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高德步評價說:「從近代開始,榮家三代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榮宗敬和榮德生兄弟創辦的企業是中國民族企業的前驅;解放後,榮毅仁支持中國政府的三大改造,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改革開放以後,榮家第三代榮智健等人對中國市場經濟、新興民族企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榮家歷經三代首富,到了第四代卻越發低調,那麼榮家第四代們又將作出怎樣的貢獻呢?

相關焦點

  • 中國「財團」:榮氏家族的繼承者們
    相較於西方國家那些綿延數百年的企業世家,中國的家族企業顯然還處於幼年時期。中國崎嶇坎坷的歷史進程一次又一次地把新生的家族企業攔腰斬斷。當今中國絕大多數的家族企業都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之後。不過大名鼎鼎的榮氏家族卻是一個例外。
  • 神秘的「榮氏家族」,是期貨史上的「祖師爺」被稱國內真正的財團
    當99年前上海一家紗布交易所正式掛牌,也就意味著中國期貨的發展由此開始了。在近百年來的歷史中有很多王牌稱號,比如「麵粉大王」等等這些都與一個家族息息相關,這個家族就是「榮氏家族」。「榮氏家族」榮氏家族的強大是我們常人難以想像的,就連毛主席都對他們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 中國唯一的財團家族,曾坐擁中國半壁江山,被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而在中國,有一個最神秘的豪門家族,同樣影響著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一個多世紀以來在中國商界佔據無人能敵的地位,在鼎盛時期,坐擁了中國衣、食兩大市場的半壁江山。這個家族就是榮氏家族。毛主席曾說過:「這個家族,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如此高的評價,可見榮氏家族的地位之高。
  • 中國最神秘的五大家族,第一是榮氏家族,第五是包玉剛家族!
    第一名 榮氏家族 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首富。一百多年來,榮氏家族從來都不缺乏這樣的王牌稱號,他們在商場上的縱橫馳騁,獨領風騷。毛澤東曾這樣評價榮氏家族,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
  • 最有錢的中國四大家族,榮氏家族:富可敵國,世界第一的隱世家族!
    4、王永慶家族 王永慶家族的臺塑集團到現在也是很出名的,特別是在臺灣 3、劉氏家族 胡潤曾說過,自己最尊敬的就是劉氏家族,而他們來自於四川
  • 中國最大的「財團家族」,155億一夜清零總資產遠超李嘉誠家族
    自其財富以來已經有一個世紀,稱得上是「百年財團」,它就是榮家。中國最大的「財團家族」,155億一夜清零,總資產遠超李嘉誠家族!早在2000年,榮氏家族中的某人就兩次成為中國首富,榮氏家族始於清朝。當時榮氏家族第一代背靠李鴻章家族,「壟斷」了麵粉行業和紡織行業,成為了當時名震四方的清朝首富。
  • 中國期貨歷史上的祖師爺,被稱為中國真正的財團,[榮氏家族]
    說到中國期貨的發展史,源頭還要追溯到1921年,紗布交易所在上海正式掛牌,經辦棉紗期貨交易。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與這段歷史相關的——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上世紀50年代,毛澤東更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
  • 中國第一隱世家族:真正的家族財團,傳承至第五代,遍布世界各地
    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要說中國的豪門,大家會想到李嘉誠、何鴻燊、霍英東家族。但在這麼多百年家族中,沒有一個家族能與榮氏家族相媲美。榮氏家族隱於世界,在清代便已經是首富,更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從落魄到繁榮:榮氏第一代建立家族商業榮氏家族的鼻祖名為榮啟期,是榮叔公的後代。到了榮宗敬祖父榮錫疇這一代,開始從事販運。
  • 中國第一隱世家族:真正的家族財團,傳承至第五代,遍布世界各地
    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要說中國的豪門,大家會想到李嘉誠、何鴻燊、霍英東家族。但在這麼多百年家族中,沒有一個家族能與榮氏家族相媲美。這是榮氏家族走向興盛的轉折點。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東三省麵粉價格暴漲,榮氏家族的麵粉生意迎來春天。
  • 榮氏家族後代人才輩出
    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毛澤東曾這樣評價說。  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首富,榮氏家族百年來從來都不缺乏這樣的王牌稱號,他們在商場上的縱橫馳騁,獨領風騷。第二代掌門人榮毅仁從1957出任上海市副市長到1993出任國家副主席,榮氏家族在政壇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 舊中國的唯一財團:榮氏家族的崛起(圖)
    提起中國近代企業史,就不得不提起榮宗敬、榮德生兄弟。上世紀50年代,毛澤東曾經說,在舊中國能夠算得上財團的就只有榮氏一家。從無錫的小商人到上海乃至中國的麵粉、棉紗大王,榮氏兄弟走的是一條艱辛的創業路。1900年,榮德生回無錫時途經香港,他看到碼頭上雪白一片,層層疊疊十分壯觀,原來是進口的麵粉正在卸貨,這不禁讓榮德生感慨不已,中國是一個農業國,也廣產小麥,卻要這樣仰食於人!恰在此時,中國北方爆發了義和團運動,接著就是八國聯軍入侵,在這樣的情勢下,榮德生只得滯留上海。在上海,榮德生發現,當時很多行業都不免凋敝,唯獨麵粉業卻十分興旺。大概越是兵荒馬亂的時期,人們對糧食的需求也越為急迫。
  • 中國最大財團家族,祖孫3代皆為首富,家族資產遠超李嘉誠家族
    現如今,提起中國的首富和他們的財團家族,人們能想到也就是以馬雲、王健林、李嘉誠、許家印為首的四大家族。這些財富加起來,絕對是富可敵國的存在。殊不知,中國最大的財團家族,卻另有其人。從近代開始,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歲月中,榮氏家族祖孫三代皆為首富,他們靠實業興國、護國、榮國,在中國乃至世界寫下了一段輝煌的歷史。
  • 揭秘榮氏家族:對財富的理解比王思聰要靠譜
    「差不多100年過去了,大陸這邊仍這樣關注我們家族,真沒有想到。」榮宗信很感慨。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沒有第二個榮氏家族。「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當年毛澤東如是評價。
  • 中國最大財團家族,祖孫三代為首富,總資產萬億,遠超李嘉誠家族
    不過事實上,在國內還有一個家族,不論是財富地位,還是藏富能力,都遠超李嘉誠家族,他就是榮氏家族。榮氏家族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家族,同時也是全球公認的頂級財團。但即便如此,大多數國人對於榮氏家族的認知並不高,在各大富豪榜上也很少能夠看到榮氏家族的身影。 其實早在2000年,榮氏家族就曾先後兩次成為中國首富,並且還是兩代人先後成為中國首富,足以見得其強大的財力。
  • 中國最大財團家族,三代都是首富,總資產10萬億,遠超李嘉誠家族
    不過,我們國內其實還有一個家族,是全球公認的頂級財團。在很多內行人看來,財富地位和藏富能力都遠超李嘉誠家族,這個「第一家族」就是榮氏家族。但是,大多數國人還是對榮氏家族並不是很了解,而且各大富豪榜上也很少會看到榮氏家族在列。其實,早在2000年,榮氏家族就有人兩次成為了中國首富。
  • 中國期貨祖師爺:中國的「洛克菲勒」榮氏家族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上世紀50年代,毛澤東更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 百年中,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榮氏家族經歷過多次常人難以想像的戲劇變幻,幾番動蕩,浮沉不已,但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 榮氏家族的麵粉+棉紗帝國往事(中國期貨祖師爺是怎樣煉成的?)
    100年前的這個家族,實力更是大得驚人:他們家生產的麵粉和棉花,一度佔據了當時中國「吃」「穿」兩大市場的半壁江山。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榮氏家族。作為產業風雲的第二部,今天我們就來走進這個家族。
  • 5代掌門人歷經200年,商業版圖遍及世界資產萬億,真正的財團家族
    在中國能排上號的家族並不多,但也不代表沒有,因為他們的權利和財富太大,為了避免樹大招風,他們都選擇了低調隱世。我們熟知的中國富豪像馬雲、馬化騰、王健林等這些人,他們的身價都是上百億元,不過在這個家族面前也是不值一提,這個家族就是榮氏家族。
  • 近代最強大家族—榮氏
    ——榮氏家族。榮氏家族是以榮毅仁為代表的中國民族資本家族。榮毅仁是1916年5月1日出生在江蘇無錫。,百年來榮氏家族從來不乏有這樣的多種王牌稱號,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曾經這樣評論榮氏家族,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
  • 榮氏家族的麵粉+棉紗帝國往事
    最要緊的是,這個家族還極為低調,幾乎不在公共媒體上露面,自然也就很少見諸報導。但是,你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1)「巨無霸」中信銀行,由該家族成員創立;在中國的「麥當勞」,就是中信名下的產業;   (2)該家族的傳人,曾經擔任中國的國家副主席,是標準的「紅色資本家」。